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的工艺特征与美学设计

2022-09-16 03:28宋蒙蒙张小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分水青花瓷青花

宋蒙蒙 张小芳

1. 洛阳师范学院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河南洛阳 471934

2. 河南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 河南洛阳 471023

一、青花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青花瓷正式进入我们视线是在1974年。考古专家在扬州市发现了一件唐白釉蓝彩罐,此彩罐整个胚体洁白细腻,在其之上有水滴状的蓝色斑点作点缀,此后,专家人员又先后在扬州、河南等地发现了唐代青花瓷的遗迹和碎片,也更加证实了唐朝时期青花瓷的生产水平和制造技术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和生产原料供应问题,唐代的青花瓷制造还局限在较小规模的生产范围之内,无法形成大规模专业化青花瓷生产产业链。事实上,人们最早发现的青花瓷其实是宋朝时期的青花瓷遗迹,宋朝青花瓷制造技术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无论是胎体质量还是烧结情况相较唐朝已经得到很大提升。宋朝时期青花瓷制造技术虽然在唐之后,却与唐朝青花瓷无直接的延续关系,无论是从生产青花的原材料,工艺制造风格还是青花纹样装饰图案都不尽相同,具有较大差别。历史长河滚滚向前,直至元朝时期,青花瓷制造技术终于进入了成熟期,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也逐渐由国内走向国外,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工艺代表。元代青花制作为了满足远销国外的需要,既有为满足伊斯兰教而制作的大型器具,也有为满足东南亚地区需求而制作的中小型青花器具。元代青花瓷的彩绘及雕饰工艺已经独具特色,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品制作者依据器型和材料的不同,在胎体之上进行不同的纹案创作,大大增强了元青花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明朝时期,青花瓷的发展经历了由盛转衰,由强到弱的阶段。其青花瓷发展按照所用色料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这一阶段青花瓷艺术风格呈现出端庄秀美之感。第二阶段色彩原料为国产青料。第三阶段主要使用进口回青料作为色彩原料。明朝时期是青花瓷制造原料更替发展的时期,原料的更替也为当时的制瓷技术和配方研制带来了更大的进步空间,促使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清朝时期,在康熙、乾隆和雍正三位皇帝扶持下,青花瓷制造更加精益求精,制作工艺更加复杂化,青花瓷的数量和质量再创新高。青花瓷制造工艺由唐朝开始,先后经历了宋、元、明、清几个时期,每一个朝代青花瓷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共同组成了当时青花瓷独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制作工艺和美学风格体系,成为具有现代研究价值和设计参考的重要瑰宝。

二、青花瓷工艺创作流程及特征分析

青花瓷制作工艺较为繁杂精细,古人在长久研磨下形成的系统性生产流程蕴藏着智慧和工艺匠心。以景德镇传统青花瓷制作工艺流程为例,其制作流程主要有青料加工、绘画装饰、坯胎施釉三大步骤。青料加工环节主要是对钴土矿进行淘洗、锻炼、拣选和乳碾。淘洗主要是将钴土矿原料在木盆中加水反复搓洗七至八次,水清之后方可进行下一个锻炼环节。锻炼环节是保证色彩原料纯度和精度的重要环节,工艺生产者将洗净之后的原料装入匣钵中,在1000-1100摄氏度的高温中进行煅烧,将煅烧后的原料通过筛孔过筛拣选,按照色泽光彩程度、比重大小和花色分为上等料和次等原料两种,在此之后使用瓷乳钵进行研磨后待用,至此才算完成青料的加工。

