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 李芊
(湖南工商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是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的基础上,传承非遗的精神,并且融合新时代的精神,结合现在的生活习惯进行创新,以及在文创产品推广和人们使用的过程中,引起社会对这些传统的文化遗产的关注。
服务设计是设计概念的全方位实现。服务设计的本体属性是人、物、行为、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系统设计,重视人的体验。在服务设计理念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能为人们获得优质交互体验,从功能的使用和情感的获得上拉近非遗文创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从单一的产品呈现改变为智能化体验方式,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进一步提升人们对非遗文创产品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虚拟现实技术的合理运用能更精准传达信息,巩固现有非遗文创开发成果,优化设计流程,反哺前期创意设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文创产品创作、传播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建立全新互动模式,通过大数据还可分析客户群体的需求,优化新文创产业,VR和AR技术也将推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营销模式。
目前在非遗文创开发中常用的数字技术有VR、AR等。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现在已经开始更多地运用于服务设计领域,这种利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的虚拟世界,可以使消费者对模拟的物体或者环境进行可操作,并且从体验中得到自然逼真的反馈。用VR设备拍摄非遗文创等VR视频,再通过后期的计算机处理,实现三维空间展示,VR眼镜等载体都成为介绍文创产品的终端。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则是利用摄像头对某个图像标识进行视觉捕捉,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将虚拟的物体呈现并融,从而实现虚拟和现实共存、融合的情境。利用AR这种增强现实技术在非遗文创产品的传播过程中,使真实世界和虚拟的信息同时显示出来,并且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人与物体本体通过终端设备互动,如真实的物体一样呈现在人们面前。
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嵌入非遗的推广日趋成熟,产生不少研究和实践成果。在《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揭示研究》一文中提到,对非遗的研究和数字化创新可以从非遗名录数据着手,摸清非遗基础情况,分析非遗数字资源的揭示属性与相关维度,研究者也提出了四川非遗数字资源数据应用纲要设计的必要性、迫切性与有效性[1]。此类观点针对非遗文创的数字化具有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近年来数字技术嵌入非遗文创设计的实践也有了一定的实践探索,如南京博物院的“大云山西汉编钟交互式VR体验”,VR技术打造的虚拟编钟,让体验者印象深刻;百度客户端曾上线AR年画产品,人们在手机端就可以看到和体验年画从刻版到上色印刷的过程,AR年画在还原传统民间木版年画的工艺流程的同时实现非遗文创产品有趣、有效地传播;在首届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非遗板块中展示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作的系列非遗文创作品,如观众佩戴VR眼镜就可以身临其境地置身于传承人的空间参与学习一些非遗工艺,使用手机扫描AR卡片、二维码等便可观看立体化的妈祖信俗、中国剪纸等非遗展品;2019年上海进博会上也呈现了“非遗+科技”的优秀作品,包括金山农民画的展示,挖掘金山农民画的关键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运用数字技术让观众体验进行再创作,手绘之后即时生成专属的作品,可供下载保存;同时展出的还有以七宝皮影为艺术基础的皮影戏《大圣驾到》装置,创作了“点兵”、“选将”、“擂台”、“巡游”几个场景进行沉浸式互动,作品融汇七宝皮影艺术造型精髓的同时,利用动态骨骼生成算法为传统皮影艺术的动态演绎及非线性叙事创新开辟新途径,颠覆传统皮影戏剧观众的角色定义,让观众通过鼓乐交互,强化皮影文化遗产传播的具身认知,使非遗技艺“活起来”。
目前非遗文创产品在设计开发中仍存在不少待解决的问题。一些非遗项目由于仅依托当地自然资源,浮于表象而粗糙开发利用,创造出许多“千篇一律”的非遗文创产品,造成资源浪费。一些非遗文创项目在开发和传播的过程中,因为缺失服务设计的理念,对受众需求关注不够,与消费者粘度不高,没有注重消费者的体验。绝大部分文创产品在设计到销售的全过程还是以传统手段为主,线下虽然能真实了解产品的各方面特性,但在体验经济时代,如果人们没有办法触摸和使用产品,则无法通过体验对文创产品产生共情。因此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需要利用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的数字技术手段,充分解析非遗元素特点,挖掘非遗符号,将传统的民俗风情及其原生地的环境背景进行场景重构,实现多维度展示,也为人们带来多元化综合信息与沉浸性、交互性、多感知性的全方位互动体验[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劳动人民的创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和形象载体,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感情[3]。