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英,宋聚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建筑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创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1]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旗帜和风向标,①[2]而深圳的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集中体现。②一方面,深圳在冲破体制束缚、改革创新方面为全国提供了借鉴经验,起到了引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实际作用;另一方面,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指导下,深圳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成为令人瞩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因此,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历史节点,回顾总结深圳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揭示深圳在城市规划③建设领域重大决策背后的唯物史观,对于正确理解规划决策的社会经济逻辑,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唯物史观的研究多集中在哲学领域,与城市发展有关的研究主要有陈先达、王锐生、陈新夏等从“人”“人本”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3-5]何俊志、王硕、周溪舞、侯名芬等学者分别从历史制度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价值论等视角展开研究。[6-9]俞孔坚、吴元梁等还从生态史观、科学发展观等视角探讨唯物史观。[10-11]
政治经济学领域对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研究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钟坚、任剑涛、周轶昆、黄玲、杨琳、李桐、方映灵、张树剑等学者分别从不同时间节点,总结回顾了深圳在思想观念、体制、经济等维度的创新经验和启示。[12-20]林英陆、王洪友等从特区的“特”与“不特”角度,反思深圳与改革开放的关系。[21-22]郭湛、王琪等还从“公共利益”、改革开放与深圳发展的二元关系视角展开过探讨。[23-24]
此外,规划领域的学者也对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展开过详尽的探讨。周鼎、张志斌、王卫城、曾庆宝、周干峙、司马晓、邹兵、许重光等分别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回顾了深圳在规划体系、编制技术、政策制度、规划行动等领域的创新探索。[25-32]司马晓,赵广英等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回顾深圳规划建设发展历程。[33-34]王如渊、陈可石、解永庆、邹兵等从空间结构演变的视角研究过深圳的演变过程。[35-38]然而,从“示范”和历史的视角探讨深圳发展使命、规划和历史逻辑的,则只有倪元辂、李百浩、罗清和等少量学者。[39-40,2]
可见在既有研究中,对深圳城市发展历程中规划技术、制度、空间演变等方面的探讨比较多,政治经济学领域对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经验的探讨也较为丰富。但从哲学层面探讨城市发展与规划逻辑的研究比较少,特别是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探讨深圳改革开放和规划经验的研究相对欠缺。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是历史的主体,[41-42]抽象的“人”④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从实际出发,正视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特征。[4-5]就规划而言,城市规划建设本身是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在空间上的体现,反映的是特定阶段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动态适应是城市规划演变的根本动因。规划必须真实、客观地适应城市特定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正面回应社会存在,并正确引导社会历史主体,形成社会意识共识,促进城市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经过40余年的快速增长,已经步入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特征的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治理难度、复杂程度空前,且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深圳的改革开放已步入深度转型发展的“蓝海”区,正着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规划治理经验,客观上需要运用规划史观的原理,基于新阶段的历史方位,探索新型城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规划改革路径,制定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规划治理战略。
因此,从规划史观的视角回顾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规划历程,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深圳规划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抉择、决策,更加清晰地认知国际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矛盾对规划的作用机理,更加理性地制定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空间治理措施。
1.改革开放(1979—1984年)——打开国门,拥抱世界
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所谓“搞活”乃是对计划经济的自我完善。[8]1979年,紧邻港澳台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市被确立为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正式起步。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内外环境而言,“开放”对“改革”的要求异常急迫。一方面,要突破“文革”“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思想的禁锢,破除“两个凡是”教条主义的惯性,在全盘怀疑的社会氛围中,解放思想便是“改革开放”面临的首要困难。[14]另一方面,我国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之间基于意识形态的开放,也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苏分歧走向封闭,失去了对世界强国的信任,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困难重重。[43]
