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2022-09-15 07:07:36许艳
系统医学 2022年14期
关键词:瑞克丁苯缺血性

许艳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徐州 221000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和脑梗死。脑卒中发病前的常见预兆有突然感到眩晕、肢体活动不灵活、意识短暂丧失、血压有明显波动、恶心呕吐等,发病时的常见症状为面部的麻木或口角歪斜、偏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饮水呛咳、突发意识障碍,还会出现剧烈头痛、眩晕、视物模糊、平衡障碍等[1-2]。脑卒中发病突然,对抢救的时效性有很高的要求,但临床中只有较少部分的患者可以在时间窗内到达医院行溶栓、取栓治疗,大部分患者是超时间窗的,通常采用常规的保守治疗。据相关研究,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脑卒中患者,可弥补常规疗法远期治疗效果不佳的缺点[3]。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 究 组 男29例,女11例;年 龄52~79岁,平 均(68.22±5.82)岁;病程2~21 h,平均(7.14±3.71)h;病变部位:小脑3例,脑叶6例,脑干10例,基底节区21例;糖尿病7例,高血脂10例,高血压23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4~78岁,平均(67.25±5.53)岁;病程3~20 h,平均(6.91±3.59)h;病变部位:小脑5例,脑叶7例,脑干9例,基底节区19例;糖尿病8例,高血脂12例,高血压2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执行。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偏侧面部的麻木或口角歪斜、偏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饮水呛咳、突发意识障碍等),并通过脑部影像学检查确诊;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4~25分;③患者发病<24 h,且为首次发病;④患者及家属已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过往有脑肿瘤、脑出血、脑外伤等脑部疾病者;②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或成分过敏者;③精神、心理障碍者;④严重高血压者,凝血功能异常者;⑤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血液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首先均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控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尤瑞克林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2065)0.15 PNA进行治疗,溶于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滴注,1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0041)治疗,静脉滴注,100 mL/次,2次/d。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神经功能及认知状态比较。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进行神经功能评估,NIHSS量表内容包括凝视、意识状态、上下肢运动等,得分0~42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tion,MMSE)评估患者认知状态,MMSE量表内容包括地点/时间定向力、即刻/延迟记忆、语言等,得分0~30分,认知状态与得分呈正相关。

②治疗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同时计算静脉血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s ratio,PLR)。

③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评估两组患者得分情况,显效:NDS评分降低>45%,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NDS评分降低18%~45%,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NDS评分降低<18%,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IHSS评分和MMSE评分比较

研究组治疗2周后NIHSS评分(5.36±1.44)分低于对照组的(7.15±1.55)分,MMSE评分(24.92±2.62)分高于对照组(21.63±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1、6.12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MMSE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MMSE评分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NIHSS治疗前11.23±2.35 10.87±2.39 0.679 0.499治疗后5.36±1.44 7.15±1.55 5.351<0.001 MMSE治疗前18.55±3.85 18.73±3.69 0.214 0.832治疗后24.92±2.62 21.63±2.16 6.128<0.001

2.2 两组血清hs-CRP水平及NLR、PLR比值对比

治疗2周后,研究组血清hs-CRP水平(6.52±2.45)mg/L、NLR(1.35±0.36)、PLR(109.34±18.1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5、7.193、5.08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及NLR、PLR比值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及NLR、PLR比值比较(±s)

组别对照组(n=40)研究组(n=40)t值P值hs-CRP(mg/L)9.48±2.27 6.52±2.45 5.605<0.001 NLR 2.06±0.51 1.35±0.36 7.193<0.001 PLR 130.14±18.42 109.34±18.19 5.082<0.001

