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理论视角下合作学习中学生集体能动性研究

2022-09-20 02:13周爽郭欣
关键词:能动性矛盾集体

周爽 郭欣

(大连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近年来,合作学习在语言教学课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有效的合作学习有赖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但如果没有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大多数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低水平的参与和互动[1]。因此,学习者如何在合作学习中发挥集体能动性进行语言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Bandura(2006)认为,具有良好集体能动性意识的团体成员能够积极汇集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资源,相互提供支持,并协同行动以塑造未来[2]。他们可能有共同的兴趣或信仰[3]以及共同的目标或需求[4]。Hökkä 等(2017)发现当人们在专业群体中建立了忠诚、亲密关系或归属感时,集体能动性可能会特别突出[5]。后来,Tao等(2020)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了一支由8名语言教师组成的多语团队在研究实践中表现出的集体能动性,研究发现成员间的互动能使参与者在多个层面为团队成员提供资源互补支持与情感支持,说明人际交往与关系对促成与强化集体能动性尤为重要[6]。Zhang等(2021)对学生线上协作学习中的集体能动性展开了研究,发现合作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完成学习任务方面有有效性,且对于集体能动性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7]。

当前的能动性研究大多关注个体能动性的发挥,集体能动性尚未引起重视。鉴于此,本研究以活动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学生在学术英语写作课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所产生的集体能动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及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1 理论框架

本研究基于活动理论视角考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集体能动性及其影响因素。活动理论作为社会文化理论的一个关键结构,第一代以Vygotsky(1978)提出的“中介”思想为中心。该基本活动系统模型描述了认知对象、活动主体和中介工具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中主体是作为分析视角的个体或群体;客体表示活动系统的目的;工具包括工件、语言、机器等等[8]。之后他的学生Leont’ev(1981)通过强调中介社会过程扩展了活动理论的概念,即第二代活动理论。在该模型中新增了三个组成部分,共同体是特定活动中具有共同目标的一组参与者;分工是指社区成员之间的横向行动和任务互动;规则分为正式和非正式规则,可以规范和约束参与者之间的某些程序和互动[9]。后来,Engeström(2001)通过多重视角以及不同活动系统之间的互动,定义了第三代活动理论[10]。如图1所示,他将不同的活动系统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第三个模型,该模型最少包含两个活动系统。

图1 第三代活动理论模拟(Engeström,2001)

Engeström(2001)在第三代活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类活动的矛盾是活动系统内部及活动系统之间历史性积累的结构张力,表现为对活动客体的抵制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和干扰等[10]。人类活动在不同阶段均会出现四种形态的矛盾:一级矛盾存在于中心活动各要素内部;二级矛盾存在于新的要素进入活动系统后新旧活动要素之间;三级矛盾存在于新的更高级的文化客体被引进中心活动时,即新旧活动形式之间;四级矛盾存在于新的活动模式与邻近活动系统之间[11]。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1)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集体能动性是怎样表现的?

(2)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所产生的集体能动性受哪些因素影响?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依托东北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开设的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在该课程的项目实践阶段,学生根据研究方向自愿分组,每组3—5人,小组方向包括语言学方向、教育方向、翻译方向和国别区域研究方向,且每组分配1名研究生助教,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完成学术论文写作。本研究选取教育方向的其中一个小组作为研究对象,共5名女生。

2.3 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工具包括周志和半结构化访谈。研究对象每周上交500字左右的周志,描述一周的合作学习情况,包括与小组成员所完成的所有与学术写作课程相关的任务内容,共收集13周。 此外,在研究设计阶段结束后以及论文写作阶段结束后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了两次半结构化一对一式深度访谈。访谈提纲根据每周收集的周志进行设计,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在合作学习中所遇到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访谈时间平均每人60分钟。

2.4 数据分析

研究者在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后,将访谈录音转成文本资料,并对周志和转写文本进行反复阅读,运用质性数据分析软件NVivo 12 plus,对资料进行编码标注。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将数据导入软件,建立初级编码,并将其作为自由节点输入到NVivo 12 plus中;然后,整合、删减及修改初级编码并初步建立编码系统,在 NVivo 12 plus中创建树节点;最后,进一步对原始资料进行归类,同时不断修改编码系统。在此过程中,两位研究人员分别对数据进行标注编码,一致性为93%,随后讨论修订完成编码方案。