这一阶段深圳的规划建设注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主要服务“三来一补”,⑤保障工业区建设空间。[30]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炸响,新中国的第一个园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破土动工并引进了第一家外资企业(中宏制氧有限公司)。1980年,已停滞20年的中国城市规划事业开始恢复,《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发布,作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总体规划,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规划探索。后由于福田中心、车公庙、后海、文锦城、科学城等几个外资集团的成片承包协议问题,1982年深圳对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44,30]总之,深圳的城市规划建设一开始就与世界经济市场联系紧密,融入了市场经济的基因。
2.快速增长(1984—1996年)——国际规划经验的中国化
1980年《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颁布之际,正值我国整顿国有资产投资过大、消费增长迅猛、货币发行过多等问题。此时,国内外对于办特区的争论不断,为消除对特区建设的疑虑,1984年,邓小平视察广东、福建等地,并在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还对深圳的“窗口”作出指示。⑥至此,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不再,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化也开始加速。1992年,国际形势再生动荡,改革开放面临历史抉择,邓小平再次视察深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明确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疑惑,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此时,深圳率先进行了国营企业股份制、金融体制、土地拍卖制度、⑦住房商品化、劳动管理体制及社会保险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以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全面迈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并开始向全国推广经验。
这一时期是深圳城市规划的制度建构阶段。1986年版的《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1986—2000)》成为业内普遍赞誉的成功范例,弹性的空间结构、人口规模,中心区、机场、口岸等重大设施的前瞻性预留已被奉为经典。此外,1988年,深圳还首次进行了国土规划探索,开始了第一次全域视野的规划探索,直至1992年,特区土地实行全面国有化,为政府集中实施规划建设提供了空间、制度保障。相应的,规划领域也对“控规”进行了长期的修正,⑧[45]并于1989年试行了中国第一版地方规划规章——《深圳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1995年开始酝酿中国第一部地方规划法规《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
总之,深圳在国企、金融体制、土地拍卖制度、住房商品化、规划建设等领域进行的一系列改革,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城镇化需求,有效带动了中国几十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此阶段,规划的重点在于适应经济发展速度与规划规模的急剧扩张,规范城镇建设的空间秩序。
3.转型发展(1996—2010年)——探索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城镇化全面加速,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生态保护、城镇蔓延等“负面问题”逐步显现,作为改革开放起步较早的城市,深圳率先面临复杂的空间治理及转型问题。2003年胡锦涛针对深圳发展模式的转型问题,提出了“五个继续”“科学发展”等要求。2005年,深圳提出“四个难以为继”,⑨在高速发展的背后,资源短缺、人口不堪重负、环境承载力透支、空间硬约束等问题愈加凸显。而这个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是“全球化”,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空前加强。深圳除了面临严重的快速城镇化“后遗症”问题还不得不思考如何转型发展,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问题。
这个阶段的规划实践多体现转型治理的要求。一方面,1998年《深圳城市规划条例》颁布实施,确立了“法定图则制度”“规委会制度”“三阶段、五层次”的规划体系,将城市规划工作从单一的技术路线引向规划管理、法制建设和公众参与制度设计并重的法制路线,[46]开启了以“建章立制”为特色的规划改革。如2005年制定的中国第一根基本生态控制线及《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是生态要素管控领域的早期立法实践。另一方面,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深圳在探索城市转型发展和特色化治理途径方面,也急需寻求国际经验和启示。从2003年提出的建设国际化城市目标,到2010年启动的前海、河套地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均是如此。一系列体现绿色、低碳、生态等转型要求的规划实践大量涌现,如《绿道网专项规划》《绿色建筑设计、居住区、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城市设计物理环境优化技术导则》等。
4.存量治理(2010—2020年)——探索社会经济发展的存量治理途径
2009年,深圳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经济特区的优势逐渐减弱,特区发展和改革步入了“蓝海”区域,城镇化步入领跑阶段,创新探索的难度和复杂程度空前。关于特区“不特”“深圳,你被谁抛弃”“特区是否成功”的质疑再次出现。2010年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坚持改革开放‘只进不退’”“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吹响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号角。2012年,习近平视察深圳,再次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提出了“攻坚期、深水期”的“转型”要求。
