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新媒体背景下,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更加方便快捷,而传统媒体在网络环境中的发展明显滞后,难以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宣扬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为做好舆论引导,新闻媒体需要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势,做好网络新闻评论传播的创新,要立足公信力的提升以及正确引导价值观,进而合理应用网络语言吸引更多年轻群体,通过可视化表达提升传播力,打造立体分发渠道,才能有效提升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质量,扩大影响范围,促使网络新闻评论稳定发展。文章通过概述网络新闻评论的含义,分析网络新闻评论类型、特点,以及网络新闻评论融媒体传播面对的问题,进而探讨网络新闻评论融媒体传播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网络;新闻评论;特点;传播;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6-0129-03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多元,而媒体市场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闻媒体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也在网络技术的助推下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当前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仍旧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刊发载体的改变层面,而在融媒体传播方面不尽如人意。
新闻评论,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对最近发生且具备普遍意义的事件展开议论、发表意见的文体。网络新闻评论,顾名思义就是新闻评论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发展。而《网络新闻实务》也针对网络新闻评论给出了定义,“网络新闻评论就是在网络媒介上就新闻事件或当前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其主要强调新闻评论的刊发载体,即网络媒介[1]。
传统新闻评论网络版,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上的新闻评论转载到网络媒体上。就国内的发展状况而言,很多新闻网站都有依附的传统媒体单位,所以很多网络新闻评论都是从依附的传统媒体单位搬运而来。这种传统新闻评论网络版,大多都是将传统新闻评论复制到网络媒体上,没有修改其内容和形式。
原创网络新闻评论,顾名思义就是网站评论员、网站特邀评论员,在网络上首发的新闻评论文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快速崛起,内容原创、版权意识也在不断觉醒,未来,这种原创新闻评论会成为主流,并且会出现大量的网络新闻评论文章。
从广义上而言,网络新闻评论更加注重评价性意见这个概念,所以不会强制要求评论文章的完整性,所以这就包含网络中跟帖新闻评论、论坛新闻评论、自媒体个人评论等具备网络化特点的评论形式[2]。
跟帖新闻评论,大多都是广大受众在阅读部分新闻信息后在跟帖区发表的评论性言论。目前,受众浏览网络评论的热情高涨,这无不体现了新闻评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般而言,这些评论短小精悍、反应敏捷、随机性强,而且是针对一事一地的临时看法。
論坛新闻评论,基本都是网民在网络论坛或者社区中交换各自的看法。同跟帖新闻评论针对一事一地发表评论不同,论坛新闻评论更倾向于针对新闻事件进行群体性探讨,而且其中集结了很多看法独特的专家、“意见领袖”等,同时也包含海量的网民。
自媒体个人评论,是在网络平台上,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广大网民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也包含网民针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看法。这种网络新闻评论覆盖面非常广,而且涉及内容非常宽泛,在“人人皆媒体”的时代,这种新闻评论成为网络新闻评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传播主体多样化
在网络平台上,参与网络新闻评论的主体规模非常庞大复杂,而且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参与网络评论不再受到时间、地点、年龄等的限制。人们也能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获取新闻信息,同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造就了网络中传播主体多样化的特点。在网络世界,发表新闻评论不再是权威媒体的“专利”,广大受众都能参与其中,同时也会对新闻事件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二)评论内容思想多元化
在网络中,因为参与评论的主体数量庞大且复杂,所以对于同一个新闻事件评论思想呈现多元化特征,针对一个新闻事件的评论数量甚至可以高达几十万条。而且对网络新闻评论进行细分,可以发现其不仅包含多种新闻评论,同时也包含海量的网民意见等,而且其中讨论的内容、话题涉及范围非常宽泛[3]。
(三)评论内容个性鲜明
网络新闻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也比较容易被广大网友接受。但从具体的新闻事件和评论内容来看,广大受众普遍感兴趣的是争议性、个性化强的内容。在传统新闻栏目中,这类新闻内容也往往会让现场嘉宾出现激烈的观点交锋。而在网络环境下,广大网友发表评论更多的是为了相互探讨,在探讨过程中更容易针锋相对,也容易出现意见不同的情况。
(四)评论传播互动性强
与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相比,网络评论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更强的互动性,而且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更近。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言论发表和新闻讨论过程中,传播者、受众之间的身份转换非常频繁。网络新闻评论有利于提升网络新闻的传播力、影响力,从而不断拓展传播宽度、深度。
(一)传统语言风格不受网民青睐
网络环境下,网民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个性鲜明,甚至部分网络用语会在短时间内爆红,成为广大网民广泛使用的网络热词,而且这些网络用语的传播力也非常强。但是传统新闻评论由于过于谨慎、正统而显得“呆滞、没有活力”,甚至部分网民觉得传统媒体发表的新闻评论大多是空话、套话等。所以,我国大部分网络用户都不太喜欢传统新闻的语言风格,造成传统新闻评论传播力不足。
(二)受众主体地位不断提升
目前,网络新闻评论在选题方面比较依赖传统媒体,而且具备相应的主观性,具体而言就是“选题我来选,你来看”。但在融媒体环境下,广大网民在网络新闻评论选题方面更倾向于“我想看什么,你来出选题”,体现出受众的主体性。所以,网络新闻评论面对的问题就是在信息量庞大的信息库中挑选出广大网民比较喜欢的话题,进而引导网民参与新闻评论,从而吸引广大网民的注意力。
(三)受众评论的随意性
在融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和传统新闻评论最大的区别在于,网络新闻评论话语权从部分传统媒体转移到了广大群众。尤其是网络新闻帖子的跟帖以及网络社交论坛中的讨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网民在评论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所以网民评论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无法核实,也就不能保障新闻评论的准确性、权威性。这直接引发了网民在网络上的跟风、吐槽等现象,也不符合对新闻评论在客观、真实、权威等方面的要求[4]。
(四)受众思考浅表化
