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潇,赵 敏,王一倩
(1.山东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2.济宁医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积淀形成的宝贵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断发展与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为高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宝贵教育资源。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医生因其职业的特殊性,除了需要具有过硬的专业医疗技术,更需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医德。因此,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德育思想,将其核心的思想与价值观融入到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中,对提高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实效性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形成的文化产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中国传统文化从内容上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2],从地域上主要分为地区文化和民族文化,从学术流派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释、道三者相互融合并发展成熟。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历了千百年的扬弃与融合,逐渐形成了包罗万象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和精神价值观念[3],与当今社会医务工作者的道德要求深度契合,这些德育思想为医学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以人为本的生命观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强调人的生命和健康具有无限价值,这种尊重、珍惜、肯定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观念集中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尚书·泰誓》有言:“惟人为万物之灵”,认为人是根本。孔子以“仁爱”为核心和基础构建了儒家思想,孔子说:“仁者,爱人”,即爱人、关注人、尊重人是“仁”的本质。孔子的“仁爱”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体系的精神内核[4]。孟子更是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推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孟子·尽心章句下》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和“人”几乎同义,这里的“民”就是指“人”。孟子民为贵的思想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和重要性,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黄帝内经》上记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突出了人与物相比较的情况下,人的重要性,体现了对人生命的重视与敬畏之心。著有《千金方》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思想,认为人的生命至高无上,把救治人的生命作为行医基础。在仁爱利民思想的影响下,一代又一代中国传统医者秉承着“医乃仁术”“仁爱救人”的思想,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以人为本的生命观。
在“义”和“利”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思想历来是重义轻利的。孔子最早提出二者的关系问题,认为君子应该“义以为上”“见利思义”[5]。孔子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他把对“义”的重视程度看作是衡量人道德品质的价值尺度。孟子继承了孔子“重义轻利”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义”更加重视,他认为“义”应该重于“利”,“义”甚至重于生命。孟子在《孟子·告子上》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深刻体现了孟子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而到了两汉时期,董仲舒虽然承认“义”与“利”对于人来说必不可少,但是他反对追求功利,并提出了“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论断。到了两宋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思想家认为,“义”是“天理”,即一种顾全大局的思维。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强调以义制利,重义轻利,必要的时候要牺牲个人利益来成全公义。受传统义利观的影响,中国传统医德也追求以义为先,强调行医济世,救死扶伤,不图名利,清正廉洁。中医典故“杏林春暖”“橘井流香”就是赞誉医者救助伤患、淡泊名利的佳话[4]。
在五千多年的劳动实践中,中华民族孕育出了勤勉好学,精益求精的高尚品质。上至先秦下至明清,中国古代学者无不把勤勉精进看作是治学之道。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一生勤于学习,晚年仍坚持学习《易经》,由于学习刻苦,书简勤展,以致韦编三绝。孙敬悬梁,苏秦刺骨,匡衡凿壁偷光,祖逖闻鸡起舞,都是勤勉苦学的生动案例。韩愈在《进学解》中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告诫我们学业精湛来源于勤奋刻苦的学习,唯有勤勉才能精进专业。由于职业需要,古代医者更是将精进医术视为医者己任[6]。东汉末年名医华佗,虚心学习民间治疗经验,在医疗实践中吸取他人经验并加以提炼,反复试验药方,经过数十年的刻苦钻研,最终医术炉火纯青,精通内外妇儿各科,被誉为“神医”。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开篇之作《大医精诚》中指出,行医是“至精至微之事”,行医之人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极尽所能探究医学本源,勤学不倦,精湛医术。可见,勤勉精进不仅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崇高品质,也是古代“大医”毕生追求的职业素养。
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以伦理道德为基本价值取向,强调明德修身。儒家思想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占首要位置,就是强调个人修养、个人品德的重要性。《礼记·大学》开篇之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即做大学问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德行、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美好的道德境界,表明了中国传统社会对高尚品德的一贯重视和追求。《论语·学而》言:“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典型的自我反省式思维,是古人对个人品德的自觉要求,是形成优秀德行的内在动力。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明德修身不只是为了完善自我,更是为了承担厚重的历史责任。孟子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说明其“修身”目的是为了超越个体意识,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实现匡时济世的伟大抱负。从历史上看,正是传统文化中明德修身、以天下为己任人生观的影响,使得中国古代人民将个人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凝为一体,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以人为本、重义轻利、勤勉精进和明德修身等思想,与当代医务工作者的道德要求相契合。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关系来看,二者教育目标相似,教育方法相通,教育内容相契合。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有效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促进医学生医德教育发展和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为价值主导,其教育目的之一是为了使人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其自身发展和成熟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备的道德价值体系,其中很多内容在发展过程中演化为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推崇的核心精神思想就是“仁”[7]。广义的“仁”包含“仁、义、礼、智、信”,这五常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形成了传统文化中共同遵循的道德取向和道德准则。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医学生树立医德信念,培养医德情感,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习惯,使其将来成为具有道德规范的医务工作者。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医者仁心、大医精诚思想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伸与传承。因此,从教育预期达到的效果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生德育教育具有相似的目标与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法,分为讲读法、身教示范法和自我内省法。医学生医德教育主要采用的教育方法有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和自修法。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医学生医德教育方法大体相通,并且医学生医德教育方法大都能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找到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读法是指讲习诵读,老师通过讲解来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和背诵传统文化典籍,使学生在诵读中理解书籍中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并内化于心。身教示范也是传统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要方法,家人之间、师生之间朝夕相处,相互影响,家长或师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使得身教示范法尤为有效可行,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子路》)。中国传统社会还非常重视通过自我内省提高道德情操,孔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主张在个人品德方面要时刻保持自我反省意识,通过自省逐渐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教育方法,都可以借鉴运用到医学生医德教育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生德育教育资源在内容上有很强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优秀的思想内容都可以作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实际上,医学生医德教育中的仁爱救人、大医精诚、淡泊名利等思想都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伸。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相契合的教育内容,可以使医德教育在教育素材方面得到丰富和扩充。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生医德教育有着一致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如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生命问题有着深入而全面的思考,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仁者爱人”,道家提倡“重人贵生”,其核心思想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而医德教育的思想基础就是尊崇仁爱救人,传统医者被称为“仁医”,怀有“仁爱之心”,行医被称为“医乃仁术”,其核心也是体现了医德的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教育内容上的相契合,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中,要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机制等多方面立体式地开发具体路径,以保证二者融合的有效性。
