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肺内病变筛查中的诊断效能及图像质量研究

2022-09-09 12:36吴少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结节

吴少杰

根据流行病学报道,肺癌是癌因死亡的重要癌症,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早期诊断肺部病变,对于提升肺癌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1]。在CT发展的早期,受限于单层螺旋CT的扫描速度和技术,图像质量较差,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64层以上多层螺旋CT的推广,其密度、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均有较大提高,短时间的容积扫描技术结合强大的后处理重建技术,能够很好显示检查部位的全部影像,已成为临床协助诊断肺部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2-3]。临床多应用常规剂量的多层螺旋CT,但目前认为常规剂量的多层螺旋CT辐射剂量较大,对人体有一定不良影响。如果降低辐射剂量,提高图像噪声,可能会降低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但其诊断效能目前尚未可知[4-5]。因此本研究对比不同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肺内病变筛查中的诊断效能及图像质量,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方案的选择提供新的尝试,现将所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疑似肺内病变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神志清醒且自愿配合检查;(2)入院前未经过针对性治疗;(3)有明确穿刺活检组织检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实体器官功能不全;(2)妊娠期;(3)沟通障碍;(4)检查配合效果不佳或资料缺失。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按照剂量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观察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40~77岁,平均(55.51±8.26)岁;体重指数22~27 kg/m2,平均(24.37±1.10)kg/m2;临床症状:胸痛33例,咳嗽15例,气促7例,咯血3例;病程3~10个月,平均(6.28±2.16)个月;吸烟13例。对照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41~75岁,平均(54.84±8.80)岁;体重指数 21~27 kg/m2,平均(24.15±1.13)kg/m2;临床症状:胸痛31例,咳嗽17例,气促6例;病程2~11个月,平均(6.42±2.33)个月;吸烟17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64排CT扫描仪(Philips Ingenuity)进行检查,检查前均摘掉身上金属物品如硬币、首饰等,观察患者所穿衣服是否合适,若存在装饰品则需更换合适的衣服,进入检查室后,患者仰卧位躺于检查床上,头先进,将颈部和盆腹腔采用铅防护用品遮挡,技师确定定位线后方可进行参数设置,定位中心:胸骨柄,指导患者深吸气屏气后开始扫描。

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设置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 mAs;矩阵 512×512 ;层厚和间距分别为10 mm;螺距:1.375∶1;扫描时间:6 s。扫描结束后将重建图像并传输至处理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技术对肺内病变组织特征进行处理。

观察组给予低剂量,设置参数,管电压:110 kV;管电流:50 mAs;矩阵 512×512 ;层厚和间距分别为10 mm;螺距:1.375∶1;扫描时间:6 s。扫描结束后将重建图像并传输至处理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技术对肺内病变组织特征进行处理。

图像采集均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进行,最终图像结果由1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进行综合判定。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检查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2)结节检出情况:对比两组结节个数、结节最小直径、结节最大直径、结节平均直径。(3)辐射剂量:包括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总毫安秒、剂量长度乘积(DLP)、放射剂量。(4)图像质量:由2名资深影像科主治医师对图像质量予以评分,分为图像质量不合格,无法显示病灶(1分);图像存在伪影但可以显示病灶(2分);伪影较轻,可清晰显示病灶(3分);无伪影,图像质量优秀(4分);得分越高表示图像质量越好。计算CT图像的信号噪声比(SNR)=肺组织CT值/前胸壁表面空气CT值的标准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0.70时,认为一致性较高,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肺内病变的临床价值

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肺内病变的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5.00%,准确率为87.69%,阳性预测值为93.02%,阴性预测值为77.27%,Kappa值为0.719;低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肺内病变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88.24%,准确率为87.69%,阳性预测值为95.45%,阴性预测值为71.43%,Kappa值为0.704,见表1、表2。

表1 不同剂量多层螺旋CT与金标准的诊断结果[例(%)]

表2 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

2.2 两组结节检出情况比较

两组结节个数、结节最大直径、结节平均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节最小直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结节检出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结节检出情况比较(±s)

组别 结节个数(个) 结节最小直径(mm) 结节最大直径(mm) 结节平均直径(mm)观察组(n=48) 2.30±0.54 2.33±0.42 33.54±1.60 25.54±1.88对照组(n=45) 2.23±0.57 3.48±0.59 33.71±1.75 25.20±1.71 t值 0.608 10.881 0.489 0.910 P值 0.545 <0.001 0.626 0.365

