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洁
紫砂艺术的创作是对创作主体经过深入研究而展开的,因此每一把紫砂壶的完成都是经过创作者千百遍的深思熟虑之后才完成的。都说“腹有诗书气芳华”,紫砂壶因为人文精神的注入而格外“芳华”,而作者在完成此件作品的时候,更是做到了心中有数,胸中有墨,让古色古香的紫砂壶流淌出几分精致与高雅。
在作品《润珠壶》上,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创作者对壶艺的严谨与对创作精益求精的态度。这件陶刻作品十分地令人惊艳。从色彩上来说,此壶运用的泥料是黑泥,其色如墨水般醇厚与深沉,给人一种深不可测之感。作者采用了着色刻,让此壶在视觉上有很大的张力。金色的篆书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的眼球,青绿色的楷书错落有致,让人感觉仿佛在欣赏一件来自西周的青铜器,红色的印章更是体现了中国流传已久的印章文化。
整件作品以陶刻装饰为主,以书法技巧为辅,作者之所以用“润珠”来命名此壶,是因为此壶的壶腹就如同一颗圆润的珍珠,光滑饱满,细腻如斯。壶型可以称得上高挑,拥有完美的肩颈线,壶嘴与壶把在最高点齐平,给人一种舒展之感。壶底有一层恰到好处的底座,给此壶增添了几分精致感。壶的整体匀称而自然,下部稍宽,更显稳重。刚柔并济、完美融合,是这把壶的特质;似有生命,似有情感,是这把壶的精神。
在温润的香茗之中,我们能感受到作品深远的意境,一股素雅之风与古色古香交织在一起,在韵律之中给我们体现着融合之美。男性的阳刚之气与女性的温柔之美在紫砂壶的精神中融合得非常完美,传递着独特的气质。不难发现,此壶的韵律感相当浓重,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着独属于这把壶的节奏。壶流、壶把、壶身优美的弧线,如流水般舒畅自然,有一种江湖人士身上的不拘一格。饱满的壶腹以及微微突起的壶盖,看起来圆润有余,有一种世家公子的自信洒脱。此壶在紧凑与舒缓之间不断变换,让人在观赏节奏上也有起有伏,犹如悦动的音符,韵律与活力同在。
壶面的陶刻装饰是一大亮点,单从陶刻技法上来看,书法笔画如行云流水一般,坚硬的刻刀在创作者手中仿佛一支柔软的毛笔,抑扬顿挫,笔法流畅而灵动,在壶上留下恰如其分的完美装饰。壶上金色的字皆采用了篆书,有几分古色古香。篆书的特点典雅和平,形体上大小均匀,圆融平正,十分的舒畅。从完成度上来看,创作者显然是深谙书法创作的精髓,几个字表现得大气而端庄,在壶上亭亭玉立。“和为贵”三个字十分地发人深省,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寓意。“和为贵”实际上出自《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中国一直以来也秉持着“和为贵”这个做法,冬奥会上的“和而不同”,也恰好能够说明中华民族理念的深刻含义。“和”字也有多重的含义,包含了与人相处的和善、家庭的和睦相处、国家间的协力合作,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有与自己和解。
作品《润珠壶》壶盖的口沿处刻了“饮者长寿”这个具有祝福含义的话语,暗藏在壶盖里,这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含蓄。此壶的口沿较一般茶壶更大,也给陶刻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口沿的部分非常薄和脆弱,因此此处的陶刻更能体现创作者的高超技艺水平。
绿色的正楷部分在整个壶面上错落有致,如同画一般精致,具有观赏性,同时营造出一种深邃沉着的艺术境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此壶的艺术感染力更为出众。细细品读这些文字,“禅意”与“悟”让人醍醐灌顶,这些仿佛是创作者内心的独白,将深刻的文学价值抛到了大众的面前。
壶的背面刻的是“宁静致远”,字字劲朗,无可挑剔,增添了作品深远的文化内涵与收藏价值。“宁静致远”四字采用了隶书的笔法,“蚕头燕尾”,十分舒展,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蕴含着优美的意境,把人带到了一派紧密美满的世界里,感受着紫砂壶温暖、和煦、深远的主旋律。字,遒劲有力;意,深刻悠远;刻,刀法天成,我们能在壶中读出创作者的文人情怀、书法家气质以及陶刻家的魄力。
作品《润珠壶》就像是一个文化的载体,其造型精美而抽象,给人想象的空间。陶刻大刀阔斧,将书法的精髓和陶刻的技法淋漓尽致地发挥在紫砂壶上,让人们有幸能重温紫砂文化的繁荣。我们在欣赏这件作品的时候,不仅仅是在欣赏一把壶,更是在创作者的壶艺中欣赏历史文化、文学素养,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作品《润珠壶》有紫砂艺术的精美,有诗词文化的深远,有中国吉祥文化的意蕴。壶身陶刻的文字,传递着古朴之气,同时又蕴含着时代的精神,韵味尽显。作者在此壶中传递的思想很多,从“宁静致远”的悠闲境界到“和为贵”的中国精神,再到“饮者长寿”的祝福意味,这把壶融合了宏伟、灵秀多重风格,给人全新的视觉与心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