这一阶段深圳的城市规划已经逐渐由单一物质空间规划向综合性规划转变,由增量建设向存量空间优化转变。而全国层面的城镇化则开始逐步结束“新城”和“开发区”四处开花的快速蔓延阶段,规划制度建设和绿色、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热潮。2010年制定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是中国第一部存量特色的城市总体规划,也是一部保障产业升级、集约发展理念的“非土地扩张”型总体规划。此外,2009年的《城市更新办法》及后续配套政策、2010年开始启动的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2015年探索建立的《土地整备利益统筹规划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的《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等,完善了通则式规划管理机制;2014年建设的深圳国际低碳城、2012年开启的低冲击(海绵城市)系列规划建设以及2019年实践的“碧道”建设等,都是深圳探索存量规划治理下的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的实践。
因此,该时期规划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探索建立存量背景下的规划治理机制、综合规划治理模式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规划途径等问题。
5.全面示范(2020—现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划示范
深圳经过40年的建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美贸易战、经济“双循环”的背景下,2018年、2020年习近平两次视察深圳,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等文件的陆续颁布,深圳开始着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先行示范区实施路径逐步清晰。
此时,全国层面的城镇化已步入“下半场”,进入“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开始探索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建设用地供给紧约束下的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功能用途管制制度。深圳多年来探索的土地空间约束、生态治理、存量规划以及全域国土空间管控等治理经验,成为国内众多城镇的借鉴对象。而深圳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也逐步转型为面向全国、世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建立“先行示范”特色的规划治理机制,提升城市的能级和辐射带动职能,建立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要求下的规划治理机制,总结提升超大城市的空间综合治理经验等。
1.与全国的改革开放、城镇化进程对应且具有超前性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发展起来的超大城市,也是城市规划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开端,其规划在我国规划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29]
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城市规划经历了规划技术探索、市场化规划体系建设、规划制度探索、转型发展的综合治理、存量规划治理等阶段,这个脉络与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化起步、工业驱动、金融驱动、新型城镇化等阶段存在对应关系,且略显超前。如深圳1987年率先探索的土地制度改革对全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房地产制度产生影响并直接推动了《宪法》的修改;[47]自1989年就开始探索规划和国土的机构调整,并于1994年正式成立规划国土局,⑩与当前国内开展的“多规合一”规划体制改革相似;深圳探索建立的法定图则制度也对多地的“单元控规”、控规的法定和管理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圳2005年左右就开始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透支、存量空间规划等问题,率先步入了以城市更新、土地整备为特色的存量规划治理阶段,出台了基本生态控制线政策、存量规划管理政策、工业用地红线保护政策等(见图1、表1)。
表1 深圳规划发展历程与中国城镇化、改革开放进程的对照表
图1 深圳规划发展历程与中国城镇化、改革开放进程的阶段划分(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党和国家政策支持、授权下的先行“实验”
从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排头兵”到“先行示范区”,探索和总结改革实践,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经验一直是深圳经济特区的责任和使命,城市规划领域同样如此。深圳的城市空间演进过程中,规划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是交互的,规划不断地适应着深圳、国家乃至世界的宏观发展环境变化。1980年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总体规划,1986年具有前瞻性、战略预留特色的城市总体规划,1989年试行的第一版地方规划技术规章《深圳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1994年第一个城市设计处,1995年开始酝酿的《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1996年第一部全域管控的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制定的第一根基本生态控制线,2010年制定的第一部存量特色的城市总体规划,都是深圳在规划领域的探索,为中国城市规划和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
此外,深圳改革开放过程中重大难题的克服,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城镇化政策的制定存在逻辑联系,在改革开放诸多重大历史节点,都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在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授权下,取得了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经验。特区成立之初的困难,20世纪80年代遭受的国内外质疑,到90年代姓“资”姓“社”的讨论,2000年以后“特区不特”的担忧、“四个难以为继”以及2010年后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要不要办下去”的迷茫,无不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坚定支持下得到解决,城市的重大决策才得以继续,规划领域的持续改革才能够实现(见表1)。
3.归根结底体现了规划史观的要求