绘画装饰环节包括画面设计、过稿、勾线、分水四大步骤。画面设计主要是对青花瓷胎体纹样的挑选及草稿确定,创作者可以在纸上或在初级坯体上练习,形成适应最终器物曲面和形态的纹样轮廓。过稿环节是指确定原稿之后,将原稿纹样进行拷贝粘贴,使其呈现于棉纸或毛边纸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为了增加原稿的利用率,便于其重复使用。棉纸或毛边纸上的图案可以较为轻易地经过浓黄篾灰拷贝在坯体之上,减少青花瓷绘画过程中的错误率。过稿之后,工艺生产者便开始进入勾线环节,这一环节对于生产者的技术熟练度和精细程度考验极大。在进行勾线时,其必须严格控制运笔的力度,使线条匀称连贯,保证线条勾勒的美感。同时,在收笔时做到快速精确,防止积料过厚形成堆积点,影响最后的成品质量。生产者在发现堆积点过厚时,应及时使用工具将其修平。勾线环节除了起到装饰纹样的作用以外,还是为之后的分水环节做准备,采用胶油料勾画线条能够缓解分水环节颜料色水的流溢和扩散,更好保证线条的对比度。绘画装饰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便是分水环节。我们最为熟知的“色分五彩”便是根据分水料浓度的不同将青花蓝色调分为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五色,形成由浓到淡、由强到弱的色彩对比。青花瓷按照装饰纹样的整合度和活泼度可以分为较为工整细致的装饰纹样和写意画类型的装饰纹样。对较为工整细致的装饰纹样进行青花分水时,通常是先进行纹样轮廓勾勒,后分水。而写意画的轮廓形状没有那么锋利,整体线条更为清爽,因此可以先分水后勾勒轮廓。优秀的匠人在进行分水操作时,运笔自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以此避免半途停滞和重复性添补影响青花层次和料色对比。除此之外,工匠在创作时需要考虑不同厚度和松紧度的坯体分水时的控制手法,厚坯的吸水性较强,因此在分水时应控制速度,缓慢进行,而薄坯的吸水性较弱,分水时速度应适当加快。景德镇青花瓷分水常用的操作技巧有接色法、平涂分水法、拓色法、深浅分水法和罩色法等。平涂分水法主要用于纹样色彩区分度较小的制作过程,工匠在画面上一笔贯之。接色法是花卉装饰图案最为常用的分水方法,主要通过颜色区分不同画面,自然而然地实现颜色过渡,使画面具有整体感。罩色法是艺术设计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叠色手法,经由此分水法后的青花瓷画面色彩更具层级感。深浅分水法通过加染或者笔尾加深等方式形成青花颜色深浅效果。通过将不同的分水法单独使用或综合使用,使青花瓷最后纹路色彩对比鲜明,线条粗细有别,坯体与纹路完美融合给人以极大的欣赏价值。坯胎施釉根据器型大小和规格的不同,采用荡釉与蘸釉两种方式,将釉浆均匀地流入坯体。青花瓷的工艺创作流程是一个极具精细化的过程,人们经过物料精细筛选、纹案图画创作、施釉定型步骤,对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力求精确细致,从而创造出富有中国韵味的绝美工艺作品,使其成为时代的象征。

不同时期下青花瓷的胎釉颜色、青花成色度大小及造型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元代时期,青花瓷的胎质粗糙厚重,青花呈色淡雅,颜色中含有少量青色,出现铁锈斑。而明朝时期随着胎体原材料的精化和锻造技术的成熟,胎质洁白,坯体整个厚薄均匀,这时的青花呈现更为素雅淡净,纹理脉络也更加清晰。清朝时期的青花总体呈现淡蓝色,无论是胎质的细密程度还是光泽感都更上一步。Mn、Fe、Co 含量元素以及锻造过程中温度控制都会影响最终青花色料成色度和色料晕染的效果,从而形成风格各异的青花瓷成品。青花瓷根据使用途径的不同形成了迥异多变的造型。唐代青花以小件器具为主,包括盖、壶、碗和枕等。宋代青花器具设计更加倾向于实用器物,以碗、盆、瓶为主。元朝时期开始出现了大型青花器具的制造。明代时期,青花瓷造型更加丰富,出现了观赏性瓷器,包括象腿瓶、凤尾尊、笔筒和花斛。清朝时期青花瓷瓶类器具种类繁多,有细颈瓶、玉壶春瓶、苹果尊等。

典雅的造型,色彩分明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是青花瓷最为出色的三大工艺特征,正是经过严格的把控和细节调节,才使得青花瓷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长久流传下来。它的每一道制作工序都体现了传统工艺生产者的匠人精神和设计智慧,成为当代设计专业和艺术专业争相研究的热门领域。

