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文献综述

2022-09-07 14:53刘育红赵依梅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黄河高质量

刘育红,赵依梅

(西安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根基,创造了璀璨夺目的黄河文化,在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生态安全、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有“黄河宁,天下平”。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保护黄河是千秋大计,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1]千百年来,一辈辈先人一直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抗争,为黄河的开发治理贡献智慧。据记载,黄河流域的河道历经数次变迁改道,黄河下游大规模的河流改道可达二十多次。尽管经过长期的治理,受技术水平、人为因素、制度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黄河流域的水旱现状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随着“十四五”规划的不断推进,一张黄河治理的蓝图将被重新绘制。黄河流域的治理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焦点,也成为学术界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

学术界对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分析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其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属于定性分析;另一类是实证测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属于定量分析。韩君等(2021)指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量化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而量化研究是高质量发展内涵的量化表征,这两类研究密不可分[2]。本文以黄河流域的国家发展战略为主要纲领,阐述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深入剖析,在这一类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又对测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文献进一步述评,总结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路径,以期对黄河流域现有研究做全面概括,为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改革提供参考。

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黄河全长5464公里,自西向东流经我国九个省、自治区,连接了西北和华北地区,最后注入渤海。早在石器时代,黄河文明已经显露萌芽。从公元前的夏朝时代开始,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前后延绵三千多年,朝代的发展均与黄河息息相关,孕育了河湟文化、齐鲁文化等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黄河流域是炎黄子孙名副其实的“民族摇篮”。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1]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执政者都会将黄河治理作为安邦兴国的重要决策。无论是大禹治水还是进入新时代后将黄河治理发展作为国家重要战略,中华民族始终坚持不懈地在治理、保护母亲河。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提出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生态兴则文明兴。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既有全局性的战略意蕴,也具有系统性的战略布局,不仅仅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无论是时代背景,还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都需要快速推进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一,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事关我国生态屏障的打造。九曲黄河是一条特殊的河流,自然条件错综复杂、流域地势迂回曲折,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廊道。黄河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源泉,水资源以及生态功能在生态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上游的三江源、甘南等水源涵养区均是重点保护对象,同时进行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也可以促进水源涵养功能。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引发黄河洪害频繁、泥沙堆积,要想改善“九曲黄河万里沙”,水土保持成为主抓问题。下游河道是地上悬河,土壤肥沃,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提升黄河生态安全功能、丰富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促进流域健康发展。其二,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事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国新时代的战略部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遵循规律、着眼社会发展大局的科学抉择。黄河流域资源丰富,是国家化工、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重要产区,同时也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都占据了重要地位。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助推了全局经济社会从量的积累完成质的飞跃。从时间的维度来看,历史上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时期,黄河都会得到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发治理,没有发生频繁的洪水灾害,“黄河宁,天下平”的历史经验得到充分地证明,深刻揭示了黄河流域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正是对全局“一盘棋”思想的深刻把握,是构建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的重要体现,为新时代区域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强劲的动力,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于民、造福于国家。

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国迈入新时代,党中央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表述。学者们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也进行了较为翔实的研究。如任保平、文丰安(2018)认为“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高级状态和最优状态”[3]。在经济总量增长到一定规模后,通过降低生产投入要素、提升生产效率、资源配置率来实现以实体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态协同发展的质量型经济状态,最终显著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金碚(2018)从经济学的层面分析,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指在资源约束的前提下社会发展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经济结构贴合发展方式、经济动力趋于绿色[4]。综合来看,高质量发展就是不再纯粹地追求经济发展总体规模,而是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尽可能以较小的投入成本来换取最优的社会经济效益,全方位地提升人民幸福生活的质量。

