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童话教学的儿童想象力培养逻辑、机制与路径

2022-09-13 01:56杜尚荣
铜仁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表象童心童话

张 欣,杜尚荣

基于童话教学的儿童想象力培养逻辑、机制与路径

张 欣,杜尚荣

(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童话教学是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抓手,培养逻辑是课堂教学中主客体在教学中的关系推理,可从知识、教学和认知逻辑三方面层层递进,以此明确基于童话教学儿童想象力培养逻辑。再通过理解童话知识、构思想象画面、守护童心提高儿童想象力,揭示童话教学中想象力培养源泉、目的与核心。进而从夯实表象基础、发展再造想象力、培养创造想象力厘清童话教学下儿童想象力培养路径,且立足童心、童趣、童真进行教学,以此推动儿童想象力发展。

童话教学; 儿童想象力; 培养逻辑; 培养机制; 培养路径

想象力是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而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犹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所要求的,学生要“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1]文件中强调学生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发展,为培养儿童想象力提供依据。与之相应,想象力作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点,是童话教学所关注的核心要素。所以,如何基于童话教学培养儿童想象力,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

一、基于童话教学的儿童想象力培养逻辑

基于童话教学的儿童想象力通常是指学生在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基础上对已有表象进行整合处理,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产生新故事的能力。鉴于此,本研究将“基于童话教学的儿童想象力培养逻辑”定义为教师通过童话教学设计与实施,引导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其中包括引导学生学习童话知识、构思想象画面与养成想象习惯。构成童话教学系统的有知识、教学、认知三个逻辑层面,儿童想象力就是通过这三个逻辑呈螺旋式转化,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实现童话教学有效化。[2]故在童话教学中对于儿童想象力培养逻辑将从知识、教学、认知三个逻辑层面[2]进行深入剖析。

(一)知识逻辑

知识逻辑,回应教师教什么一类问题,它是进行童话教学与培养学生想象力最实质性的因素。[2]何种性质的童话值得学生学习,是否会助力学生获得学习能力的发展,是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最应关注领域。知识逻辑中,统编版教科书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学改革经验,吸收课程改革经验,进行大胆创新。编者注重童话选篇以及童话内容的增减,试图通过童话等多种文体教学对学生进行文学启蒙及培养发展学生想象力。当然,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仅只关注语文学科知识本身与童话知识本体,更多在于如何加强童话文本与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内在联系。从更宽阔角度去理解文本、阐释道理,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展,以此回归教育活动实质,从而避免局限于单纯的学科知识学习,忽略学生思维发展的现象。

具体来说,在选择童话与教学童话方面,教师要下足功夫。比如,2014年我国出台《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知识方面从关注学科逐渐转移至关注人,教师应当在尊重学科知识基础上,更加关注“人”,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更新知识。[3]置身童话教学场域,教师在童话教学过程中,要认真选择知识(哪些童话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逻辑

教学逻辑包括“教”的逻辑与“学”的逻辑,回答的是谁来教、怎么教以及谁来学、怎么学的问题[4]。首先,教的逻辑主要指教师教学,是教师组织教学内容以及进行教学的程序。对童话教学而言,在教学之初,教师要对童话进行充分了解,包括作者、写作背景以及所含深意等等。在课上,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角色,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与方式,引领学生从多方面欣赏童话,深入领会童话内涵,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其次,学的逻辑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童话知识的思维与方式。儿童是具有一定知识结构基础的特殊个体,其在认识了解新事物时会产生重组过程,亦会将已有经验整合到现有学习中,对知识进行融合重组,以高效完成学习。且在认知事情过程中,儿童呈现出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顺序特点。[5]因此在童话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儿童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类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将课堂主动权、发言权归还学生。

除此之外,童话因其自身的独特性,对学生能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在怎样学童话这一命题中,可以利用这一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教师“教”的逻辑与学生“学”的逻辑互相配合。即教师应遵循童话教学的“教学逻辑”来培养学生想象力,以促学生畅游于童话世界,翱翔于自我想象之中。

