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颜
(周口市淮阳区农业农村局,河南 淮阳 466700)
按照2021 年化肥减量增效项目要求,为了客观评价强筋小麦增产提质高效施肥(追肥)技术的可行性,探索土壤追施、叶面喷施等施肥方式的综合应用,促进养分高效吸收,提高小麦产量、改善营养品质,进一步校正施肥技术参数及优化肥料配方,为强筋小麦科学施肥打下基础,依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肥料技术处《2021 年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强筋小麦增产提质高效施肥(追肥)试验示范方案》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NY/T 2911-2016),特安排该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于2021 年2 月安排在周口市淮阳区大连乡域淮阳祥泰家庭农场进行,海拔44 m。土壤类型为潮土类、典型潮土亚类,属两合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测土配方检测结果为:有机质15.9 g/kg、全氮1.27 g/kg、速效磷8.6 mg/kg、速效钾86 mg/kg,pH 值8.24。前茬作物为夏玉米,品种迪卡653,亩产量700 kg,玉米秸秆打捆回收。
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郑麦369”。
供试肥料:尿素硝铵、硫酸锌、天达2116、钼酸铵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协调厂方提供,常规复合肥、尿素、硫酸铵在当地市场购置。
田间试验采用大区合并无重复试验设计,大区面积2040 m2(12 m×170 m),设置3 个处理。
处理1:常规基肥+常规追肥;
处理2:减施氮肥30%,由施尿素改为施硫酸铵,即常规基肥+返青拔节期根部追施硫酸铵11.5 kg/亩;
处理3:常规基肥+返青拔节期根部追施硫酸铵11.5 kg/亩+叶面喷施。
常规施肥:氯基复合肥45%(N-P2O5-K2O,25-14-6)65 kg/亩;微生物菌剂(有效活性菌0.2 亿个/g,有机质≥45%,N+P2O5+K2O ≥5%)40 kg/亩。
常规追肥:返青拔节期根部追施尿素7.5 kg/亩。
叶面施肥:抽穗至灌浆期亩叶面喷施尿素硝铵0.5 kg、硫酸锌0.125 kg,适量添加天达2116 水溶肥,添加钼酸铵7.5 g。
示范设计参照试验设计处理3 开展,面积7 亩。
按试验示范方案设计,2020 年10 月20 日机械旋耕将供试肥料施入各处理;施肥前在试验区域内按照“S 型”取样法随机采集混合土样1 个,采集深度0~20 cm。
试验示范田2020 年10 月22 日机械播种,亩播量15 kg。2021 年3 月24 日、5 月21 日田间调查;2021 年2 月23 日土壤追肥,机械条施;2021 年4 月17 日、5 月5 日叶面追肥,应用无人机作业;5 月31 日5 点取样法收获采集样品,室内考种计产。试验示范除按方案要求的施肥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小麦大田生产。
各处理小麦生物学性质调查详见表1。常规施肥基础上,处理2 与处理1 相比,株高、穗长、成穗率、结实率、穗粒数、亩穗数等都有所降低,说明氮肥对小麦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氮肥是作物健康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不可缺少的三大元素之一[1],化肥减施氮肥应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适当减施。处理3与处理2 对比可知,喷施叶面肥可增加成穗率、结实率、有效穗数。
表1 小麦生物学性状调查表
各处理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详见表2。处理2 与处理1相比,小麦亩穗数和穗粒数分别降低0.3 万、0.1 粒,但千粒质量提高0.8 g。由此可知,适当减施氮肥提高了小麦千粒质量,实收产量亩产量提高25.4 kg,增产3.51%。
表2 小麦成产因素及产量
喷施叶面肥则提高了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处理3 与处理1 相比,亩穗数增加0.3 万,千粒质量提高3.1 g,产量亩增加36 kg,增产4.98%。处理3 与处理2 相比,亩穗数增加0.6 万,千粒质量增加2.3 g,产量亩增加10.6 kg,增产1.42%。
由结果分析可知,小麦生长发育中需多种营养元素,生育期较长,需肥量大,分期追肥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2]。后期叶面追肥利用率高、见效快、不伤根、省工省时,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技术路径之一。
各处理小麦品质检测详见表3。处理3 与处理1、2 相比,湿面筋含量分别提高4.6%、5.6%,锌含量分别提高7.2、5.7 mg/kg。
表3 各处理小麦品质检测结果
由此可知,高效追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的湿面筋含量和锌含量,改善了小麦品质。但蛋白质含量稍有下降,可能与氮肥减量有关。氮是作物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成分,蛋白质中氮的含量占16~18%[3]。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化肥减施氮肥应谨慎,需科学开展试验适当减施。同时,喷施叶面肥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可显著提高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锌含量,改善小麦品质。但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有待作进一步试验验证。
本次试验中叶面喷施采用无人机重复作业,增加了生产成本。种植生产中建议农机农艺结合,中后期施肥可采取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械作业,以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