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初探

2022-09-15 08:13陆闻艳
中国市场 2022年25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理体系管控

陆闻艳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2206)

面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要求,科研企业迫切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盈利能力。通过业财融合,做好预算管理是关键之举,企业急需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文章分析了科研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升预算管理效率提出对策建议。

1 科研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规划任务的首位。科研企业的重要性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在科研企业的日常运营过程中,科研经费是科研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也对科研事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和规模,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科研经费“怎么花,如何花好”,是制约科研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更凸显出“预算管理”在科研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科研企业,有别于一般企业,其专业性强,科学研究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努力,部门之间的业务交叉增加了预算管理的难度。同时,受传统的集团型企业预算管理模式的束缚,内部预算管理职能相对薄弱,预算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预算管理对业务管控的指导作用。

1.1 财务预算与业务执行的关联度差,不能有效指导业务执行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各业务部门提供的基础信息相对离散,且基础数据受业务部门人为因素干扰较多,科研生产业务的专业性又强,导致财务部门缺乏对数据来源和形成预算编制的业务基础数据的掌握,靠人力很难将业务数据与预算数据进行精确衔接,公司预算与业务执行的关联度差,预算编制结果对实际业务的指导、约束、改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科研企业比较“重科研、轻管理”,责任部门利用“预算工具”持续改善管理的意识、手段相对匮乏。

1.2 缺乏可靠的手段保障预算的刚性执行

预算管控与实际业务的发生过程相互独立,企业的预算管理工具与ERP、财务共享平台等相互独立运行,信息化建设还不够完善,信息孤岛依然存在。没有直接的数据共享和分析穿透功能,造成预算形成后成本费用的发生通过ERP、财务共享、业务流程等平台或线下就可以执行完毕,而预算的管控更多的是依靠人工控制,准确性不高、时效性不够,同时缺乏严格的控制流程,预算的刚性执行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设计原则

为更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精细化提升,加强财务与业务的融合,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对企业挖潜增效、价值创造的专业指导作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设计需遵循“三融合、三结合”的原则,并以其为主线深入推进业财融合体系的建设。

2.1 在应用广度层面推进“三融合”

(1)强化预算与业务事项的事前融合。强化预算编制、调整的业务依据信息化,系统性地归集与管理,通过预算与对应业务的信息关联,实现预算向业务事项的事前融合,提升预算管理对物资采购、全成本归集分摊等具体业务的分析、约束和指导作用。

(2)细化预算与核算的事中融合。借助细化的预算管理明细项目,提升ERP实际费用核算的细度,在成本费用的实际发生过程中,通过预算数据与核算数据的相互验证、深度融合,及时进行实际发生额与预算的对比,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的事中分析,及时纠偏,以确保成本费用的精细化管控。

(3)追踪预算与分析的事后融合。通过加强预算执行差异及其原因分析,以细化提升经济活动分析,针对不同的成本费用项目,细化不同因素对预算的影响。通过多方位管控和分析,剔除客观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深入挖掘所有经营事项的降本增效空间。

2.2 在业务深度层面实现“三结合”

(1)预算与科研生产相结合。预算编制与年度、季度、月度的科研生产计划相结合,年度预算分解落实到执行季度或月度,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结合实际生产经营进度,客观分析可控与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确保成本预算的有效执行,挖掘科研生产过程中成本费用的进一步优化空间。

(2)预算与前端控制相结合。针对业务费用的实际发生过程,通过预算管理系统与财务共享、ERP等信息系统的结合,建立相互融合的业务控制和审批流程,在业务流程的提报前端,实现对费用发生是否有预算的控制和审批,做到“有预算才花,有计划不乱”,强化业务费用预算的事前刚性控制。通过保证预算的精准执行,减少科研生产过程中的浪费,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3)预算与内外市场相结合。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分析,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将预算分析和市场生产效益分析相结合,合理安排科研生产计划,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通过预算的形式将市场同公司内部经营过程的各环节相衔接,强调执行性,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引入市场化结算,推动全面预算的有效落地。

3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结构

作为企业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平台,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包括数据层、业务处理层、管理控制层和决策支持层,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各层面。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结构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各系统集成的基础上,将数据穿透,财务与业务相融合,做到数据精准统一。在数据信息化集成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管理五大模块(预算编制、预算分解、预算调整、预算执行监控、预算执行评价)的业务集成。同时,将预算系统的业务预算数据与财务共享系统和ERP数据交互对接,做到预算的前端控制,进而分析指标完成情况、预算差异、效益测算等,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4 全面预算管理的业务内容

