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匠心,意气自如
——论紫砂《如意瓶》的陶刻艺术以及文化魅力

2022-09-16 03:28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观赏者陶刻紫砂

沈 致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纵观整个紫砂瓶的发展历史,在起始阶段,其陶刻并无具体的条理和章法,文化价值和内涵难以得到完美的展现。但随着朝代的更替、社会的发展,紫砂瓶受到了更多社会上流人士的关注,尤其是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各种陶刻艺术悠然而生,紫砂瓶形态以及样式日渐丰富。时至今日,紫砂瓶本身已经成为了我国艺术和文化的象征,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千金难求。现将以紫砂《如意瓶》(见图1)为例,对其陶刻艺术以及文化魅力展开具体剖析。

图1

一、紫砂《如意瓶》的陶刻艺术

1.陶刻的题材选择

欣赏紫砂瓶的陶刻艺术,首先应该从陶刻的选材上入手。紫砂瓶的题材十分广泛,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成为紫砂艺人的选取对象,经过整理与归结,其选材大概可以分为山水景物,自然界的动物与植物、人物以及人物的动作、行为这三大类。来看紫砂如意瓶,这一作品将“人、物、景”三者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人,拨弦奏曲;竹,傲然挺立;水,潺潺流淌,注目而望,直接将观赏者带进了“高山流水”般的情境中,洗涤内心,让人感觉无比的清净。《如意瓶》的陶刻画面自瓶底而起,逆流直上,到瓶肩而止,灰白色的纹路清晰分明,将人的五官、衣物的褶皱、竹的枝叶、草随风飘动的姿态等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此情此景,与刘孝先的诗句“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形成了微妙的联系。

许多人在欣赏紫砂瓶的陶刻题材时总会出现这样的误解:“认为陶刻不过是紫砂制品的一大特色,需要依托于紫砂器而存在。”实则不然,陶刻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与传统的笔墨书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许多情况下,紫砂艺人都是先选好需要陶刻的题材,再对作品的外貌形态进行设计,使制作而成的成品与预先设定的题材高度相符,就如紫砂《如意瓶》,整个瓶身看上去宽阔雄伟,有海纳百川之势,无形之中透露出一股大气,足以承载“人、物、景”合一的题材。

2.陶刻的布局及技法

陶刻在布局和技法上也很有讲究,首先是陶刻整体的位置分布以及规划。任何一件优秀的紫砂瓶作品,在陶刻布局上必定是合理且自然的,既不单调,又不会带给人多余之感,与现实情景相映衬。来看紫砂《如意瓶》的布局,人物占据了整个瓶身的核心位置,显得十分高大,而人物身后的景物却按照比例进行了缩小,这就与人们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相一致,突显了陶刻的真实性。再看景物排布,人物前方溪水流淌、水草横生,人物后方岩石耸立、山竹垂落,充分还原了野外的实际情况,逼真又自然。

论到技法,则需从紫砂瓶的陶刻工艺入手。在陶刻创作时,紫砂艺人会利用刻刀在作品上进行雕琢,落在其表面形成一条条优美的线条,长短粗细、深浅曲直互相搭配,艺术效果显著。紫砂“如意瓶”的陶刻效果就充分展现了紫砂艺人高超的刻画技术,利用线条本身的大小变化以及走势特征,引发了竹叶随风飘动、琴音延绵不绝的错觉,使人感觉景物仿佛“活”了过来。这也充分说明,紫砂艺人已经将刀工练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寥寥几笔便可以将观赏者带入神奇的意境中,令人震撼。

二、紫砂《如意瓶》的文化魅力

紫砂作品历史悠久,积淀了我国近千年的文化精髓,意义深远、魅力无穷。赏析《如意瓶》的文化魅力,我们大体上可以从两个方向出发,其一便是《如意瓶》中所描绘的各类景物,《如意瓶》之所以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主要原因就在于深远的文化意境以及丰厚的文化内容,这一点从《如意瓶》中我们就能看出一二。紫砂《如意瓶》上的景物始终围绕着“山间田园”这一主题,与古代的社会背景相一致。古代文人厌倦了官场无休止的争斗,希望脱离喧嚣的世界,回归自然,以此修身养性,追寻崇高的境界。因此,许多文人们的创作大多都与田园生活有关,这就照应了《如意瓶》上的景物。

其二,我们还可以从紫砂《如意瓶》上所刻写的诗句来寻找其文化魅力。紫砂《如意瓶》上雕刻着“晓月照铁砚,朝露润竹窗”这两句诗。其大意为:“当拂晓的月光照到砚台上时,竹窗上已经凝结了早晨晶莹剔透的露珠”,其中蕴含了更深远的意义,即为“作者读书刻苦、挑灯夜战、不辞辛劳”。当然,也可以表示为“有付出,必然会有回报”。短短两句诗蕴含了许许多多的哲理,其文化魅力可见一斑。

三、结语

综上所述,紫砂《如意瓶》作为我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载体之一,有着崇高的价值。现如今,紫砂《如意瓶》带着紫砂艺人对未来社会的殷切期望,跨越时空,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位观赏者的心中。

猜你喜欢
观赏者陶刻紫砂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陶情养性,刻意求工
——论《圆满》中的陶刻意境美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无相
基于VR技术的电影交互性与设计方法探究
刘少白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注重形体艺术表达,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围
浅谈舞蹈中编导、演员与观赏者三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