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施丽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演员可以借助表演情绪来进行自我强化,并能够完美塑造真实舞蹈形象,将视觉盛宴带给每位观众。但是现阶段,一些职业舞蹈演员仍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职业情绪训练和专业舞蹈表演技术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首先,要正确理解情绪的概念,也就是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情绪。人们对某个事物或行为产生的感情态度也就是情绪。情绪可以随时反映人们特定的某种内心活动,其往往存在着一种可变化发展的特征。人们常见的情绪包括喜悦、愤怒、悲伤、快乐等,它们都代表某个人在特定社会情境下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
其次,舞蹈演员在表演创作中呈现的某种情绪与社会生活实践中体现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舞蹈表演环境中,舞蹈演员表现出来的人物情绪变化通常是夸大化了的。舞蹈演员表演中情绪表达的总体水平会明显受到舞蹈演员本人实际情况和表演环境两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舞蹈演员通常需要事先以个人表演情绪状况作为判断依据,对舞蹈情绪进行模拟,才可以保证实现较为理想的表演效果。
首先,舞蹈本身属于一种情绪艺术。舞蹈演员自身的感情需要借助肢体动作表达出来。对于舞蹈表演活动而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肢体动作,舞蹈就是由舞蹈演员的一个个动作组合起来的。另外,舞蹈演员还需要表达相应的情绪,失去了情绪的支撑,舞蹈动作也会显得十分刻板、僵硬,不能给观众带来很好的视觉享受。简单来讲,观众在观看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时可以感受到视觉上的冲击,舞蹈演员将情绪融入舞蹈动作中可以增强舞蹈感染力。
其次,在舞蹈中情绪是重要的调味剂,只有将情绪融入舞蹈中,才能使舞蹈真正具有情感和灵魂。舞蹈本身是由许多肢体动作组合起来的,舞蹈演员将情绪融入表演中可以更生动、灵活地展现这些舞蹈动作,从而将更加优美的舞蹈展现给观众。不论舞蹈演员设计了多么复杂的舞蹈动作,如果失去了情绪的修饰,这些动作就只能看作是技巧的展示,也就难以表现舞蹈的艺术性,观众也不能通过观看舞台上的表演而获得视觉上的冲击和情绪上的感染,不能感受到舞蹈和音乐本身的情绪。想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舞蹈演员,就需要对情绪进行合理把控,有效融合情绪和舞蹈,使观众在观看舞蹈表演时产生情感共鸣。
最后,情绪可以对舞蹈形象进行完美塑造。舞蹈演员想要塑造更为丰满的舞蹈形象并圆满完成舞蹈表演,就必须充分分析音乐,将自己所掌握的舞蹈技巧合理利用起来,对舞蹈作品的诠释方法进行不断尝试和探索,借助更为灵动的舞蹈动作,将丰富的感情融入每一个舞蹈动作中,保证观众在观看舞蹈动作以后可以直接感受到动作蕴含的情感。舞蹈演员借助情绪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舞蹈感情,综合情绪和动作,对舞蹈形象进行完整塑造。舞蹈演员只有充分融入舞蹈中才能够有效表达舞蹈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并将其传达给台下的观众,从而实现理想的舞蹈表演效果。舞蹈表演是否成功通常会由舞蹈演员情绪表达水平高低所决定。为了实现良好的舞蹈表演效果,舞蹈演员必须借助情绪强化舞蹈表演能力。
人们与他人沟通、交流问题时,常常使用肢体语言、文字、口头语言等沟通形式。在遇到一些用口头语言难以表达的问题时,人们自然会借助肢体语言进行表达。舞蹈属于利用自身肢体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借助自身面部肌肉状态的细微变化,来展现愁眉不展、笑脸等,这些都属于常见的面部表情,同时也属于情绪自我表达中常见的动作。相对面部表情动作来说,肢体动作更加精准明显,可以真正将一个舞蹈演员真实的心理情绪及体验更为准确、直观地表达出来。通常情况下,面部表情仅仅可以表达一些相对简单直接的情绪,如果想要表达一些较复杂微妙的内心情绪,舞蹈演员可能需要借助各种肢体动作。所以,舞蹈演员需要懂得将他们自身的表演技巧合理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各种肢体语言和情绪表达的巧妙融合,将人物情绪变化以某种更加突出、明显的方式充分表达出来。
舞蹈、音乐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形式,与其相比,舞蹈则有明显区别,属于一种集听觉、视觉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同时,音乐是一种时间的艺术,而舞蹈则需要同时考虑时间和空间,具有双重艺术特性。音乐与舞蹈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我们可以利用音乐烘托舞蹈的情绪。在播放不同的音乐时,同样的舞蹈也会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情绪感受。观众聆听音乐时,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会直观传达给观众。观众会从个人情感角度产生积极的共鸣。某一个舞蹈表演细节如果产生了与音乐脱钩的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舞蹈效果,因此,舞蹈演员必须合理利用音乐烘托舞蹈情绪。
