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 曹 艳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朝阳新城分校 张 珊
2017年8月,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德育指南》)。从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足见党和国家政府对“立德树人”工作的高度重视。2020年9月9日,在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再次强调,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德育指南》实施途径和要求中的第一条就是“课程育人”,指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可见,德育并不只是某一学科或某几个学科的任务,各个学科尤其是占据着一定学时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应该发挥其育人功能。不论是课程改革中对数学课标的落实,还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或是核心素养对学生全面发展提出的要求,都推动着小学数学教育参与到德育中来。
教育部颁发的《德育指南》把学校德育内容划分为五个方面: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指南》的提出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为一线教师挖掘德育内容和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了抓手。
《德育指南》对德育的要求表述为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
有学者认为:数学课蕴含严谨、坚韧等道德价值;数学还使人精细。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先生在《数学学科德育》中提出了数学德育的“一个基点:热爱数学;三个维度:人文精神,科学素养,道德品质;六个层次:用数学文化感染学生,用数学美陶冶学生,用数学发展史激励学生,用数学观指导学生,用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鼓舞学生,用数学课堂文化塑造学生”。在张先生对数学德育六个层次的概括中可以得出,数学教师可以从数学文化、数学美、数学发展史、数学观、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数学课堂文化等方面寻求数学德育的资源。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数学有着自身的学科特点,其德育内容是在数学知识内容中渗透的,通过语句表述、图表信息、例题习题等设计德育内容。教师应该把握教学内容,结合数学德育的相关要求和内容,系统地梳理数学教材的德育体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点,把思想品德教育自然地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融合,这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第一步。
1.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小学做起,数学教材中关于爱国情感教育的内容主要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展现。
(1)结合丰富的数学史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数学学科悠久的发展历史、丰富的数学史料成为数学教材的重点选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介绍了我国古代计算使用的算盘,让学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如图1所示。
图1
(2)将数学知识与爱国教育的结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在学习“元、角、分”时,向学生介绍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代表的是国家的尊严,教授学生要好好爱护人民币,如图2、图3所示。
图2
图3
(3)在例题或习题中展示一些真实数据,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中展示了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通过相关学习让学生了解人口发展,热爱家乡和祖国。
2.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精神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诸如探究学习、小组合作等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导学生要相互帮助,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树立团结意识。
3.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教育是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些隐含的环境教育因素,如图4所示。
图4
4.优良品质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本身充满着辩证因素。数学学科不仅能提高学生认知发展、逻辑思维、科学意识与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诚实言行、理性思维、判断选择等道德品质。华罗庚先生曾说过,学习数学不仅需要自身刻苦,还需要坚定信心不怕苦难。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故事和数学家励志故事来激励学生,让学生不仅学会数学知识,还能学习他们对待数学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数学教材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注释或者小段文字,内容包括数学家简介、数学定理的论证过程和方法、数学发展演变史、数学故事、数学活动等,因此数学教学应该是饱满而丰富的。数学在世界发展长河中有着独树一帜的文化,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他们会对数学的认知开启更多思考空间,投入更多的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为中国数学的成就而感叹,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内容中融入数学文化和数学科学精神。
教学“圆的周长”的时候,不免会提到圆周率的历史,圆周率在我国最早的记载是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祖冲之得出的领先世界1000多年的圆周率近似值。圆周率的发展史展示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的成就,使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文化的认同。
数学学科受到知识特征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是略显枯燥的一门学科,要想在满是公式、定理的课堂上达到德育渗透的效果,需要将教学内容与情境相结合,在丰富的情境中达到预想效果。
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历或接触的事件都可以作为生活情境,如学校组织的一些主题活动可以作为问题情境,这些主题活动可以涉及各类中华传统美德,学校或社会组织举办的“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对需要准备的礼物种类、数量的计算与统计都可以作为良好的数学载体;也可以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如,学校组织的剪纸活动中大家剪纸的数量、纸张的种类等都会涉及数学与数量关系。这些数学情境不仅可以给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还可以丰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环境,毫无疑问榜样的力量对学生品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除了学生生活中身边存在的榜样,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把正面的榜样传递给学生。
案例呈现:感动中国人物问题情境。
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卢永根教授夫妇将他们的一生积蓄8 809 446元全部捐给了华南农业大学,求8 809 446的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以感到中国人物卢教授的事迹为背景,形成了简单的数学题。学生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老人无私奉献的美德,通过这道题的情境呈现,还可以使学生对感动中国人物感兴趣,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那么这道题的情境创设所发挥的德育价值就更大了。创设榜样示范的情境时,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当积累了大量榜样问题情境之后,教师可以对这些人物榜样进行深层的解读,以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活动的开展,能有效进行德育渗透,提升德育效果。
活动的开展,可以围绕所要研究的数学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如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可以设计直观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设计测量教室长和宽的活动,让学生对“1米”的长度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学习追击问题、相遇问题时,可以为学生模拟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使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可以让学生充当数字和小数点,通过“小数点”真实移动,感知小数点移动时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逐步提升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活动的开展,也可以着眼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等。比如,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或者网络,收集了解一些数学家、数学文化的小故事,以数学小报或视频等方式进行分享,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感受数学家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可以就一些难以区分的数学概念、规律等开展思辨活动,如“相邻两个自然数一定只有公因数1,对吗?”等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科学严谨、勇于探索的精神,提升思辨能力,形成善于思考、迎难而上的品质;还可以将数学活动与一些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如“二十四节气与数学的关系”“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等,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自古就是教师职业的基本原则。教师要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通过自身言行对学生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对学生能产生好的影响,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要全程用普通话,讲究语言的简洁和规范,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严谨性;讲解做题思路时,可以借助枝形图、数形结合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过程中缜密的思维。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不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教师的意志品质,能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教师认真对待教学和学生作业的态度,能带动、感染学生,让学生也用心对待学习和生活;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能激发他们的潜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德育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我们,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我们要坚持奋斗完成的任务。核心素养理念使数学学科中的德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学生不仅能习得知识,还可以使精神境界得到有效提升。
教师要时刻心怀德育,关注和利用好身边的德育素材与德育环境,使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发挥到极致;教师应明晰德育内容,掌握这个重要的指南针,使学科德育工作得到良好落实与达成;教师要避免过度德育,采用恰当的德育渗透策略,深挖教材、创设情境、开展活动、做好示范,以数学任务为主旋律,利用相关德育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形成积极看待问题的思维,达到数学德育的目标;教师要注意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利用自身的榜样作用,通过自己言行一致,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德育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对数学学科德育的关注,相信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的发展将会更具系统性、指导性,让我们携起手来,使德育之花在数学教学中美丽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