任保平、李禹墨(2018)在研究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研判体系时认为“高质量发展并不能由任何一个单一的指标来进行评判”[5]。高质量发展是一个衡量水平高低的价值判断,需要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维度体系去科学评判。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为时间分隔点,学术界对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研究视角。一是根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来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何立峰(2018)[6]、杨伟民(2018)[7]、刘志彪(2018)[8]均采用“五大发展理念”去衡量研究对象高质量发展的程度,加快黄河流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徐辉等(2020)认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内涵应包括创新驱动、区域协调、生态绿色、对外开放、福利共享五个方面[9]。二是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中。周清香、何爱平(2020)[10]、郭芸等(2020)[11]从黄河流域发展的动力、结构、发展方式、成果四大方面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通过测算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判断高质量发展程度。张国兴、苏钊贤(2020)从人地协调、区位发展、经济效率、产业结构、社会福利、生态环境等方面评定黄河流域的发展[12]。测算黄河流域从规模的“量”到结构的“质”的转变程度,能否达到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崔盼盼等(2020)从有效性、稳定性、创新性、分享性、协调性去测算黄河流域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程度[13]。图1是依据学者研究绘制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内涵框架图。总体来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流域的地理条件、资源禀赋、自然环境以及区位优势,加强生态保护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的可持续发展。

图1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内涵框架图

综观现有文献,学者们采取多维度、多标准的衡量指标,呈现出的特点有:一是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的理解和把握逐渐深入,评价指标都紧紧围绕着“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二是相关分析数据规模增大,分析时段延长。若数据样本规模偏小在定量分析中容易出现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难以测算出指标间真实的影响性。三是逐渐优化相关、相似的核心指标,考虑立足我国黄河流域实情,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相关指标设立,评价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逐渐多元化、综合化,构建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更为客观。现阶段,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完成经济结构升级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都不是一日之功,因此,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立足实情,并有效借鉴。

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

截至2022年7月1日,在中国知网上以“黄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共有2610篇文献,最早的文献发表在2017年7月,自2019年9月后,文献数量大幅度增长。其中,以“黄河流域”为主题有1140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有1271篇。因国外学者针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文献少有,则重点梳理以中国学者为主的研究成果。从数据来看,国内学界关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在近三年成为一个热点。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科学地评价现阶段黄河流域发展的状况,尽可能多维度、多方面地进行衡量,并找出当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存在的挑战和发展空间。国内学者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主要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城市发展、水源现状、治理体系、黄河文化六大维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图2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黄河流域不同研究维度的代表性文献。

图2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历史演化脉络图

(一)经济社会

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赵建吉(2021)研究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演变,认为目前流域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是以传统产业为代表的传统动能与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转换尚未完成[14]。在不同的经济类型中,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石。高煜、许钊(2020)通过定性分析黄河流域实体经济特点、模式和原则,认为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密切结合其特征,选择科学合理的特色化发展路径[15]。从黄河流域的经济产业格局来看,传统产业是其基础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大部分省区都是传统农业大省,草原牧业特色鲜明。流域基础产业布局较多,主要以资源型产业、低附加值产业为主,缺乏高端制造业以及资本科技密集型等新兴产业。各省区需结合本省的产业特色,尽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绿色产业,引入更多的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使实体经济更好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王海杰等(2022)分析了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流域制造业绿色竞争力综合指数测算出制造业的竞争力现状[16]。黄河流域应全面推进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实现,提出因地制宜地促进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将黄河流域打造为宜人宜居的生态经济带。宋跃刚、郝夏珍(2022)以数字经济为研究视角,阐释了数字经济今后必然成为驱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趋势[17]。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壮大了实体经济的根基,加强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潜力,提升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加速了实体经济的升级转型,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紧抓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明确重要的切入点和抓手。黄河流域是国家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侧面反映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正如学者们的研究结论,黄河流域各省区经济发展差异显著、产业结构单一,各省区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获得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效益。把生态安全建设和深化供给侧改革统一起来,通过智能改革、绿色改革、技术改革等方式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将农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在积极改进传统产业技术的同时,着力发展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新兴战略产业,这将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和制胜点。深度融合发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跨界融合创新,提升高附加值产业的占比,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产业结构升级赋能,构建多元化、多增长极的经济体系。

