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及对策

2022-09-21 02:15高清
中国商论 2022年17期
关键词:区块商业银行

高清

(成都农商银行 四川成都 610500)

1 区块链相关概念

1.1 区块链的概念及特点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集成应用模式。2008年,中本聪对比特币的基础和底层技术进行发布解释后,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带入公众视野,其本质是具有去中心化特征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区块链构建的分布式数据系统以点对点网络为基础,区块是指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的每个数据存储单元,区块和区块按照时间顺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所谓的链条,这就形成了块链 (赵刚,2016)。

区块结构规定,区块上产生了新的交易记录,则会自动排列在前一区块后,并将现有区块的节点进行更新保存,保证数据实时更新。假如新区块已经形成,并且已经呈现到区块链的最后部分,则该区块数据不能进行变动和修改,充分保证了区块链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从商业银行的应用角度出发,将区块链定义为一种去中心化的、防篡改的、可信赖的分布式账本,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1.2 区块链的发展

区块链的发展的确与比特币的风靡密切相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对电子货币的关注转移到核心技术区块链上。区块链专家梅兰妮·斯沃恩提出了将区块链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变化也体现了区块链应用范围及应用价值的改变。第一阶段是数字货币,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基础技术,区块链最初面世也是应用于数字货币。这种将货币数字化载入编程的技术使得数字货币开始在互联网进行价值传递。

2014年开始,我国成立数字货币团队,开始对数字货币进行专项研究,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相继在4大城市及冬奥会进行场景搭建测试。

第二阶段是智能合约,在数字货币快速发展后,金融机构逐渐关注其底层技术,即区块链,探索其在业务结构中的可行性。智能合约对区块链中的资产进行编码,保证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将区块链中的资产进行编码,完成资产智能化。

第三阶段是分布式人工智能和组织,区块链技术有低成本、高信用、全透明的优势,在此阶段,区块链使参与者和设备通过共通的网络连接起来,以去中心化的高效处理模式进行运作。

目前已是大数据时代,但信用资源还较缺乏,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创建现代社会信用模式,为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技术支撑。

2 区块链在商业银行的研究和应用

区块链金融的发展将推动价值互联网时代的出现(李扬,2016;何广峰、黄未希,2016),通过推动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应支撑系统的协调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中国金融业的转型升级(鲜京宸,2016)。总的来说,区块链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范围主要是通过构建区块链平台和系统提高交易处理速度和信息安全。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和客户群体、重点领域有差异,各家银行的区块链应用也不尽相同。

2.1 区块链在商业银行的应用情况

由于区块链广阔的前景,世界各大银行都在积极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引入行内信息系统、业务领域中的可能性。巴克莱银行联合一家区块链初创企业,创建了第一个以区块链为基层技术的贸易协议;富国银行大力开发区块链技术,将其应用于提高跨境交易的业务处理效率与速度;邮储银行也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资产托管系统。

对于如何在本行更好地应用区块链技术,商业银行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参与区块链联盟,例如R3CEV是一家纽约区块链创业公司,吸引了40余家银行参与其区块链联盟。第二,建立内部实验室,在部分业务领域开展应用试点。例如,纽约梅隆银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建立了内部数字货币,用以探索数字货币对刺激金融快速发展的能力。第三,加强与国际领先科技公司的合作。邮储银行联合IBM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资产托管业务中,研发了新型资产托管系统,这是第一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银行核心业务。第四,区块链技术创新公司的合并与收购。比如,高盛正在投资比特币社区,专注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务全面信息化环境下的应用。目前,商业银行在跨境支付、智能合约、征信管理等领域已进入商业化试点阶段。

中国商业银行业先后经历专业化、商业化、市场化等重大转型变革,然而与不断增长的规模不相称的是,商业银行效率低下、业务流程复杂的社会评价。商业银行的运行模式虽然已经逐步数字化发展,但是发展速度跟不上市场科技化进程。

2.2 区块链在商业银行的业务应用

2.2.1 数字票据

票据业务是商业银行基础的资产业务,促进商业信用的票据化,目前大部分以纸质形式流通,进行线下交易,流通速度较慢。在流通过程中,对纸质票据保管要求较高,同时涉及造假、篡改等风险;在实际交易中,使用伪造票据、篡改票据等风险,所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和银行信息安全问题不可估量。

目前,票据市场逐渐电子化,但与传统纸质票据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信息不对称。在发行票据时,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的了解不全面、不及时,时间成本、人力成本都影响了效率和成果。二是没有规范的票据市场和统一的市场准则。

2.2.2 信用管理

区块链在数据共享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当前中国传统银行业发展的劣势。例如,对于征信等行业的数据共享交易,可以建立统一的合作链,建立征信共享系统,从而大大降低交易的市场风险,提高数据转换率。

区块链可以在保护客户隐私的基础上,实现信息验证和数据共享,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处理审核信贷造成工作负荷过大的问题,数据交易成本持续下降,从而加强了区域合作与交流。此外,区块链对客户数据的验证和确权,有效减少了数据共享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了数据质量。

