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超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 100029)
不同学者拥有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式,这使他们采取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立场去探究事物的本质,众多结论跨越时空的限度集合在某一时间点中互为补充,逐渐接近并呈现事物的本来面目。有关中国话剧史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14 年朱双云的《新剧史》,20 世纪90 年代之后,中国话剧史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具体表现为大量史料翔实、研究方式创新的史学著作的出现。《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出版于1993 年,它基于19 世纪末到20 世纪40 年代的中国戏剧史史料,以“一部中国话剧史就是中国人接受外来戏剧以及戏剧思潮的影响,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话剧的历史”为写作思路,为读者呈现了外在环境影响下,中国话剧艺术自我审视,以探索、创新的姿态不断发展的历史。
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当传统文学艺术受制于自身的创作规则与艺术规律,难以较好地呈现内忧外患的国家境况时,一种有别于本土文化风格的艺术形式传入便会引起一定的轰动,戏剧艺术伴随着西方人的传教、经商和国内有志之士向外学习的行动而传入中国。这一过程体现了民族文化对异质文化的吸收与同化,田本相先生认为,比起用“话剧在中国是什么时候诞生的”这类问题寻找新生事物诞生的确切时间,描述话剧移植到中国的过程更能使人认识到“话剧”作为一个外来事物融入中国文化环境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提供了一种接受的视角,其看待话剧在中国的诞生,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最早在中国演出的话剧。这些作品多在外国人经营的剧院上演,参与人员以外国人为主体。第二,最早由中国人演的话剧。异域文化涌入国门后,必然要寻找一种可以附着的事物用以维持其生命与力量,对西方人而言,戏剧艺术是传播宗教教义、普及西方文化、拉近与当地人之间距离的有用之物。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教会学校在中国发展,校园的学生演剧影响了中国话剧诞生的进程。第三,最早由中国人演出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话剧。1907 年,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剧,这些演出接近话剧本体,有日本新派剧艺人的理论指导,在舞台美术、剧本文学等方面也体现了一定的艺术性,所以春柳社正式揭开了早期中国话剧发展的帷幕。
中国早期话剧的诞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戏曲艺术在题材内容、表演形式等方面难以全面把握内忧外患的国情并刻画出真实的社会状态。虽然他们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开展了相应的改良运动,但其措施多侧重形式,未完全顾及戏曲的艺术特性,经过修改的戏固然成为“新”戏,却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本戏曲的美感。西方戏剧的传入让人们逐渐认识到,还有另一种有别于传统戏曲的艺术,与其苦苦改良自身却少见成效,不如“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其次,一些有志之士到东洋学习先进技艺的同时接触到现代戏剧。1906 年,李叔同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春柳社。他们从专业剧场租赁服装道具,得到了藤泽浅二郎、松居松叶等人的指导,演出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作品。最后,一些留学生游历欧美时获得了现代戏剧的相关知识。张彭春从美国学成归来,为中国早期话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直接将西方的戏剧理论和编导艺术介绍给南开新剧团,使南开一开始演出话剧,就采用了西洋话剧的一整套编演形式”,该剧团演出的作品在形式上接近西方的戏剧样式,在内容上反映着现实人生。该剧团为中国话剧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中国话剧的诞生与发展受到世界范围内异域文化的影响,该过程离不开放送者的文化输出、传递者的信息传达和接受者的文化接受。西方文化对中国话剧的影响在进入文化自觉阶段的五四时期后更为突出。“广义上的五四运动,是指以1919 年5 月4 日为爆发点,前后勾连达七八年之久的一场社会改革与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戏剧观念从“改良”转变为“变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剧本题材的写实主义偏好深入至现实主义精神的实践,具体表现为“易卜生热”的出现。第二,话剧艺术家由家国破碎的现状生发对未来境况的忧思,产生了对艺术、人生的哲学思考,具体表现为“一度西潮”中戏剧文学的现代性表现。第三,对中国剧场的形态,剧场中的观演关系进行理论性思考,具体表现为宋春舫等人对小剧场相关内容的译介和小剧场戏剧的演出。第四,尝试创造一种用中国的材料演给中国人观看,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质的戏剧。
易卜生的戏剧观念对中国话剧艺术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创作生涯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多取材于北欧神话、谣曲、历史传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中期作品大多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具有现实主义色彩。晚期作品具有象征主义、神秘主义的色彩。他的中期作品为中国现代戏剧提供了学习的摹本,从1918 年《新青年》第4 卷第6 期的“易卜生专号”中刊载易卜生的戏剧作品,到1919 年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学习易卜生问题剧创作方式写作的《终身大事》等剧本,这些作品大多以问题意识为写作动机,体现了社会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如性别歧视、婚姻问题、劳资关系等。社会问题剧只是易卜生作品的一部分,但对五四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这是适合那个社会时期、有益于社会思想文化变革的作品,他们将其拿来并创造性转化为现代戏剧精神体系重要的一部分。对易卜生作品的接受方式不仅影响了五四时期戏剧作品的美学风格,还影响了一定时期内国民对易卜生戏剧的接受情况。
