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俊芳
古代读书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行万里路不难,难的是有万卷书的储备和能量。
拿到《地标的文明踪迹》书有5 年了,距离作者写这本书也有10 年。我一直盼望自己能出发,去西欧看看,带着这本书。然而,世界瞬息万变,时光白驹过隙。于是,身未动,心已远。翻开第一页,“这部书的价值要大于读者的预想,不去读它,显然是我们的损失。”
2012 年初秋,作者陈为人与友人同行,跟团11 天转欧洲六国。拍照留影,走马观花。但他以作家的敏锐,广博的知识储备,抓住了几个参观地点,以文化散文的形式,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述诸笔端,探索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人文主义等欧洲文明,形成一系列别具一格的历史类论述文章。
走近佛罗伦萨,参观但丁故居,作者从翡冷翠写到但丁路,从建筑雕塑写到《但丁传》,从《神曲》的精神境界写到“但丁的苏醒”。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成就几乎相当于一代人的但丁,堪比《红楼梦》的《神曲》研究等,读来真的有种目不暇接之感。我们陌生的不是某一处古迹名胜,某一段历史典故或人物,而是整个欧洲的文明进程。
没有去过欧洲的人,可以如我一般,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过但丁故居、米开朗琪罗广场、圣马可广场、凡尔赛宫、协和广场、巴黎凯旋门、皇家啤酒馆、圣彼得大教堂……而去过的人,读后定会恍然颔首,原来这些标志性建筑景点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丰富悠远的传奇故事,有着这样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这不是一本单纯意义上的游记。信息发达的当下,写游记若停留在睹物伤情、因景感叹,就太过时了。《地标的文明踪迹》是一本新游记,“超越了过去余秋雨、林达文化游记的范畴与模式。是一部作者对西方人物、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的研究,是耗费作者心血的一部研究论著……”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张红萍如是评价,读这样的书,你会感到欲罢不能,因为它所能给你的是你绝想不到的。
作家阿来说过:对创作者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今天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行万里路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到现实生活的深处更深处去增加阅历、体验人生、孕育情感。读万卷书则是不断提高知识素养和艺术修养,丰富文化艺术上的储备。毕竟,积累是创造的前提。
西方人文地理已是显学,前人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作者跳出游记窠臼,只以旅行中的标志性地点为线索,带了一兜子各种门类知识的储备,抽丝剥茧,去梳理欧洲文明的脉络。显然,没有宽泛的阅读和深刻的思考,极难自由切换,见景则思绪延绵,浮想联翩。
如此神游,眼前看的不单是景致或油画,不单是建筑或雕塑,而是透过一个表象的点,看到其内在的深远意义。这是作者高明之处,所见所闻,言简意赅,一笔带过,而重要的人和事,引经据典,一次次、一遍遍被呈现出来,仿佛穿越时空,活泼泼地,拉进读者的眼前。“久久地凝望着那面斑驳墙上但丁的浮雕像,一个头发卷曲,鼻子尖尖,面色黝黑的但丁活生生向我们走来……”
“我久久凝眸但丁故居上那尊浮雕头像,心中蓦然涌起某种感悟:但丁的《神曲》是否使我们获得了另一双观察世态百相的‘眼睛’?”……
作为地地道道的上海人,陈为人的眼界和思想相对宽广前卫,对西方人物、历史、观念的探讨中,他不是激进的歌颂,更不是保守的反对,而是充满了哲学的反思意味。
作为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家,他在探寻欧洲文明历程中,自觉反观中国历史,思考当下现状。他认为,从法国专制集权的路易十四到温和君主制的路易十五,再到激进的改革派路易十六,作者将其看成是由盛而衰再到变革失败的时代三部曲。极端专制却创造强盛辉煌,温和却如昙花一现,力主改革反而激化矛盾,坠入万劫不复……似乎有些悖论,但历史却如此真实。
