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外国文学课程的“思政内涵”
——以“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课程中的中国书写为例

2022-09-15 03:42刘齐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谭恩美外国文学华裔

刘齐平

引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纷繁的国际形势与复杂的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12 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2018 年9 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均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全面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教育部,2020)。通过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以及《纲要》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意见,我们认识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有利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一、外语教育课程思政:文献综述

当前,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学术论文不断涌现。在外语教育领域,多位资深教授和学者不仅从理论与宏观层面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必要性,而且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探究了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育人进行有机结合。例如,肖琼、黄国文(2020:12)以问题导向(problem orientation)为研究途径,从6 个方面探讨了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所涉及的问题,并指出关于外语课程思政“是什么”以及“怎样做”这两个问题的讨论还处于“初级阶段”。针对这两个问题,罗良功(2021:60)结合教育的内涵和中国社会与外语专业建设的现实等方面,认为“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在于立德树人,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全员、全程和全课程联动的价值教育理念,在实施中要把握好尺度,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兼容性和协调性”。

此外,外语界部分学者还专门探讨了外国文学课程的思政内涵。例如,外国文 学 研究方向的著名学者杨金才教授就针对外国文学课程思政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令人茅塞顿开。首先,在《新时代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中,为了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他建议广大外语教师可以从以下3 个方面入手:“从国家、社会发展需求梳理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和植入中华文化元素的课程思政元素”以及“围绕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杨金才,2020b:12-13)。在此基础上,他以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美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将思政内涵有机地融入外国文学知识的传授中。具体而言,他认为广大外语教师在教授外国文学课程时,应该“树立正确意识形态导向,把握中国立场”“正确理解和运用西方文学理论及其批评概念”“讲好中国故事”以及“弘扬学术诚信”(杨金才,2020b:13-14)。同时,以“当代西方人文精神概论”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为例,杨金才(2020a:50)认为:“……在讲解西方理论概念时融入中华元素,使学生通过中外比较的视野认识西方文化,既加深他们对西方理论概念的印象,又提升其自我文化的认知能力”。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述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西方主流思想与文化,应该引导学生运用跨文化的研究视角,解读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分析中国思想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及将中西方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帮助学生以中国大国崛起的国情、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情操以及批判性思维为基础进行意识形态甄别和价值判断,最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除了倡导在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积极融入中华元素,还有部分学者提倡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文学的德育与教诲功能。例如,在课程思政视域下,王卓(2020:66)从“教育观”“知识观”以及“ 课程观”3 个维度探讨了新时代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她认为,“‘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意味着教师要深入挖掘文学中的德育元素,充分发挥文学的教诲功能,让价值观培养、人格塑造‘基因式’地融入外国文学教学之中”(王卓,2019:10)。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一致呼吁广大教师在进行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实践时积极融入中华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西方思想与文化的同时能够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借鉴与运用,在对比中学习和审视中西方文明与文化,为将来增进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与互鉴贡献力量。不仅如此,高校外国文学教师还应该深入挖掘文学中的德育元素,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不过,虽然目前的研究成果为广大外国文学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指出的方向是一致的、明确的,但如何结合具体的外国文学课程,切实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活动,还需要研究者和教师不断进行探究与思考。因此, 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本文将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课程为例,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思政内涵、教学案例等方面出发,系统阐述在英语专业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二、“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课程思政

1. 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

教育部(2020)在《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以《纲要》为理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笔者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3 个方面确定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课程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方面:首先,通过文本细读,引导学生探究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经典问题”,即“身份构建”的策略及意义;其次,帮助学生正确解读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中国文化的再现与改写”这一问题;最后,结合新物质主义、空间批评、生态批评、图像转向等前沿理论话语,启发学生关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并对其进行创新性解读。在能力培养方面:第一,通过课前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与探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跨文化沟通的能力;第三,通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并运用中西方各种理论解读文本,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其开展原创性文学批评的能力。在价值塑造方面:其一,引导学生正确解读作品中所呈现的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异同,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进而 认识到积极推动中西方文明互鉴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其二,引导学生正确解读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书写,比如中国文化中的女英雄形象,进而使学生能够坚持文化自信,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其三,引导学生正确解读作品中有关母女关系、姐妹情谊、性别与种族差异等问题,进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观与价值观。基于以上3 个教学目标,该课程力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以此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 课程内容及思政内涵

