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县:小额信贷“带”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动力

2022-09-14 13:01曾学鸿曾晓平曹高明
老区建设 2022年16期
关键词:双孢菇贷后小额

□ 曾学鸿 曾晓平 本刊记者 曹高明

乐安县把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的政策落实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四个不摘”重要内容常抓不懈。为完成全年新增贷款规模较去年只增不减的目标任务,6-12月份该县需新增贷款8260万元,截至8月14日,已完成新增贷款5416万元,完成任务占比65.57%。基本实现了“放得出、贷得准、用得好、收得回、有成效”的良性循环目标,为加快产业发展、激发自主创业热情、助推脱贫户(监测户)稳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乐安县乡镇小额信贷工作推进会

“三个到位”确保小额信贷“放得出”

政策宣传到位。该县印刷2万余份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单,下发到乡村干部、县结对帮扶干部和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监测户)手中,大力宣传了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做到了政策宣传全覆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对象实现了应贷尽贷、能贷尽贷,有效破解了脱贫户(监测户)发展产业和自主创业资金短缺“瓶颈”。

调度推动到位。该县领导高度重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应贷尽贷”政策落实工作,多次召开了调度推进会,通报了各乡镇贷款余额获贷比、贷款余额、当月新增贷款,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制定过硬工作措施,下达指导性计划。把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纳入乡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年终目标考核重要内容,作为抓好产业帮扶的重要考核指标,做到一周一排名、月月有通报、有调度,形成争先恐后的良好态势。7月30至31日(周末双休日),该县乡村振兴局局长与县农商行行长、相关乡镇长坐镇县(乡镇)农商行指挥作战、协调进度,赶在月底前审批发放当月度申请款项,为下半年首月度首战告捷奠定了基础。

贴心服务到位。该县要求把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具体工作内容来抓,组织乡镇包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干部,对有劳动能力、有发展各类产业贷款需求的所有脱贫户(监测户)进行入户全面摸排,并提供一对一、心贴心服务。符合条件的,除贷款合同签字、对象照相外,其他资料手续均有干部“跑腿”代办,有的干部亲自驾私车接来乡镇农商行网点办理贷款签字手续;有的信贷员与乡村干部一起登门上户办理信贷手续。对贷款需要夫妻双方签字,一方又在外地务工而无法及时回家签字的,该县农商行降低门槛大开绿色通道,由乡镇或村级出示外地务工证明,则只需一方签字即可放款。

▲乐安县罗陂乡杏园村百亩白莲基地

“三大引领”确保小额信贷“用得好”

特色产业引领。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该县在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下功夫,已发展双孢菇130万平方米、中药材4.2万亩、白莲1.5万亩、设施蔬菜1.2万亩、烟叶1.5万亩、蚕桑1.6万亩、绿色生态稻3万亩、稻田养鱼1万亩、小黄肉牛出栏1.3万头,直接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增收8000户次以上。特别是双孢菇产业已建基地97个、大棚2010个,其中261户脱贫户通过申请贷款参与双孢菇生产,户均年增收在5万元以上。

经营主体引领。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脱贫户(监测户)”的产业帮扶模式,密切经营主体与脱贫户(监测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该县已创建龙头企业27个、合作组织423个、家庭农场25个,直接或间接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增收8609户次;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513人,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增收1795户,使得他们学有标杆、做榜样,投入有信心、发展有成效。该县已有132户脱贫户信贷入股蔬菜产业基地等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帮扶车间),实现“分红+基地务工”双份收入,户均实现增收5.2万元以上。

▲乐安县增田镇脱贫户正在双孢菇基地务工

技术帮扶引领。为确保贷款对象发展产业实现增产增收,该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产业发展技术服务网络,在定期举办适用技术培训的同时,各行政村均配备了科技指导员,通过点对点引、面对面学、手把手教等帮扶方式,不断提高种养技术水平,有效地防范了脱贫户因缺术而减产减收的风险。

“三项举措”确保小额信贷“收得回”

出台管理办法。出台了《乐安县产业帮扶贷款资金贷后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乡镇政府是实施产业帮扶贷款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信贷政策宣传、对象初审、贷后监管、风险预警、到期催收等工作,压实了乡镇抓好政策落实的责任,增强了承贷金融机构放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落实跟踪问效。为强化对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项目实施管理,各乡(镇)村干部和基层农商行信贷人员,均要对贷款对象的“贷前、贷时、贷后”监督管理和综合服务,贷前强化诚信教育,指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是发展产业实现增收的有偿启动资金,要切实做到“用好用活贷款、到期自觉偿还”;贷时,对信贷对象、资金用途、产业状况等进行审核签字把关;贷后,跟踪服务,协调解决生产经营存在的实际问题,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贷款到期前,乡镇(村级)乡村振兴工作站(室)与基层农商分行均提示信贷对象还贷信息与相关手续。对个别逾期对象,乡村两级干部与基层信贷员一起上户,深入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共同做好催收工作,对确需续贷展期的,经审核稳妥办理。对已产生短期逾期的,该县采取果断有效措施,组织各方力量协助金融机构催收助收,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收得回”提供保障。

实行产业保险。为降低发展产业风险确保信贷资金使用安全,该县还实施了“双孢菇、烟叶、蚕桑、繁育母猪、优质稻、中草药、冬瓜”等特色产业保险,有效提高了脱贫户生产经营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上年度,承保公司已为该县因产业受灾而遇损农户理赔820万元,受益农户达1886户,其中脱贫户292户148万元。

猜你喜欢
双孢菇贷后小额
减振包装对双孢菇采后贮运品质的影响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能力建设措施和方法
双孢菇饼干的生产工艺
扶贫小额信贷最长可延期至2021年3月底还款
舒兰农商行 陆续出台两款贷后管理实施细则
山西实现双孢菇出口零突破
赶着时间卖的双孢菇
重庆将开展小额扶贫保险试点
加强贷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常回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