“我久久徜徉在协和广场,一一对号入座着历史上诸多故事细节的遗迹。我凝视着光照下方尖碑的剪影。凝视是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凝视是现实与历史的链接,凝视是空间对时间的超越。”他的凝视,犹如太阳光通过凸透镜照射而燃烧起来。在他眼中,对广场这一历史大舞台上演绎的革命,有了更为生动形象的认识;对人人观瞻赞叹的凯旋门,看到了“一将成名万骨枯”的悲喜;从卢浮宫的一巨型油画,联想到了喜剧大师布莱希特的一句话“一个呼唤英雄的时代是不幸的时代”;从皇家啤酒馆谈到希特勒鼓唇摇舌,巧舌如簧,以演讲的“魔力”蒙蔽了德国……
无论是对历史人物的评点,还是对宗教发展的阐述,作者都以人道和悲悯的眼光去凝视,博爱之心,引经据典,去梳理欧洲的历史和文明进程。
我极爱看作家的游记散文,单当代作家中就不乏其人,王安忆的《波特哈根海岸》、张晓风的《到山中去》、贾平凹的《贾平凹游记》等。世界那么大,即便飞机高铁再快,我们一生能去的地方何其有限,能够与某地来一场气味相投的灵魂交流,更加之不易。于是,阅读成为成本最低又便利迅捷的一种方式。
在作家们或冷静或热忱,或细腻或粗犷的文字表述中,身临其境,极富画面感,知识点频发,经典语句迭出,大概率比自己亲自走一趟要有趣精彩。有句古语说得好,“看景不如听景”,因为看的时候景色是凝固的,而听时或多或少带了讲述者几分主观好恶,说加油添醋也不为过。于是,在我们的脑海中,便有了另一种联想,如同蒙上了对焦屏,其成像效果自然不同凡响。
我们对西方的陌生,是源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认知层面的不兼容,如同南方人爱吃大米、米皮,而北方人爱吃馒头、面条。在到底是吃肉粽子还是甜粽子、五仁月饼还是鲜肉月饼的争论,从未停息,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似乎吃什么是根深蒂固、刻入骨髓的难题。在世界文明演变风云中,何止是吃喝这点事,有传奇人物和经典画作,有湮灭荼毒、战争杀戮,还有赞美诗和十字架……林林总总,纷纷扰扰,大约这就是历史,就是跌宕起伏的文明历程。
读完《地标的文明踪迹》,仿佛西欧六国一个个标志性建筑立在眼前,仿佛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舞台上锣鼓咚锵,仿佛一幅幅画面铺展开来,如连环画一般,叙述着一出出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倘若有朝一日我去西欧旅行,书中点滴印象犹存,定然会似曾相识,有重游之感吧。
所幸,如今走出国门对大多数国人来说,并非难事。“到世界走走,有利于获得‘世界的目光’,洗去自身的傲慢与偏见、自卑与怯懦,狭隘与浅陋。匆匆的行旅中,我感觉为人兄的目光变得阔大、清澈、深邃了许多。一定意义上说,伟大是一种视野与胸襟、发现与穿透力。”与陈为人同行的王东成教授如是说。
曾任山西省作协秘书长的陈为人,退休后创作井喷,老骥伏枥,述著不断。出版有《走马黄河之河图晋书》《太行山记忆之石库天书》《弦断有谁听》《红星照耀文坛》等,出手之快,绝不亚于年轻作家;特别是人物传记《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山西文坛的十张脸谱》《墨子传》《柳宗元传》等,其文人情怀、巧思博引,令文坛瞩目,被称为山西文坛“衰年变法”的代表作家之一。
2015 年,《地标的文明踪迹》书中文章曾在《社会科学论坛》连载,引发学界关注。太原师范学院教授、评论家傅书华和山西大学历史学教授王三义曾以对话形式,一个从文学角度,一个从世界史范畴,有褒有贬,有碰撞有分歧,洋洋洒洒一万五千言,进行了详实深入的探讨。概而言之,结论有二:一是,他比一般作家思考得深一些,比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思考得宽泛一些;二是,他写出来的欧洲游记,比专业学者视野开阔,又比那些欧洲文化史论文通俗易懂。
但于我而言,读懂此书有些难度。例如,“我们借助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读懂了米开朗琪罗更多的心理内涵,《圣经》中那个暴怒的拯救者摩西,变成了米开朗琪罗斧凿下仁爱的思想者摩西。”短短一句话,就囊括了心理学、雕塑艺术、宗教典故等多学科知识。
有点像读《红楼梦》要下意识地跳过诗词部分,若一字一词去抠,完全明了作者的题中要义,恐怕需要下的功夫绝非一星半点了。书中所涉及的知识纷繁复杂,论述的观点东西杂糅,贯穿古今,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看一遍就想完整理解,无疑是一种挑战。
关于阅读门槛的话题,有作家认为“不应该回避阅读那些有难度的书”,我深以为然。通俗到仅作为一种消遣,是一种书的价值。但深刻到令你辗转反侧、沉思遐想,何尝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上的提升。
11 天的旅行,有的人收获或许是几百张照片,有的人享受了各地美食小吃,有的人感受到异域风情、别样艺术,但陈为人以他的博学勤勉,“捕捉闪电一石秀”的能力,书写了一段蓬勃文明和一个个闪耀的人物。这着实令人钦佩!
处处留心皆学问,让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