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仪式理论的政治规避话语研究

2022-09-10 04:41刘风光刘诗宇niel
外语研究 2022年4期

刘风光 刘诗宇 Dániel Z.Kádár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0.引言

规避话语是政治交际中普遍的语言现象。Katz(1968:476)最早提出规避可以“避免表达的语句X成为问题Q的前提”。政治家通过陈述、建议、谴责、补偿承诺等规避行为重新定义话题,形成特定的政治话语轨迹,实现政治交际的目的。在公开的政治采访中,互动双方均希望获得适当的回应,但回应行为会受到公众严密的审视。从某种程度上说,政治应答的意义构建可以看作是百万参与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刘风光和刘诗宇(2020)基于互动仪式理论(Kádár 2017)探讨了政治规避话语与受众关系联结的方式,但未从不同话语层面和研究的可重复性角度挖掘政治规避话语的系统实现模式和互动仪式功能。此外,虽然规避话语可以避免直接回答产生的负面影响,但却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话语冲突与社会舆论。研究语言冲突的发生机理有助于促进语言生活的和谐(李宇明,王敏2020)。本研究在完善Kádár(2017)互动仪式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2018-2019年美国白宫答记者问的转写文本为语料,探究政治规避话语特征、功能和仪式运作模式,旨在为政治语言学研究路径提供参考。

1.政治规避话语及互动仪式理论研究

1.1 政治规避话语研究

学界对规避(evasion)的定义大致分为两类,一方面是从问题与回答的关联度对其进行界定(Walton 1991;Marsh 2018);另一方面是从回答是否满足提问者期待进行界定,多认为规避是一种连续统,提供的信息量决定规避的程度(Clayman 2001;庞建荣,周流溪2005)。例如,Marsh(2018)探讨了日常规避话语及其实现的三个条件:(1)回答与讨论的问题无关;(2)没有否认问题包含的前提;(3)没有说明讨论的问题不可回答。Bull & Mayer(1993)以英国政治访谈为语料,依据是否对提问者所提出的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给予期待的回答来界定和识别政治规避,并以功能观为导向,将政治规避分为质疑问题、攻击问题、拒绝回答等11类,该识别及分类方式得到学界普遍认可且适用于政治话语研究。在媒体记者会中,规避话语(evasive discourse)则是指设法避开对问题的回答。Bavelas(1988)通过在真实政治情境中的大规模问卷实验结果发现当对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有负面影响,但又不得不回答时会出现规避,此情境被称为“回避-回避矛盾”(avoidance-avoidance conflict)。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的政治规避是指在“回避-回避矛盾”互动仪式情境中,话语实施者对提问者的问题未给予期待回答的话语手段。

学界对于政治规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英国政治访谈(Bull&Mayer 1993;Bull 1994;Bull et al.1996;Bull 2008)、英国议会话语(Harris 2001;Bull & Well 2012)、美国总统辩论(Clayman 2001;Clementson 2016)、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刘风光,刘诗宇2020),理论视角涵盖第一波礼貌理论框架下的政治规避(Bull 2008;Harris 2001)以及第三波仪式礼貌理论中的关系联结与政治规避(刘风光,刘诗宇2020),但以上研究并没有提供可重复性的政治话语研究范式,同时政治规避话语的其他仪式功能与语言形式结构和互动言语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厘清。

政治规避话语作为仪式过程中一种程式化、重复性的象征性语言符号,不仅表达字面意义,而且依据说话者的施事目标形成话语意义,即构建出基于规避行为的互动仪式话语模式。具体而言:首先,政治家会严格遵守权利和义务,采用打断话轮、拒绝回答、转移话题等规避方式掌控话语权;再者,政治家通过规避问题中已经设立的话题,引导听众跟随特定的话语轨迹,强化权利义务,并通过根植于社会规约、道德期望的话语态度与潜在受众形成关系联结,实现仪式礼貌(Kádár 2017)。本研究将在补正互动仪式理论的基础上阐析美国白宫媒体记者会中政治规避话语的运作模式。

1.2 互动仪式理论

19世纪末以来,不同领域的学者开始关注仪式(ritual)研究,如人类学领域(Geertz 1973;Turner 1992)、社会学领域(Goffman 1967;Collins 2004)、政治学领域(Kertzer 1988)、语言学领域(Kádár 2017;Kádár &House 2020)。其中,Goffman(1967,1981)开创了社会学领域仪式研究的先河,以Kádár(2013,2017)为代表的第三波语用礼貌理论丰富了Goffman(1967)的互动仪式概念。

