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君霞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腹腔镜剔除手术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首选的治疗手段,尽管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但腹腔镜手术术中需建立气腹,加之肿瘤剔除过程中会对胃肠器官造成牵拉及挤压,导致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而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影响患者术后康复[1-2]。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将有助于腹腔气体排出及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然而术后活动性疼痛会影响患者下床活动依从性,导致患者产生恐惧情绪,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3]。因此,术后采用有效的措施减轻患者活动性疼痛将有助于促进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从而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患者预后[4]。因此,本研究于2019 年10 月-2021 年2 月针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的护理干预,旨在减轻术后疼痛对患者活动的影响,促使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改善患者预后,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2021 年2 月宜春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术前经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子宫肌瘤;(2)符合腹腔镜剔除术指征;(3)患者无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排除标准:(1)术前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子宫颈癌或其他恶性肿瘤;(2)有药物滥用史或精神病史;(3)入组前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4)术后严重并发症。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 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愿意全力配合。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苏醒后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指导,术前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统一的健康知识宣教,并针对术后疼痛进行讲解。责任护士术后每4 小时采用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当NRS 评分≥7 分时对患者采用镇痛药物,NRS 评分<7 分则指导患者进行阅读、聆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感。同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及告知患者更换体位时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在上述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分别于术后第1~3 天的10:00、16:00采用功能活动评分法(FAS)和NRS 评估患者的活动性疼痛情况。FAS 评分:医护人员邀请患者开展某项功能活动并观察活动的完成程度,将患者受疼痛影响的程度分为A、B、C 3 个等级。责任护士让患者放松自己的身体状态,处于一个舒适的体位,指导患者深呼吸并保持3 s 屏气,腹肌咳嗽。观察患者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根据疼痛对咳嗽影响情况进行评级,患者能够顺利有效咳嗽则为A 级;患者自己可部分完成咳嗽,经过镇痛处理后顺利完成咳嗽则为B 级;镇痛处理后仍然不能有效咳嗽则为C 级;让患者应用NRS 方法对有效咳嗽时产生的疼痛感进行自我评价,如果结果显示FAS 为“A”,则不需要实施特别的护理干预;如果FAS 结果为“B”且活动性NRS≤7 分,需要引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促进患者注意力转移,并通过情感支持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告知患者为了预防活动性疼痛,可以在每次活动前提前按压镇痛泵;如果患者的持续FAS 评估结果为“B”且活动性NRS≤7 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为患者服用弱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如果FAS 评估结果为“C”或评估结果为“B”且活动性NRS 的结果>7 分,需要立刻为患者联系主治医师,并遵医嘱采取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镇痛药物的方式镇痛。使用镇痛药物后1 h,护士观察患者的状态,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情况,如果患者仍然疼痛,需要再次针对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和护理,直至患者的静息性NRS 低于4 分,当患者静息性NRS评分小于4 分则指导患者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2 h疼痛评分、睡眠质量、疼痛对活动的影响及术后康复情况。(1)疼痛评分。采用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进行评价,NRS 评分为0~10 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疼痛感越明显[5]。(2)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价,量表分为7 个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每个因子赋值0~3 分,总评分为7 个因子得分总和(0~21 分),分值越高提示睡眠障碍越明显[6]。(3)疼痛对活动的影响:应用美国疼痛协会病人结局问卷修订量表(APS-POQ-Medified)中疼痛对患者影响程度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对一般活动、睡眠影响、情绪影响、步行能力、与他人的关系、有助于康复的活动等6 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影响程度采用0~10 分表示,其中0 分为无影响,10 分为完全影响,分值越高提示疼痛对患者活动影响越明显,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22,提示量表信效度良好[7]。(4)康复情况:记录两组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于干预后72 h 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发放NRS 量表、PSQI 问卷、疼痛对患者影响程度问卷,患者填写相关问卷前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相关问卷内容及调查目的,责任护士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问卷内容,并根据患者回答内容填写相关问卷。患者预后情况从患者病历中获取相关数据。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及疼痛对患者活动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年龄22~52 岁,平均(32.45±3.89)岁;肌瘤直径3~15 cm,平均(4.98±1.21)cm;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58.22±3.12)min;术中出血量110~145 mL,平均(121.22±4.56)mL;初中及以下15 例,高中/中专20 例,大专及以上15 例。对照组年龄22~54 岁,平均(32.78±3.53)岁;肌瘤直径3~16 cm,平均(5.02±1.37)cm;手术时间35~85 min,平均(57.96±3.58)min;术中出血量110~150 mL,平均(121.78±5.02)mL;初中及以下16 例,高中/中专18 例,大专及以上1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比较 两组干预前NRS、PSQ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NRS、PSQI 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对患者活动影响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一般活动、睡眠影响、情绪影响、步行能力、与他人的关系、有助于康复的活动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一般活动、睡眠影响、情绪影响、步行能力、与他人的关系、有助于康复的活动方面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对患者活动影响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对患者活动影响评分比较[分,()]
表2 (续)
2.4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表3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3.1 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的护理干预可减轻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目前临床上对术后疼痛的控制尚无统一有效的方法,护士针对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处于一种被动状况,多是在患者或其家属主诉疼痛时才会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8]。疼痛评估是疼痛治疗的基础,准确的评估结果是保证疼痛管理质量的前提[9]。研究指出,活动性疼痛的痛感较静息性疼痛更加强烈,尤其在术后3 d 内,活动性疼痛强度为静息性疼痛1~3 倍[10]。若护士未能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会导致护士得到的疼痛程度结果与患者自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术后疼痛管理难以达到预期要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 NRS 及PSQI 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说明活动性疼痛评估可帮助医护人员调整术后镇痛方案,提高镇痛效果,改善患者睡眠状况。这是因为患者静息不动时,机体产生疼痛的因素较少,患者对静息性疼痛感知的敏感性比较低,而在患者活动时进行疼痛评估能提高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同时护士可根据患者活动时疼痛感对其实施阶梯性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疼痛干预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患者镇痛效果[11-12]。
3.2 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的护理干预可减轻疼痛对患者活动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前一般活动、睡眠影响、情绪影响、步行能力、与他人的关系、有助于康复的活动方面评分处于较高水平,说明疼痛感不利于术后康复锻炼的开展,还会导致患者负性情绪明显,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干预后观察组一般活动、睡眠影响、情绪影响、步行能力、与他人的关系、有助于康复的活动方面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表明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的护理干预能减轻疼痛对患者活动的影响。患者静息状态时疼痛感知较弱,因此患者可能会选择自己忍受疼痛,从而影响疼痛评估效果,不利于护士为患者制订疼痛干预策略[13-15]。而在活动状态下评估患者疼痛感能让护士准确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并制订针对性疼痛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疼痛管理效果,减轻患者活动时疼痛感[16-17]。
3.3 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的护理干预有利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康复 术后镇痛不足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疼痛感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患者术后下床活动及康复训练积极性及依从性[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表明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康复。这是因为活动性疼痛评估是在患者活动期间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使疼痛评估更加准确,有助于护士及时采取有效的疼痛干预措施,从而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感,增强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的信心,提高患者下床活动积极性,有助于患者肠道蠕动,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促进患者康复[3-4]。
综上所述,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干预能有效减轻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疼痛感,减轻疼痛对患者术后活动造成的影响,利于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少,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日后研究中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以提高课题严谨性及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