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则周
(福建日报)
纵谈摄影的话题,有必要谈及美术,摄影与美术都属艺术范畴,这两者可谓一对“艺术姐妹”,有着一定的相同“基因”,在审美、美学意识等方面有着较大的相通之处。这两者都是艺术的载体,从本能属性而言,其表征就是为人们展示出美的画面和空间,并蕴含着特定的内涵,其中给人以形感、质感,乃至人们最为追求的美感加以昭示,给人以视觉上的感染力、冲击力,并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说到摄影,特别是艺术摄影,在此很有必要谈谈美术的特性,艺术家认为,美术富具造型性、视觉性及其空间性,能在平面或者三维空间等塑造形体、创作可视性艺术图象。从事艺术的人理应知道,绘画与雕塑、浮雕等具有凝固瞬间或定格静态的特性,在艺术范式上与摄影关系最为接近。显然,摄影的特性是以纪实性语言而见长,在艺术摄影方面颇受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等影响。美术的素描、写生等技法是基于写实,进而融入创意,展示想象的空间。摄影讲究的是“形”,有人说摄影的表象就是“摄形”。近两百年前摄影技术发明后,客观上在一定的层面促使美术趋向更为偏重主观的风格,有意与摄影这一具有“天然造型”的功能拉开语言距离。但也激发不少画家提高写实技法,以达到“以假乱真”、惟妙惟肖的艺术境界与摄影媲美,并进一步彰显意境,昭示艺术魅力。
摄影是光与影的“黑白”、色彩展幻的瞬间组合的定格。摄影艺术通过了光学、物理、数码等成像,极有形感、质感等特征,是主体和客体的空间交融。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时下电脑技术、数码影像、计算机,以及高清电视、智能手机等占了主导和统治地位,成为摄影的坚强后盾,因而映像艺术形成之规模广为传播。高科技所产生的视觉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设计艺术的更迭和创新。手绘、喷绘等在较大的范围淡出人们的视野,对人的思维模式、创作理念及其情感体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艺术相通,摄影与美术更是有着较多方面的共脉同源,对于摄影,尤其是艺术摄影,美术无疑构成了摄影门类,以及新的摄影设计艺术的技术等基础。就这十几年来发展颇快、极为先进的数码影像而言,美术是多元艺术形成产生的重要的审美观照、审美心理之基础。现代高科技的影视技术对常规摄影、旅游摄影、艺术摄影等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潘朝阳对这方面不但倾力推动并深有探寻和卓见。记得从前我在福建日报美术摄影部当记者、编辑,尝尽了冲洗照片的麻烦。用传统旧式照相机拍摄照片,当场或事后无法看到所拍的图像。要冲洗照片,首先要配好显影水,而后躲进暗房进行,那程序太复杂繁琐,基本都要一两个小时。
艺术本是对现实生活的发现和选择,并融入艺术构思和想象的创作意念,从而加以再现。艺术创作的原则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影视艺术同样也表明了这一点。在摄影艺术中重视光线的调节与运用、精心的布局构图很关键,所谓的“光影”很重要,当悉心考究并运用得当。但这些往往会受到较多客观条件的制约。知名学者金俨对艺术摄影的研究颇有见地指出:“光线应用是摄影艺术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要运用好光线进行室内的外景背景营造。”[1]
要在拍摄中能多动脑筋,多加观察,善作思考,寻求提升自己的审美,积极训练自己对构图,颜色,光影的敏锐能力。拍摄照片要重视搞好背景与主体的呼应,讲求如何突出主体,做好科学布光。拍摄照片的灯光对人物的情绪、神态的反应较厉害,为此要调好光线、选好角度等致力把控好。同时,善于为人物对象作精准、巧妙的引导、提醒,形成默契互动,让其摆好姿势,力求表现好表情和神采。
一位好的摄影师,要想能拍出好作品,不但要刻苦磨砺,掌握过硬的摄影技术,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技能。此外,还必须有强烈的时代感,有主人翁的责任担当。要热爱生活、走近生活,乐做生活的有心人,切不可闭门造车,要深入基层,善于走近找到平凡生活中的突出场景,眼光要敏锐,嗅觉要灵敏,发现和捕捉生活中的热点、亮点、奇点。当下,作为摄影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铭记按住时代的脉搏,找寻反映社会需要的素材。诚然,长期以来,许多专业摄影工作者兢兢业业,把摄影事业看成高尚而光荣的事业,脚踏实地,辛勤劳作。他们的每幅作品都不是没有目标而随意拍摄的,而是精心而利索地找准视角、精明地把握好瞬间感觉。在拍摄无数形象、生动的作品的同时,还竭力狠下苦功,精心构思,竭诚创作艺术摄影作品。
随着社会新浪、艺术思潮的发展,数字时代的数码照相机为广众所喜闻乐见,追寻和向往典型性的瞬间艺术,对传统艺术或诸多流派提出了挑战或鞭策,以至艺术图像越来越多元化了,富有生动、魅力、彰显意境、充满诗意的照片吸引着大家的眼球,并被艺术界所青睐。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况摄影与美术几近同源,都是讲求形感、质感、色谱、透视、构图等视觉艺术的学科。有机会要学些美术知识和绘画理论,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追求文化生活的丰富,艺术摄影的影像讲求能如同美术画作那样,可以尽可能地表达类似超现实主义、空想主义、解构主义等多种图象,表达出多义化的“有意味的形式”。同时让艺术摄影能够跳出实像摄影的框框之约束,可先通过设计构思,再摆放物体来摄影,根据需求,可通过后期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作删减增设等加工。艺术摄影是包含着具有艺术真实的纪实性抑或观念性的图象信息,具有生动活力的艺术形象。是的,而今电脑数字软件的出现使这类摄影变得更容易艺术化,更具视觉传达,更符合人们的审美心里。效果上的陌生感。这类新颖别致的观念性图象有着可计划性和可预见性。诚然,现代摄影仅靠遵从“纪实性”、和“典型性”之类的,已远不能诠释摄影的本体性,现代摄影技术理应为视觉艺术创作去开创新天地。
