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传千载 福韵流芳
——浅谈德化白瓷之美*

2022-09-17 07:10郑美瑞
陶瓷 2022年9期
关键词:德化坯体白瓷

郑美瑞

(福建省德化博雅陶瓷有限公司 福建 泉州 362599)

“福”文化源远流长,根植于人民的内心深处,寄托着中华民族的伟大信念和不懈追求,而陶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陶瓷史无疑也是人民求福的历史。德化窑千年窑火不息,“福”文化贯穿其中,异彩纷呈。从宋元时期青白釉弦纹葫芦瓶,到明代何朝宗雕塑常钤有葫芦印章,从清代五福青花盘,到民国梅花瓷塑,从杯、碗、瓶、罐、壶、盘等日用陶瓷,到独树一帜的雕塑作品,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福”文化在德化窑不同时期都能找到恰如其分的表达。笔者从德化白瓷的历史、特点、烧制工艺、装饰艺术几方面阐述德化白瓷代表中国白瓷的最高水平的原因。

1 德化白瓷的产生与发展

德化陶瓷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新石器时代,先民开始制作硬陶和印纹陶。三班镇辽田尖山发现的夏商时期原始青瓷窑址,将德化陶瓷制作历史推至3 700年前。唐末五代时期,德化陶瓷初具规模,出现世界第一部完整的陶瓷专著《陶业法》(比欧洲出现同类的陶瓷工艺专著早了八百多年),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陶瓷工厂规划设计图《梅岭图》。宋元时期,德化陶瓷开始形成以青白瓷为主的产品体系,随着作为当时东方第一大港的刺桐港的崛起,德化陶瓷开始借助海路,大量外销,由此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商品。在广东打捞出来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出水13 000多件外销瓷器中,绝大部分德化窑出产的白瓷和青白瓷。明代是德化陶瓷烧制技艺的巅峰时期。此时,德化生产的白瓷瓷质致密、白如凝脂、光洁如玉,被誉为“象牙白”。如今,已经成为德化“符号式”人物的工艺大师何朝宗也正是那个时代德化制瓷界的“泰山北斗”。他创作的形态各异的观音,在日本及东南亚佛教国家中被许多皇室贵胄奉为至宝。到了清代,青花瓷成为德化窑生产的主流,窑址遍布全县各地、多达177处,产品大量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非洲等世界各地。“泰兴号”沉船发现的35万件德化青花瓷器,进一步证明德化陶瓷的生产和外销在清代达到鼎盛时期。晚清民国以后,德化陶瓷业走入低谷,但少数民间艺人仍坚持制瓷事业,“捏塑瓷梅花”、“木兰从军”、“关公”等作品先后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斩获金奖。新中国成立后,德化陶瓷又获得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传统瓷雕、出口工艺瓷、日用瓷三大产品体系,品种繁多,题材广泛。2006年,德化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用工艺陶瓷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是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

2 德化白瓷的特点

无论是外销还是内需,德化白瓷以其优秀的瓷质受到海内外尊崇,成就了“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的美誉。得此美誉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

2.1 釉色洁白

不同文明对“白”有着趋同的审美与偏爱,在诸文明与信仰中,白有圣洁、光明与善爱之意。德化白瓷的釉色与其他白瓷的釉色白中泛黄不同,其釉色是一种洁白色,宛如象牙。这个白并非纸张一样的白,也不是白雪一样的白,而是有所区别,酷似冰冻的油脂,带有油油的温润滑腻感,也像羊脂玉一般的冰清玉洁,肉眼观之,无任何针眼和黑点,十分的柔和温暖,洁白无瑕,非常耐看,让人流连忘返(见图1、图2、图3)。

图1 德化白瓷(一)

图2 德化白瓷(二)

图3 德化白瓷(三)

2.2 质感凝脂似玉

德化白瓷的胎体致密,釉面纯白无瑕疵,手感好,没有任何的颗粒和凹凸感,滑腻舒畅。现在的德化白瓷不管是否上釉水,也宛如绸缎一般,似玉非玉而青出于玉,让人忍不住反复的摩挲和把玩,令人爱不释手。

