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拓,王春阳,刘 凯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 130062)
在一些水工建筑物(如压力管道、水轮机蜗壳等)中,钢板结构物四周浇筑的混凝土干缩后,会在混凝土与岩石或钢板之间形成一些脱空,钢衬接触灌浆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灌浆策略。由于接触灌浆施工属于隐蔽工程,仅仅依靠旁站监督不能够完全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而且,在接触灌浆过程中形成的脱空缺陷,会对钢衬混凝土管道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必须借助可靠的检测手段来评价接触灌浆质量,探明钢衬和混凝土之间的脱空情况,为工程安全施工和质量评定提供有力依据。
传统的钢衬接触灌浆检测方法包括锤击法、钻孔法、内窥镜法和放射源γ散射法等。上述检测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如锤击法仅凭听觉经验,钻孔法和内窥镜法需要破坏钢衬表面,放射源γ散射法具有放射性。而冲击回波法弥补了这些不足,是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钢衬接触灌浆质量检测方法。
冲击回波法也称脉冲回波法,是一种基于瞬时应力波反射原理的物探方法。主要用于检测混凝土构件的厚度、裂缝和脱空等缺陷。在进行检测时,使用一个小钢球敲击构件表面,产生短暂的脉冲应力波,在应力波向内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缺陷时会产生反射波。反射波在构件表面与缺陷之间发生多重反射,引起瞬时共振状态。通过分析冲击回波信号的时域和频率域曲线,可达到检测结构的厚度、判定结构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所在位置的效果[1]。
钢衬混凝土结构厚度或者缺陷深度H(m),可由冲击回波的旅行时t0(s)和脉冲应力波的波速v(m/s)确定,即:
接收器接收到的冲击回波信号,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转换为频谱曲线,在频谱曲线上获得主频f(Hz),则H也可根据下式计算:
钢衬厚度一般为20~60 mm,钢衬和混凝土交界面的冲击回波旅行时为10~20 μs,脉冲应力波信号的主频为2~10 kHz,信号周期为100~500 μs。在垂直反射自激自收的情况下,直达波与反射波的相位差仅为10 μs左右,是脉冲应力波主信号周期的1/50~1/10。因此,冲击回波的旅行时在时域曲线上很难识别,故不能使用公式(1)或公式(2)来计算H,而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来确定缺陷位置。
钢衬接触灌浆质量检测的基本原理:在钢衬表面进行锤击,产生多次谐波信号,对于单一频率的平面谐波来说,钢衬表面激发点附近的质点振动速度v1(m/s)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v0为质点振动速度的最大值,m/s;ω为角频率,rad/s;x为接收点与锤击点的距离,m;u为该波传播的波速,m/s;t为信号采样时间,s。
单一频率谐波在单位质量m(kg)下的动能Ek(J)的计算公式如下:
单一频率谐波信号在一个完整周期T(s)时间内的总动能E(J)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钢衬表面激发冲击波,一部分应力波沿着钢衬表面传播,另一部分冲击波穿透钢衬向混凝土内部传播。在钢衬与混凝土交界面,即接触灌浆区域,冲击波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反射波叠加的能量比直达波大得多,使质点的波动能量发生改变。假定接收点的直达波能量为E1,反射波能量为E2,则该点的波动总能量E:
在同样的激发条件下,距激发点相同距离处的每个接收点的直达波能量基本相等。从公式(6)可以看出,接收点的反射波能量差异即可代表波动总能量的差异,而反射能量的数值只与钢衬的结构及接触灌浆的质量(即是否存在脱空缺陷)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反射波的能量大小,也就是冲击回波的数值,来评价钢衬接触灌浆质量,探明钢衬的脱空情况[2]。
某抽水蓄能电站属I等大(1)型工程,规划装机4台,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单机容量300 MW。电站建成后,在电网系统中承担调峰、填谷、调频、调相、事故备用及黑启动。
该工程水道系统全长5 665.80 m,其中尾水支管和引水支管全部采用钢板衬砌,总长3 488.00 m,进行接触灌浆处理,钢衬外围回填混凝土厚度为0.60 m。
根据业主要求,采用冲击回波法检测钢衬与混凝土之间的脱空情况,评价钢衬接触灌浆质量。
依据以往工程经验,钢衬段在进行接触灌浆之后,在重力作用下,钢衬底板中心线两侧各60°范围内易产生脱空现象,故在2号尾水支管底板中心线两侧各45°范围内布置3条连续测线,即底板中心线、左侧拱脚和右侧拱脚各1条,单根测线长3.80 m。
现场物探检测采用单发单收的检测方式,偏移距和点距均取0.20 m。沿着每条测线逐点进行检测,同步移动激发点与接收点,直至完成所有现场检测工作。
冲击回波检测得到的原始记录用专门的处理软件处理后,可形成冲击回波能量谱图。其中高能量、区域状的反射能量区,且原始波形主频小于平均值即可判断为脱空异常反映。
该部位共发现异常区域2处,在中心测线异常区域的两端增设加密辅助测线,确定异常的发育面积。冲击回波成果统计见表1。
表1 冲击回波成果统计表
经统计,该部位轴向3条连续测线共发现脱空异常2处,水平延展范围0.20~1.20 m,发育面积0.45~0.70 m2,检测成果见图1。
通过对2号尾水支管轴向3条连续测线冲击回波检测,检测结果共发现脱空异常2处,水平延展范围0.20~1.20 m,发育面积0.45~0.70 m2,其中序号为T01的异常发育面积大于0.50 m2,为较严重的脱空缺陷,检测成果见图1。依据相关的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序号为T01的异常应进行补灌处理。
图1 冲击回波检测成果图
为了验证冲击回波检测成果的正确性,在T01异常位置处进行开孔验证。经检查,该处存在脱空现象,脱空面积约为0.64 m2。此处为闸门井渐变段与直筒段的交界位置,在开孔后重新进行了灌浆处理。
利用冲击回波法检测钢衬接触灌浆具有无损、简便、快速的特点。但该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在检测脱空埋深较小的情况下,冲击回波法效果比较明显;当构件体积较大、埋深较深时,冲击回波法的精度就会下降,应配合其他检测方法。随着工程物探方法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相信该方法的缺陷和不足将逐渐得到解决,并在水利水电工程检测中发挥更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