三、青花瓷的美学设计和文化元素赏析

(一)纹样图案蕴含民族文化内涵

青花瓷瓷体作为创作者自由挥洒智慧和美学的承载物,形成了不同主题的纹样轮廓。我们以纹样内容为划分依据,将其按照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和人物纹样分别进行研究分析。龙凤纹是青花瓷动物纹样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龙纹纹样常用于青花壶腹部装饰或者盘和碗的底部中央部位。虽然同为龙纹,但是龙纹形态也颇有讲究,行龙纹龙首高昂,龙身处于水平方向。降龙纹则呈竖直方向,龙尾在上,龙头在下,以龙纹作为单独装饰纹样时,经常会在其周围配以装饰纹样,以云纹和海波纹为主。凤纹装饰是采用工笔画的纹样手法,一笔一画将凤凰神鸟的翅膀、尾巴神韵描绘出来。青花瓷凤凰纹样中最为常见的两种便是双尾凤纹与五尾凤纹,两者最大的区别便在于其尾巴条数的差异。龙纹和凤纹都可以单独成幅,也可以组合在一起凸显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花与鸟自古就是我国工艺创作和艺术设计中最为自然化的素材及资源。我们以仙鹤寓意延年益寿,以鸳鸯象征美满的感情,通过写实和写意两种手法,表现出鸳鸯、仙鹤的不同形态和象征意义。青花鸳鸯纹花瓣碗的雕饰图中,碗侧正中央是一对鸳鸯正在水中戏水玩耍,在其周围是水波纹样和荷花纹样修饰,整幅画面带给人美好、恬静之感。除了仙鹤和鸳鸯鸟类纹样之外,还有孔雀牡丹纹写意纹样、绶带鸟荔枝纹、枇杷绶带鸟纹等多种纹样形式。动物纹样刻画讲求惟妙惟肖,将动物的一动一静、形态变化生动形象地描绘于胎体之上,并将其与周围的植物纹样相结合,构造出完整的画面。中华民族色彩是青花瓷的灵魂所在,正是东方古老文化的加持使得青花瓷带有一层神秘色彩,仿若带着面纱一般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和揭示其真面目。无论是“龙凤呈祥”、花鸟纹样还是鲜活的“狮子嬉戏图”都体现着古人表达吉祥,以及对于美好感情的向往。

植物纹样设计理念主要是以S形状或者C形状为地基,采用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续的方式形成环绕装饰物,作为场景搭建中的辅助纹样装饰。另外,一些植物纹样也可以单独形成纹样装饰,松、竹、梅与山石结合可以构成完整的画面。人物纹样图大多与古代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有关,例如八仙过海图、刘海戏金蟾图、八仙祝寿图以及南极仙翁图等。人物在青花瓷体中形象刻画较为生动,个性鲜明,人物与周围辅助纹样组合成为统一场景。除此之外,工艺制作者还将四大名著中耳熟能详的故事制成图案初稿,渲染于青瓷之上。如武松打虎、唐僧取经、鸿门宴和三顾茅庐等脍炙人口的人物故事都成为纹样草图的素材来源。从其故事挑选和场景搭建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和民族精神的推崇。

(二)在一种色彩中创造丰富的艺术效果

青花瓷的显著特点便是其深度钻研一种色彩,并将这一种色彩底蕴和特色实现最大化扩展。《陶雅》典籍中曾经这样描述青花瓷:“青花也者,系以深浅数种之青色, 交绘成文, 而不杂以它采, 亦尤画山水者之专用墨笔也。”不以杂闻名而以专闻名,如同滴水穿石般,将一种色彩发挥到极致。白底青花,白色与青色形成极为恰当的色彩比例,在长时间的细细品味下,深刻感受其带来的悠闲、淡雅和恬静。正如同我国另一文化瑰宝水墨画一般,在单一的色彩中极限控制浓与淡、阴与阳、虚与实、远与近的关系,在制造过程的分水环节中严格控制色彩的生成,最终达到丰富多变的艺术表现效果。

猜你喜欢
分水青花瓷青花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基于闲置分水指标的黄河分水方案调整研究
青花
漫话康熙民窑青花瓷
纯净的青花瓷
分水剑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
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