2.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常见病,大约占脑卒中的60%~70%,是由于脑部血管的闭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的梗死,还有一些是心源性及其他原因所致缺血性脑卒中,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严重时危及生命[4-5]。缓解脑部损伤、尽快恢复脑缺血组织的血流灌注、改善脑部供血供氧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原则[6]。根据治疗原则,本次究选择了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进行治疗。其中,尤瑞克林是一种蛋白水解酶,提取自男性尿液,可将激肽原转化为血管舒张素和激肽,增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扩张血管、减轻炎性反应等[7-8];丁苯酞可促进脑梗死区域微血管的再生,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降低神经系统的损伤[9]。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2周后NIHSS评分(5.36±1.44)分低于对照组的(7.15±1.55)分,MMSE评分(24.92±2.62)分高于对照组的(21.63±2.16)分(P<0.05),说明联合用药可以减少神经功能的缺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状态。患者发病后,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细胞迅速凋亡,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认知状态造成严重影响。服药后,尤瑞克林将激肽原水解为激肽,使之与相应受体结合,进而靶向性扩张血管并控制脑组织的局部循环,从而促进血管再生,增加血流灌注[10];而丁苯酞可对缺血后的脑细胞进行保护,同时维护线粒体结构及功能,减缓脑细胞凋亡进程,并对缺血后损伤的神经功能进行修复,降低患者脑神经功能的缺损,增加血清循环内皮组织细胞数量,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对梗死灶内的血管收缩起有效抑制作用,进而缩小梗死面积[11]。两者联合使用可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及认知状态。

本次研究中,治疗2周后,研究组血清hs-CRP水 平(6.52±2.45)mg/L、NLR(1.35±0.36)、PLR(109.34±18.19)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用药可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这是因为丁苯酞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促进微血管的再生,改善缺血区脑循环,还可抑制细胞炎症反应,提升淋巴细胞水平,有效保护神经组织,减轻患者脑损伤程度[12]。患者脑内血管狭窄或闭塞,使得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促使局部形成血栓,从而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并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13]。hs-CRP是急性反应蛋白,参与体内的炎症反应,在患者机体受到损伤或感染时,其水平会显著升高;NLR值升高时代表淋巴细胞计数下降、白细胞计数上升,可作为反映全身系统性炎症情况的指标;PLR作为简单易行的炎症指标,可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进行判断[14]。应用丁苯酞与尤瑞克林后,患者炎症指标水平降低,因为尤瑞克林中激肽原水解的血管舒张素可以舒张脑血管,并使脑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加,促进脑血管再生并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联合用药后可抑制炎性细胞激活,阻滞炎性因子释放,进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增加脑血流量,扩张血管,改善缺血情况[15]。

本次研究中,治疗2周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由此说明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发病后,除了急需恢复脑部供血供氧外,还需缓解脑部损伤。对照组单用尤瑞克林,可促进脑内血液循环的恢复,抗脑细胞凋亡,并能抑制炎症反应,但是对受损的神经功能修复不够理想,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神经功能及认知能力,因而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16]。在发生脑缺血时,患者血小板功能出现亢进,并且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研究组联合丁苯酞进行治疗后,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微血管再生,达到减少血栓,改善血流灌注,恢复脑部血液循环,从而使得患者身体机能逐渐恢复,肢体麻木无力、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丁苯酞还可发挥抗自由基作用,通过恢复脑缺血区血液循环及代谢功能,充分清除多余的自由基,降低神经损伤,从而提高治疗效率[17]。在谷利民[18]的研究中,治疗方案与本次研究一致,其治疗2周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1.9%高于对照组的70.3%(P<0.05)。此外,丁苯酞还具有以下作用:①线粒体保护作用。丁苯酞能降低脑中动脉短暂阻塞再灌注,确保线粒体的正常产能功能与氧化功能,从而有效减轻因脑内缺血引发的线粒体损伤。②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丁苯酞可减轻低氧诱导的神经细胞多聚核糖体发生解聚,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③改善侧支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脑血管血流受阻,影响侧支循环,而使用丁苯酞能增加脑血管血流速度,对软脑膜微循环有较好改善作用,可预防内皮细胞凋亡,增加新生动脉数量,保护微血管壁。

综上所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丁苯酞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可减少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的认知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猜你喜欢
瑞克丁苯缺血性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敌人派(上)
敌人派(下)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橡胶工业(2015年3期)2015-07-29 08:24:04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瑞克林有了一个家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