3 结果与讨论

3.1 学生集体能动性的表现形式

3.1.1 学生在活动系统中的四级矛盾

初级矛盾存在于活动主体的内部。小组成员作为活动的主体,初级矛盾主要在于意见的不统一。在选题及研究设计阶段,小组成员在确定一些细节时,有时会出现分歧,小组成员各执己见。在这种情况下,初级矛盾便会在主体内部产生。

二级矛盾存在于新的要素进入活动系统后新旧活动要素之间。小组成员的二级矛盾主要在于SPSS作为新工具给小组成员带来的挑战。由于对该分析软件知识的缺乏,学生在初次使用时发现与预期不符,无法解决问题并“陷入了焦虑中”。这时便产生了二级矛盾。

三级矛盾存在于新的更高级的活动形式与旧的活动形式之间。对于英语学术写作这门课程——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由选题、研究设计、论文写作组成的项目。这对于小组成员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写作学习形式,并且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因此,英语学术写作课程以新的更高级的活动形式出现,是学生遇到的三级矛盾。

四级矛盾存在于新的活动模式与邻近活动系统之间。随着课程的进行,小组成员不仅要跟上英语学术写作课的进度,还要完成其他课程任务,如准备专四考试、考研等,因此“时间会出现冲突”。这说明,学术写作任务作为新的活动模式与其他活动模式产生了矛盾,导致自己的学习计划受到了影响,这是小组成员面临的四级矛盾。

3.1.2 主体应对行动

(1)小组讨论。

小组成员在面对矛盾时,大多选择的是小组讨论的方式。如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说服,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姜同学在访谈中说道:“我们讨论的过程中,只要有一个人说到这个事,剩下的人就会去考虑他说的对还是不对。如果他说得对的话,其他人就会补充自己的意见,帮他立住这个观点。”(姜—访谈—20210522)由此可见,每位成员都会认真对待小组讨论,不会因为他人的否定或者质疑而产生消极心理。本研究中小组讨论是团队合作中非常重要的活动,它贯穿于合作学习的始终,不仅有利于解决团队当前遇到的困难,也能使小组成员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沟通能力。这与Zhang等(2021)的发现相一致,即集体能动性是通过参与协作活动共同学习的能动行为[7]。

(2)寻求帮助。

小组成员还会通过寻求帮助来解决遇到的矛盾。当小组成员在使用SPSS软件遇到问题时,虽然会有短暂的手足无措,但还是选择了积极的应对方式,他们会分别在朋友圈求助,询问老师和同学,在视频软件或者搜索平台上搜集相关信息,最后找到专业技术人员得以解决问题。赵同学在周志中写道:“当时我在朋友圈问谁懂这个,我还联系我一个朋友,她是学这个的,我们中间也上网查了特别多的视频,最后是问了专业的人,解决了问题。”(赵—周志—20210518)SPSS数据分析软件作为新工具给项目进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这对于团队合作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验,但是团队成员主动寻求各方帮助,最后渡过难关,不仅锻炼了小组成员面对挫折的心态,也协调了小组成员的合作关系。

(3)互相鼓励。

在应对矛盾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都会互相鼓励。当在项目进展中遇到困难时,团队成员都会互相打气,营造一个积极的合作氛围。何同学在访谈中说道:“比如说我们在群内会发表情包来加油打气。大家也会互相鼓励说,‘我们已经看到了光明’‘顺着这个方向走,其实这些困难都是小困难’。我觉得挺温暖的。”(何—访谈—20210522) 由此可见,团队中的互相鼓励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使团队氛围变得轻松,缓解项目带给成员的压力,同时也增进了小组成员的感情,有利于团队合作。

(4)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也是学生在解决四种矛盾当中的一种应对行动。小组成员在项目中会有一起聚餐、散步、一起复习其他科目等集体活动,虽然与学术写作不直接相关,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团队合作增添了动力。何同学在周志中提到:“我们临时起意决定出去聚餐,怕来不及,所以我们就非常快地动脑筋,也没有怎么休息,非常顺利地完成了这个写作过程。”(何—周志—20210601)可见,在团队合作当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分享学习资源与进行情感交流,能够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产生集体能动性,这证实了Tao等(2020)和 Hökkä等(2017)的研究发现,即团队成员间的互动使参与者彼此提供智力支持和情感支持,从而产生集体能动性[5][6]。

