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伟,贺 楠,徐铭遥,李瑞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医改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有限的中医药卫生资源是医疗卫生政策的重点议题之一。中医类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其卫生资源配置可及性能直观体现中医医疗服务供给能力,间接反映政策实施效果[1]。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区,中医药蒙医药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鉴于此,本文基于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类医院卫生人力和物力指标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和集中指数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类医院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优化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资源提供研究依据。
卫生资源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内蒙古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内蒙古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选取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内蒙古各地区中医类医院机构数、实有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他数据来自2016-202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数据包括年末常住人口数、人均生产总值等数据。
按照自然地理空间和经济发展水平,将内蒙古自治区12盟市划分为蒙东地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蒙中地区(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地区(海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3]。运用卫生经济学常用的集中指数、泰尔指数基于人口维度分析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类医院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
1.2.1 集中指数
集中指数是衡量与社会经济水平相联系的资源分配不公平程度,本文通过集中指数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之间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情况。横轴为各地区按人均GDP从低到高排序后的人口累计百分比,纵轴为各地区中医药卫生资源各项指标的累计百分比,绘制集中曲线[4]。集中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Bj为第j地区(市、盟)中医类医院资源累计百分比,Aj为第j地区(市、盟)人口累计百分比。集中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集中指数大于0时,集中曲线位于对角线下方,表示资源向富裕地区倾斜,反之则向贫困地区倾斜;若资源配置在地区之间绝对公平,则集中曲线与对角线重合。
1.2.2 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均衡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考察人口和其获得的收入是否匹配来判断资源分布的公平性[5],根据泰尔指数的分解原理,本文通过该指标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在各盟市间分布差异的大小,泰尔指数越小,差异越小,反之差异越大。泰尔指数计算公式为:
各区域间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
其中,Pi表示i区域中医类医院相关卫生资源占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类医院资源总量的比重;Yi表示i区域常住人口数占内蒙古自治区总人口数的比重;k表示划分的区域总数,本文将内蒙古自治区分为蒙东、蒙中、蒙西3组(k=3)。
各区域中医类医院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
各区域内部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
Ti表示区域i的泰尔指数,Pij与Yij分别表示i区域内第j个盟市中医类医院相关卫生资源和人口数占该区域总的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数和总人口数的比重;m指该区域的盟市总数。
内蒙古总泰尔指数及各部分差异的贡献率的公式为:
T总=T区域间+T区域内
区域间差异贡献率=T区域间/T总
区域内差异贡献率=T区域内/T总
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类医院机构数、实有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总体均呈增长态势,见表1。2020年内蒙古每千人口中医类医院机构0.0098个、实有床位1.3375张、卫生技术人员1.2370人;与2016年相比,增长率分别为36.11%、54.07%、42.81%,年均增速分别为8.01%、11.41%、9.32%。与全国每千人口中医类医院资源的平均配置水平相比,内蒙古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见表2。从内蒙古各地区间发展趋势上看,每千人口拥有的中医类医院资源数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2016-2020年蒙中、蒙西地区每千人口机构数高于内蒙古平均水平,蒙东地区低于内蒙古平均水平;蒙东地区每千人口实有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数均高于内蒙古平均水平,蒙中地区低于内蒙古平均水平,见表3。
表1 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类医院资源配置现状
表2 2016-2020年全国及内蒙古自治区每千人口拥有中医类医院资源数量
表3 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区每千人口拥有的中医类医院资源数量
2.2.1 基于集中指数的公平性分析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类医院机构、实有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集中指数CI分别为0.1150、-0.0514和-0.0059,2016年分别为0.1193、-0.0111和0.0426。由集中曲线图1~图3可知,2016年卫生机构集中曲线大部分在绝对公平线之下,提示中医类医院机构的配置趋向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2020年卫生机构的集中曲线更接近于绝对公平线,提示公平性有所提高;2016年和2020年的实有床位集中曲线均大多在绝对公平线之上,提示中医类医院床位的配置趋向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而2020年实有床位的集中曲线总体高于2016年,提示中医类医院床位配置更均衡,公平性提升;2016年卫生技术人员数的集中曲线在绝对公平线下方,而2020年集中曲线大多在绝对公平线之上,提示中医类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的集中程度正在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转向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地区间公平性在不断改善。
图1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类医院卫生机构集中曲线
图2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类医院实有床位集中曲线
图3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集中曲线
2.2.2 基于泰尔指数的公平性分析