该课程选取美国华裔文学史上3 位最具代表性作家的作品,分别为《女勇士》(汤亭亭著)、《灶神之妻》(谭恩美著)以及《雪花秘扇》(邝丽莎著)。为了突出课程的思政内涵并帮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内在关联性与逻辑性,笔者将该课程分为4 个教学模块,分别为“文学史与研究综述”“经典问题探究”“中国文化探究”以及“前沿问题探究”(详见表1)。具体内容包括:①“文学史与研究综述”模块主要梳理了美国华裔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分析其各自的写作特征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②“经典问题探究”模块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身份构建问题,分别分析了《女勇士》中“讲故事”的叙事传统、《灶神之妻》中的“母女关系”以及《雪花秘扇》中的“姐妹情谊”与身份构建之间的关系。③“中国文化探究”模块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该课程以跨文化为研究视角,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化进行再现与改写的策略与意义。例如,《女勇士》对中国传统故事中女英雄的形象进行了改写,《灶神之妻》对中国民间灶神的故事进行了改写,《雪花秘扇》对中国民俗文化,特别是“女书”文化进行了再现与改写,该课程引导学生分析了这些改写背后的原因、策略与意义。又如,该课程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中西方在鬼文化、饮食文化以及空间哲学等方面的异同,探究了《女勇士》中的鬼意象、《灶神之妻》中的食物意象以及房屋意象与空间书写。④在“前沿问题探究”模块,该课程结合新物质主义、新历史主义以及跨媒介叙事等前沿理论话语,引导学生探讨了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叙事、空间政治、历史再现以及跨媒介研究等问题,如带领学生探究了《女勇士》中的“女性沉默与女性叙事”策略;分析了《灶神之妻》中对抗战历史,特别是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件进行再现的策略与意义,引导学生体悟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跨媒介理论,对比分析了《雪花秘扇》原著与电影文本的叙事策略,进而揭示了作品的审美特征与文学性。

表1 教学内容纲要

总而言之,该课程的教学安排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文本细读的能力,有利于其批判性思维的形成,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文学批评时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判断,正确解读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书写,进而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3. 教学案例

“中国文化探究”模块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笔者将选取这一模块中“谭恩美作品《灶神之妻》中的食物书写”一课作为教学案例,详细解析该课程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具体路径与方法。

谭恩美的《灶神之妻》是美国华裔文学的经典之作。与《喜福会》一样,这部作品也主要通过描述母女之间的文化冲突与交流,倡导中美文化的对话。雯丽的女儿珍珠出生、成长于美国,为了化解母女间的矛盾与隔阂,雯丽向女儿讲述了自己过去在中国经历的战争磨难、父权迫害以及来到美国后所遭受的种族歧视。细读文本后,我们可以发现,在讲述其亲身经历时,母亲的叙事中蕴含着丰富的食物意象。食物书写普遍存在于美国华裔女性的作品之中。总体而言,评论家们在探讨族裔作品中的食物意象时,主要关注食物与身份构建、性别、种族以及族裔等之间的关系。谭恩美作品中的食物书写也已经在国内外 得到广泛的关注与探讨。有部分学者认为,以谭恩美为代表的华裔女作家在反“东方主义”话语的同时,又构建了“新东方主义”。具体而言,“她们通过夸大中国人在饮食上与西方人的差异,突出华人原始、怪异、野蛮、残忍的‘他者’形象”(陈爱敏,2003:43)。然而,美国亚裔文学研究著名学者黄秀玲(2007)在其专著《从必需到奢侈——解读亚裔美国文学》中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将美国华裔文学中的“食物”意象解读为族裔个体或群体的生存策略。此外,在《“糖姐”:试论谭恩美现象》一文中,黄秀玲(2002:148)指出:“在谭恩美笔下可看出作者在代表东方主义与反东方主义的字里行间中取得平衡。这两种观念所产生的相互作用比起一个前后一贯、易被鉴明的意识形态更能吸引读者。欣赏东方主义的消费者能从《喜福会》和《灶神之妻》中满足他们对中国(人)的好奇心,而对文学作品中文化因素有所了解的读者也可从书中得到作者对猎奇心态的挞伐。”因此,在解读谭恩美作品中的食物书写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将之视为东方主义话语的体现,而应当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以及读者个人的文化立场来加以诠释。笔者以物质女性主义、比尔·布朗(Bill Brown)的“物理论”以及霍米·巴巴(Homi Bhabha)的“第三空间”概念为理论基础,主要关注作品中食物话语的物质性与叙事性(Liu,2020),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解析了作品中母亲叙事与食物话语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进而揭示了食物书写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构建新的社会关系网络方面所发挥的能动作用。以谭恩美作品中的食物书写为例,笔者首先梳理并总结了与这一研究问题紧密相关的学术文献,以期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理解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书写。此外,笔者以课程思政为教学理念,坚持中国学人的文化视角,在带领学生细读这部作品中的食物书写时,主要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以下几个问题:①食物书写如何承载华裔母亲对中国文化的记忆并传承中国文化?②华裔母亲如何运用食物叙事再现抗日战争特别是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③食物书写如何帮助华裔母女构建杂糅的文化身份认同?