(三)认知逻辑

认知逻辑回答的是掌握得如何的问题[2],因此,教学效果是认知逻辑中最重要的问题。在童话教学中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学生对于童话知识的感知与理解记忆;二是学生通过学习后在认知方面所得到的发展。认知逻辑揭示了学生学习童话的整体认知过程。其一,夯实童话学习基础是儿童想象力认知逻辑的首要条件,识记字词以及理清段意是童话教学的前提,是培养想象力的第一步。其二,理解童话意蕴是儿童想象力认知逻辑的关键,在打牢基础后,培养学生从自身经历与已有知识中对童话进行正确认知,并且能够对故事产生独有感受和想法。其三,重构价值体系是儿童想象力认知逻辑的要旨,通过学习童话学生将其知识融于自身价值体系中,并且逐渐完善其内容,不断升华童话知识核心内容。

对实际教学而言,遵循学生认知逻辑需要明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以其为基础,在教学中设置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丰富学生童话整体认知,以自身经验丰富学生有关童话想象力。发展儿童想象力,寻求学生认知逻辑突破口,以儿童可接受模式促进其认知发展,吸纳童话思想感情,并探索认知落脚点,使其与童话进行联结与契合。

通过上述分析可看出,知识逻辑、教学逻辑、认知逻辑互相交融,三者逻辑之间存在相当紧密的联系。因此,儿童想象力的培养逻辑必然会体现于学科知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学生认知系统之中。具体来说,一是在知识逻辑之中,转化原有童话本体知识,突出表现童话文本与儿童想象力发展的本质联系;二是在教学逻辑之中,教师将深层次、想象性的童话知识转化为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知识;三是在认知逻辑中,通过师生有效教与学,促进学生知识与认知能力有效转化。综上,通过教学逻辑将童话知识内化于学生认知逻辑之中,儿童想象力培养是立足于文本、通过师生教学并与学生认知能力相沟通的过程。首先,童话知识涵盖内容广泛,学生仅需吸纳其精华,教师要挖掘内隐知识,建构深层联系,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不扼杀儿童幻想,发挥儿童想象力,教学方法多元化,优化整合,触及故事所蕴含本质,进行知识拓展、应用、创造。其次,教学逻辑的起始之处为文本知识,其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学会知识,但是学生学会的不应该只是童话知识,更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身能力,化识为智,促进认知结构发展与转化,为能力发展夯实基础。最后遵循认知逻辑,童话教学中培养儿童想象力是在多要素综合发展下相互交互产生的结果。有效认知逻辑在学习过程中应是契合其认知规律,并且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及有效学习,还应实现学生对于童话故事的深入理解及学生在童话学习中相应能力的提高等等。可见,提高儿童想象能力、促进其思维发散是培养逻辑的关键之处,且培养儿童想象力取决于知识逻辑、教学逻辑和认知逻辑间的有序与有效转化。[4]

二、基于童话教学的儿童想象力培养机制

“表象”是学生产生想象的基础,所拥有表象基础越雄厚,再造想象的形象就更丰富。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学生对童话故事充分理解并且拥有足够多表象的基础上,就会出现“再造想象”,而当学生在脑海中出现了思维发散进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就意味着“创造想象”的出现。故此,依循想象力的生发机理,本文以培养儿童想象力为目标,提出基于童话教学的儿童想象力培养机制,从童话知识、构想画面、守护童心三个方面加以论证,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儿童想象力培养机制图

(一)想象力的培养源泉:童话知识

童话知识是学生学习童话的起点,它作为现实世界在其他场域的表现形式,从儿童视角出发,利用不同艺术手法与表现方式呈现出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故事情节。学生在学习童话知识过程中能够进行想象式体验,拓宽学生想象维度。当童话知识逐渐趋于完善的情况下,在童话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能够取得显著效果。[7]这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中,要求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1]的题中之义。简而言之,儿童想象力培养始于对童话知识的学习。

1.多类型的童话知识为想象力发展奠定基础

童话知识为什么是想象力的培养源泉?因为童话的分类丰富多彩,每一类童话故事都能够触发学生想象力的开关,都为学生想象力发展提供“养料”。故众多童话知识共同构成学生想象力发展的“培养源泉”。

首先,根据作品的不同来源可分为科学童话等。以科学童话而言,故事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述科学知识,保护学生的思维方式,且故事情节离奇,符合儿童心理特征,为学生提供广阔空间,为学生发展想象力奠定基础。

其次,按照表现手法可分为拟人体童话等。以拟人体童话而言,它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其与人类一样,这与孩子们万事万物皆有生命的思想不谋而合,维护孩子童心。伴随着童话情节的起、承、转、合,学生不断在头脑中想象故事画面,并在故事指引下不断联想,其想象力也逐渐得以培养。