(二)自然环境

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活的物质基础。治理环境污染,提升环境质量是保护黄河流域的重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关于黄河流域自然环境承载力的测度,任保平、邹起浩(2021)构建了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包含了环境容纳、资源和经济社会承载力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了黄河流域的环境承载水平[18]。认为自然环境脆弱、技术创新度低、城市发展不成熟等是制约沿黄城市发展,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因。上世纪50年代,库兹涅兹提出了环境与经济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环境污染程度会随着经济稳步提升由高趋低。目前,关于黄河流域类库兹涅兹曲线的研究,周清香、何爱平(2020)基于环境规制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测算发现两者之间呈现倒“U”关系,认为目前黄河流域环境规制强度位于门槛值左侧,没有明显改善环境质量[10]。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发展而加剧,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到达库兹涅兹曲线的“拐点”,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不可以并行,需要在确保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环境政策来治理或减少环境污染。

从理论上分析,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存在倒U曲线,这与第二产业的发展有很强的相关性。正如王海杰等(2022)[16]的研究,当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较高时,城市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性就会增强,城市的环境效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而造成这种影响的关键因素是城市环境技术水平。当城市环境技术水平较高时,产业能够以低污染创造出更多的绿色GDP。现阶段,黄河流域大多数城市都位于低质量水平,区域城市的发展重点依旧是经济。因此,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关注环境技术水平的提升,逐步契合新时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诠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黄河流域局部地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已经成为流域治理的难点,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高效联动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刘琳轲等(2021)系统分析黄河流域经济与生态耦合协调及交互响应,提出构建层次分明、灵活性强的经济生态协调政策[19]。黄河流域生态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要立足各城市的基本事实,对水源涵养地保护、水土保持、环境污染物的排放等环境政策进行统一科学、系统地谋划,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流动性,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绿色经济走廊,促进黄河流域实现生态保护。杨慧芳、张合林(2022)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两者耦合以同向为主,且高质量发展快于生态保护,增长型协调区域尚未大幅出现的结论[20]。黄河流域整体的生态水平不容乐观,呈现一个波动变化的特征。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引致生态空间差异先缩小后增大,这与不合理的经济开发及生态保护力度不匹配息息相关。生态效率是测算经济与环境适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刘轩志,赵文莉(2019)的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结果显示:黄河流域沿线省份的生态效率呈上升趋势,各省区之间差异明显,西部区域生态效率水平较低,经济发展与生态失衡[21]。生态效率低直接表明了部分省区能源消耗较大、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技术较为落后、污染物排放量偏大。张筱雨(2022)分析了黄河流域当前生态补偿机制缺少区域协同、补偿客体与主体的不一致、补偿治理差异显著等问题,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提供了新思路[22]。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面临最大的挑战是生态产品初始产权难界定、价值实现不足。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黄河流域的生态补偿应协同合作,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生态监管体系。

黄河流域区域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较为突出,亟待解决。黄河是一个整体,各省区不能各自为政,理应突破行政边界的约束,搭建统一的流域大保护监督管理机制,形成优势互补的布局,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共同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努力。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失衡可以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来提高能源利用率,由政府牵头逐渐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为低排放、低消耗的产业,从而提升生态效率水平,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确保黄河流域岁岁安澜。

(三)城市发展

进入信息时代后,单独的城市难以构成一个空间单位,城市群成为评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从中心城市角度衡量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状况具有贴切的现实意义。秦华,任保平(2021)认为黄河流域城市群具有多中心发展模式的特征,流域城市群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不平衡[23]。结合流域城市的空间联系特征和空间结构的特殊性,提出应针对不同区域的人地关系,采取以城市群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发展模式。张国兴,苏钊贤(2020)从多维度结合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特点,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流域的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在提升,不同城市发展在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12]。应对城市发展不均衡的挑战,应鼓励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合作分工、良性互补。安树伟、张晋晋(2021)将黄河流域城市划分为青岛、济南、郑州、西安、太原五个都市圈[24]。目前,不少城市圈还在集聚度低、发育程度低的雏形阶段,且越往上游城市发育度越低,认为黄河流域城市圈未来发展应为集生态、创新和文化为一体的城市圈。贾卓等(2022)探究了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收缩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兰州、西宁市等6个市(州)包含的41个市辖县处于收缩状态,不同级别的行政单元内部存在着异质性[25],引致黄河流域城市收缩的因素有资源环境约束、经济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心城市发育程度低等。