2.3 器型丰富

德化白瓷的器型众多,有烛台、香炉等陈设供器,狮子、花瓶、侍俑人等冥器,盘、碗、杯等日用器具。宫廷祭祀用器之要旨,深受人们的喜爱。

3 德化窑的烧制工艺

德化瓷雕塑烧制工艺可分为瓷土加工、雕塑成形、烧制成品三个过程。

首先选用德化当地优质白瓷土作为原料,进行精细加工,选用这样的原材料,最终烧制出的瓷器成品,其色泽白而半透明,即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白”。

其次是进行雕塑成形,德化陶瓷的雕塑,是对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兼收并蓄,综合了石刻、木雕、泥塑的技法特点,采用何朝宗开创的捏、塑、雕、刻、刮、削、接、贴八字技法,具体技法如下:

(1)“堆”。雕塑师在对作品有了具体的构思之后,使用瓷土堆出大致的形状,并根据构思的需要,在适当的部位堆加一些可塑性泥料,对作品进行调整,使作品的结构更加合理准确,整体外形看起来更加生动传神,作品的体积感更加强烈。

(2)“推”。雕塑作品的平面较大或是整体呈圆柱形时,多会采用“推”这一雕塑工艺,即选用刃面较为锋利的雕塑刀,在作品的加工面上缓慢的平推,从而保证作品的外观圆润光滑。

(3)“雕”。在作品基本成形后,使用刻刀剔除多余的泥料,使作品的尺寸符合标准,更为形象。

(4)“刻”。作品的外形定型后,需要对细节处进行刻划。此时要用到粗细适中的雕塑刀,刻划出人物的眉、眼、唇、手的纹路以及衣物的线条、纹理、配饰等图案,使作品更加精致,视觉上的层次感也更加丰富。

(5)“捏”。在制作水珠、花叶、花瓣、飘带等立体感较强的部位时,雕塑师多会使用拇指、食指、中指这三个手指或借助雕塑刀的推压作用,将可塑性极高的泥料揉搓成较为生动的形象。

(6)“刮”。这一技艺多用于“雕”完成后,使用平刀对作品进行纵向以及横向的刮平,保证作品的表面平整,过渡部分显得更加柔和。

(7)“接”、“贴”。即把制作好的单独的配饰等物品粘在作品的适当部位,将所有的部件整合在一起,使作品更加完整。瓷雕师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瓷塑八法,不仅注重对人物整体外形的塑造,更注重对作品的五官神态、表情、手足动作、衣物纹路、饰品等细节精雕细刻,创造出多个形态各异、神形兼备的作品,静中有动,使作品赋有感染力。

最后是放入烧瓷窑中,在1 000℃以上高温下烧制而成。

4 德化陶瓷的装饰艺术

瓷器装饰与器物的使用、造型和社会审美取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装饰是陶瓷艺术加工的重要手段。对提高艺术品的外观质量,增强艺术品的鉴赏趣味,丰富艺术表现力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通常人们在器型外观加以修饰,在瓷器的素面上加以美化,以此表达内心的愿望、信仰和生活情趣。陶瓷装饰的方法有很多种,各有技术特点和艺术风格,主要有坯体装饰、施釉装饰、釉上装饰、釉中装饰、釉下装饰等。

4.1 坯体装饰

坯体装饰指以坯体为装饰处理的主要对象,或直接以坯体装饰完成整个装饰需要的方法,如捏塑、篾划、浮雕、堆贴等。

4.1.1 捏塑

用双手把瓷泥揉捏成条状或块状或球状,然后堆塑成作品造型,再按作品的结构捏塑细节部分构件。捏塑常用于主体造型,以及人物手脚、衣纹、飘带等附属部分的制作,用双手精心制作,有时配以竹子雕刀。

4.1.2 篾划

采用竹篾片作笔,在坯体上直接划成各种花纹装饰,手法轻快简练,自如豪放。上釉烧成后,划纹釉色较深,纹样明显。

4.1.3 浮雕

采用雕塑手法制作,使花纹图样高浮于器物表面的一种装饰。明代象牙白产品多款式的梅花杯、笔筒、香炉、花瓶、茶壶等均采用浮雕装饰,清代以来一直使用,来增强装饰图案的立体感。