最后,以童话体裁可分为童话剧等,学生基于文本对故事进行想象,丰富故事情节,按照自身的想法逐渐完善剧本。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童话中,大胆想象故事走向,充分体验故事魔力。

无论是在哪种童话故事中,世间一切都被赋予了生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之对话,在故事中感知世界、体验情感,发展想象力。

2.多元的童话表现手法为想象力发展提供渠道

童话知识如何是想象力的培养源泉?它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使得童话更加鲜活生动,使其变成了想象力的培养源泉。具体来说,涉及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第一,夸张指在童话中运用极度夸大语言去描述其中人物,童话中运用夸张手法,使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夸张性的事物更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想象。第二,拟人指把事物人格化。故事将事物进行赋予人的思想后,儿童会产生好奇心理,并且对其产生想象。拟人化的故事基本不会脱离生活情境,因此儿童可能会想象自己是其中每一个人物或自己亲身参与故事后所发展的故事,进而发展学生想象力。第三,象征指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与人物形象,表达童话故事种种深层含义,而象征与童话知识哲理息息相关,其作用在于启发学生思维,加深其对于知识理解。童话以一个个离奇的情节展现深刻的道理,使学生在想象之中体验情感。

总而言之,教师以童话知识为基础,课堂教学为路径,师生互动为方式,竭力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想童话画面与情节,助力学生想象力发展。

(二)想象力的培养核心:构想画面

1.童话画面的构想三阶段

在童话教学中培养想象力主要通过三个阶段。第一,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对童话故事产生阅读欲望,为学生产生想象过程与结果作铺垫。第二,学生构想画面。学生通过情境对话与表演,能够对童话加深理解,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对故事进行重构、创造,从而获得对故事新体验与认知。[8]第三,强化学生想象。在学生对童话进行再造与创造性想象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想象融入童话故事或重新创作故事中,并且激励学生将续编或重编的故事分享给大家,以此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想象力,这样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想象力,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想象力与表达能力的有机结合。

2.童话画面的构想与延伸

首先,构想画面为学生学习童话知识、发展想象力提供了场域。学生不仅仅是对童话知识描述的情境进行再造想象,还能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造性想象。也即是说,在这个场域中,童话知识与学生想象力实现了联结,画面得以构想,想象得以生成。学生建立了适合该情境下童话知识与想象力的联合策略,在该联合下,学生不仅仅是对这一情境进行再造想象,还能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造性想象。其次,童话故事有情境,加之语言铺垫,学生进行创作或续编,推动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使学生在想象过程中加深对于童话知识本身理解,增强自我想象能力。最后,教师在帮助学生构想画面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对其构想画面的思索与表达,通过对构想画面进行合理编排、设计,并表达或表演出来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于童话寓意的多方面理解,以助于童话的真善美与学生童真、童趣、童心的结合。

(三)想象力的培养目的:守护童心

1.守护童心的精神价值

童心通常指小孩子天真淳朴的心性[9],童话用适宜儿童的语言艺术去教育他们,与其本身纯真、美好相契合。优秀的童话故事丰富着儿童想象力发展,滋养童心成长,守护学生童心向美好方向发展。[10]譬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篇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在学习过程中,童话能够滋润学生的童心之初——真善美,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构建学生健康人格。[11]在童话教学中,实现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构建正确健康人格的目的,这亦是守护童心的精神价值所在。

2.守护童心的实施方式

一方面,守护童心是在童话知识和培养想象力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对于大多童话来讲,它们作为现实世界的间接映照,每一篇童话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与人间真善美的精神内涵,这些都与学生童心本真相互辉映。童话知识本身就是守护童心的实施方式之一。

另一方面,童话教学以守护童心为目的,教师需改变陈旧教学模式,在设计、组织、开展童话教学活动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可通过对学生进行鼓励、对学生想象保持充分尊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想象以及主动表达的学习习惯,为发展学生想象力奠定基础。[12]

简而言之,守护童心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目的所在,以学生及学生思维为培养对象,以童话知识为工具,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想象力为要点,是学生在童话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活动。

三、基于童话教学的儿童想象力培养路径

童话的本质在于将天底万事万物进行拟人化描写,教师在童话教学中,以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培养儿童想象力。具体而言,在培养儿童想象力时,可以抓住三个关键点进行培养:表象、再造想象力、创造想象力。

