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脐单孔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效果及血清CRP、β-EP水平的影响

2022-09-08 07:14宋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经脐结扎术疝囊

宋丹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河南 洛阳 471000)

腹股沟斜疝是指腹腔内的组织通过腹股沟管内环或外环到达皮肤下方,形成包块的一种疾病[1]。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引起疝囊内嵌顿的网膜或肠道发生血管压迫危险的不可复性包块,多发于男性儿童,临床常表现为腹痛、呕吐、脱水及肿块等[2]。若未能及时治疗将突出组织复位,将会影响组织血液循环,严重时会发生肠坏死等情况,给患儿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3]。目前,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但传统开放手术易损伤输精管与血管,术后易发生诸多并发症,不利于患儿预后[4]。

随着微创、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已逐渐成为临床主要治疗方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美观度较高等特点,有利于促进患儿术后快速恢复[5,6]。但目前对于该术式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对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报道较少。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效果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β-内啡肽(Endorphin,β-EP)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115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患儿为观察组(n=58),开放手术患儿为对照组(n=57)。观察组男47例,女11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3.72±1.03岁。对照组年龄男47例,女10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3.57±0.84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诊断标准[7];患儿均为初发单侧疝;无手术禁忌指征。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儿手术前均需禁食6 h,禁水4 h,排空膀胱。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开放手术。患儿取仰卧位,给予全身麻醉后,于腹股沟取长约4 cm顺皮横切口,逐层切开皮肤、肌肉组织,寻找疝囊并检查疝内脏器、睾丸等组织缺血情况,游离精索组织,回纳内容物,游离疝囊至颈上约 1 cm 处进行高位结扎,止血后逐层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观察组患儿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给予患儿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于肚脐上沿充入医用二氧化碳建立气腹,维持压力为 8 mmHg,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儿耐受情况,适量调整气腹压力。在脐右侧缘置入5 mm trocar与30°腹腔镜,脐左侧缘置入2 mm trocar与辅助钳,通过腹腔镜观察双侧内环闭合情况,然后进行复位操作,若复位困难,则通过辅助钳轻柔扩张内环口后再次进行复位,复位完成后于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做2 mm切口刺入疝钩针,沿腹膜外绕内环口进行高位结扎,注意结扎过程中男患儿绕开血管、输精管,女患儿绕开子宫圆韧带,完成后再次检查脏器、卵巢、睾丸等组织血供与损伤情况,排气净腹,缝合各操作孔,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相关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手术过程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

1.3.2 血清炎症因子

分别于手术前后,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3 mL,待血液凝固后进行离心处理(3000 rpm,离心10 min),取上层清液放置于-40℃条件下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儿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所有试剂均购自上海酶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3 氧化应激指标

分别于手术前后,抽取两组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以3000 rpm 离心10 min,分离上层血清,放置于-40℃环境中保存备用。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β-EP,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比色法检测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三项指标水平。检测流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4 并发症

记录两组患儿术后切口感染、发热、阴囊血肿及隐睾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研究中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两组组间差异比较行两样本独立t检验,手术前后组内差异比较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或率(n(%))表示,行χ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患儿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D)

表1 患儿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下床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58 17.64±3.75* 5.31±1.06* 12.49±2.18* 4.97±0.81*对照组 57 25.10±5.22 8.64±1.73 15.18±2.73 6.15±1.11

2.2 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儿CRP、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儿CRP、IL-6及TNF-α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D)

表2 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D)

注:与手术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CRP(mg·L-1) IL-6(pg·mL-1) TNF-α(U·L-1)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观察组 58 9.28±1.21 15.32±2.27*# 24.38±3.12 34.23±3.62*# 4.15±1.04 13.47±1.71*#对照组 57 9.43±1.16 21.63±2.61* 24.19±3.20 41.75±3.55* 4.26±1.06 18.59±1.60*

2.3 两组患儿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儿β-EP、GH及T-AO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儿β-EP水平升高,GH、T-AOC水平降低,且观察组β-EP水平低于对照组,GH、T-AOC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患儿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D)

表3 患儿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D)

注:与手术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β-EP(pg·mL-1) GH(mg·L-1) T-AOC(U·mL-1)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观察组 58 46.95±7.19 63.45±10.44*# 4.67±0.77 3.63±0.61*# 37.93±6.47 30.17±5.05*#对照组 57 46.73±7.13 87.02±13.23* 4.70±0.68 3.26±0.52* 37.98±6.10 16.42±2.71*

2.4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 1.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53%(P<0.05),见表4。

表4 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腹壁肌肉逐渐发育变强,少数6个月以内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无需进行手术治疗便可痊愈[8],但手术治疗仍是大多数患儿根治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唯一途径。既往开放手术极易对患儿血管造成损伤,且腹腔长时间的暴露易发生感染,对患儿预后产生一定影响[9]。因此需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以改善患儿预后。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各项手术相关指标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提示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促进术后快速恢复。开放手术中若想进行疝囊结扎,必须要先将紧贴于疝囊表面的血管和输精管分离,在此过程中无法避免会产生一定损伤[10],不利于患儿的快速康复。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不需要逐层切开皮肤及组织,使患儿创口长度大幅减少,进而减少手术时间及降低术中出血量。且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中腹腔镜具有放大功能,能够更直观、准确的观察到腹腔内的情况,视野较为广阔,更易绕开小血管,避免手术过程中的损伤,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及创口的快速愈合,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既往研究显示[11],手术创伤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当患儿机体受到损伤时,通过下丘脑的刺激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进而激活大量的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泌CRP、IL-6及TNF-α等大量的炎症因子水平,对机体造成炎症反应[12]。本研究中,观察组 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引起的炎症反应较轻。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手术对患儿腹股沟区域的创伤较小,且高位结扎时有助于保护疝囊内环口组织,降低了对患儿机体组织的损伤及应激反应,从而避免炎症因子的升高,减轻炎症反应[13]。

机体在受到手术等有创治疗时容易产生氧化应激反应[14]。β-EP是一种由垂体分泌的吗啡样物质,具有极高的镇痛与免疫调节功能,在机体受创后会迅速分泌至血液中[15]。氧化应激状态使得机体糖原分解量增加,致使GH迅速减少,而TAOC反应了机体内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16-17]。通过检测这三项指标可以表示机体氧化应激程度。氧化程度过高会导致体内抗氧化系统失衡,引发组织损伤,更不利于切口愈合[18]。本研究中比起对照组,观察组患儿β-EP水平更低,GH、T-AOC水平更高。说明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有助于减轻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氧化应激反应。究其原因,可能是与手术创口越小,对患儿生理功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小有关。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产生的切口较小,对体内手术造成的血管损伤也更少,大幅减少了产生的生理影响,进一步降低术后的氧化应激反应,使β-EP水平降低。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该术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无需对疝囊进行分离和结扎,通过腹腔镜的观察可明确腹股沟周围结构,避免了对周围组织的伤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经脐单孔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效果较好,有助于降低对机体的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而减少对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但对于巨大疝或出现其他特殊情况病例中应用较少,仍需要进一步讨论研究。

猜你喜欢
经脐结扎术疝囊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氯化钾与萝卜汤促进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术后排气的临床分析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脾脏切除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的效果观察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3D与2D腹腔镜悬吊式经脐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