4.1.4 堆贴

堆贴又称捏花,是德化白瓷早期一种传统装饰手法,先用模具或手捏的附件,如花卉、兽首等,堆贴于坯胎主干上,而后进行修整成形。多应用于陈设艺术瓷。

4.1.5 通花

通花又称透雕、镂空,是以雕刻为主的装饰手法,用竹子或金属雕刀在成型的坯胎上画出图案,再用薄而尖的刀片进行透刻,去除不需要保留的部分,制工极其精细。

4.1.6 刻花

花饰为阴刻线条,花饰与器身平面一致,上釉烧成后,划纹被釉填平,易于洗涤,不积污垢,花纹清晰。其适用性广,尤其餐具等日用瓷的连方、勾草、花卉图案装饰等更为适用。

4.1.7 剔花

在绘好图案纹饰的瓷胎上,将花纹以外的部分用刀剔除,露出素胎,使花纹凸起,有如浮雕。烧成后露出洁白纯净无光的胎质,与高洁晶明的釉光形成对比,产生独具一格的装饰艺术效果。

4.1.8 印花

刻有花样图案的模具与坯体一次性印压而成,花样、规格一致,简便快捷,能够大批量生产。

4.2 施釉装饰

施釉装饰是陶瓷器的重要装饰方法之一,宋代以前中国瓷器的装饰主流是施釉装饰,宋代的五大名瓷便是施釉装饰的杰作。由于施釉是某些实用功能的需要,所以施釉装饰的最大优势在于集装饰于实用功能的实现中,有事半功倍之效。德化传统的釉浆分为土釉、灰釉两种。土釉是以瓷石为单一配方的釉料,灰釉是瓷石配以石灰石、草木灰的混合釉料。按釉面特征,有透明釉、乳浊釉、色釉、光亮釉、无光釉、亚光釉、结晶釉、砂金釉、纹片釉、珠光釉、艺术釉、釉画等。

4.3 釉上装饰、釉中装饰、釉下装饰

4.3.1 釉上装饰

釉上装饰俗称釉上彩,是指在烧成后的制品釉面上进行彩饰加工的一种方法。通过彩绘、贴花等方法加彩后进行低温彩烧。德化瓷釉上彩绘装饰技法主要有古彩、粉彩、新彩、点釉、电光彩、喷花、印花、贴花、镀钛等。

4.3.2 釉中装饰

釉中装饰俗称釉中彩,是指装饰的色彩处于釉层中,在施底釉后的坯品上或釉烧制品的表面进行彩饰,后施薄层面釉,再与坯品一次烧成或低于釉烧温度下进行二次彩烧,烧成后材料渗透到釉层里面,冷却后釉面封闭,形成釉中彩。

4.3.3 釉下装饰

釉下装饰俗称釉下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釉下彩绘主要有青花、铁锈花、釉里红、釉下五彩、贴花、印花喷彩、刷花等。其中釉下青花是我国陶瓷装饰中珍贵的传统艺术,主要以氧化钴作为呈色剂,在坯体上进行描绘浑染,再施透明釉后入窑烧成;釉下五彩是以各种釉下色料在泥坯或素烧坯上绘画,然后再施釉后入窑,高温一次烧成。

5 结语

瓷器在我国具有上千年的文明历史,德化白瓷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一件德化的手工瓷中,人们可以领略到古今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陶瓷历史文化的熏陶,体会历经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杰作。而这也是机器批量生产的机械瓷远远不能比较的。

猜你喜欢
德化坯体白瓷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TiB2-C复合多孔坯体的研究
德化白瓷雕塑作品选
一种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安徽烈山窑址出土白瓷标本的科学分析
德化窑白釉雕鹤鹿老人像
基于唐代邢窑白瓷的审美特征及鉴赏研究
德化昆坂村:穷山沟变身红色旅游胜地
浅析超厚仿古砖在辊道窑干燥过程控制的注意事项
陶瓷坯体预干燥方法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