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辅助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及水肿的效果观察#

2022-09-08 07:14朱青宋晓锋周晓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压豆耳穴肛门

朱青 宋晓锋 周晓艳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肛肠科,河南 许昌 461000)

混合痔是指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以静脉曲张性成团,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为主要表现的痔类疾病,患者多表现为便血、便秘、粪便干硬、痔块脱垂等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早期临床多采用药物对其进行干预,但是由于发病位置的特殊性,药物干预疗效欠佳。手术能够有效切除病灶,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但是由于齿线下多存在脊柱神经,常在术后激发剧烈疼痛,疼痛会导致患者减少排便次数和频率,进而加重排便不尽感和肛门坠胀情况,不利于术后恢复[2]。

双氯芬酸钾片联合常规干预是混合痔术后患者常用干预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但会增加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心理,不可长期使用,且常规干预效果一般,对患者排便功能改善不佳。耳穴压豆作为中医常用镇痛方法,是通过将药豆粘附在相关穴位,进行按压、揉、捏、压等,以疏通经络,祛瘀消浊,缓解患者疼痛[3-5]。临床考虑将其增加至混合痔术后常规治疗中可能会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对此展开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接受混合痔手术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男30例,女23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8.53±6.77岁;病程8~16 m,平均病程12.51±3.14 m。观察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 48.71±6.79岁;病程 7~18 m,平均病程12.57±3.17 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符合《痔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修订版)》[6]中混合痔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均符合西医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确认在我院进行混合痔切除手术;均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经我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肛门形态异常,或伴有肛周严重感染无法进行手术者;耳部伴有湿疹,溃疡,冻疮等无法进行穴位按压者;患有精神疾病或语言沟通障碍者;合并心、肾、肺等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干预:抗生素及润肠药物口服,按时换药,对患者进行常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高锰酸钾熏洗,出院指导患者饮食清淡,不食辛辣,忌烟酒,连续干预5 d。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耳穴压豆:主穴选择皮质下、神门、交感穴,辅穴选择肛门穴、直肠下段,先选择探针按压,找出最痛点,并选择2个主穴、辅穴,采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粘贴在最痛点,用拇指和示指对压耳廓前后,由轻到重,反复按压直到产生胀痛麻木感,3 min·次-1,3~5次·d-1,连续按压5 d,其中王不留行籽每2 d更换一次。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水肿程度

术后 1 d、5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水肿评分对疼痛、水肿程度进行评估;其中VAS评分总分0~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明显;水肿评分采用4级评分法,以创缘无水肿评为0分;以创缘周围微微隆起,有轻微皮纹存在,评为1分;创缘周围中度隆起,皮纹不明显,评为2分;创缘周围重度隆起,皮纹消失,皮肤发亮评为3分。

1.3.2 康复进程

对比两组疼痛消失、水肿消退、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情况,其中创面愈合情况通过测量V型切口的面积量化。

1.3.3 排便功能

对比两组患者大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情况。

1.3.4 并发症发生情况

记录干预过程中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中所得数据导入 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比(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水肿程度比较

术后1 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水肿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 d两组患者VAS评分、水肿评分均较术后1 d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疼痛水肿程度比较(±SD)

表1 患者疼痛水肿程度比较(±SD)

注:与术后1 d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VAS评分 水肿评分术后1 d 术后5 d 术后1 d 术后5 d对照组 53 6.47±1.57 5.42±1.12△ 1.45±0.24 1.23±0.18△观察组 54 6.51±1.64 4.01±0.61△* 1.47±0.27 1.01±0.07△*

2.2 患者康复进程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疼痛消失、水肿消退、住院时间、V 型切口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康复进程比较(±SD)

表2 康复进程比较(±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疼痛消失时间(d) 水肿消退时间(d) 住院时间(d) V型切口面积(cm2)对照组 53 7.75±2.23 8.94±1.14 18.69±1.57 4.95±0.85观察组 54 4.52±2.14* 6.33±1.05* 12.63±1.27* 4.11±0.63*

2.3 排便功能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大便不尽感、肛门坠胀发生率均较干预前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排便功能比较(n(%))

2.4 并发症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混合痔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但多认为与静脉扩张淤血、静脉壁薄弱、长期便秘、肛垫下移等因素有关[7]。手术是治疗混合痔的常用方法,虽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由于手术切口周围神经丰富,极易在术后为患者带来严重痛苦,同时术后的加压包扎也会增加肛门的不适感,甚至加重疼痛,影响患者术后恢复[8]。为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常在混合痔术后给予患者常规干预以及药物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少心理应激反应所带来疼痛;双氯芬酸钾片作为常用止痛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物酶活性,进而阻断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转化,间接抑制白三烯合成,降低肛门创口处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疼痛,高锰酸钾熏洗能够通过调节机体血液循环,以达到改善机体炎症反应的效用[9]。但是由于常规干预缺乏针对性,且长期口服止痛药会增加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5 d的疼痛、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提示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增加耳穴压豆可以更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水肿程度。现代研究证明,耳廓作为人体的缩影,耳部各穴位均与身体脏腑形体息息相关,可以通过压豆刺激反应点,调节机体各脏腑功能;同时人体耳部血管神经分布较多,对耳穴的压迫可以提高神经传导作用,有效调节丘脑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机体抗痛系统,发挥有效的镇痛作用;此外,采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粘贴在最痛点具有利便、消肿的作用,可以有效调节患者机体内循环,改善切口水肿状态[10]。

本研究中,两组的康复进程及排便功能比较,观察组疼痛消失、水肿消退、住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V型切口面积、大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情况均少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干预增加耳内压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大便不尽感、肛门坠胀等情况,加快混合痔术后患者康复进程。通过耳穴压豆对交感穴的选择,其具有内脏止痛、解痉的作用,是活血的要穴,现代研究证明,交感穴可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纠正异常神经放电,进而减少对疼痛神经刺激;同时可以缓解内脏平滑肌痉挛,提高对血管舒张功能的调节,可以有效扩张血管,改善机体内血流状态,满足切口处恢复血供状态,缓解切口处水肿,有效缩小切口面积[11-12];通过按压直肠下段,具有治便秘、脱肛、里急后重、痔疮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按压直肠下段可以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状态,改善机体淤堵现象,促进代谢物的排出;同时可以促进改善胃肠功能,纠正胃肠内环境紊乱,增强胃肠蠕动,有效改善大便不尽感以及肛门坠胀情况[13-15]。两组干预过程中,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可能与干预时间较短有关,同时说明在常规干预联合双氯芬酸钾片的基础上增加耳穴压豆,并不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具有一定安全性。

综上所述,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增加耳穴压豆可以明显改善混合痔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水肿程度,促进纠正患者排便功能,加快康复进程,具有较高安全性。

猜你喜欢
压豆耳穴肛门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艾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