Kádár(2017:12)借用Goffman提出的“互动仪式”(Interaction Ritual)概念,在语用学领域提出互动交际中的仪式为一种形式化、反复出现的行为,根植于历史、道德规约、社会群体的信仰以及意识形态等,并指出仪式的四个特征分别为:(1)仪式参与者具有权利与义务,并根据所属身份和所处语境选择语言表达方式;(2)仪式是社会情境中的普遍现象,从古代传统庆典到日常交际分属于仪式类型学连续统的两极;(3)仪式行为可以再生产并维持社会交际(或道德)秩序;(4)仪式具有公开性,涉及复杂参与者结构(complex participatory structure),突破传统交际会话双方的二元关系,第三方公众也被纳入仪式中,仪式参与者要满足公众期待并与之形成关系联结。

Kádár(2017)所提出的互动仪式理论强调根植于社会规约、道德秩序等的程式化表达以及能够重塑社会秩序、与第三方受众形成关系联结的仪式功能。在语言分析层面,互动仪式理论涉及词汇、言语行为以及话语等不同分析单位,具体而言,从仪式词汇表征角度揭示仪式框架指示表达(Ritual Frame Indicating Expressions,RFIEs)体现的特定场景中交际参与者权利和义务关系;言语行为的研究可以通过对提示语、中心言语行为、直接性、降级语、升级语以及支持性语步等明示特征进行标注并阐释;在话语层面主要是通过上下文语境以及仪式情境分析口头或书面的具有特定语用功能的表达(House & Kádár 2021),然而互动仪式理论缺乏对语句仪式功能的挖掘,仍未能从句法角度探讨规程话语的实现模式。

Horgan(2019)指出语用学呈现出“仪式转向”(Ritual Turn),学界基于互动仪式理论探讨不同话语类别已取得一些前沿成果,如跨文化仪式中质问元话语(Kádár & Ran 2015)、军训仪式中指令话语(Kádár& House 2021)、外交部的仪式政治建议话语(Liu &Shi 2019)、中国政治公告话语(Kádár & Zhang 2019)、历史仪式规程中的谏政辞(宋玉龙等2020)等,但既有研究缺乏对政治互动仪式情境下话语研究模式的系统构建,尚未形成可重复性的范式。本研究以美国白宫媒体记者会问答话语为语料,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构建政治规避话语的互动仪式运作模式。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2018-2019年25场美国白宫媒体记者会问答环节的转写文本建立小型语料库,并利用软件AntConc3.4.3作为词汇检索的辅助分析工具。为体现收集语料主题的全面性,2018年和2019年每个月的记者会文本均被抽取并逐一标注,记者每一次提问(包括一个或多个问句)和白宫官员每一次回答分别计为频数1,但在分析时对每个问句的回答均进行对应探讨,如官员未对其中任意一个问句给予答案则视为规避回答。具体而言筛选:(1)未对一般疑问句给出肯定或否定回答,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判断其持肯定或否定态度;(2)未对特殊疑问句提出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观点等问题给出相应回答;(3)未对选择疑问句中的具体选项给出回答并且也没有提供其他选项(刘风光,刘诗宇2020)。

此外,在筛选出规避话语的基础上,本文将按照规避的语言形式手段和互动言语表征对其加以分类。其中,形式化语言手段是指发言人通过规避词汇、程式语句和会话结构层面等明示话语表达实现规避,以决意违反(opt out)会话准则的规约性方式(刘风光,张绍杰2008)展现不合作的规避意图;规避话语的互动言语没有明示标记,是由其他言语行为实现,对语境依赖度较高,发言人以蓄意违反(violate)会话准则的方式(ibid.)实现规避意图。虽然先行研究为标注工作提供了较充分的依据,但规避的识别具有较高语境依赖性,为避免标注主观性造成的数据误差,本研究采用同行商议、自我审查等方式进行三角印证,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表1 :美国白宫媒体记者会语料库统计结果