中心城市及城市群是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布局的重要载体,是高质量发展动力支撑的重要源泉,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体系。黄河流域的城市群自西向东分布依次是兰州—西宁、黄河“几”字湾、关中平原、中原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群的发展功能、发展定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兰州—西宁城市群经济活力和带动能力不强,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差,经济发展滞后。黄河“几”字湾城市资源依赖型产业居多,能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产业结构优化和治污减排任务艰难。关中平原城市人口密集,科教和文化资源相对发达,在经济发展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原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和人口总量规模较大,但对外开放发展不足。基于黄河流域城市群发展差异的客观事实,因地制宜地加强城市群承载力是推动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

(四)水资源现状

黄河流域是以水资源为纽带的,水资源状况与我国生态安全息息相关,黄河的水量、水质、水效率以及水结构一直是治理黄河问题的重要方面。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利用不仅仅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赵莺燕,于法稳(2020)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总量、质量、利用效率三个方面来深入剖析流域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路径[26]。岳立、雷燕燕(2022)以沿黄5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建立非期望Super-SBM模型,测算出黄河各城市的绿色水资源效率,同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框架解释其演化因素[27]。实证结论认为,现阶段黄河流域整体绿色水资源效率略微下降,区域性差异显著,绿色水资源效率空间关联呈现复杂的网络关系。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有很强的相关性。刁艺璇等(2020)定量分析了流域城镇化与用水效率之间耦合关系,剖析其障碍因素[28]。研究发现水资源利用水平呈现下游高于上游的分布,黄河上游的耦合协调度处于高值。建议在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重视黄河流域城镇化生态用水总量,关注用水结构变化。邢霞等(2020)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了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耦合协调规律[29]。结果显示:流域经济发展滞后于用水效率,两个子系统之间尚未实现良好的耦合协调发展。

延续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得益于母亲河的哺育,文明的发源从河流起始,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黄河的年径流量在我国十大河流中的排名并不靠前,早年时期经常出现断流现象。随着黄河流域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各种用水需求迅速增加,黄河的水源承载力不堪重负。面对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的严重失衡,各级政府要坚决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要,层层递进地改变水资源利用方式,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循环经济,重点改善农业用水模式,逐渐将粗放式的水源利用转变为节约集约式,提升节水空间。加大在节水、治污等方面的科技投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供技术支撑,实现经济社会和用水效率的协调发展。

(五)治理机制

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全方位的现代化治理体系,逐渐解决制约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因素。现有研究在黄河流域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质量发展的定位,为黄河流域发展机制和战略选择提供了可行的现实策略及实现路径。张保伟、崔天(2020)基于黄河流域经济空间与生态资源不平衡的特性,明确生态文明和空间发展目标,构建分类治理、系统治理和协同治理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完善黄河流域分工协同和政策体系[30]。徐勇、王传胜(2020)结合当前黄河流域的制约因素,提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搭建市场经济一体化、共治共享的政府治理、多元化生态建设等治理体系是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31]。于法稳,方兰(2020)从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绿色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角度提出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战略建议[32]。谢海燕(2020)剖析了黄河流域现行的发展机制,指出当前流域区域间缺乏协调合作机制、管理体系不完善、生态治理补偿机制不健全、政府和市场配合度不足等问题,应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33]。

黄河流域的治理与发展的目标是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一绘到底,既要干在当下,又要谋划长远。现下,各个省区都有黄河流域发展的相关政策,缺少国家专项统一的治理规划。故而要制定专项规划,为流域的发展指明方向,绘制明晰的高质量发展路线图。鉴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构建黄河流域治理体系时要对沿黄各省做好功能定位,遵循黄河流域的自然规律,通过整体布局实现各省区协同合作,增强政策实施的统一性。针对发展中的制约因素,着手于资源、环境、人口、产业等要素,构建包含经济、民生、生态、文化以及政府等方面的全方位的绿色化、现代化发展体系,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六)文化建设