(一)倡“童心”,夯实表象基础

李贽认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13]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想象过程是学生针对已有表象分析综合的过程,表象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基础,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助力学生积累表象时要顺应“童心”,守护“童心”。

1.激发兴趣,感受生活

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及对于生活经历的观察是学生积累表象的来源。首先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观察,并且让学生学会抓关键点,引导学生感知表象,为学习童话故事夯实表象基础。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切实领会事件要义,且引领学生产生自我理解。最后,在引导观察中,教师要顺应童心发展,切勿将其成人化,切勿将一件事设定为唯一角度,禁锢学生想象。

2.积累表象,启发思维

厚实的表象基础是开启学生想象思维的起点。首先,表象是学生能够产生想象先决条件之一,只有积累丰富表象,学生想象力培养过程才能顺利开展。其次,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会以自身角度进行观测,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想法表达出来,同时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有利于学生对事物了解更为清晰,充实表象储备,为学生想象力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在学生牢固事物印象后启发学生对于该事物的兴趣点,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且有意识指导学生将所思所想进行记录。

3.丰富表象基础,注重表象质量

表象基础固然重要,但既要注重表象数量,更要注重表象质量,表象质量决定着学生想象程度以及想象内容。一是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充实表象基础,采集足够素材进行想象,丰富学生想象发展进程。二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经历都有可能成为所积累表象。如负面表象被学生吸纳,不仅不利于学生发展想象力,还会误于学生培养与发展。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表象时,还要注重表象质量。

(二)护“童真”,发展再造想象力

童真指儿童天真的本性,其为儿童本质特征,主要表现为天真烂漫、稚气犹存。童话故事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易于想象的世界,学生利用已有表象与生活经验进行想象,通常会对故事进行改造,想象故事还会如何走向。因此,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力需通过再造故事情节、场景及形象进行培养。[14]在对教材理解基础上,利用情境等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对童话故事进行再造想象。

1.再造故事情节

童话情节编排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充满幻想意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抓住幻想、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于童话情节的再造想象。在童话描写中,部分情节会有留白,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教学点,应用适当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进入童话。例如《纸船和风筝》中对于故事情节有留白,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留白情节是学生会深入思考的,这是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力的关键。

2.再造故事场景

场景指童话故事能够发展的空间位置。教师要用对方法激发学生对童话场景的想象,比如应用多媒体、音乐剪辑以及情境创设等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走出课堂、教室、生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例如《海的女儿》教师用PPT以及音乐渲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直观图片、动画以及狂风暴雨、悲情音乐的渲染,还有教师在场景建设过程中对于文本的演绎,给学生视觉以及感情上的冲击,让学生对于童话场景有所了解,从课堂教室走进深海、走进宫殿,再回归课堂。以学生童心童趣为基础,培养学生再造童话场景,发展学生再造想象力。

3.再造故事形象

形象为一篇童话故事的主体,每篇童话都是围绕主体进行描述。首先,每个形象都是作家创造想象的结果,作家通过对形象的刻画期望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塑造。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再造想象力基于童话主体之上,利用故事“空白”,对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环境进行补充想象,期待学生发挥想象力,让故事在自我充盈中更加完满。最后,针对学生再造故事形象,教师需要深刻理解故事的内容与形象,在此基础上,采取合理教学方法,将学生代入故事情境中,引导学生对故事产生共鸣,促进学生再造童话形象,发展再造想象力。

(三)存“童趣”,培养创造想象力

童趣指童年生活的情趣与兴趣。[16]童趣是儿童在童年时期基于自身经验所特有的情绪体验,首先,童趣是不可复制的事物,也是助力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必备基础。其次,童话依据儿童心理特质与学习特点塑造鲜明人物形象、打造奇妙场景,其以夸张性、奇特性等吸引学生,并且激发学生童趣。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助力学生打开想象大门,搭建想象桥梁,在学生已有基础之上指导其将情绪体验进行延伸,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1.紧抓课文留白,大胆想象