新闻评论需要立足新闻事实,然后进行深入观察和思考才能形成。而且新闻评论作为需要融入鲜明的思想观点的文章,生产一篇高质量的新闻评论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较长的新闻评论生产时间和当下融媒体传播碎片化、即时性特征冲突,虽然网络新闻评论已进一步增强即时性,但融媒体的传播速度加快,新闻报道、新闻评论之间仍旧存在空白地带,导致舆论真空。面对这个情况,网络新闻评论既要赶上新闻传播的步伐,又要符合准确、权威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创新网络新闻评论生产流程,从而适应网络信息碎片化发展趋势。
(五)评论多平台分发重复
融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拥有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平台,而且大部分新闻网站也都在网络平台开通了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账号。就当下新闻行业的发展情况而言,大部分新闻网站的新闻评论都来自传统媒体。所以,很多新闻网站中的新闻评论都是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数字化,而且在多平台分发的时候也仅仅是对传统媒体新闻评论进行了复制,没有实现融媒体多平台的融合目标[5]。
(一)提升网络新闻媒体公信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广大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高,所以网络新闻传播更需要考虑广大受众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宣传方法,让广大受众在浏览新闻信息的同时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而在融媒体时代,媒体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也需要合理选题,同时确保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等。从传播的视角来看,新闻传播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扩大传播范围,为网络新闻评论奠定基础。
另外,新闻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人零容忍,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评论的影响力、感染力。
在这个过程中,媒体要对新闻评论的影响力有清晰的认知,从而从社会热点出发,关注广大受众的想法,不断提升媒体公信力。
另外,在网络新闻评论当中,媒体也需要不断加强和广大受众互动,在互动中深挖新闻内容,从而充分展现网络媒体的特点,另外还要积极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网络新闻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愿意参与网络讨论的受众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在讨论当中逐渐开阔了眼界,为新闻评论提供了足够的创作资料。在这个背景下,人们逐渐养成了在网络中发言、讨论的习惯,网络新闻评论也随之得到了发展,培养了广大受众自由发表意见的意识[6]。
(二)正确引导价值取向
网络属于公共资源,而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能够促进舆论监督健康发展,提升新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另外,在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虚假信息等对新闻媒体会造成负面影响,降低了媒体对舆论的引导力、影响力,还可能传播错误的价值观。在这个背景下,融媒体要加强自律,制定合理的制度,加强网络评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从客观角度而言,新闻媒体需要关注社会事件,并积极揭露隐藏的问题,展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网络新闻评论作为在网络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事物,其核心仍旧是稳定舆论。但网络新闻评论在这方面的价值仍旧不明显,首先是因为目前网络舆论质量仍旧比较低,作用不明显,其次是很多新媒体追求曝光率,而不具备传统媒体引导舆论的价值取向。
(三)合理应用网络用语
就网络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而言,其需要更加活泼、清新,具备更强的“网感”,这样才能获得广大网民的青睐。目前,已经有很多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已经关注到了语言风格,所以网络新闻评论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评论内容也更加鲜活有趣。例如,“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我是党报评论君”这类幽默有趣且网感满满的句子已经出现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当中。而且地方网站也积极参与其中,如“一言不合就圈粉,朋友圈越来越大,贵粉越来越铁,魅力爆表的开放贵州,就要这么任性”等网络化的表达方式,就出自多彩贵州网,而且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好评。
(四)积极应用可视化表达
传统新闻评论给人的印象大多是官方、刻板、严肃,而网络新闻评论则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突破,如使用动画、直播、虚拟现实、航拍等技术,推进内容可视化。同样,可视化表达也给网络新闻评论带来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例如,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海外版,就通过动漫的方式解读《法海你不懂爱,民法总则学起来》,在广大网民中受到了欢迎。同时腾讯《今日话题》栏目也通过设计感满满的页面受到了广大网民的欢迎。这种可视化的方法让网络新闻评论形态更加完整、鲜活、生动,而广大媒体也在不断探索可视化表达的新方式。
(五)打造立体化分发渠道
在融媒体传播背景下,不仅要关注内容质量,同样也要重视分发渠道。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立体化分发当中,并不是直接复制粘贴同一个评论内容,而是需要立足不同平台的风格进行创作,然后进行细化、垂直化分发。其中包含分发时段、呈现方式等。例如,PC端的网络平台更关注页面优化,微博则需要概要和链接,微信则要关注标题等。例如,《新京报》在微信公众号上的评论定位就进行了细化分工,凌晨体现即时性,展现报纸内容,中午则是扩展内容,为受众开阔视野,晚上则定位于社会热点评论。通过服务不同定位,从而打造立体化的分发渠道,形成传播矩阵,不仅能够提升网络新闻评论的专业水平,也能增强其传播的全面性和时效性。
在融媒体时代,网络新闻评论发展非常迅速,但网络环境千变万化,这就需要媒体树立强大的公信力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力,通过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优势,创新网络新聞评论传播形式,确保网络舆论环境稳定和谐,为社会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丁晶晶.从《新京报》新媒体评论谈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评论的创新与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3):16-18.
[2] 李慧.互联网时代新闻评论的创新发展探索[J].互联网周刊,2021(16):66-68.
[3] 潘俊楠.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网络新闻评论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5):31-33.
[4] 李想.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转型研究[J].科技风,2020(19):76,79.
[5] 张瑞.立足融媒体时代谈舆论场评论工作的新方法[J].中国传媒科技,2019(3):108-109.
[6] 章魁波.网络新闻评论“融媒体”传播的创新思考[J].传媒论坛,2018,1(11):66-67.
作者简介 岳晗,硕士,研究方向:新闻理论、新闻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