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刘秋香
周春健
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四书学、诗经学、文献学研究,著有《元代四书学研究》《经史之间》《诗经讲义稿》等。
周春健在中山大学讲《诗经》已有十多年,其间,他看到了两个“诗经”,一个是民间的或者个人的“诗经”,一个是政治性的“诗经”。周春健的研究与讲述侧重于后者,在他眼中,《诗经》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更是一部对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产生过深远影响的经典。“两个‘诗经’是真实存在过的,《诗经》的历史,是一段真实历史,有其重要的古典哲学、政治学意义。”
“《诗经》的诸多篇章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其四言体式,其重章复沓,其声律之美,其素朴情感,其反映社会之全面,其施之教化之广大,都令人对这部经典肃然起敬!”周春健说,“温柔敦厚而不愚”正是《诗经》最大的魅力所在。
《十几岁》:“《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您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思无邪”?
周春健:“思无邪”三字最早出于《诗经·鲁颂·駉》一篇,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鲁僖公,全诗四章,每章的开头是“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赞颂僖公马匹之肥壮;各章的结尾分别是“思无疆,思马斯臧”“思无期,思马斯才”“思无斁,思马斯作”“思无邪,思马斯徂”。《駉》中的“思无邪”,“思”一般被解为虚词,无实义;“无邪”解为“牧马之繁多”。
孔子引用此句对《诗经》作一总评,对后世诗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取义未必与《诗经》本义相同。多数学者将孔子所说的“思无邪”理解为:思虑纯正、端正。朱熹在《四书集注》解此句曰:“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发,求其直指全体,则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这里所说的,正是《诗经》的政治教化作用。
《十几岁》:《诗经》其实是一部官方的作品集,虽然其中的绝大多数诗作来自民间与个人。
周春健:这里涉及 “两个诗经”的问题,二者不可混为一谈。所谓“两个诗经”,是指有些作品可能最初产生于民间或属诗人个人作品,但一旦经王室太师、乐官之手采集编订到《诗》这一作品集当中,其意义及作用便不再完全是作品原本的样子了。
因为《诗》的编订及应用,是由天子发出的礼乐行为,其目的是让它在“制礼作乐”的礼乐文明背景下发挥安定天下、“尊尊亲亲”的作用。哪怕原来某诗表达的是一己之情,通过《诗》表达出来的则可能是在侯国及天下发挥作用,其意义及作用变成了政治性的,也变得更广大。
比如《邶风·谷风》,原本可能写的是一对夫妇之间的感情故事(弃妇主题),但《诗》用以表达的却是:“《谷风》,刺夫妇失道也。卫人化其上,淫于新昏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绝,国俗伤败焉。”如此解说,便是从邶地风俗这个角度,对当政者提出批评,其效用是政治性的。“政治性诗经”的形成,与《诗经》最初产生时的礼乐背景密切相关。
《十几岁》:某种程度上,《诗经》开启了我国的“诗教”传统,请您谈谈“诗教”的实施与开展。
周春健:我想不妨从两个层面来理解“诗教”。一是《诗经》作品本身包涵教化之意,即《尚书·舜典》所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二是要认识到早期诗教主要是通过乐教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乐教是周代礼乐文明的重要体现,“乐”的作用在于“和”,可以很好地变化气质,移风易俗。早期《诗经》的存在形态是诗乐舞合一的“综合艺术体”。
谈到古典诗教的理论,有二部文献最为重要:一是《礼记·经解》,一是《毛诗大序》。如果说《礼记·经解》的诗教纲领“温柔敦厚而不愚”,主要是从性情角度强调诗教可使民风人情“温柔敦厚”的话,到了汉代所成的《毛诗大序》,则是为了适应汉代帝国体制以及经学的建立,诗教理论更全面地落实到了人伦及政治层面。
从《礼记·经解》到《毛诗大序》,从“温柔敦厚而不愚”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之教化体现于中国古典社会之人伦、政治、风俗、民情等各个层面。
《十几岁》:《诗》何以成为“经”?
周春健:个人认为,这里的“经”,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这两个层面又分属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第一个阶段,西周初期周公“制礼作乐”,促进了《诗》文本的结集与编订,《诗》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礼仪活动当中。到了春秋时期,因诸侯国之间聘问歌咏活动频繁,社会上形成了“赋诗言志”的文化风气,《诗》广泛应用于外交场合。可以说,《诗》在周代社会即具备了某种意义上的“经典”地位。
第二个阶段,汉代,《诗经》升格成为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法典,与《易》《书》《礼》《春秋》并称“五经”,在国家政治层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影响一直迄于近代经学的瓦解。以《毛诗序》为代表的诗教理论,是对先秦诗教理论的总结与申发,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十几岁》:作为经书,几千年来,它如何被阐释与接纳?
周春健:关于《诗经》在经学时代如何被阐释与接纳,可举清代湖南学者皮锡瑞之说为例。皮氏《经学历史》称:“前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所谓“以三百五篇当谏书”,即是通过《诗经》的微婉讽谏功能,参与政治生活。比如《汉书·匡衡传》记载,儒臣匡衡曾给皇帝上疏言事,引用《关雎》诗句,劝谏皇帝重视后宫治理,重视夫妇婚姻关系:
臣又闻之师曰: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言太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而理万物之宜。故《诗》曰:“窈窕淑女,君子好仇(逑)。”言能致其贞淑,不贰其操,情欲之感无介乎容仪,宴私之意不形乎动静,夫然后可以配至尊而为宗庙主。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
中国文化形成的“子曰诗云”的传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诗经》在中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经典地位。其作用是持久的,有诸多正面的影响。
《十几岁》:对于现代人来说,如何把握和理解《诗经》?
周春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对现代人来说,依然需要领会孔子这段话所包含的古典诗教深意,理解《诗经》在古典中国的实际面目及实际用途,尤其注意从周代礼乐文明的角度来理解《诗经》的这些“政治作用”。对于现代人而言,《诗经》不可只剩下“赋、比、兴”的手法,同时需要重视“风、雅、颂”的教化。如此,方可以通过《诗经》这样的传统经典认识古典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