3.政治规避话语的互动仪式运作模式

3.1 互动仪式情境下政治规避语言形式

政治规避话语与互动仪式情境紧密相连,体现权利和义务、复杂参与者结构以及作为传递信息媒介的仪式功能,是一个系统的话语过程。政治规避语言形式是通过词汇、句法、语篇结构等表层含义即可推导出政治规避意图的表达。因此,本研究借助AntConc3.4.3从词汇、规程句式以及语篇组织三个层面对美国政治规避形式化语言手段的频数分别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政治规避语言形式及其频数

(1)政治仪式规避词汇:是指政治仪式话语实施者通过掩盖、模糊、扭曲词语意义实现规避的词汇表达。在本语料中包括模糊概念(例如抽象名词、虚指等)、降级语以及替换社交指示语等语言手段,避免不当言辞产生不良的政治后果以减轻自身责任,例如:

[1]Q:...Don’t you see that as part of the problem?

A:I think part of the challenge is the American people got so frustrated...(2018-3-16)

政治仪式参与者基于在特定情境中的身份义务,会主动引导并控制他人对己方的印象。在例[1]中,记者的提问用“problem”一词,发言人在回答时将其改成了“challenge”,通过语义强度较弱的“challenge”(挑战)一词掩饰政府存在(“problem)”问题的现状,偷换概念削弱对政府的负面影响。这种规避方式在潜移默化中通过替换词语的方式改变听者对政治事件的想法。Rasiah(2010)将回答者在词汇上做微小替换的情况称为微妙规避(subtle evasion),类似的规避词汇还包括利用模糊概念(如individuals/interesting things)替换具体的政治人物或事件等。

(2)政治仪式规避句式:是指政治仪式话语实施者通过体现参与者权利与义务的规避句式,满足潜在受众的期望,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关系联结。由表2可知,发言人最常用的政治规避句法结构是否定形式,例如表达未经授权、事属机密、事不关己时采用“I am not aware of”“I don’t know”“I can’t tell you”等规避形式,以此体现发言人在媒体记者会互动情境中特定的职能范畴;其次,发言人通过将事件置于过去(have done)、现在(be going)、将来(be going to)的不同时间节点的句式实施规避;最后是反问句和条件句的使用。在实施规避时,句式的间接程度与礼貌并非正相关(House 1989),而与仪式密切相连。例如:

[2]Q:Thank you.Regarding the Secretary over at the State Department,the DeputyAssistant Secretary for Asian-for European and Eurasian Affairs,George Kent,reportedly testified that you asked him to step down from any issues regarding Ukraine.Is that true?Do you-A:Who said that?(2019-10-17)

在西方文化中当政治家遭受口头攻击时,公众不仅期待政治家进行言语反驳,并且规约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也影响着公众所期待的回应方式(Kádár &House 2020)。在例[2]中发言人采用反问句“Who said that?”,质疑问题的可信度实现间接规避,一方面体现发言人在特定仪式情境中对没有依据的问题不予回答的权利义务关系,另一方面否定、反问等此类仪式规程句法结构具有面子威胁特征,发言人未与记者形成关系联结。

(3)政治仪式规避应答方式:是指政治仪式话语实施者在媒体问答中通过打断话轮、忽视问题、刻意识解字面之意的应答方式达到规避的交际意图。首先,发言人与记者之间通过相互打断争夺话轮控制权,发生冲突性话轮转换后采用模糊限定词语,实现了规避目的。

[3]Q:Thanks,Sarah.So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this briefing,you have repeatedly defended the President’s attacks on his political opponents as valid because the midterms are coming up.So at what point-

A:No.

Q:-does the White House-

A:Not because of the midterms.I’ve defended the President-

Q:You said you’ve supported drawing contrast.

A:I’ve defended the President fighting back when he’s regularly attacked.There’s a difference.It doesn’t matter if there’s a midterm or not...

Q:From a political perspective,right?You’re making that point.

A:From any perspective.(2018-10-29)

在例[3]中,发言人通过“No.”“Not because of...”打断对方,并将讨论的重心从记者索求的问题答案转移到纠正问题中“midterms”的表述方式,而当记者指出“From a political perspective,right?You’re making that point.”时,发言人采用模糊限定词“any”,再次间接规避了记者尖锐的问题。再者,“Next question.”“I am going to keep moving.”等基于仪式制度规约的语言手段呈现出白宫发言人在接受记者提问时的话语操控方式。

此外,发言人通常故意识解字面含义,使提问者的言外之力无法传递,达到为己方辩解、迂回化解负面问题的政治交际目的。

[4]Q:My question was:Could he simply invite President Putin to attend?

