文 姚力 图 林展鹏 城市穿梭客 李艺爽 姚力 董重 AFun阿方 磨人哒小栗砸 陈小羊 杨玉诚
福建的海岸线,是世代戍海人金戈铁马,乘风破浪的地方,是国之海门,也是繁荣港口。而地壳运动,给这里带来巨量的花岗岩储备,海洋中的牡蛎多如繁星,这里的人们以贝为房,枕浪而眠;凿石为塔,沟通天地。
这里有中国最美的滩涂,也有中国唯一的滨海火山地质遗址。每年慕名而来的人们,就像赶潮的鸟群,在大海与陆地的舞曲中迷恋徘徊。
明朝,每年春天的三四月份,便有大量倭寇顺着洋流和季风而来,在我国沿海地区烧杀抢掠。南倭已同北虏一样,成为明朝大患。
1388年,六十岁的朱元璋对他的少年玩伴、淮西二十四将之一的周德兴说:“福建功未竟,卿虽老,尚勉为朕行。”时为江夏侯的周德兴于是巡防福建海岸线,选取要害之地,练得当地民兵十万余人,建造系列海岸卫所,完成了明朝的海防系统建设。《明史》说,至此“防海之策始备”。
实际上,福建最早的岸线海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闽越时期,而且民间力量和官方力量兼而有之。到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福建海防的地位逐渐提高。南宋时为防海盗,也为伺机北伐,朝廷在福建沿海组建水军,设置“治海制置使司”负责海防事务。到明朝,倭寇大患,朝廷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海防体系,今日福建所能见到的海防遗址,大都始于此时。明代著名的兵书《武备志》骄傲地记录:“海之有防,自本朝始也。”
在明代兴建大规模的海防卫所建筑之前,福建沿海的海防方式主要是“水师巡防”。朱元璋力主进行全面海防建设,通过永久性工事和驻军,解决海患难题。他设计出一整套海防体系,将明朝沿海地区划分为七大防区,福建为其中遭受侵扰最为严重的一个。到周德兴经略福建,建成基本的海岸线防御体系:5大卫(沿海指挥使司)、14所(守御千户所)。按设计思路,整个防御体系包含核心卫城、拱卫所城,再配合水寨、巡检司,以及烽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形成了陆地与海洋纵深结合的海防网。
卫所选点,需要具备依高、控海、通达三大要素。其中,卫所统辖5600人,千户所内含1120人,下面还有百户、总旗、小旗等层级。在这5处最早修建的卫城中,地位最高的是位于今天石狮市永宁镇的永宁卫,它与天津卫、威海卫同称“中国三大卫城”,寓意永保安宁,下辖厦门、金门、崇武等五所,以及3个巡检司,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如今的永宁卫城内,留存着诸多古迹,但军事痕迹早已消失殆尽,只有其下辖的崇武所完整保留的古城墙,让人得以一窥当年的海防雄风。不久前,在永宁卫故地,发现了“永宁卫千户赵克瑄墓志铭”。赵克瑄是宋代宗室后裔,明初,其祖上因军功封永宁卫千户兼威略武德将军,子孙世袭。从那时候开始,这一脉宋宗室之后,为明朝镇守泉州海疆,一直到明清易代,家族蒙难。如今的永宁,仍有一条赵厝巷,其中还有一座赵氏祖厝。
永宁卫下辖的崇武所,是座丁字形、石结构、城堡式的古建筑,是福建所城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目前保存较为完整。今天所见的古城,经明清两代修缮后,城墙周长达2500余米,上设烽火台、瞭望台。为方便交通,城墙内设有跑马道,城内的十字大街直接与4个城门相连。崇武所所在半岛盛产花岗石,所城因地制宜,使用花岗石建造。城墙外壁是条石砌筑,严谨又气势十足。城墙的内壁选用不规则的石块进行砌筑,中间用土夯实作为跑马道。虽然当地的石匠以技艺高超远近闻名,但崇武的城墙却没有多少精雕细琢的成分,粗犷的外观,造就的是一种庄严之美。