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根源,是五千年文明史的主体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1]从文化价值理论出发,文化建设无论是对民族精神的凝聚力还是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都有重要价值。杨越等(2020)立足黄河文化的现实,从保护理念、模式、机制、范围四个角度总结了流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不足,提出探索与流域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保护模式,构建权责清晰、协同有力的保护体系[34]。崔学军(2020)认为应深入探究黄河文化,凝练黄河精神,通俗易懂地讲好黄河故事,灵活运用文化建设的软约束,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35]。田磊等(2022)提出完善黄河流域多层次的文化治理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产业链,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培育高端文化产业价值,建立健全现代文化服务体系[36]。“十四五”规划也同样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产业,健全现代化文化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蕴含了道法自然、尊重规律、天地人和等理念,为流域经济、产业、文化、民生的建设提供了支撑力和向心力,为生态保护提供了生态哲学和智慧,对落实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有文献中,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分析,得出一致的结论——黄河流域各省区存在较为显著的发展差异,地方政府的规划视角局限于各省的短期发展。黄河流域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维持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生态保护、文化建设、城市发展的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充分考虑区域间的差异性和联动性,重视协同发展,制定宏观、长远的决策机制,在做好高质量发展战略设计的同时完善战略支撑体系。对于发展具有较大差异的地区,实施差异化的、因地制宜的政策,做好惠民实事。就生态保护方面,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相结合,共同搭建流域上下游地区、河流干支流区域、黄河左右两岸大保护平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各省区各项工作的进展,破解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同发展难题,把黄河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母亲河。

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面对黄河流域发展现状,依据国内学者对黄河流域的研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主要聚焦在四个方面:第一,黄河流域最大的风险依旧是自然灾害问题。何爱平,安梦天(2020)研究指出因经济增长引致受灾基数扩大、受灾价值总量增加,黄河流域冬春季节的凌汛灾害和夏季频繁的洪涝灾害所引发的经济损失持续上升[37]。因此,治理黄河流域自然灾害问题仍是影响新时代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复杂的流域地形和多变的气候条件致使黄河流域存在较高的自然风险;人为活动的扩张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危害性;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富集的资源禀赋增加了黄河流域治理开发的难度。第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崔盼盼等(2020)认为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相关性很强,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生态环保均制约了经济发展效率,人地系统亟待优化[13]。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在空间上呈现高度耦合特征:流域上游生态良好,经济落后;中游生态破坏严重,经济处于崛起阶段;下游生态居中,经济发达。杨慧芳、张合林等(2022)分析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共处;二是不同区域的发展不均衡及其空间的互异相关性[20]。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下,人地协调关系逐渐由宽松趋于紧张。第三,黄河水资源匮乏,水源保障形势严峻。由于黄河水资源总量有限,农业用水所占比例高,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很大的影响。粗放式的水资源利用致使经济发展因水资源匮乏受到很大的限制,高达80%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也让黄河频频面临断流危机。据中国气象新闻报道黄河流域的径流量无论是实测数据还是天然数据均呈下降趋势,水文状况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在流域水资源总量偏少的条件下,水资源短缺成为治理黄河流域面临的严峻挑战。邢霞等(2020)分析了黄河流域用水效率低下问题,同时指出黄河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产生的危害[29]。水资源是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资源的短缺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规模与进程。当前,黄河流域用水效率低与水源短缺问题共存。第四,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发展质量较低。高煜,许钊(2020)认为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黄河流域各省区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都要从实体经济发展入手,结合各地流域特点走特色化发展路径[15]。黄河流域是脱贫的核心区域,需尽快克服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协调问题,这关系到缩小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关系到从小康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转变。从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格局来看,初级加工产业占比很大,以能源消耗为主的基础工业是经济主体,第一产业的发展略高于全国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及以高附加值为主的中、高端产业链发展滞后,与此同时流域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现象显著。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确立为治理黄河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综上可知,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面临着生态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挑战。黄河是我国缺水严重的河流,先天脆弱的自然生态不具备承受过度的开发,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展开,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揭开了新篇章。解决黄河流域的洪水灾害、水土流失问题,提升水源涵养功能、确保生态安全的底线,为流域人民提供宜人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五、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路径

据现有黄河流域的研究文献,针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设计和实现路径聚焦在以下三方面。