从总泰尔指数计算结果来看,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各项中医类医院资源的总泰尔指数为0.0084~0.0328。变化趋势上,除床位的泰尔指数变化不明显,各项指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公平性有所提高。从泰尔指数分解情况来看,2016-2020年各项指标区域间泰尔指数为0.0010~0.0081,区域内泰尔指数为0.0055~0.0268,区域间泰尔指数远小于区域内的泰尔指数。变化趋势上,2016-2020年卫生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区域间的泰尔指数逐年下降,而实有床位区域间的泰尔指数却呈上升趋势;对于区域内的泰尔指数,卫生机构变化不明显,实有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见表4。
表4 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类医院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
从各地区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泰尔指数来看,2016-2020年蒙东地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公平程度最高;蒙中地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泰尔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公平性进一步增强;蒙西地区各项指标的泰尔指数(0.0034~0.0730)远高于蒙中地区(0.0030~0.0310)与蒙东地区(0.0002~0.0103),公平性最差,见表5。
表5 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区中医类医院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
从泰尔指数贡献率来看,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各项中医类医院资源的区域间泰尔指数贡献率为5.34%~34.68%,远小于区域内泰尔指数贡献率。变化趋势上,除实有床位区域间泰尔指数贡献率呈上升趋势外,其他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实有床位区域内泰尔指数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其他各项指标都均呈上升趋势,见表6。
表6 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类医院资源配置总泰尔指数的区域间和区域内贡献率 单位:%
研究结果显示,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类医院每千人口机构数、实有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逐年增加,均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达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6-2020年)》中提出的“优先办好蒙医医院,每千人口蒙医中医床位数要达到1张以上”的目标。此外,这3项指标的集中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提示内蒙古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由经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倾斜,逐渐实现资源在区域间的均衡化配置;并且这3项指标的总泰尔指数为0.0084~0.0328,除实有床位的泰尔指数变化不明显,各项指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公平性有一定提升,与李霞、咸本松的研究结果相符[6,7]。其原因在于“十三五”以来,内蒙古政府大力扶持和促进蒙医药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加快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并将蒙医药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因此,为确保实现人人基本享有蒙医药中医药服务的目标,自治区政府应继续发挥其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和宏观调控作用,完善蒙医药中医药发展机制,营造一个公平、方便、有效的政策环境,动员多方力量,来做大做强蒙医药中医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研究结果显示,2016-2020年内蒙古中医类医院资源的泰尔指数区域内差异贡献率在65.32%~94.66%,总体呈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贡献率在5.34%~34.68%,总体呈下降趋势。该估算提示内蒙古中医类医院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主要由区域内差异引起的并且区域内各盟市间的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差异仍在加剧,与咸本松、吴小华的研究结果相符[7,8]。此外,蒙东地区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在0.0002~0.0103,公平程度最高;蒙中地区在0.0030~0.0310,公平程度次之,蒙西地区在 0.0034~0.0730,公平性最差。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内蒙古各区域内盟市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卫生总费用投入等方面存在差异,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导致卫生资源配置的非均等化[9];另一方面可能是内蒙古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区域内发达城市,使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忽略区域内其他城市、甚至牺牲边缘地区的利益[10]。因此内蒙古政府要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重点关注区域内中医类医院资源配置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倾斜政策,科学调配中医类医院医疗资源的结构和布局,加强中医医联体、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推动“互联网+”蒙医中医医疗,以促进中医医疗服务在各盟市间均衡发展。
研究结果显示,2016-2020年内蒙古中医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在-0.0059~0.0430和0.0146~0.0193,公平性变化趋势最大,卫生机构公平性变化趋势最小。该估算提示《“十三五”全区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内蒙古优化了中医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配置策略,公平性逐步改善。2020年,内蒙古中医类医院实有床位配置的公平性最高,卫生技术人员公平性次之,卫生机构公平性最差。该估算提示近些年来,政府虽然加大了卫生方面的投入,卫生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内蒙古蒙医药中医药人员总量仍然不足,区域、城乡之间分布还不合理,卫生机构分布方面公平性较差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因此内蒙古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强蒙医药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拓宽中医药人才流动渠道,积极引导蒙医药中医药卫生人力资源从相对过剩区域向经济欠发达区域流动,大力实施人才强卫优先发展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还要兼顾人口、地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科学合理地规划卫生机构分布,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与可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