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评估的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17 06:44:24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4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每年有20 万~50 万患者被确诊为TIA

。 研究表明

,随着TIA 神经功能受损是短暂性的,但TIA 后卒中风险较高,7 d 内脑卒中发病率为8%~10%,90 d 内发病率高达10%~15%,约半数患者发生在TIA 后最初2 d 内

。 TIA 是脑梗死的预警症状。 吴嘉等

的研究指出,对发病24 h 内TIA 患者积极治疗能够将90 d 内脑卒中风险降低80%。 良好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脑缺血症状,但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也会影响护理效果,从而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进行风险评估能减少并发症、死亡率。 医护协同护理模式是以自我护理为基础,要求医生、护士、家属共同参与护理,从而达到满意的护理效果,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关于风险评估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的治疗方法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分析联合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影响。

普通的数学测试是很难全面评价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的.为了较为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我们设计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发展量表,记录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真实表现.本节课笔者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了“数学抽象核心素养发展量表”“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发展量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0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 例)与试验组(50例),对照组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龄50~77岁,平均(63.50±13.50)岁;发病时间2.5 ~10.0 个月,平均(6.05±1.25)个月;高血压18 例,糖尿病14 例,吸烟16 例。试验组中,男26 例,女24 例;年龄52~77岁,平均(64.50±12.50)岁;发病时间1.0~9.5 个月,平均(5.95±1.21)个月;高血压17 例,糖尿病13 例,吸烟14 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国立卒中协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指南》

中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 检查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②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②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者。 本研究经福州市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准号:2022010。对照组、试验组各10 名护理人员,对照组护理人员男1 例,女9 例;年龄21~30岁,平均(25.00±3.42)岁,职称:初级护师7名,中级主管护师2 名,副主任护师1 名;试验组护理人员男2例,女8 例;年龄21~29 岁,平均(26.00±3.38)岁,职称:初级护师7 名,中级主管护师2 名,副主任护师1 名。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TIA 常规护理, 患者住院后,实施常规干预,包括指导用药、安全管理,遵照医嘱对患者行溶栓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便秘、头晕等并发症,向患者家属普及短暂性缺血的危险因素,指导饮食和运动。

试验组给予基于风险评估的医护协同干预护理。具体如下。

(1)组建协同干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专业医师、护士、康复师。 干预前,首先向患者和家属普及协同干预的好处和目的,向患者说明提高自身疾病照顾能力在康复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其学习主动性。

除此之外,南宁的旅游企业,如旅行社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南宁总体的旅游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3)风险评估。 采取护理措施:①保持大便通畅,定时腹部按摩,餐后1 h 沿着横结肠、降结肠方向按摩5~10 min,促进肠胃蠕动,及时排便;②保持呼吸畅通,利用呼吸辅助器械保持呼吸系统畅通,观察通气参数及时排出气道分泌物, 保持气道内持续湿化,避免气血不畅造成脑补再缺血;③在患者入院和住院期间对影响脑缺血的风险评估得分和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以及采取的防护措施,在告知单上签字;④一般而言,短暂性脑缺血压力较大,同时也由于缺乏对脑缺血知识的了解, 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包括焦虑,担心不安,常常也会产生一些其他病症。 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更加准确地了解可能产生的风险大小。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风险,及时处理。

现如今,我们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每年都会举行。并且雕塑瓷厂的明清园以及乐天创意集市,每周都会举办。这里展示的陶艺作品都是由陶瓷大学的学术和老师所创作,无论从创意或者实用性都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现在的生活陶艺创作,不仅有老一辈陶瓷工匠的制造,更有新的青少年玩陶,其中不乏专业的陶瓷艺术工作者。

(4)合理规避风险。 首先,加强培训护理人员,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和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准确度,加强和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能力,尽可能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第二,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制订出科学的护理方案, 成立专业的执行管理小组,监督护理方案的实施, 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最后,不断改善护理工作的质量,强化护理人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5)健康知识宣传:保障患者的病情知情权。护理人员正确引导患者积极对待脑缺血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主动和患者交流,鼓励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态度。责任护士对患者进程反复健康教育, 通过科室的彩色健康手册讲解。促进患者和家属对相应知识的掌握。

(9)出院指导:发放健康指导手册,包括服药、因素、康复锻炼、用药不良反应、心理指导等,建立微信公众号,录制脑缺血康复视频,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开通服务热线,为患者远程指导提供服务。

此次调研的科研众包培育平台中,除了纯市场化经营的商业平台外,也有以公益性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调研发现,在平台盈利模式上,纯商业化的平台大都摸索出如服务佣金、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提成、广告收入、平台增值服务(专利项目申报、科技人才猎头)等盈利模式,为平台的深入发展和持续创新提供现金流支撑。公益性为主的平台也在服务中慢慢探索能够“自我造血”的商业模式(见表1)。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2 个月后随访,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 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

评价:包括身体负担(1 项5~25 分)、情感负担(4 项5~20 分)、经济负担(1 项1~5 分)三个方面,总得分<20 分为无明显负担,20~29 分为轻度,30~39 为中度,>40 分为重度负担。 ②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照护疾病干预能力,从饮食、心理干预、康复锻炼、药物干预进行评分,各项1~5 分,分数高,干预能力越强。③比较血压变化。用专业电子血压测量仪测量患者血压,测3 次取平均值。④按照《护理质量标准》