留白是童话给予学生想象空间最大的场域,教师应紧抓故事留白,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首先,在教科书收录的童话故事篇幅不长,胜在以简洁语言传承意蕴,并且在情节与人物形象中常常为孩子们留下诸多想象余地,教师要抓住教学时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对童话进行创造。其次,在学生创造过程中,学生创作只要思想正常、内容健康,教师就应予以充分肯定,学生才能大胆想象、不胆怯,无论是其对于童话的创造想象力还是创造性思维都将得到长足发展。[17]最后,儿童思想活络,基于其对童话的理解,创造想象可以超越自身直接感知事物,让学生置身于自我想象,充分培养其创造能力。

2.渗透游戏精神,体验童话

游戏精神是童话的基本美学特征,利用游戏形式组织童话活动,既体现了对儿童天性的尊重,又充分利用了童话的基本精神。[18]首先,教师应用游戏教学将童话故事带入不同情景与人物,使儿童从接受者变为参与者,积极投入课堂。其次,儿童可在游戏过程中增强个人对童话的体验,加深学生情感认知,促进学生自主想象。最后,所有游戏都应基于文本,立足于生活,引领学生想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童话教学中设计组织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童话故事,促进学生开展创造性想象。

四、结语

童话是引导学生展望未来世界之门,是能够充分发展学生想象力之窗。教师要以童心童趣童味为基础,带领孩子进入童话世界,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未知世界,在童话文本中教会学生自由飞翔。童话作为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文体,对开发儿童想象力至关重要,在童话教学中,以文本为支点,通过朗读、表演、写作等形式,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积累表象基础,发展再造想象力与培养创造想象力,可以为学生创设想象空间,点燃思维火花,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童话世界中取得美妙情感体验,助力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朱德全,张家琼.论教学逻辑[J].教育研究,2007(11):47-52.

[3] 彭寿清,张增田.从学科知识到核心素养:教科书编写理念的时代转换[J].教育研究,2016(12):106-111.

[4] 龚静,侯长林,张新婷.深度学习的生发逻辑、教学模型与实践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5):46-51.

[5] 张秀花.基于儿童认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2):62-64.

[6] 姚颖,许晓芝.三十年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述论[J].教育学报,2011(5):85-91.

[7] 张华奎,王学娟,马西挺.童话打开学生想象与创造之门[J].人民教育,2021(Z3):113-114.

[8] 张小花.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S1):258-259.

[9] 毛丽平.小学童心教育活动的模型建构[J].上海教育科研,2021(8):67-71,85.

[10] 闫春梅.童话教学的现实误区与理想探寻[J].教学与管理,2012(29):29-32.

[11] 李海鸥.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4.

[12] 张学青.擦亮童话——对小学童话教材和童话教学的重新认识与思考[J].人民教育,2011(Z1):53-57.

[13] 王丽,李涛.李贽“童心说”的现代性精神特质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学报,2020(1):120-128.

[14] 张红玉.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想象力培养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5.

[15] 崔秀花.童话教学要有“童话味”[J].教学与管理,2018(14):27-28.

[16] 芦歌.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6.

[17] 何夕林.发展学生创造想象力的探索[J].化学教学,2001(6):13-14.

[18] 闫春梅.童话精神与儿童审美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The Cultivated Logic, Mechanism and Path of Children's Imagination Based on Fairy Tale Teaching

ZHANG Xin, DU Shangrong

( School of Educatio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

Fairy tale teaching, the key of imagination, brings rich logical connota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imagination, which can be progressed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knowledge, teaching and cognitive logic, so as to clarify the cultivation logic of children’s imagination. Through understanding fairy tale knowledges, conceiving imaginary pictures, guarding children’s hearts and promoting their deep integration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under fairy tale teaching, improving children’s imagination, and revealing the source, purpose and core of imagination cultivated in fairy tale teaching. In addition, we will consolidate the superficial foundation, develop and reconstruct children’s imagination, and cultivate the creative imagination to clarify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children’s imagination under the teaching of fairy tales, and teaching based on children’s hearts, children’s interests and innocence,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imagination.

Fairy tale teaching, children’s imagination, cultivation logic, cultivation mechanism, cultivation path

G622

A

1673-9639 (2022) 04-0065-08

2022-05-22

张 欣(1998-),女,仡佬族,贵州遵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杜尚荣(1980-),男,土家族,贵州铜仁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小学教育。

(责任编辑 陈昌芸)(责任校对 王立平)(英文编辑 田兴斌)

猜你喜欢
表象童心童话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表与里
童心绘天下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透过表象看公式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