从教学内容上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明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医学人文的文化根源和价值来源,要实现二者融合,并系统性地总结归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医德教育资源,应用到现有的医学人文课程中,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医学人文课程。由于医学院普遍专业课程多,专业课时长,导致医学人文课程课时少,涵盖内容不全面[8]。将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医学生医德教育,使医学人文课程能够获得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素材的丰富以及教育方法的借鉴,可以大大增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实效性。
拓展医学人文课程,一是要增设课程形式。传统医学人文课程通常仅有课堂教授形式,其灌输目的明显,学生认同感低,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医学人文讲座,举办医学人文活动等方式丰富教学载体,在多元课程形式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还可以增设传统医德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例如开展“《论语》导读”“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中医经典哲学思想”等课程,在多种选修课程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二者更好地融合。二是要增加课程内容[9]。在医学人文课程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准则,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重义轻利、勤勉精进和明德修身等优秀精神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将传统医学发展史融入医学专业课程,在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传统医学人文中的优秀思想。三是要注重隐性思想政治课程的运用。思想政治课程以外的学生活动、日常生活以及专业课程都是隐性思想政治课程的阵地,可以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医德教育内容和思想,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更好的学习医学人文知识。
文化育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需要营造浓厚的医德文化氛围。优化医德教育环境,营造医德教育氛围。加强医德文化建设,不仅要注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在医院文化建设中下足功夫。
在校园文化方面,医学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园医德文化建设,如融入当地古代名医的优秀医德理念,打造医学学校特有的校风、校训等[10];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文化资源,带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德教育的融合,例如在校园内设立传统医学名人堂,传播名医医德思想,打造医学人文论坛,加强交流探讨等;还可以合理利用学校文化活动,例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医德思想系列讲座,定期组织中国传统医德思想宣传月,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德教育素材,提升校园医德文化氛围,加强学生医德文化体验。
医院作为医学生实习实践的主要场所,其医德文化建设同样重要。在医院文化方面,可以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如在院内设置医德文化宣传栏,以传统文化中相关的医德典故或名医名言命名院内设施和道路等。也可以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如在医学生实习的岗前培训中增加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医德培训内容,突出医德文化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加重视。此外,医院还应该在医务人员职业规范中融入医德文化,让医务人员通过言传身教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离不开医学实践活动。医疗工作是临床工作,直接面对患者,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既有专业性又有伦理道德属性,这也要求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必须结合医学实践环境。通过丰富的医德实践体验,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在实践中注意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案例,使学生将原本内化于心的医德信念、医德情感外化于医学生的医疗实践中。
丰富医德实践体验,一是要开展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临床实习和社会实践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医德教育水平提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如情景教学法[11],模拟医疗环境和医德情境,在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案例中理解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医德思想,达到医德教育的目的。在临床实习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之间的组织讨论、主题分享等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医德教育思想的理解。在社会实践中,除了开展传统的社区义诊、中医下乡、健康知识宣传等实践活动,还可以增加中医名家思想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医德思想科普,使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医德教育融合的理解。二是要建设医德教育实践基地,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德教育的成果运用[12]。实践基地是医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通过医德实践基地的建设,医学院校可有效实现医德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提升,也能促进医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好的转化为行为实践。为了在医德教育实践基地中更好的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成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医学人文实践中心,打造以明德、仁爱等优秀传统思想为主题的书院,在基地实践中突出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生医德教育更深度的融合。
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能有效提升医学生医德教育实效性,也是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有力保障。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之中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必须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教育保障机制,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保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之中。
具体而言,构建完善的教育保障机制应该从以下5点出发:①建立教学管理机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学各方面的优势,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明确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职责,形成教学管理紧密配合的领导和工作机制,为二者融合保驾护航。②建立师资建设机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德育工作,师资队伍保障是重点,师资队伍是医德教育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医学生医德伦理价值观念的引导者,必须不断通过优化选拔、培训进修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师教学水平,形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13]。③建立反馈评价机制。反馈评价机制是评估教育效果,提升教育水平不可或缺的一环,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中,必须要建立多主体、多维度的反馈评价机制,通过反馈机制充分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融合情况,通过评价机制找出二者融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④建立制度规范机制。完善的制度规范一方面对教学主客体有较强的约束力,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工作效率。建立制度规范机制,要合理构建科学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将教育内容和课程形式纳入课程规定,以保证制度的有效运行。⑤建立服务保障机制。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离不开有力的组织安排,也离不开经费和物资的保障。充足的专项经费是课程建设和师资建设的重要保障,基础设施和设备保障是实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完善这些服务机制才能为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生医德教育二者的融合提供保障。
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培养未来德才兼备的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与医疗质量,改善当前医患关系,促进整个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医德体系的精神资源,具有强大的整合能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对培养新时代优秀医务人员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