评估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由主管护师对所有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文书书写规范、技术操作规范、业务能力、护理记录正确、基础护理五项。 各项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护理管理质量越好。

3.3.2 印度紫檀种植管理。种植前应安装好排喷灌设施。挖坑规格为40 cm×40 cm×40 cm,在种植前30 d每坑施放3 kg经堆沤的有机肥料,后回土种植。

(6)营养指导。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教导患者家属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制作清淡、高蛋白、高纤维饮食,多进食鱼肉、鸡蛋、猪肝、猪血等,以及新鲜瓜果和绿色蔬菜,保持大小便通畅。 戒酒戒烟,坚持良好作息。

以上两组均护理2 周时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7)康复指导。医生评估患者状况,指导患者先进行床上轻强度训练,比如换位移动。患者病情稳定后,康复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制订针对性康复计划。 家属陪伴患者训练,帮助患者从简单的平地步行,到上下楼锻炼,之后强度和运动量逐渐增加,后续过渡到骑车和游泳等多种锻炼方式。

冬季采暖模式:冬季采用 35℃左右低温热水采暖,保证室温恒定在18℃~23℃,湿度保持在40%~60%。运行时,地暖循环热水给室内采暖,地暖温足凉顶,舒适度高;风机盘管可以快速制热,满足间歇式采暖需求,也可以与地暖同时开启制热,提高房间温度;具有气候补偿技术,可以保障系统舒适、环保,满足个性化使用习惯。

1.4 统计学方法

(8)心理指导。 入院1 周,责任护士为患者详细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发现患者的负面情绪,及时心理疏导,纠正错误观念,帮助患者建立恢复健康的信心,指导患者运用冥想、静坐、心理暗示等调节方法改善负面情绪。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自我感受负担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与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负担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自我感受负担各项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照护疾病干预能力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主要照护疾病干预各项指标得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护士长制订干预计划,责任护士配合医生对患者治疗,监控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头晕、便秘等,提高家属疾病识别和照顾能力。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试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比较

试验组的各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P<0.05;1 mmHg=0.133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 讨论

TIA 反复发作,病情不断发展,是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长期治疗,约1/3的患者未来3年内会发生脑梗死

。 TIA 也逐渐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 其被当做脑梗死的紧急预警信号。TIA 与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密切相关,因此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纠正患者不良作息和生活习惯,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实施预防十分重要

。 风险评估对影响患者发病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识别存在的风险,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并将医护协同干预运用到TIA 的干预中,提高患者照护疾病能力,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良好

随着医护协同干预在临床上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阔,在病情复杂、康复涉及多学科的疾病中,单纯依靠医护人员,很难满足临床需求,邀请多学科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有利于分工,也能帮助患者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系统科学的疾病康复专业训练

。 王翠婷等

指出,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的自我感受负担各项得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主要照护疾病干预各项指标得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原因在于,试验组接受专业心理师辅导,能调节负面情绪,进而生活自我感受负担更少,生活质量更好。 医护协同团队从多方面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率和疾病自我护理能力,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健康知识, 提高疾病知晓率,演示干预技巧,鼓励患者实际演示,提高疾病照护干预能力,康复师指导患者康复训练,教授其技巧和方法,便于出院后自行练习。 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患者积极对待治疗,调节心理负担,营养师帮助患者指导营养科学的饮食计划,指导和监督患者执行。 医护协同从多个方面干预患者病症,进而综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这与严雪雯

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证实了护理干预通过监控病情,对症护理、心理干预等,对缺血性患者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和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受限于样本数量, 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存在局限性,后续应扩大样本数量进一步探究。

社会伦理道德体系架构十分庞杂,包括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适用于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基本道德规范。基层民主法制社会建设就需要有与之匹配的伦理道德体系。

综上所述,基于风险评估的医护协同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照护疾病干预能力,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张勇,谭守文,严兴亚,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前循环脑梗死临床预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9):1587-1589.

[2]郗红艳,司志华,李家承,等.ABCD

评分联合颅内近端责任血管狭窄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评估价值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12):35-38.

[3]Wang Y,Lin Y,Chen J,et al.Effects of internet-based psycho-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on ment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cancer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Support Care Cancer,2020,28(6):2541-2552.

[4]吴嘉,时永辉,程婧,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且与再发卒中风险相关的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41(4):316-320.

[5]濮月华,秦海强,王伊龙,等.美国国立卒中协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2007,2(12):995-1002.

[6]杨欢,吴庆文.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的临床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3):587-588.

[7]佚名.护理质量标准[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8):1152.

[8]李丹,杨吉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风险预测量表评分及血清学指标在脑卒中后眩晕评估中的价值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7):864-866.

[9]朱俐俐,兰丽梅,杨秋菊,等.协同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7,28(22):3777-3778.

[10]He C,Su C,Zhang W,et al.Effects of whole-body vibration on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rain Impairment,2020,22(2):1-12.

[11]蔡艳玲,秦素萍.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出院病人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2):1705-1709.

[12]Sagarwala R,Nasrallah HA.The effects of yoga on depression and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A review of controlled studies[J].Ann Clin Psychiatry,2020,32(3):209-215.

[13]郭怀花.神经康复训练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17(2):62-65.

[14]王翠婷,黄开秀.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合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7):2545-2547.

[15]严雪雯.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患者血压改善情况[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4):663-665.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尤瑞克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临床效果观察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效果观察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国药业(2014年20期)2014-05-17 03:13:5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辨证施治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