易卜生中期的戏剧作品提供了一种现实主义戏剧创作方式,新浪漫主义戏剧为话剧艺术家提供了另一种美学观念,即以热烈的情感表达人生的体会。话剧艺术家田汉是以新浪漫主义方式进行戏剧创作的代表人物,《古潭的声音》《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灵光》等作品不仅体现了田汉对人世的多种想象,还体现了人物躁动的内在世界。除新浪漫主义戏剧对中国话剧产生影响,其他西方文化对中国剧坛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灵光》与斯特林堡的《一出梦的戏剧》都使用人物在梦中的意识,《战栗》中弑母的举动受到了波德莱尔关于“性恶”观念的影响。
除戏剧文学有显著发展外,戏剧美学观念也有长足进步。五四时期戏剧美学思想的发展影响着剧场观念的革新,当19 世纪末世界剧坛中发生着轰轰烈烈的小剧场运动时,国人对戏剧的认识尚停留在炫目的舞台布景、中西戏剧的差异、戏剧内容的作用等方面,随着易卜生戏剧的译介,国内戏剧界人士了解到易卜生与欧洲小剧场戏剧运动的联系,将小剧场介绍到中国。1919 年,宋春舫的《小戏院的意义、由来及现状》发出了倡导中国小剧院运动的第一声呼唤,他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了小剧院的概念、特点、生存模式、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与徐半梅、郑振铎、余上沅、欧阳予倩等人在理论上为中国话剧的建设勾画了蓝图,不仅在文化、制度层面上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相结合,还以一种较高的艺术姿态向那些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异化行为发出抗议之声。
此外,易卜生作品的演出还为中国带来了发展现代戏剧可供借鉴的样式,话剧工作者思索如何将话剧这一舶来品创造性地转化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从“要新剧还是留旧剧”的新旧剧论争到余上沅等人倡导的国剧运动,话剧艺术家对前一阶段的戏剧观念进行了反思和补充,在比较的视野里倡导用西方戏剧的方法改良中国传统的戏曲,反对照搬具有写实主义性质的社会问题剧。现在看来,虽然国剧运动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偏颇之处,最后也以失败告终,但它从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中汲取经验,为中国话剧民族化的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这是不可忽略的。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左翼文学潮流,中国在这股思潮的影响下产生并发展了左翼戏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话剧艺术家告别了五四时期的浪漫图景,以自我批判的态度和昂扬的战斗精神,更加深入现实生活,形成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式的剧作主流。这一时期的戏剧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出现了具有革命性的左翼戏剧运动。第二,出现了具有战斗性的“国防戏剧”。第三,相较于五四时期,这一时期对戏剧种类和体裁的译介更为深入系统;第四,中国话剧走向成熟,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出现了曹禺和他的经典之作。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革命局势影响着话剧团体的诞生与活动。1929 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艺术剧社在上海成立。1930 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剧团联盟相继成立。在随后的运动中,戏剧工作者延续并深化了五四时期的社会问题剧观念,不仅将易卜生式的批判现实主义与苏俄式的革命现实主义结合,还从话剧中挖掘革命意义,一方面演出具有大众意义的作品,另一方面将戏剧视作向大众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随着抗日局势的日趋紧张,左翼剧联为了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需要,1935 年自动解散,另行成立上海戏剧联谊会,并筹组上海剧作者协会和全国剧作家协会。在严峻形势下,中国话剧逐渐进入国防戏剧的阶段,可以说,国防戏剧是抗日战争的历史环境下民族矛盾急剧强化的表现,它的活动内容一方面受到国内战争局势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世界性左翼戏剧思潮的影响,具有现实性和战斗性的鲜明特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潮流、国内环境孕育了富有革命意义与战斗力量的戏剧作品,戏剧理论在这一时期也有一定的发展,一方面译介了更多的西方戏剧理论,另一方面对戏剧的内在本质和外在形态有了更为深入的探讨:第一,将戏剧情境与人生状态联系起来,通过剧中的人物关系、戏剧动作来思考戏剧的本质;第二,以综合艺术的视角对戏剧的本质进行探讨;第三,将戏剧文学看作是文学的一种,从文学性的角度探讨戏剧的本质。此外,这一时期的戏剧工作者对戏剧的类别也进行研究。他们系统译介了大量西方戏剧史论的著作,介绍了悲、喜剧的理论,影响了这一时期中国悲剧、喜剧的创作。另外,他们还将戏剧与人生联系起来,对戏剧与社会、与观众的关系进行系统归纳与分析,这些理论总结为话剧民族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为一个“舶来品”,戏剧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需要有一个不断实践、探索的过程,这不仅体现在戏剧运动的勃兴、戏剧团体的活跃、戏剧理论的建设上,还体现在是否出现了一个或一群能代表这个国家的艺术水平到达一定高度的艺术家身上。曹禺的戏剧作品是中国话剧成熟的标志。《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通过比较《赵阎王》《宋江》《绅董》等剧对《琼斯皇》的借鉴,肯定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原野》对西方戏剧的接受成就。该作品将《琼斯皇》表层的形式技巧内化入异域民情中,在审美原则的统一性和现代性的基础上深化了对该剧意蕴的接受,以“无意”的接受态度创造出自己的剧作风格,丰富了本民族的戏剧文化。