2.3 两组辐射剂量比较

观察组CTDIvol、总毫安秒、DLP、放射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辐射剂量比较(±s)

表4 两组辐射剂量比较(±s)

组别 CTDIvol(mGy) 总毫安秒(mAs) DLP(mGy·cm) 放射剂量(mGy)观察组(n=65) 1.77±0.31 425.37±25.01 56.42±10.98 68.28±13.57对照组(n=65) 7.94±1.38 1 321.65±32.32 200.14±35.45 242.58±31.43 t值 35.170 176.82 31.222 41.048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4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

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和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s)

表5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s)

组别 图像质量评分(分) SNR观察组(n=65) 3.12±0.25 4.23±1.32对照组(n=65) 3.18±0.27 4.40±1.35 t值 1.315 0.726 P值 0.191 0.469

3 讨论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于前列的癌症类型,一般肺癌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故与一般的呼吸系统疾病相同,较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确诊时大多已发展成为中晚期[6]。随着我国影像设备技术的发展,现已普遍应用于肺部病变的诊断,早期有效的肺内病变筛查能够改变患者预后及生活水平[7]。虽然病理检查准确性高,但因其属于有创、侵入性操作,大多数患者接受程度不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而螺旋CT扫描具有快速、高效、无创等优点,是诊断肺部病变的主要方法[8]。虽然多层螺旋CT的飞速发展使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层螺旋CT探测器覆盖范围逐渐增大,超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带来了辐射剂量的不断增多,较高的辐射剂量具有更高的潜在致癌风险[9]。辐射剂量过高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低剂量多层螺旋CT技术的研究应坚持合理恰当应用低剂量的原则,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需要的前提下,根据检查目的和要求,尽可能选择最为恰当合理的低剂量扫描参数,以此有效降低患者放射剂量[10]。

本研究对比了常规剂量和低剂量多层螺旋CT对肺内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显示Kappa值为0.719、0.704,二者Kappa值相近,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也均相近,提示两种检查方式均具有良好诊断效能,低剂量不会对肺内病变的检出造成影响。这是因为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分辨率,利用X线对人体选定的层面进行扫描,清晰显示肺部病变征象,并且利用后处理技术对病灶部位、形态、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以多个平面形式呈现,诊断效能均较好。另外,本研究结果中,两组结节个数、结节最大直径、结节平均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节最小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低剂量多层螺旋CT对于微小病变的诊出效果更好。这是因为肺组织中含有大量气体,肺泡腔与软组织对比较强,其CT值接近-1 000 HU,因此天然密度对比度较高,对X线具有较低的吸收性,使得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具有较高空间和组织分辨率,可通过细致的靶扫描方法清晰观察到肺内微小病变,横断面图像清晰,无前后和左右重叠,满足临床对肺内病变的诊断需求[11]。并且低剂量的扫描方式并未降低肺实质和弥散性病变的图像质量,相较其他对比较低的组织器官受到的噪声影响较弱,因此可检测到较小病灶。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TDIvol、总毫安秒、DLP、放射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低剂量多层螺旋CT能够降低患者辐射剂量。辐射剂量与扫描时间、管电流、管电压等CT参数有关,在CT设备不变的情况下,临床常通过缩短扫描时间,即增加螺距、降低扫描范围和控制管电流3个方面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12]。本研究通过降低管电流,降低CT球管过热的概率,减少X线总剂量,因此受检者接受X线的剂量显著降低。虽然管电流与辐射剂量存在线性关系,但是降低管电流会降低脑部、肝脏等低对比组织的图像质量,影响低对比分辨率。而因为肺部为高对比组织,通过降低管电流来降低辐射剂量,对高对比分辨率组织的影响较小,对图像质量影响也较小,且不影响疾病检出率。因此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和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常规剂量和低剂量多层螺旋CT均能够有效检出肺内病变,均具有良好诊断效能,但是低剂量多层螺旋CT可显著降低患者辐射剂量,更易检出微小病变,并且不对图像质量产生影响。

猜你喜欢
低剂量螺旋结节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CT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新冠肺炎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