在服务设计视角看来,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应该是来源于人民的生活,并以此作为创作基础,深耕中华文化资源,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因此非遗文创的设计开发以中华美学精神为内涵,在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元素和内容中导入中华美学精神,视非遗文创的设计开发的全流程为一种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行为,同时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应用中与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设计开发依托服务设计的用户体验理念。
服务设计强调共同创造,和用户一起设计,让用户参与设计过程,一起发现设计机会,探索设计方案,从而为消费者创造智慧的、满意的和有意义的用户体验[4]。莫雷利(Nicola Morelli)提出的服务设计方法论发展的三个主要方向:辨析设计服务定义的各种角色,使用适当的分析工具;为定义服务的各种要求以及合理的组织结构,规定可能出现的服务情境,变换使用情形,研究各种行为的后果以及参与者的角色;再现服务,用各种方法阐明所有的服务要素,其中包括物理因素、互动、逻辑关联和时间次序。
在服务设计思维下,非遗文创设计开发需要联系用户参与和共创来发展新的表现形式,在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和传播中追求人本主义,遵从服务设计理念与文创产业相融合的思路[5](见表1),最终完成从单纯的售卖向服务加销售转变,提升文化服务的交换价值[6]。
表1 服务设计理念下文创产业设计思路
“1+6”非遗文创产品开发方案是指在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用中以中华美学精神为内涵;立足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利用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多元手段,进行 VR 互动体验式推广,打造更具体验感的文创产品虚拟体验平台;通过大数据还可分析客户群体的需求,结合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结合的全新互动模式(见图1)。
图1 “1+6”非遗文创产品开发方案
服务设计立足用户体验,在非遗文创中与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元素和内容旨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非遗文创的设计开发的全流程也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行为。非遗活态传承应是一个相互依存、共同演“点·线·面·体”体系[7]。服务设计视角下虚拟现实技术嵌入非遗文创产品中,让人沉浸而欣赏非遗发源地,感受当地的风景人文,让消费者如实物般感受到文创产品。线上线下共同传播对非遗传承的意义在于探索了新的传播途径和营销渠道,将大众代入沉浸式环境实现消费行为,另外,在产品设计本身也可以结合新兴的互联网技术[8]。
通过打造文创产品在商品本身、价格、品牌、渠道等多方面整合营销,利用网商的销售平台将文创品牌推向市场,进行非遗文创在进行IP化的深度挖掘及改良,实现线上线下、多媒介的混合传播[9]。
随着现阶段的VR技术逐步发展,实现非遗的传承和创新上有了更深度的技术支持,能通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智能化保护,能形成可再生和互动的数字形态,在全媒体环境下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的跨媒体传播,也能更合理地在服务设计视角下开发非遗文创产品。
VR和AR技术目前能满足文创产品开发的基本需求,在技术上可以制作出AR扫描软件,对文创产品本体进行扫描,呈现出逼真的效果,还可以通过移动手机位置,自动调节,尤其是可以互动,如真实的物体一样呈现在人们面前。2020年一款RakugaiAR的AR应用工具,能将二维平面的画面活起来,变化成AR立体形象,其操作方式很简单,App应用程序在手机端安装后,程序将调用手机的摄像头,当镜头拍摄到画面时,在屏幕上将自动叠加出虚拟的三维场景,还能用手指点击触屏与三维模型进行交互操作,从而使用手机屏幕实现交互动画效果。这样的技术若运用于非遗文创设计品和其包装上,能首先从视觉上让非遗“活起来”,用动画的形态展现文创设计品的内涵;再者可以把皮影、戏曲等非遗项目创作为可交互、可体验的模式,消费者的互动体验感也会极大增强;另外还有民间手工艺品可利用AR技术,引导消费者从认知到订制的全过程。
在服务设计理念下的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将线上平台结合用户终端能全方位呈现非遗文创产品的所有信息,包括文化内涵、设计理念、材料及功能,或者赋予其背后的故事等。人们通过虚拟技术能感受到亲自使用、动手制作非遗文创产品的反馈,用VR技术虚拟制作工坊和虚拟物件,形成虚拟与现实混合操作,实现“多屏联动”为特点的交互体验,而消费者则获得虚拟产品使用的仿真体验,实现在平台完成购买行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非遗文创品牌广告宣传等方面也可以创造交互宣传作品,达到更佳促销效果。由此可见,使用VR和AR等数字化技术嵌入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传播与营销将是未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