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莎 林 伟 刘雪玉 黄燕英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福建福州 350005
消毒供应室主要工作为回收、清洗以及发放各个科室使用的敷料和医疗器械,同时对污染物进行清洗,其工作内容较多且较为复杂,其工作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医院其他科室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情况,在临床整体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管理方法和管理形式的不断改进,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逐渐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中,众多文献均显示[1-2],该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工作质量,但在系统应用中发现,传统的医疗器械标注方式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尤其在系统追溯时,部分手术器械仍然无法追踪,影响手术器械的供应。基于以上不足,本研究在追溯系统中应用手术器械电子图谱,在相关单位的应用中,体现出较好的应用效果。为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应用手术器械电子图谱,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应用手术器械电子图谱信息化管理,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未实施手术器械电子图谱信息化管理设定为对照组,实施前后均选取1000份清洗消毒器械作为观察对象。同时,观察组选取我院外科60名护理人员作为本研究对象,包括神经外科12名、胸外科13名、泌尿外科12名、肝胆外科14名、妇产科5名以及手术室4名,年龄22~45岁,平均(33.54±2.62)岁。对照组同样选取我院外科60名护理人员,包括神经外科11名、胸外科12名、泌尿外科16名、肝胆外科15名、妇产科3名以及手术室3名,年龄22~46岁,平均(34.16±2.49)岁。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医疗器械纳入标准:①所有医疗器械均为我院所有,无外来医疗器械;②来自我院外科科室和手术室。医疗器械排除标准:外来医疗器械。护理人员纳入标准:为我院在职工作人员。护理人员排除标准:①实习护理人员;②内科护理人员。
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为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手术器械电子图谱之前,即对照组,其主要采取传统管理方法,即有专门的监督人员对每日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进行人工检查,并进行阶段性抽查,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和及时改正,确保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应用手术器械电子图谱信息化管理,即观察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①制作手术器械电子图谱流程。对消毒供应中心每个手术器械包内的医疗器械逐一拍照,并对照片进行一次编号,编号和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手术器械包清单序号需一致,便于回收和清洗后的核对。医疗器械逐一拍照后,再将其以器械包的形式再次拍照,器具均按照标准位置摆放,然后对该器械包进行完整地拍照,并将其作为器械包摆放和包装的标准。将单个器械的照片和整个器械包的照片上传至信息管理平台,并对预留的图像数据模块进行完善。如果在手术器械电子图谱应用过程中出现器械包中的器械更换或型号变更,需再次拍照上传,并删除以往陈旧图片,避免混淆;②手术器械电子图谱的应用。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医疗器械时,使用自动扫码设备对包装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核对无误后进入清洗工作。器械清洗消毒完毕后,包装区人员按照电脑系统中录入的电子图谱进行逐一核对,核对各个器械包装后,由系统自动生成电子条码标签,粘贴于器械包装外。每个器械包的分配科室也要纳入信息标签中,以便后续核对和查阅。
①针对消毒供应中心2000件手术器械进行评价。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评价[3]。清洗合格:清洗干净、干燥、轴关节打开,没有污渍残留,隐血实验检测为阴性;包装合格:包装完整、清洁,包内卡放置在正确位置,效期标志明确;灭菌合格:灭菌后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发放合格:在规定回收时间内完成发放,无延迟。
②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实施效果评价。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管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量表Cronbac h’α系数为0.758。由我院外科的60名护理人员参与调查表的填写,分别从发放、回收及服务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管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调查问卷共计发放120份,成功回收110份,问卷回收率为91.67%。
③器械供应时长:统计手术器械经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处理流程处理后,最终通过中心发放的用时。手术器械配台时间:根据手术方式配置手术器械(基础器械、专科特殊器械、辅助物品和手术敷料等),每一台手术配齐手术物品所需时间。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器械合格率比较[n(%)]
观察组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器械供应时长和手术器械配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器械供应时长和手术器械配台时间比较(min,x ± s)
消毒供应中心是为医院提供无菌物品的主要单位,负担院内医疗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以及供应工作。现代医院涉及的医疗器械较多,且涉及多个科室,随着近年来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对医疗器械的使用周转率也不断增加,并且医疗器械的应用也不仅局限于临床治疗,还涉及教学和科研的应用[4]。因此,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整体工作质量,如未能达到相应的消毒和灭菌标准,则可能影响临床的治疗和诊断,对临床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随着消毒供应中心的不断发展,相关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更新,尤其是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在信息化管理初期,虽然大部分信息都能够通过管理系统来完成,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手工登记工作,例如回收器械包的核对、医疗器械更换等,因此,经常存在字迹模糊或与信息管理系统不匹配的情况,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优势[5-6]。鉴于此,消毒供应中心开始应用手术器械电子图谱,以便更好地利用和配合信息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手术器械电子图谱的应用能够将器械的名称、结构、形态和摆放顺序等信息以视觉形式直观地展现给工作人员,文字和图片信息展示能让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核对和回收,同时也能让工作人员进一步提升清洗分类速度,从整体上来讲,手术器械电子图谱的应用能够让工作人员更好、更快地完成清洗、包装、消毒以及供应工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刘伟[7]的相关研究结果也显示,使用手术器械电子图谱后,清洗、包装、消毒以及供应工作的操作合格率出现了明显提升,和本研究结果相一致。通过走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后发现,在应用手术器械电子图谱后,清洗环节能够通过图谱信息对器械清洗方式进行分配,有助于工作经验较少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同时也便于大批量医疗器械的清洗工作。随着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消毒供应中心也需要掌握其处理方式,而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繁重,相关培训时间较少,往往会影响器械的供应时间[8-10]。而在应用手术器械电子图谱后,医疗器械的最新信息会通过拍照的形式进行信息更新,通过外包装上的条形码,工作人员能够掌握其清洗和消毒方法,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在包装环节,工作人员仍然可以参考制作好的手术器械电子图谱进行包装工作,直观的图谱让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核对包装内器械,有效避免了包装差错问题[11-12]。在进行器械回收时,会涉及多个科室同时回收,因此该环节工作量较大,此时科室内人员可通过包装外的条形码对器械进行归位,同时回收人员可通过条形码再次核对,有效提升了回收合格率,避免以往出现的回收不全等问题[13-14]。该工作形式也让科室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便捷。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再次验证了手术器械电子图谱在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管理中的良好应用效果。
李赛艳等[15]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以及回收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和本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样本数选取较少,且客观指标评价较少,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增加客观指标评价,更加客观、科学地对手术器械电子图谱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手术器械电子图谱在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主要表现为可提升器械合格率,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