战争影响了世界的格局,但未使中国的话剧工作者停下前进的步伐,他们在中国的各个地区,继续译介理论并开展戏剧活动。相较于前一历史时期,戏剧演出的目的、对象、场所,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方式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在变化之中,戏剧工作者更加积极地实践话剧民族化,主要成就体现在:第一,出现了对话剧民族化与现代化关系的讨论现象;第二,以契诃夫、果戈理为代表的剧作家对中国的话剧文学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第三,中国话剧走向了日本、南洋、欧美等地,并对世界戏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抗日战争爆发后,解放区与大后方都对话剧民族化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观点的争鸣体现了话剧工作者将外来文化民族化的过程。受战争的影响,解放区的话剧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才大规模地译介和演出,这一时期演出了大量的中外剧目,一方面为剧作家提供了学习的样本,另一方面开阔了观众的视野。虽然这些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但由于各剧团争先上演名剧,演出中出现了忽视群众生活、注重技艺脱离抗战实际的现象,因而受到了观众的批评。一些文艺理论家认为,应当批评这种“演大戏”的现象,倡导一种具有民族形式的戏剧。对此,张庚先生提出“话剧民族化”的观点,认为话剧要在形式上向中国的传统戏曲学习,使其艺术意蕴和表现形态符合观众的审美需要和欣赏情趣。还有一些理论家对“话剧现代化”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认为话剧作品中的“革命性”和“战斗性”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解放区的讨论内容在大后方同样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些人参考西方戏剧的发展历程认为,民族化的戏剧是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的作品,它们可以真实地反映民族的生活状态,描写出民族风情、民族性格、民族情感。
西方戏剧不仅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普通观众、理论家、批评家心中激起涟漪,还对中国的剧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契诃夫的作品带给曹禺、夏衍、吴祖光等剧作家一种以小人物的命运反映时代激流的表现方式和一种诗意抒情的戏剧美学风格,果戈理的作品让陈白尘、老舍、宋之的等人看到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剧作家应有的“讽刺摧毁丑恶的社会理想”。
中国话剧是“舶来品”,在经历多年的实践与建设后,它在扎根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从1907 年春柳社在日本东京上演的《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到20世纪30 年代走进日本演出的《雷雨》《日出》,再到20 世纪50 年代在日本上演的《屈原》,中国话剧展示了不畏险阻、坎坷前行的精神风貌。此外,中国话剧还来到了南洋等地区进行演出,对海外侨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现实意义上,中国话剧的革命性、抗争性、战斗性激发了南洋同胞强烈的爱国之心。在艺术发展上,中国话剧的传播促进了南洋话剧创作的繁荣,提高了南洋话剧创作的艺术水平。除此之外,中国话剧在欧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话剧作品“走出去”,向西方人显示了中国话剧的发展水平和文化价值。
“比较”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使人认识到西方戏剧的优良传统、邻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呈现了中国话剧在初创、发展中的重要经历。田本相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在比较的视野下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历史进行研究,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将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轨迹与世界戏剧发展脉络相联系,以唯物辩证法的方式客观书写中国话剧的历史。书中多处体现中国话剧与外国戏剧的联系,多处显现中国话剧工作者在话剧民族化过程中的实践,中西戏剧艺术的联系与对比描绘了中国话剧在20 世纪50 年代之前的图景,并使这部史学著作成为“一部在影响与接受意义上的自我选择自我创造的历史”。
①田本相主编:《新时期戏剧“二度西潮”论集》,广西大学出版社,2017 年版,第5 页。
②夏家善:《张伯苓、张彭春兄弟与南开话剧》,《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 年版,第328 页。转引自宋宝珍:《中国话剧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年版,第54 页。
③宋宝珍:《迈入现代的门槛:五四新剧》,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年版,第5 页。
④田本相主编:《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年版,第572 页。
⑤张健:《中国现代戏剧研究:走向新世纪——读田本相主编〈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 年第2 期,第29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