3.2 集体能动性的影响因素

3.2.1 主体

首先,影响集体能动性的主要因素为主体成员的贡献度。当每个团队成员都在为项目出力时,会带动其他成员,从而产生更高的集体能动性。王同学在访谈中说道:“有的时候可能写着写着就不想写了,但是看到大家都在认真写,认真翻书,又查文献,我就觉得那我也应该是这样,就喝口水冷静冷静继续写了。”(王—访谈—20210708)团队成员都表示,团队合作离不开每个人的配合和付出,当成员贡献得更多时,集体所产生的能动性就会更多。

3.2.2 客体

共同目标也是影响集体能动性的重要因素。该小组的客体目标为完成英语学术写作项目、提高学术英语写作技能。课程带来的共同目标给小组成员带来了学习的动力,从而激发集体能动性。赵同学在访谈中提到:“我们都是教育方向,做的也是教育相关的题目,就主观上挺想给它做好的,然后觉得对自己毕业论文,或者说以后如果要考上研了什么的也挺有帮助的,所以积极性还是挺高的。”(赵—访谈—20210522)由此可见,团队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十分重要,既能增强小组成员的集体能动性,也能为完成目标打下基础。这证实了Virpi和Hannele(2019)以及Ibrahim(2006)的研究发现,即群体内共同目标对于产生集体能动性具有很大的作用[3][4]。

3.2.3 中介工具

这里的中介工具有共享文档和研修室。共享文档是小组成员为了即时共享和编辑资料所建的线上文档;研修室是学校图书馆设置的可预约的独立的智能研讨室。这两种工具使得小组讨论便捷又高效。何同学在访谈中提到:“我们第一次去研修室的时候,觉得非常的兴奋,因为这个研修室很高级,中间一张大桌子,旁边是几张办公椅,有一个非常大的可以触屏的电脑,那个电脑是可以投屏自己的电脑的。这对我们讨论的效率起到了非常大的用处。”(何—访谈—20210522)正如小组成员所说,中介工具为小组合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利于集体能动性的增强。

3.2.4 规则

这里的规则是指教师的要求。小组成员的作业是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的,有时会根据教师的喜好和建议进行修改。王同学在访谈中提到:“因为这个课题比较长,老师的要求高,我们做的努力就要更多一点,但是像上学期一些其他的课程,老师的要求少,我们付出相应的时间也就少。”(王—访谈—20210522)由此可见,当教师的要求更高,小组成员表示会作出更多的努力,因此集体能动性也会更强。

3.2.5 共同体

共同体成员也是影响小组集体能动性的因素之一,这里的共同体成员包括教师、助教和同学。在小组合作当中,教师和助教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心态,同学的项目进度也会影响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他们认为当其他组完成得更快时,会给他们带来“紧迫感”,从而产生更多的能动性完成任务。何同学在访谈中说道:“因为老师给我回了很多很多条的非常长的语音,从来没有遇到老师能对学生这么用心,老师能够花很长的时间在我们一个组的身上,觉得比较感动,老师这么用心,我们也应该为这门课付出更多。”(何—访谈—20210522)由此可见,不论是教师的态度,还是同学的进度,都会对小组的集体能动性产生影响。

3.2.6 分工

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也对学生集体能动性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还可以从组员身上学到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刘同学在访谈中说道:“比如说何,去做访谈的时候,我们就会推荐她去,就觉得她有这种领导力,我就希望以后遇到这种问题,我不是说她去,而是说我去,希望提升这种能力,取他人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刘—访谈—20210522)在项目进展中,小组成员的分工根据组员的长处来分配,这样可以使小组成员彼此取长补短,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动力,增强集体能动性。

4 结语

本研究以活动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集体能动性的表现以及集体能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四级矛盾,在应对矛盾的过程中集体能动性就会得以显现,包括小组讨论、寻求帮助、互相鼓励和集体活动。此外,学生的集体能动性受活动系统六要素(主体、客体、中介工具、规则、共同体和分工)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对学生和教师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本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集体能动性,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本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及时调整合作模式,进行课堂的优化和改善,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开展教学。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学生的集体能动性进行探究,未来可考虑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探索集体能动性的产生过程。

猜你喜欢
能动性矛盾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集体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