深圳40多年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这一点已有定论。⑪[53,1]如今,深圳已褪去工业加工区的低端发展“胎记”,上升为现代化工业城市、超大型国际化大都市。深圳规划建设的成就是多方原因促成的:有地理区位的优势,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全国人民的贡献,深圳地方领导干部的敢为人先、艰苦奋斗,时代的发展诉求等诸多因素,但归根结底体现了规划史观的要求。一方面,深圳的改革开放本身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体现生产力发展阶段特定诉求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其成功符合历史规律;另一方面,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旗帜,凝聚了历代领导人、无数先驱和全国人民的心血和无私奉献,深圳的成就既代表了社会经济治理能力的成功,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总之,深圳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都是现实条件下特定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的体现,是问题导向下的现实选择。[57]从市场经济体制到自贸区探索,从战略性产业政策到市场化营商环境,从法定图则制度到生态控制线、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制度等,都是正确认识社会存在的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基础。从实际出发,运用唯物史观指导实践是深圳规划发展的基本准则。
我国 40多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本质上是“先富—后富—共富”的渐次性尝试,是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目标的民生战略,改革的目标具有历史正义性。[54]就深圳的规划实践而言,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示范区,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立法办特区、经济体制改革,90年代住房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还是2000年后一系列的管理体制创新、地方立法等,无一不是国家战略层面政策创新的结果,其目标是将改革经验进行推广示范,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此外,深圳规划实践的历史正义性还体现在价值导向方面。“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经济 40余年持续繁荣的“指南针”。它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这个道理“硬”在它关系民生、国家存亡和民族的未来,不发展就无法改变积贫羸弱的落后局面,无法确保国家的安全;另一方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就深圳而言,20世纪80至90年代,深圳是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的规划逻辑。2000年后,城镇化被确立为扩大内需的国家战略,经营城市的思想在全国各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以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要求规划必须突出发展属性,形成强大的引导和带动作用,这与西方强调管控的规划逻辑有着质的不同。[31]
总之,规划史观要求城市必须坚持改革目标和价值导向的历史正义性。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城市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动态修正规划空间布局。
第一,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试点的逻辑是在实践中把握能动性与规律性、强制性与诱致性、局部与整体、增量性与存量性的统一。[55]先从局部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教训,成功后再到面上去推广,渐次式路线是我国从地方到中央每次重大体制改革、决策的优良传统,[56]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具体实践,城市规划也是如此。深圳规划领域探索的法定图则、详细蓝图、城市更新、土地制度改革、工业用地红线、基本生态控制线、城市设计法定化、海绵城市、碧道建设等实践,均体现局部试点与整体推广过程的渐次性,也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反馈的过程。
第二,正确处理系统要素的关系。开放包容,积极融入区域发展环境是深圳规划经验的体现。“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 孤立起来, 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不加强国际交往, 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 是不可能的”⑫“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⑬“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⑭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开放、包容的发展态度。因而,处理好深圳与珠三角、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关系是深圳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
从规划史观的视角而言,规划需要坚持开放、包容的视野。规划本质上处理的是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经济、社会、文化等与空间的关系,空间与人的城市活动之间的关系等,是跨系统的资源要素统筹,并为之进行空间上的综合部署和安排。此外,城市与区域、与全国乃至世界之间的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在全球生产要素配置市场的大系统中,规划需要结合城市自身的定位和区域协同关系,以开放的视野统筹安排经济社会发展所对应的空间要素,同时,吸纳一切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深圳从早期的工业、制造业到高端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金融等产业的发展转型,与二战后全球化市场经济竞争秩序的阶段性要求吻合。同时,也依赖于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成熟的产业链条基础,更离不开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相应地,深圳规划本身也是开放的、包容的,关注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与全球化市场生产要素配置的关系,体现对产业空间布局的要求和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城镇化的关系。
第三,正确认识确定与不确定的关系。人类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知具有历史局限性。规划的逻辑基础是基于既有的发展条件和已知的规律,对未来(未知的)的发展环境进行战略性判断,并以此为基础,安排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所对应的空间布局、指标。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获取的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本身具有历史局限性,这是规划无法克服的缺陷,但科学的预判也反映规划的价值。