A:I think he probably-yes.If the question is,can he physically do that?Yeah.I think he can.

Q:It’s not about whether he can...But would he consider doing that?

A:That has not come up.I think the conversation we’ve had about whether or not we’d turn it from the G7 to G8,that could be an intermediate step.(2019-10-11)

在例[4]中,发言人刻意识解“Could he...?”的字面之意,即总统是否有能力做,试图躲避敏感话题,而记者的意图显然是想了解总统是否会考虑做。因此,当记者识别出发言人的规避后展开了第三话轮的追问。面对记者的追问,发言人表示“That has not come up.”仍未直接给出正面回答。

综上,语料统计发现,规约化句式实现政治规避的频数较高;其次,采用打断话轮、忽视问题等仪式应答方式体现仪式交际中参与者的权利义务关系;最后,模糊和偷换概念等词汇层面微妙规避语言手段有助于政治家在传递信息时将权力意志隐蔽地转换为主流价值观。

3.2 互动仪式情境下政治规避互动言语

在互动仪式中,政治规避话语可以通过实施互动言语实现,如其他类别言语行为。House & Kádár(2021)将言语行为依据其内容属性(Substantive)和结构特征(Structural)加以分类,其中内容属性包括态度类言语行为(Attitudinal Speech Act),如建议(Suggest)、抱怨(Complain)、愿意做(Willing)等,以及信息类言语行为(Informative Speech Act),如表述信息(Tell)、表达意见(Opine)等。本研究基于House & Kádár(2021)的言语行为分类,对实现美国政治规避话语的言语行为频数进行统计,如表3。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在每个类别中各举一个代表性实例来佐证白宫发言人如何通过其他类别言语行为实现了规避。

表3 :政治规避互动言语行为及其频数

(1)否认预设实现政治规避:仪式话语实施者识别出问题的预设后,重新架构问题索求信息,以貌似合作但蓄意违反的方式,围绕预设内容展开间接规避。例如:

[5]Q:Mr.Mulvaney,is it appropriate for any President or this President to pressure a foreign country to investigate a political opponent?

A:You know,every time I get that question,that’s one of those things about-

Q:It’s a simple question.

A:It is,but so is,“When did you stop beating your wife?”

Q:So what’s the answer?

A:It assumes that the President has done that.

Q:Well,what’stheanswer?Isaid“anyPresident.”

A:We haven’t done that.

Q:I said Mr.Trump or any President.

A:I’m not-I’m going to talk about what this President did.(2019-10-11)

任何问题均含有某种预设,预设不仅能够引导意义解读而且可以决定回答的属性。语言使用者可以巧妙地使用语用预设实现权力控制和焦点转移等(支永碧2010)。在例[5]中,发言人在第一次尝试规避时被记者打断,随后发言人使用了一个英语中常用的预设句“When did you stop beating your wife?”表示记者问题中存在对总统Trump做过此事的预设,而经过记者对于问题的两次澄清“any President”以及两轮追问“What’s the answer?”后,发言人依旧围绕记者问题中预设内容的字面意义进行回答,躲避不利于己方的话题,未对记者提出的一般疑问句“Is it appropriate for...”给予肯定或否定答案。

(2)谴责涉事方实现政治规避:仪式话语实施者通过对涉事方进行道德批判,以此树立正义的政治形象,符合受众的期望,并实现情感互动。例如:

[6]Q:...How does he do that when,in the case of the pipe bomber,this was somebody who went to Trump rallies,this is somebody who had a van covered with attacks on the media and praise for the President?...Why is he out there-when you say he’s trying to unite the country,why is he out there making these attacks?

A:Jonathan,the very first thing that the President did was condemn the attacks,both in Pittsburgh and in the pipe bombs.The very first thing the media did was blame the President and make him responsible for these ridiculous acts.That is outrageous that that would be the very first reaction of so many people across this country.