位于福州的定海所位置紧要,既可控制闽江、敖江两江,又可扼守入海通道,是省会的前沿门卫,有“会城重镇”之称。当地人自豪地将这四个大字刻在古城城门之上。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开国国君王审知,在福建开辟的最早贸易港口“甘棠港”就位于此处。今天,人们登上定海古城高处的“甘棠”观景台,海湾内的舟船云集,可以想见当年繁华盛景。定海位置紧要,明代在此设立“守御定海千户所”。同时,作为琉球去往福州的第一站,定海所还有为往返于此的官员们护航之责。
福建陆地部分群山连绵,在这一系列卫所之城修建前,当地大多是一副荒凉模样,可谓“荆棘充塞,树木丛杂,豺狼之居所,狐狸之所嗥”。洪武年间兴建的卫所,在十年百年之后,很多依旧是繁荣城镇的样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福建海岸许多聚落,都是由明代卫所发展演变而来,这些从军事角度出发修建的卫城、所城、村寨,随着曲折起伏的福建海岸线,形成了一条沿海城镇、村落链条,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在卫所海防线的大后方,福建内陆广修驿路,将陆运与航运联通。与海外诸国进行贸易文化交流,那些从海外带回来的香料、药材、珠宝、原料、动植物,催生了商业文明与商业街市的发展。
到今天,当人们走在福建海岸沿线,触摸着遗留下来的那些城墙、瓮城、卫学学宫、城隍庙,似乎还能找到几百年前戍海人群留下的踪迹。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并未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姓与名,然而这里的山与海,一定还记得他们的模样。人生短暂,人们如风一般路过万物。戍海之人举家迁徙,远道而来,在这条曾经荒芜的海岸线修筑城堡和居所,世世代代戍守海疆。他们大胆尝试种植从海路传入的新物种,如番薯、花生;他们兴建卫学文庙,提倡“合文武之道而兼用之”,培养出一大批文官武将的同时,改变了蛮荒之地的文明进程;他们刻在血脉里的传统和风俗,随着那咿呀唱响的唱词一代又一代地留存下来。
早在南朝萧梁时期,福建便开始建塔。唐朝末年,福建境内佛塔林立,遗憾的是,到878年,却被入闽的黄巢一把火给烧了大半。之后五代十国时期,王氏一族建闽国,佛寺和佛塔被大量恢复,福建又开始被称为“南方佛国”了。
和其他地区比较,福建塔最大的特点便是大量采用石材。福建沿海的花岗岩储量为我国第一,人们开石筑房的历史悠久,石匠更是技艺卓越,不仅引领了“惠安石雕”工艺的兴盛,对江南一带石工工艺更有深刻影响。在福建沿海地区遗留的古代石建筑中,石塔被认为是能代表古代福建花岗加工、雕凿最高水平的典型。
而福建的石塔,并不只有佛塔。福建漫长的海岸线蜿蜒曲折,各内陆河流入海口处又多呈三角湾港,水深港阔,不冻不淤,形成了众多的天然良港和港口群。南宋以后,福建经济开始繁荣,有指路引航功能的航标塔大量出现,见证着福建海外交通的发展。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福州马尾罗星塔,以及泉州的姑嫂塔、六胜塔等。
再到后来,科举兴盛,在泉州港、福州港这样信息灵通、交通方便,素习诗书的地方,文峰塔被大量建造起来。文峰塔,又名文昌塔,为振兴文风,祈求金榜题名而建。有趣的是,曾有研究发现,一个地区文峰塔的多少,和这个地方状元、进士的数量是成正比的。重视教育的地方,自然发展好,人才多,文峰塔也多。
或许是因为塔多,所以福建有很多特别的“塔习俗”。福州地区的《鼓楼区志》记载,当地居民家里有了第一个外孙后,在中秋节,外公外婆要买泥(铁)塔,连同月饼、鲤鱼饼、泥人神兽送给这第一个外孙,称之为“喜食”,也叫“送塔”。
山给予了福建石塔,海则送来了蚵壳厝。
这是一种纯属因海而生的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也有人说更早的时候,古闽越族便有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的传统。唐代有史料记载,沿海居民“海岛野居,惟食蚝蛎,垒壳为墙壁”。到清朝也有人描述这种奇特的海岸建筑,“以蚝壳为之,一望皓然”。蚵壳厝,其实就是一间间小巧的屋子,外墙均由牡蛎空壳拌海泥建造而成。