2.2.3 平台建设

在银行金融服务中,由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任问题难以解决,通常在流程中会找第三方机构进行担保,通过第三方机构的信誉为交易进行信用背书,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增加交易流程的复杂程度导致效率低下,同时第三方机构的信用不能完全得到保证,存在一定的信誉风险。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和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了去中心化,各个节点独立验证,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难点,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交易流程的可靠性与透明度。

3 区块链在商业银行应用的风险分析

3.1 区块链技术的局限性

3.1.1 区块链膨胀问题

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存储模式十分独特,要求记录账本从建立开始的每笔交易,并且这些交易需要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上,这就要求其数据库必须具备相当大的储存空间,如果储存空间不足,在实际操作时就可能出现问题。如果将区块链技术死板地应用于商业银行业务,由于商业银行客户群体数多、资产规模大,数据量大且密集,如果强制介入区块链技术,无疑会占用海量储存空间,使得商业银行需仔细思考区块链的介入领域及方式。

3.1.2 灵活性差

一旦区块链被写入,事后交易就变得不可逆转,无法更改。如果存在事后修改的需求,就需提前建立相关机制,难度高且不灵活。

3.1.3 大规模交易处理能力差

商业银行系统要求能够同时处理大量实时交易,交易吞吐量是交易平台在固定时间内能处理事务数量的能力指标,银行平台应放弃低交易吞吐量的技术解决方案。区块链共识机制在进行传输信息、价值转移时,保证了链上每笔交易的真实性和统一性,但这是消耗大量时间的任务,如果节点出错,同样需要耗时进行更正,因此区块链技术不适合大规模实时交易,达不到改善银行客户体验,减少无效时间的需求。

3.1.4 客户隐私保护

客户财产属于私人信息。区块链采用的分布式记账方式是跨网络共享的,如果在银行业务系统引入区块链技术,银行应该更加重视客户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客户端的安全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3.1.5 缺乏统一监管

法律和市场都没有对区块链技术做出制度性规范。现有法律条例的不完善,监管薄弱,随着商业银行对区块链的广泛应用带来的潜在问题,若引发系统性风险,则危及我国整体经济。例如,智能合约的管理,智能合约虽然符合法律协议的要求,但真正的问题是一行行的计算机代码是否真正反映了当事人的意思,并且智能合约无法进行补充、修改。

3.2 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

3.2.1 建立标准体系

区块链技术有许多不同的系统,由于区块链尚未规范化运营,整个行业发展分散,行业应用方向不统一,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阻力。区块链的标准化建设可以在其发展全面性的过程中实现高度统一,有效消除区块链关键技术应用中的劣势和不足,对促进整体产业格局升级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标准体系是解决区块链商业化和应用的最大挑战,确保高效业务运营、帮助开拓新市场的战略工具和指南。具体体现在:(1)降低成本。将一线开发平台与编程接口有机连接,促进差异化区块链系统的互操作,完善业务流程,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保证系统的安全和提高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2)拓展新市场。通过标准提升区块链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普遍性,可以有效扩大市场需求。

因此,国内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参与国际银行和金融机构制定与应用区块链技术标准的计划,争取更多发言权,尽快占领技术战略高地,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3.2.2 监管机构的重视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适用当前的监管体系,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重视监管的作用,另一个原因是自治大大降低了国家监管的效果。此外,我国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处于初级阶段,监管部门还未真正认识到区块链的发展意义,一些应用机制还比较传统、落后,没有法律依据,以致银行主体处于犹豫期。

监管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块链行业的业务动态。因此,商业银行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深入分析监管的相关理论。事实上,它本质不同于比特币,国家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而比特币一直徘徊在法律的“边缘”。随着政府大力推广区块链技术,银行业对其极高的市场潜力寄予厚望。

3.2.3 强化员工合规管理

加强员工合规一直是金融业内部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做得比较多的是完善内控合规制度、建立内控合规档案及评价体系、进行合规警示教育等方式。

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加强离线数据验证,可以防止在数据确认过程中各节点的串通,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区块链合约并没有考虑员工操作失误的问题,没有设计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3.2.4 建立智能合约应急恢复机制

智能合约未留有容错的空间,需建立修改、恢复机制。在使用智能合约时,部署一个可以正确初始化合约并集成迁移功能的新实例。当智能合约因操作错误、密钥丢失、攻击等原因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时,可以快速将所有数据迁移到新实例,确保智能合约功能的恢复。

4 结语

区块链是当下国际社会最炙手可热的技术,国家对区块链技术也愈发重视,其战略地位越来越高。区块链技术对金融服务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区块链,我国金融业务的安全性、可靠性、效率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同时,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风险,不能一味地追求效率、创新,要在商业银行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中找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最大化地发挥区块链在金融场景的优势。

猜你喜欢
区块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蚂蚁区块链已落地超过40个场景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区块链只有真正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才是有前途的
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