面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规划需要处理好空间和时间的关系,处理好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关系,制定有限度的规划措施。首先,规划必须对确定的发展趋势、状态进行科学预测,特别是近期的行动措施,制定以刚性管控为主的实施抓手。如,深圳自2001年开始连续编制了五轮近期规划以及数年的年度实施计划,通过公共投资和公共政策等手段,引领城市发展。与此同时,规划还必须对未来无法精准预测的内容进行方向性的预判,制定以弹性引导为主的空间策略,为城市的多种发展可能预留空间。如,深圳 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总体规划超前布局的重大基础设施,迅速拉开了城市框架,直接奠定了未来几十年深圳的空间格局。
唯物史观体系中,“以人为本”与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是有机统一的。[4]历史是社会运动过程,本质上是人的活动史,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是唯物史观的基本价值维度。⑮在社会主义实践中, 多方面的规律在起作用,各种性质的规律相互作用又相互矛盾,但以人为本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共同准则。[3]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是以共同体的形式组织起来的,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在相互实现私人利益的过程中产生了公共利益。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全的个人的发展”尚未形成、物质生活生产形式仍旧束缚人本身交往需求的情况下,国家将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维护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⑰
因此,从规划史观的视角而言,城市发展的过程应该是围绕“人民”的诉求,从强化“公共利益”阶段到强化“更充分、更均衡”的高水平发展阶段。对深圳而言,初级阶段的城市空间资源要素配置注重“公共利益”的保障是历史的发展要求。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强化“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注重高品质、高质量的城市空间塑造。
40余年的规划实践证明,深圳规划的重大矛盾与全国的改革开放、城镇化进程高度一致,深圳先于内地面临城镇化各阶段的主要问题,深圳规划的成功归根结底体现了规划史观的要求。深圳的改革开放和城市规划体系改革的逻辑是基于实践的理论创新,其创新性体现在:坚持历史正义性,坚持整体与局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以人民“公共利益”为核心的规划准则。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转变为追求“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水平治理”。同时,规划的技术范式和管理机制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和重构,诸多空间治理问题步入领跑阶段,需要自主探索中国特色的规划治理道路。面对多样的技术主张和庞大的专业知识体系,规划管理、技术服务等从业者,必须建构系统的规划史观,从根本上理解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规划准则,将规划史观作为理解、评价规划的重要标准。
注释:
① 2010年8月20日到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深圳考察工作时强调:“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改革开放的旗帜和风向标”。
② 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成立,包括罗湖、盐田、福田和南山四区。1993年,宝安、龙岗撤县设区,特区范围扩展至市域。本研究除历史节点的“深圳市”“深圳经济特区”特殊区分外,其余一律使用“深圳”表达。
③ 我国2019年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后,原来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被整合为国土空间规划,文中除历史节点的特殊区分外,一律使用“规划”泛指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④ 马克思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理解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不理解“感性的人的活动”与“实践”所形成的现实关系。(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4.)
⑤ “三来一补”的加工工业包括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是深圳早期的经济发展模式。
⑥ 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⑦ 1987年12月,在深圳会堂举行的中国第一场公开的土地拍卖会,“惊天第一槌”轰动世界,拉开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序幕。
⑧ 20世纪80年代,控规在深圳并未得到推广,1986—1990年深圳探索建立的法定图则制度也未能成功推行,直到1998年《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颁布和相关配套制度的出台,以法定图则为核心的规划体系才真正建立并全面铺开。
⑨ 21世纪初,深圳面临土地、空间有限,能源、水资源短缺,人口不堪重负,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等4个难以为继的问题。
⑩ 1989年,深圳开始把规划和国土管理职能合并,同时纳入房地产管理职能,组建了建设局(仍保留国土局名称),保障运作的效率,1994年市规划和国土局正式合并。2004年市规划国土局被拆分。2009年重新组建为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2012年,又加入了海洋规划、海洋保护等职能(挂市海洋局牌)。
⑪ 1990年,国务院批转《一九九〇年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指出:“实践证明,建立经济特区的思想和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取得了巨大成功”。
⑫ 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9: 117.
⑬ 邓小平引用刘伯承说的四川俚语“黄猫、黑猫, 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用来调动群众积极性发展生产力,后被传为“不管白猫黑猫,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怎样恢复农业生产 [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9:323.)
⑭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8: 373.
⑮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118-119.
⑯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84.
⑰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