Q:I’m not blaming the President.(2018-10-29)

在例[6]中,记者通过特殊疑问句“How...”和“Why...”询问“袭击事件为总统支持者所为”该如何解释,然而发言人没有解释事件的过程,而是将话语轨迹聚焦于事件发生后的情况,通过两个强调句型“The very first thing that the President did...”以及“The very first thing the media did...”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总统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对袭击行为表示谴责,而媒体在发生事件后的第一反应却是责备总统。该回答成功转移话题并形成自己的话语轨迹,将问题中的事件过程转换为事件结束后各方对于事件的不同反应,将对己方的不利信息转换为谴责涉事方“That’s outrageous...”,将对方置于不道德的层面(Kádár & Zhang 2019),以此获得受众更多的积极评价。

(3)推诿建议实现政治规避:当记者的问题超出发言人职能范围,仪式话语实施者使用建议言语行为,试图把回答问题的责任推诿给第三方,以达到规避的目的,如建议记者向其他机构或网站寻求答案。例如:

[7]Q:But Republicans control Congress,they control the White House.Isn’t it your responsibility?

A:It takes 60 votes,and Republicans don’t have 60 votes.So Democrats either need to decide that they’re going to come here to do their jobs,and they’re going to govern,and they’re going to put our national security ahead of their own personal,political agendas,or they’re not.It’s really simple.And that’s a decision you’re going to have to ask the Democrats what’s more important-national security or political agendas.I can’t answer that for you.(2018-01-17)

在例[7]中,发言人并没有直接说“I can’t answer that for you.”而是给出一系列理由后,表示记者针对此问题更应当询问民主党“you’re going to have to ask the Democrats”,避免回答不当带来不良后果。由此可知,发言人即使在推诿时也会采取补偿性的手段,以此既规避了直接回答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又避免给受众留下政府逃避问题的印象,维持民众期望的政治形象。

(4)补偿许诺实现政治规避:仪式话语实施者承诺将来会采取某一行动对现状进行补偿,意在规避当下面临的问题。例如:

[8]Q:...So why won’t the VA approve coverage for veterans now suffering?

A:Well,you have to go back and see where our burn pit process is.It’s-right now,it’s with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has responsibility.And I’ve had conversations with advocates like General Petraeus about this.My pledge is that we don’t experience what my father’s generation experienced,and that was those decades-long wait after we knew people were exposed to Agent Orange.I am waiting on DOD-and I think they will give it to me shortly-the results of all of their investigations into what went on in Iraq and Afghanistan.(2019-11-08)

在例[8]中,当记者采取特殊疑问句“Why...”询问政府不为退伍军人提供保险的原因时,发言人并没有对其原因给出解释,而只是承诺不会让其经受父辈所经受的痛苦“My pledge is that we don’t experience what my father’s generation experienced.”,发言人用承诺回避了对问题的回答,避免受众推断政府无所作为、增强民众信任。

综上,形式化规避语言手段在白宫媒体记者会问答中出现较多,如否定、打断等,语句的字面意义与规避语用意义的联系较为稳固,体现了发言人在仪式进程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交际中不明显的规避行为需依赖语境进行识别,其中信息阐述类比例较高,表明发言人在互动仪式情境中除了规避不利于己方的问题,同时要向受众传达出信息立场。此外,无论在形式化语言表征层面还是互动言语层面,政治规避都并非出于传统意义上对在场听者礼貌的原因,而是通过反驳、辩解等表达方式,重塑概念与话题,尽可能符合社会的道德期望。基于此,本文梳理出如下政治规避话语的仪式功能。

3.3 政治规避话语的仪式功能

政治规避话语符号经过程式化、重复性运作过程达成仪式话语功能。本研究通过对互动仪式情境中记者会问答的政治规避话语模式分析,归纳出其仪式话语功能如下:

(1)程式化信息传递功能:仪式对人们有关政治事件、政治人物等的想法具有重要影响。由于仪式情境的公开性和高度被报道性(highly-reported),发言人不仅以较为明示的程式化语言手段实施规避,躲避对己方不利的问题,而且还采用表述信息(Tell)(如“As a policy,...”)、表达意见(Opine)(如“It’s perfectly acceptable for the President to...”)等程式化互动言语向多元受众传递白宫政府的政策立场等,发挥政治仪式的媒介作用。

(2)权利义务强化功能:在媒体记者会的特定仪式情境中,回答者虽然无法控制记者提问的内容且有义务对提问做出回应,但却有权利选择不同的迂回方式应对棘手问题。发言人作为个体代理人在实施言语行为时,需维护政治群体的利益,因此在互动仪式中政治话语实施者受到所属党派立场、话语产出规范、意图等的制约,呈现独特的政治规避话语特征,如事不关己“It’s irrelevant to what I do...”,不能透露细节“I’m not going to comment on specific confidential discussions...”等涉及话语实施者权利义务关系的规避实现方式。话语与话语实施者的权力与义务在互动仪式过程中互为建构与强化。