目前的蚵壳厝,仅见于泉州地区,若想一见保存完好的,需得前往蟳埔一带探寻。所谓蚵壳,其实就是常见的牡蛎壳。在福建的海岸线上,牡蛎随处可见,其壳烧制成灰是极好的粘结材料。同时,牡蛎壳坚固隔热、不易透水,自身也是极佳的建筑材料。
但福建蚵壳厝中蚵壳的由来,在学术界仍有争议。通常的说法以为,现存的蚵壳厝所用的蚵壳体较大,并非本地物种。宋元时期,海上贸易发达,往来商船众多。货船返航时容易因为空载而导致重心不稳,因此船员们会在海外捡拾蚵壳,用以压舱,回港后便堆砌于蟳蜅等地的港口。当地人发现这些蚵壳可以用作建房,就进行了“废物”利用。另一种说法以为,这类大型牡蛎以前在福建沿海也有分布,旧时的人们可能也只是单纯地就地取材。
现存的蚵壳厝,墙体并非单纯用牡蛎壳砌筑,而是一种混合砌法。墙体内部,依旧是传统的砖墙或者出砖入石做法,外层再覆盖牡蛎壳,壳体凸面朝上,既方便排水,又赋予建筑一种原始的美感。在蚵壳的保护下,建筑更为耐久,所以民间有“千年砖,万年蚵”的说法。
曲折的海岸线,造就了福建沿海多变的地貌,其中位于福建东北沿海的霞浦滩涂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中国最美滩涂”,以此为主题的摄影节已经举办多届。默默无闻的沿海小城霞浦,凭此一跃成为摄影圣地。
《霞浦县志》记述:“清置霞浦县,县境西南有霞浦江,东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黄四屿,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这是山以江名,县以江名。”滩涂是河流入海处或海岸附近由泥土堆积出的浅海滩,原本色彩黯淡无光。然而在霞浦,日光似乎有了神奇的魔力,让平平无奇的滩涂幻化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成了绝美的自然景观。
想要体会滩涂之美,需要登上观景台,从高处鸟瞰方能将美景尽收眼底。霞浦当地苦心经营多年,在视角绝佳处准备好了众多的观景台:小皓、东壁、北岐、花竹、沙江……喜好摄影的朋友对此大都如数家珍,在观景台上,只需端起相机随手一拍,所得皆是风景。其中经典景观沙江S湾曾代表中国,出现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宣传片中,惊艳全球。
在福建的海岸线上,最独一无二的景观当属火山。漳州的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就有世界罕见、中国唯一的滨海火山地质遗址,实打实的一半海水一半烈焰。整座火山公园有100多平方公里,包括三山:香山、烟楼山和鱼鳞石山;三岛:林进屿、南碇岛和整美半岛;三湾:崎沙湾、江口湾和后蔡湾。火山靠海,在海水的冲刷下,各种遗迹都裸露在外,海岸上散布的石头,大多是火山喷发形成的黑色玄武岩,远古的小火山口如同睡莲一般盛开在浅水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地质发展的脉络,为科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整个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火山群落发育齐全,系统完整。有盾形火山口、形如“八卦”的盆状低平火山口、喷气口及无根喷气口群以及各式各样的柱状、板状节理,可谓名副其实的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因此,人们在岛上仿造游戏《纪念碑谷》的风格,修起一座粉色的地学博物馆,为人们科普地质知识。短短数年,博物馆已经成为新的目的地,在周边原始的火山映衬下,常常有穿越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