摄影作品的渠道有多种,随着时代发展的进程而得以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千家万户中所存放和摆挂的多数人门到照相馆由摄影师拍的,随着照相机的逐渐普遍、冲印技术的长足发展,到眼下数字数码相机的较普遍运用,从计算机、电脑的发达到价廉物美的小型自动数码相机的推出,以及有拍照功能性手机的广泛使用,使摄影完全大众化。特别是随着文化旅游的兴盛,崛起了“旅游摄影”这种新兴摄影门类各类摄影作品变得很多,其中艺术摄影也成为一种时尚,多少山光水色、名山胜迹、风情习俗、人物倩影的艺术摄影作品争奇斗艳,装点着生活的空间。
如今数码图像器材频频脱颖而出,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传统的摄影观念及其理论必须加以改进、充实与提升。二三十年来,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与数码摄影明室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艺术摄影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照相机的实用性、易操作性,以及智能手机具有拍摄、美颜、迅速传送等性能,使得摄影在社会上成为艺术领域中大众基础最雄厚的一个门类。在艺术摄影范畴,摄影家有时会巧用奇妙的光影、玄奥的错觉,使作品达到意外难得的审美愉悦。[2]俨然,摄影艺术在艺术世界的王国里,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绝佳神采。
艺术摄影理应基于实景,但不应是对生活原貌和原生态的简单复制,而要竭力让自己的思路、主题的意旨和对艺术的理解,进行有创造意蕴地融入摄影艺术中,摄影艺术是视觉艺术,以凭借图片所昭示的画面让人欣赏。它与绘画既有着相似又有所不同。画家描摹风物景色是以现实景致作参考,根据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融入主观意识,较为自由地发挥和改变,而后创作出作品。摄影对着景点、实物的回光返照是客观真实的展示,再现事实。但不能说通常的摄影作品就没有艺术性。对于一幅摄影作品,那拍摄角度的选择,光影的效果、瞬间的把握、焦距的调节等因素决定着作品的艺术品质。摄影作品的优劣显然取决自摄影师的技术水平、美学修养和运作能力。显然,一幅摄影佳作无疑是创作者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得心应手之融合。我发表于2022年第1期《中华英才》杂志的艺术摄影《碧湖佳景》(如图1),以及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美妙音乐》里配图,即题为《京城春雪》的艺术摄影(如图2),就是在实景的基础上,通过构思和合理想象等手法,对一些景物和背景等作了艺术性的处理,以达到突出主题、昭示意境、富有诗意的效果。
图1 碧湖佳景(陈则周摄)
图2 京城春雪(陈则周摄)
实景摄影给人以视觉的现实再现。然而常规摄影、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不能相提并论。顾名思义,所谓艺术摄影,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在所拍摄的影像的基础上可通过技术技巧作些景致的裁剪或添加,不必都按透视等原理进行。著名摄影家杨志宏对艺术摄影很有造诣,阐述得很精辟,遂认为:“艺术摄影注重主体意识,要把摄影视为艺术手段进行创作,从而抒发个体情感,表达个体对生活的感受,并将自己观念和艺术风格有机地融进作品中。”[3]显然,艺术摄影是一种表现生活、超越生活的表现形式。
人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追求总是随着经济和信息的发展而随之变化,二三十年来,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与数码摄影明室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艺术摄影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照相机的实用性、易操作性,以及智能手机具有拍摄、美颜、迅速传送等性能,使得摄影在社会上成为艺术领域中大众基础最雄厚的一个门类。可以说,摄影也是一种与经济关系较为密切关联的艺术表现形式。摄影艺术在艺术世界的王国里,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当今好多人钟爱摄影、倾情摄影,视摄影为最为便捷和逼真的神奇画笔。在当代,艺术摄影由于来自客观实景、源于生活原型的基础上加以创意和艺术加工,变得完美和理想化,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和大众基础,于是易被人接受。但是这类艺术摄影也易被人质疑,或提出商榷。艺术摄影的技法处理、表现语言真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风花雪月、景物风雅等方面的别致摄影、情趣摄影普遍存在,这已然是当代艺术摄影的另一方面。
时下,人们不但会有心关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大事件,同时也瞩目生活中的阳光雨露、时空中的风霜雨雪;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人烟中的举止仪态。此外,也更加了解自己,关心自己。有的人乐于把玩自己生活中喜爱的雅品、玩具,乃至宠物、虫鸟。这些摄影作品为了是其昭示出艺术的品味和创意的涵养,多是普遍使用独特的拍摄角度和别具一格的构图样式。
作为画家、书法家的我,在涉足艺术摄影园地里,我总是力求让美术的画理、书法的结体等理论与规则,科学地、巧妙地融入到艺术摄影中。对这类艺术摄影,我很用心讲求光影的辨证关系、构图的得体布局。以及色彩的微妙变化,常使用夸张的虚实相间变化、疏密有素布白等以突出主体,而忌讳喧宾夺主。多年我还从事文学和音乐创作,我还不是运用诗歌所崇尚的意象、诗意,以及音乐的旋律、节奏的系列机理,融进到艺术摄影里,收到了良好效果。如我参加过省内外的艺术摄影作品展的《绿荫》《啼鸟》《荷塘月》等,就是基于这些法则和创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