以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作品《灶神之妻》中的“食物书写”为教学素材,该讲的教学目标包含以下3 个方面。首先,在知识传授方面,通 过该讲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这部作品中食物书写的功能与意义。具体而言,通过探讨中国母亲与华裔女儿的食物叙事,学生既可以了解谭恩美作品中“母女关系”的主题,又能体会其作品中所蕴含的“中美文化冲突与沟通”这一深刻内涵。其次,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如何运用文本细读法、跨文化研究视角、后殖民理论以及新历史主义批评等来解读美国华裔文学作品。最后,在价值塑造方面,通过分析该作品中母亲的食物叙事,学生能够坚持文化自信,牢记抗战历史,并探索传播中国文化以及中西方文明互鉴的有效途径。

为了实现这3 个教学目标,该讲主要包括4 个教学活动,分别为:主题导入、作家及作品简介、谭恩美作品中的食物叙事以及主题扩展与课后思考。

教学活动一:主题导入。笔者以图片展示的形式,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实质上反映的是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种族歧视、战争冲突等社会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引导学生构思处理文化差异的中国方案。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思想就一直主张“和而不同”。步入新时代后,中国政府更是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他强调:“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习近平,2017)那么,如何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转变成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呢?以谭恩美作品《灶神之妻》为例,该讲将展开具体分析。

教学活动二:作家及作品简介。在介绍作家时,主要强调谭恩美的双重文化背景;而在介绍作品时,重点强调其中包含的母女关系主题以及华裔家庭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沟通之内涵。