4.1 预算编制与分解

在预算编制与分解过程中,遵循精细预算管理和成本动因原则,对财务会计对象进行细化,对预算管控对象采取对应的细化预算编制措施,为管控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对于费用预算,采用“成本中心+预算要素+业务项目+财务核算”四维一体的预算编制方式,规范业务预算编制信息、细化预算管理力度,收集使用对象、项目内容及用途描述等编制业务信息,做到预算编制有据可依,基础数据完整。按照不同业务、各个预算科目进行填报,实现预算管理系统与财务共享和ERP的数据统一。

4.2 预算调整管理

应对企业内部预算调整的需求,为了严格控制预算调整事项的发生,强化预算调整的严肃性,保障预算指标的执行,增加预算中期调整管理。在调整的表单设计和流程管理上,做到合理清晰,在审核流程上采用“二上二下”,人性化考虑科研人员的应用需求。实现预算调整的线上处理,调整审批结果的自动更新,保障系统内数据更新以及与共享服务平台的数据联动,确保预算调整管理效率、提高预算控制的实时性。

4.3 预算前端控制

与共享服务平台相结合,对业务费用按照“部门单位+(项目类别)+费用要素+业务项目”的方式进行费用的预算控制。通过向共享服务平台传输预算数据,在业务发生过程中,依据接收的预算数据,控制业务事项的实际发生,并将实际发生费用传输回预算管理系统,作为判断年度预算剩余额度的依据。

4.4 预算执行监控

预算执行监控主要是基于ERP、共享系统提供的实际核算信息,及时展示各项费用的预算与实际发生间的差异,对费用发生过程进行及时的监控,对偏离预算的指标进行警示,实现多维度预算执行过程监控,以便于业务部门及时了解各项费用项目执行情况,有计划地合理安排各项指标任务。同时,也帮助财务部门及时控制当月费用的发生,提高预算的可控性,确保预算项目的刚性执行。

4.5 预算差异分析

预算差异分析旨在以预算为目标,强化业务部门的成本效益意识,落实全员成本管控,实现生产成本持续优化提升,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提供预算指标、实际发生、预算实际对比以及预算执行符合率的信息,为深入分析造成预算与实际差异的具体原因提供数据支持。分析方法的选择上,采用多角度多维度的方式,采用因素分析法、百分比法、比较法等分析方法,综合全面地进行预算差异分析。

4.6 预算执行考核评价

对于预算执行效果,从多维度进行考核评价,设计包括调整次数、完成时间、预算执行符合率等多指标因素的考核体系。通过对预算执行偏差率、预算完成情况和预算调整分别设置不同的指标权重,综合考虑各责任对象的横向、纵向预算执行情况的对比,综合评价各责任对象的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执行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和执行,从根本上实现预算的闭环管控,确保预算管理的成效。

5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成效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深入践行“大计划、大预算”的管理理念,扩展管理的深度、广度和精细度,推动“预算、计划、业务”的深度融合,强化刚性指标、刚性预算等综合管理,推进刚性预算、精细预算的扎实落实,其推广应用能通过精细化财务管理有效提高企业的创效能力。

5.1 预算编制向业务的延伸,提高了预算的透明度和可控度

对业务费用预算的编制,细化了预算编制的业务依据信息,要求责任主体单位提供费用明细构成和费用发生动因,财务部门能有效掌握费用相关的业务信息。这样有效提高了费用预算的透明度和可控度,预算执行偏差分析能向具体业务延伸,使得预算编制脱离“拍脑袋”,走向更加科学合理、专业化的道路。

5.2 通过预算与共享服务平台的融合,实现预算刚性管控

以预算与业务结合为出发点,通过预算管理平台与ERP系统、共享服务平台等的有效融合,提升ERP核算的精细度,实现预算制定与业务执行的无缝结合,提供财务管理向业务延伸的通道和基础。同时,强化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事中分析,及时纠偏,切实做到通过预算管控业务事项的发生,提升预算管理对具体业务的分析、约束和指导作用,落实成本费用预算的刚性管控,为业务的规范执行管控提供支持。

5.3 通过预算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细化提升经济活动分析

在科学预算定标的基础上,强化预算管理在经济活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科研企业的特点,将预算分析与实际生产过程有效结合,进行总费用预算分析、月度预算分析、部门预算分析、项目预算分析等。通过深入分析各科研成本项目的具体成本费用,找出预算执行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具体原因,剔除部分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后,挖掘科研生产过程中可控范围内的成本优化空间,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落实挖潜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5.4 实现预算闭环管理,提高全员的成本效益意识

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在基础的预算编制和预算分解流程中,建立与执行预算调整和预算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经营指标细化、分解至对应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实现经营效益与个人利益相挂钩,进一步树立和提高全员的成本计划和预算管理意识。通过预算执行的闭环管理,强化规范意识,切实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

建立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和系统工具,加强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是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地实施的有效保障。通过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预算牵引作用,科学整合有效资源,推动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经营风险稳健可控,从而保障科研生产的正常开展,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有效推动科研单位更好更全面地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管理体系管控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