对于人类而言,呼吸是重要的本能,看似简单但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具有十分复杂的技巧。呼吸是人类维持生命运行的基本生理活动,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不停呼吸,而呼吸在舞蹈表演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舞蹈表演中的呼吸与日常呼吸存在一定的区别。舞蹈演员需要以动作节拍等作为依据,对呼吸的长度、频率进行调整,通过变化呼吸的节奏,对面部表情进行合理控制,更加顺畅、饱满地表达情绪。究其本质,在舞蹈表演中,呼吸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出每一个舞蹈动作,大部分舞蹈演员都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可以根据舞蹈动作的节奏调整自己的呼吸,保证在表演过程中完整地做出每一个动作,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更加饱满地展现情感。舞蹈演员对以往舞蹈表演经验进行分析,对呼吸频率进行合理掌握,并对呼吸节奏进行有效把控,可以提升情绪表达效果,同时为最终的舞蹈表演效果提供保障。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在舞蹈表演中,服装、道具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情绪,从而对最终的舞蹈表演效果产生影响。从舞蹈表演细节方面进行分析,服装可以将一个人的地位、精神状态等显示出来,并将一个人的形象准确展示出来,也可以将舞蹈作品的时代背景更好地反映出来。同时,不同舞蹈作品的服装也有各自的特色,可以将不同的视觉感受传递给观众。比如,民族舞通常会借助服装来展现民族特色;现代舞使用的服装都较为宽松,借此可以表现出现代舞所追求的不拘束的特点;在拉丁舞中,舞蹈演员所穿的服装具有明显的特点,通常都会以流苏、水钻、亮片等作为服装的装饰物,借此可以展示拉丁舞本身所具有的跃动、活跃等特点。因此,在舞蹈表演中表达情绪时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对服装进行合理选择。在选择好服装以后,道具同样可以起到对情绪进行烘托的作用。一些道具拥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其中寄托了一些特殊的情绪,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运用这些道具,并辅助一些特殊的肢体动作,可以将十分丰沛的情绪显现出来,观众也可以从中收获情绪体验,自然可以有效增强舞蹈表演的效果。因此,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演员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服装以及有效利用道具等方式,增强舞蹈表演的情绪,实现理想的舞蹈表演效果。
舞蹈表演中会受到舞蹈演员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舞蹈演员对自己的舞蹈功底缺乏信心,总担心自己不能将舞蹈作品的主旨完全表现出来;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很难接受老师提出的批评意见并且会因此产生负面情绪;在潜意识层面存在害怕、多疑的情况,担心自己不能在舞蹈表演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没有清楚地了解自己要表演的作品内容,同时没有明确表达作品情感……
当然,舞蹈表演还会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舞蹈演员会遇到很多舞蹈天才、高手;在面对全新的场地时,舞蹈演员会因为场地的变化而产生情绪变化从而形成一定的心理负担。这些都是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可能会遇到的影响情绪的客观因素。
人体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组合。人同时拥有着智商和情商。提高情商,可以使人清楚地认识和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作为舞蹈表演者,在平常生活中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强大自己的内心,提升自身抗压能力;同时要加强舞蹈基本功训练和技术技巧训练,让自己可以在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基础上,融合情绪与舞蹈动作。
舞蹈本身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相比于音乐的婉转多变、电影的具体写实,舞蹈表演主要借助肢体动作进行表演,因此具有一定的单一性,但是在配乐上又具有丰富性,可以将蓬勃的生命力展现出来,倾诉百转千回的情感。对于每一名舞蹈演员来说,借助情绪来强化舞蹈表演效果,是一种必须了解、掌握的表演方式。具体来说,舞蹈演员可以借助呼吸节奏、背景音乐、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服装道具等,对舞蹈作品的情绪进行烘托和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最终有效提升舞蹈表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