(一)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冯波、郭巍(2022)认为与长江经济带相比,黄河流域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转型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38]。现代化的经济结构和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黄河流域不同省区因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区位优势各异,不能用统一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张学良等(2022)研究指出各省区要基于自身条件走符合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流域九省区联动协同发展,促进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对缩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39]。在实现现代农业基础上,加强黄河流域的要素流通,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大力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鼓励产业多元现代化发展,消除各省份间产业同构化,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一方面,借鉴长江经济带、粤港澳等城市群的成功发展经验,探索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新动力,加强创新思维和能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协调度,促进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和转变,扩大产业集群效应,培育黄河流域都市圈。另一方面,转变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模式,高国力等(2022)提出应逐渐由资源加工型转型为技术环保型[40],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为产业结构转型提供新动能。

(二)加强治理保护顶层设计,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应坚持辩证统一的思想,各级政府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统一协调管理机制,把握好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明确高质量发展的底线是保护生态环境。首先,加强生态治理保护的顶层设计。秦华、任保平(2021)认为应由党中央牵头,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23]。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完善流域治理的各项环境政策和责任制度,建立权责清晰、协调联动的监察体系,对环境污染的企业和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加强处罚力度,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流域生态保护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完善流域主体责任制。于法稳,方兰(2020)研究指出因流域发展并非统一模式,需坚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思路,核定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制定有效的“三线一单”,在本区域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战略,完善对重大问题的追责制度,明晰各部门的职责分工[32]。最后,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相关环境治理保护法规管理体系是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外部性问题,使生态资本增值。李明、赵恢林(2020)指出通过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激励性方式或采用征收资源税、环境税等约束性方式来扶持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41],支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加强创新及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区域联动

创新是引领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现阶段,与长江经济带相比黄河流域整体创新驱动不足、区域差距显著,部分省区面临着资源枯竭、经济发展逐渐滞后等问题,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黄河流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由资源依赖转变为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时,张贡生(2020)提出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强化黄河流域的区域联动[42]。石碧华(2020)研究指出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化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的改进,加快解决黄河流域各省“各自为政”的制度性障碍[43],努力探索和搭建系统化发展体制和战略政策环境。许广月、薛栋(2021)[44]、张峰等(2020)[45]认为可以考虑成立国家创新孵化基地,催生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高附加值、辐射带动强的新兴产业,发挥山东港口、郑州航空港、西安自贸区对外开放、核心带动的作用,促进黄河流域区域深度交流,带动经济增长。在国家综合治理和现代化体系的基础上,培育黄河各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机制,使黄河流域成为生态健康、环境宜居、人民生活幸福、共享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大地。

六、结语

纵观可查阅到的文献可以看出,黄河流域自然条件独特、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人口聚集和经济发展都具有显著的差异,涉及的问题复杂,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也颇有难度,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进行黄河流域高质量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托国家战略发展优势,借鉴《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相关成功经验,本着责任共担、环境共治、互利共赢、效益共享的原则,加强黄河流域九省区合作,多措并举,联动治理,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保护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经济发展,重点关注经济效益与质量,激发内生活力和动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找到各主体的经济平衡点,协调发展、互利共赢;资源配置应高度关注水资源的要素配置,一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完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资金对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改进生产技术、人才培养及人才引进方面的支持力度。二是完善税收制度,加大对技术革新的企业财政贴息、费用补贴、信贷支持等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力度。三是立足国家宏观政策,结合地方性和区域特色,黄河流域各省市协同确定区域生态补偿标准、方式、范围等内容,依托现代化财税金融制度,进一步促进黄河流域用水效率提升,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以流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为载体,推进城乡融合、城城联动,根据城市群的功能定位按优势互补原则促进制度对接,在统一规划下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生态保护要尊重自然生态环境,遵循客观规律,统筹谋划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逐步完善绿色税收体系,推广资源税改革,将森林、牧场、湿地资源等纳入资源税征税范围。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自然环境要以自然恢复为主,继续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加强重点水利工程的生态评估,不断增强控水、调沙、防凌、灌溉、发电等综合功能,保障长治久安,建设美丽黄河。文化建设要避开分散治理、各自为政,关注群众的文化需求,抓紧战略机遇,传递黄河精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软支撑,让哺育了数千年灿烂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黄河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