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诺环素经根管途径联合牙周袋内给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9-15 05:37孙青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牙周袋米诺环素

孙青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徐州 221011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患牙同时存在牙髓炎症与牙周破坏[1]。既往研究表明:牙髓组织与牙周组织在解剖学方面相互沟通,两者的感染与病变能相互影响和扩散,导致联合病变的发生[2-3]。因此,临床上对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应找出原发病因,积极处理牙周与牙髓病变,彻底消除感染源[4-5]。传统根管治疗虽然能改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症状,但远期预后较差,难以改善患者牙周状况与咀嚼功能[6]。米诺环素属于一种新型的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能及时、有效地杀灭致病菌,从而控制牙周牙髓炎症感染[7]。同时,患者治疗时以根管途径与牙周袋内给药,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能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8]。但是,米诺环素经根管途径联合牙周袋内给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牙周状况与咀嚼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选择2018年5月—2021年2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82例为对象,探讨米诺环素经根管途径联合牙周袋内给药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34~67岁,平均(51.22±4.69)岁;病程1~4年,平均(2.19±0.53)年;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32 kg/m2,平均(24.39±3.51)kg/m2;牙 齿 松 动 度(tooth mobility,TM)Ⅰ度26例,Ⅱ度15例。观察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33~68岁,平均(51.18±4.74)岁;病程1~5年,平均(2.20±0.56)年;BMI 19~33 kg/m2,平均(24.41±3.56)kg/m2;TMⅠ度28例,Ⅱ度13例。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医师及X线片检查确诊。符合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18岁,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③TM为Ⅰ~Ⅱ度,病程≥2周;④对米诺环素无过敏反应。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凝血功能异常或严重肝肾异常者;②妊娠期、哺乳期或近1周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者;③生理或心理因素难以耐受根管或牙周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所有患者均根据标准化方法治疗,治疗前均行X线检查,了解患牙根管情况、根尖周阴影及牙槽骨吸收情况,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待上述操作完毕后,常规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国药准字H44024859,规格:3%)100 mL对患牙牙龈进行冲洗,借助超声引导与监视下常规完成龈下刮治,并采用甲硝唑(国药准字H20041394,规格:0.1 g)0.1 g加生理盐水配置成250 mL溶液、过氧化氢溶液100 mL交替冲洗牙周袋。操作完毕后,常规引流、开髓、扩根,并完成根管的预备,暂时性封闭根管,叮嘱患者1周后复诊,对于未见异常者常规采用糊剂完成根管充填。

观察组采用米诺环素经根管途径联合牙周袋内给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治疗前常规引流、开髓、扩根,常规根管预备。待上述操作完毕后,借助注射器将盐酸米诺环素(国药准字H10920124,规格:50 mg)0.2 g注入到根尖周部位,暂时性封闭根管,叮嘱患者1周后复诊,对于无不适者可采用糊剂对根管进行填充;再采用注射器将盐酸米诺环素0.2 g注入到牙周袋内,直到牙周袋边缘有药液溢出即可,1次/周,持续注药两周。

治疗后两周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①牙周状况。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两周对患者牙周状况进行评估,包括: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根据视诊及探针刮下的牙面菌斑量与厚度计分,范围0~3分,得分越低,效果越佳;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通过视诊与探诊检查牙周龈缘与龈乳头计分,范围0~3分,得分越低,效果越佳;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采用Mazza标准进行检查,得分0~5分,得分越高,出血越严重。②咀嚼功能。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两周采用筛分称重法测量咀嚼效能;采用咬合力测定仪测定咬合力,完成患者咀嚼功能评估。③炎性因子。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两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水平。④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两周出现口腔炎、疼痛、出血、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牙周状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牙周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LI(0.78±0.21)分、GI(0.84±0.15)分与BI(1.43±0.2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82、11.733、12.22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牙周状况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periodontal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1 两组患者牙周状况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periodontal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组别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PLI治疗前1.98±0.53 2.07±0.54 0.762 0.449治疗后0.78±0.21 1.49±0.42 9.682<0.001 GI治疗前2.21±0.69 2.23±0.73 0.128 0.899治疗后0.84±0.15 1.39±0.26 11.733<0.001 BI治疗前4.37±0.59 4.32±0.53 0.404 0.688治疗后1.43±0.25 2.19±0.31 12.220<0.001

