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间逐梦乡村振兴的“兵支书”

2022-09-14 13:01邓凌云
老区建设 2022年16期
关键词:甲鱼集体经济建设

□ 邓凌云 郑 辉

一曲军歌,唱不完男儿的忠肝义胆,一声军号,道不尽军人的壮志豪情。在抚州市乡村振兴中有这样一群“兵支书”。他们曾经身着军装保家卫国,如今脱下战衣仍不改军人本色,扎根乡村,挥洒热血,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尖兵。他们初心不改、军魂依旧,在乡村振兴疆场上再次吹响激情冲锋的号角。

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张保贤,1991年12月入伍,1995年12月退伍。现任东乡区孝岗镇张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他以“党员联系户”为基本框架,发出“群众点单我接单”“党员亮灯树旗”等号召,扎实开展党员联系群众工作,积极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安装太阳能路灯300余盏、高清摄像头100余个、大喇叭13个;打造乡风文化宣传阵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实现《村规民约》入会、上墙、进群。2016年以来,张保贤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突破口,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抓住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契机,积极推动秀美乡村建设,争取项目资金30多万元新修了2条约1.4公里、宽3.5米的公路,道路全线实现绿化、美化、亮化。

村里经济发展的“领路人”

徐振华,2020年南城县徐家镇下弓村党支部换届,退伍军人徐振华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了一名“兵支书”。上任后,徐振华带领村“两委”不断加强班子建设,并立足村情民意,全力培植增收产业,重点抓好民生项目。在徐振华的带领下,下弓村依托当地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和农机服务,成立了下弓村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配备割稻机一台、插秧机三台,为村民提供育秧、插秧机械化等农事一体化服务。室内育秧流水线不仅能满足下弓村2000多亩农田作业需求,同时还为周边村提供育秧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用实际行动践行“粮食安全”

吴林芳,2021当选为南丰县太和镇下洋村党支部书记,成了一名光荣的“兵支书”。下洋村是南丰龟鳖产业大村,龟鳖行情较好,村民都想扩大龟鳖养殖规模。为有效制止私挖乱建破坏耕地行为,吴林芳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逐户上门宣传,详细讲解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相关政策;同时,带领村组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经常性巡查。截至目前,共制止私挖乱建行为13起,保护耕地43亩,完成早稻种植面积826亩,落实一晚种植面积1480亩,以实际行动践行‘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吴林芳还通过抓好日常环境卫生监管、落实房前屋后“责任三包”、开展“清洁家庭”评比等举措,提升了群众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年来,该村先后完成了“三拆”面积1500多平方米,遏制乱搭乱建行为17起。用好“中国龟鳖良种第一镇”品牌,主攻龟鳖产业发展。通过各方筹集资金170万元建设了130亩标准化母甲鱼(产蛋)养殖基地项目,利用市场化运作,引进投资主体养殖甲鱼;积极争取80万元项目资金,建设山塘修复加固工程,改建生态甲鱼养殖基地;并争取南丰县“财政强村贷”项目贷款100万元,与江西添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发展商品甲鱼养殖产业,形成以村级集体经济为引领,探索“母甲鱼+生态甲鱼+商品甲鱼”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拉长了南丰龟鳖发展产业链,预计到2022年底,下洋村村级集体经济可实现经营性收入120万元,增长20%,可解决就业(其中脱贫户6人)120人。

让里木村开出幸福之花

余连坤,退役军人本着建设家乡的初心,响应乡党委的号召到里木村委会工作。担任资溪县高田乡里木村村支书以来,他因村施策,落实党组织工作制度,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促进村级党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支部统一领导、各方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积极争资立项,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改厕工程,重点整治乡村环境脏乱差和污水治理问题,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致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村组对户籍人口进行摸排,做好户籍人口信息采集,详细掌握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就业情况和收入情况;结合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柑橘和生态优质大米。目前,全村柑橘类种植规模达290亩,其中甜橘柚190亩,“红美人”柑橘100亩,大米种植面积100亩,带动大户种植1000余亩。

群众的领头雁、火车头

聂香贵,2005年12月退伍返乡,先后担任广昌县水南圩乡水南村民兵连长、水南村委会主任、水南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他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聚焦富民产业,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他扎根基层十多年有丰富的村组工作经验,针对水南村的落后发展状况,他沉下身摸情况、找“病症”,组织专业人员实地考察“光伏发电+茶树菇生产”项目,同时整合相关部门的帮扶资金1300余万元,启动“棚光互补”示范工程,探寻绿色发展和茶树菇产业升级的道路。目前,该工程光伏年发电总量1200千瓦,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余万元,棚下还可种植茶树菇200万筒,每年可解决近15户约30人的就业问题,实现创收60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他还狠抓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清洁家庭示范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举办“道德讲堂”“纪律讲堂”,让村民学有目标、学有榜样。依托村文化活动阵地,他经常组织村民开展技能培训,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育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

一日当兵,终身是兵。他们时刻按照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身着戎装时,他们是保家卫国的铮铮男儿;脱下军装后将军装穿在心里,甘做一名不穿军装的“兵”。他们勇担使命,以村党支部书记的身份,成为振兴乡村的标兵骨干。守初心、担使命、走前列、作表率、挑重担、善作为、立新功,在乡村振兴再出发大潮中,为各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贡献力量,真正践行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离军不离党。”

猜你喜欢
甲鱼集体经济建设
朱桥甲鱼席:汤浓味鲜 醇而不腻
寒露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吉祥三宝”破壳记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沪上甲鱼旧事
下半年甲鱼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