教学活动三:谭恩美作品中的食物叙事。这一活动是该教学案例的核心内容。在这个部分,笔者引导学生细读作品中的食物书写,并重点探讨以下两个问题:①美国女儿的食物叙事如何凸显母女矛盾并揭示中美文化冲突? ②中国母亲如何运用食物叙事化解母女矛盾并促进中美文化之间的沟通?针对第一个问题,笔者选取了小说开头美国女儿讲述一家人聚餐的情景作为案例,带领学生分角色朗读文本中的食物叙事,并在此基础上,将外孙女对中国外祖母提供的海蜇食品的排斥和对麦当劳牛肉汉堡的偏爱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食物叙事在揭示母女矛盾以及中美文化冲突方面的功能。那么,第二个问题,母亲又是如何运用食物叙事化解这一矛盾与冲突的呢?笔者结合作品中有关食物的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具体解析中国母亲雯丽如何借助食物叙事传承中国文化、再现抗战历史、消解文化差异以及构建杂糅的文化身份。首先,母亲通过讲述中国新年的饮食风俗与团年饭的文化内涵,让美国女儿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雯丽在其母亲离家出走后寄居在叔叔婶婶家,在作品第六章“花生的命运”中,她描述了家里为新年盛宴作准备的场景:“她(老阿婶)数数养在木盆里的鱼、关在笼子里的鸡鸭。她用筷子戳戳拌有枣泥的糯米糕,看看蒸的时间够不够。她责备厨师的帮手让肉汁汤里漂的猪油太多了,责备另一个切鱿鱼的方法不对:‘傻丫头!鱿鱼炒起来要卷成一团才会有运气,你怎么切得像一条条的布条,要背运的。’”(谭恩 美,1999:52)这里的“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枣泥的糯米糕”意味着“步步高升”,“鱿鱼卷成一团”蕴含着“团圆”的美好寓意。通过细读这部分的食物叙事,学生可以认识到母亲有关食物的话语旨在帮助华裔后代了解新年食物中所蕴含的美好祝愿,进而认同并欣赏中国传统习俗。基于对这部分的细读与分析,学生得以重温中国传统习俗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除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记录历史真相之外,母亲的食物叙事还有助于消解母女间的矛盾,进而促进中美文化之间的沟通。在作品中,母亲创造了一系列“杂糅”的食物意象。在带领学生解读作品中的食物叙事时,笔者引导学生仔细思考“食物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作品中母亲雯丽如何运用5 种感官记忆创造出这些杂糅的食物意象。在第十九章“软弱与坚强”中,母亲雯丽在回忆1945 年仲夏她与丈夫还有朋友一起吃饭的情景时,特别描述了一种中国特色小吃:“它的表皮是脆的,你一把它咬破,就会发现里面像奶酪那样软乎乎的,一股好闻的粘乎乎的味道直冲你的鼻子。”(谭恩美,1999:147)根据这一描述,熟悉中国食物的读者不难猜到,这是“臭豆腐”。但雯丽的描述所呈现的还是典型的中国特色小吃吗?基于对中国食物的记忆以及在美国生活的体验,雯丽将臭豆腐的质地描绘成“像奶酪那样软乎乎的”,由此可见,她所描述的“臭豆腐”由传统的中国特色小吃转变成了一种杂糅的食物意象,其杂糅性是由母亲对中国食物的嗅觉记忆以及对美国食物的视觉和味觉体验所交织而成的。为了化解与女儿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母亲特意将“臭豆腐”描绘成这种杂糅的食物意象,进而使其更容易被华裔后代所接受。对作品中杂糅的食物意象进行解读,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后殖民理论的理解与运用,更有助于揭示食物书写在构建人物身份、化解母女冲突以及促进文化沟通方面所作出的独特贡献。

总之,通过解读谭恩美作品中的食物书写,我们可以发现,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不再满足于呈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冲突,其作品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揭示历史真相以及促进中美文化沟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教学活动四:主题扩展与课后思考。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对该讲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后观看由华裔导演石之予拍摄的2019 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并思考以下问题:短片中的中国食物意象“包子”是如何体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沟通这一主题的?基于观影感悟,并结合对谭恩美作品中食物书写的解读,学生们可以发现,影片刻画的食物意象“包子”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而且成为维系父母与子女之间情感的纽带。此外,通过呈现中国家庭与外国媳妇一起包包子的画面,该影片凸显了食物在文化沟通方面所起到的桥梁作用,为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带来了积极影响。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正确解读华裔文学及电影作品中的食物书写,是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途径。

结语

概括而言,该课程的思政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经典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构建问题,进而积极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其次,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解读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书写”,使其认识到在进行文学批评时应该坚持中国立场、坚定文化自信,进而促进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最后,通过引导学生探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培养学生进行原创性文学批评的能力,为增进中西方学术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如杨金才(2020a:48)所指出的,“就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而言,我们面对的是国外的意识形态和西方的主流话语,其文化价值观渗透在语言的背后”。面对 西方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党和国家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这一重要理念,而外国文学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注重引领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甄别和价值判断,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较,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本文以“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介绍了将专业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具体方法与路径,希望可以为广大外语教师在探讨课程思政建设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谭恩美外国文学华裔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谭恩美的多面人生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试析《喜福会》中被丑化的中国男性形象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