2.2 两组咀嚼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咀嚼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咀嚼效能(90.67±6.74)%和咬合力(131.39±11.52)Ib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86、4.289,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咀嚼功能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masticatory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s)

表2 两组患者咀嚼功能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masticatory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s)

组别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咬合力(Ibs)治疗前99.51±8.46 98.43±8.44 0.579 0.564治疗后131.39±11.52 119.63±13.25 4.289<0.001咀嚼效能(%)治疗前64.68±5.61 65.11±5.63 0.346 0.730治疗后90.67±6.74 79.58±6.32 7.686<0.001

2.3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两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水平(10.12±2.06)mg/L、IL-6水平(17.34±1.96)ng/L、CRP水平(5.14±1.21)m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59、10.304、7.935,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TNF-α(mg/L)治疗前16.85±3.16 16.72±3.39 0.180 0.858治疗后10.12±2.06 14.23±2.64 7.859<0.001 IL-6(ng/L)治疗前27.57±4.34 27.71±4.38 0.145 0.885治疗后17.34±1.96 22.49±2.53 10.304<0.001 CRP(mg/L)治疗前9.85±1.92 9.75±1.84 0.241 0.810治疗后5.14±1.21 7.49±1.46 7.935<0.001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两周出现口腔炎、疼痛、出血、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4.88%和9.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上发生率较高,而菌斑微生物为始动因子,患牙根管与牙周袋内以卟啉单胞菌、丝状菌及普氏菌等为优势菌,能造成牙支持组织及牙髓进行性破坏[9-10]。同时,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恢复周期较长,且传统的根管治疗预后及治疗依从性较差。近年来,米诺环素经根管途径联合牙周袋内给药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11-12]。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PLI(0.78±0.21)分、GI(0.84±0.15)分与BI(1.43±0.25)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樊文[13]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PLI(0.69±0.15)分、GI(0.85±0.21)分、BI(1.40±0.36)分均低于对照组(t=6.219、5.196、7.205,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米诺环素经根管途径联合牙周袋内给药能改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牙周状况,有利于患牙牙周的恢复[14]。米诺环素属于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是一种新型的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广,能对致病菌进行有效地杀灭,有助于控制牙周牙髓炎症感染[15-16]。同时,本研究中米诺环素以根管途径联合牙周袋内给药,上述给药方式安全性较高,能清除根尖、牙周袋内微生物,减轻牙周与牙袋内炎症反应,达到更快的恢复效果。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咀嚼效能(90.67±6.74)%和咬合力(131.39±11.52)Ibs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水 平(10.12±2.06)mg/L、IL-6水 平(17.34±1.96)ng/L、CRP水平(5.14±1.21)mg/L低于对照组(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米诺环素经根管途径联合牙周袋内给药能改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咀嚼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术后牙周袋内给予盐酸米诺环素有助于控制牙周感染,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发展,能减少牙周基础治疗后遗留的致病菌数量,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17]。本研究中,两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出现口腔炎、疼痛、出血、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4.88%和9.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米诺环素经根管途径联合牙周袋内给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用药安全性较高,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18]。

综上所述,米诺环素经根管途径联合牙周袋内给药用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牙周状况,提升咀嚼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牙周袋米诺环素
根面平整在牙骨质撕裂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用深潜悬停米诺解锁河流斑鳜的思路
替加环素在老年重症感染病人中的应用
米诺环素联合裸花紫珠治疗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多西环素涨至800元/kg,95%的原料暴涨,动保企业也快扛不住了!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
亲环素A过表达对高温、紫外线和顺铂引起的H1299细胞凋亡的影响
教堂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