(3)潜在受众联结功能:媒体记者会的政治互动情境涉及复杂的交际参与者,政治家在回答问题时除了考虑在场默认受众(default recipients),更重要的是意在与不在场的潜在受众(potential recipients)形成关系联结(Goffman 1981;Kádár 2017),例如发言人通过谴责他方不正义做法(如“It’s irresponsible to...”);陈述己方符合道德秩序的观点或政策(如“What the policy is,is that we’re going to look at,first and foremost,the health,safety,and well being of the child.”),通过该类主题话语的隐含态度,拉近与民众的距离。然而,由于规避本质上是一种不合作的回应方式,提问-规避属于非偏好毗邻对结构,因此未能与默认受众即记者建立联结,尤其是采用带有否定含义的形式化语言表征时此种未联结状态更为明显。政治家通过规避问题牺牲与在场记者的联结从而获取更多潜在受众的理解。综上,在答记者问的互动仪式情境中政治规避话语是政治话语实施者权衡利弊风险的结果,记者与发言人在提问-规避中展开语言的博弈。

此外,House & Kádár(2021)提出在某一特定标准情境中能够代表说话人所处仪式语境和身份,例如权利与义务的词汇规约表达方式为仪式框架指示表达(RFIEs),并分析了“sorry”和“please”两个仪式框架指示表达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使用情况。本研究通过搜索“sorry”和“please”的频次发现,“sorry”频次较高(共出现18次),在政治互动仪式情境下白宫发言人通过“sorry”一词打断记者,是政治规避话语中典型的仪式框架指示表达,例如“Q:Let me ask you one other question on another topic.Can you just clarify,Sarah-A:Sorry,I’m going to keep it moving.”在该政治仪式情境中,“sorry”一词并不具备人际礼貌意义上道歉功能,而是体现发言人掌控仪式进程的规程表达。

本研究以美国白宫媒体记者会中政治规避话语为例,探究了其语言形式和互动言语的实现方式以及仪式功能。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在互动仪式情境下政治话语的研究范式:

如图1所示,互动仪式情境下政治话语研究范式可分为可重复性研究范式和基本范式,两者具有互补性,因此用虚线隔开。在可重复性研究范式中,语言形式和互动言语分类框架具有普适性,可重复应用于互动仪式情境下政治话语分析,其中语言形式包括词汇层面(如仪式框架指示表达)以及句法和语篇层面,互动言语包括信息阐述类和态度表明类(House & Kádár 2021);此外,政治互动仪式具有媒介信息传递功能和公开性特征,因此信息阐述类中的表达意见(Opine)和表述信息(Tell)言语行为在政治话语的互动仪式分析中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在基本研究范式中,建议(Suggest)、抱怨(Complain)、愿意做(Willing)等态度表明类互动言语需依据研究对象进行具体分析;再者,模糊概念、否定、打断等形式化规避手段可为其他类型的政治话语研究提供参照,但需要通过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并修订。需要强调的是本研究对于语言形式层面和互动言语层面的分类是通过自下而上基于对语料的充分观察和描述形成的,两个层面是对同一政治语言现象的不同阐释维度,而不是对既有模式的验证。

图1 :互动仪式情境下政治话语研究范式

4.结语

本研究在明晰政治规避话语与互动仪式内在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政治规避语言形式以及互动言语的话语模式与功能。从语言形式层面探讨词汇、句法、应答方式,并从信息阐述和态度表明等言语类型分析互动言语表征,旨在揭示美国白宫媒体记者会互动仪式中的官方政治规避话语独特性。基于Kádár(2017)的仪式礼貌理论视角,补正仪式分析句法层面的规约话语实现方式,提出美国政治规避话语的三个仪式功能,为政治语言学研究提供交叉学科视角和可复制性的研究范式。在后续研究中还可以探究政治规避话语的变异语用特征以及言后效果或在该模式下探讨政治攻击、政治污蔑、政治谎言等其他话语类型,为政治话语研究的拓展和语用学研究的“仪式转向”提供理论和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