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颖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 (天津 30027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属于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病情复杂、患者预后不佳,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方法包含溶栓疗法、普通球囊、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及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等。DES作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的常用方法,通过将抗血管内膜增生药物置于聚合物载体上,并通过手术将带有聚合物载体的裸金属支架放入患者血管中,支撑起狭窄的血管,且支架上的药物在血管内释放,从而达到治疗病变组织、减少再狭窄发生的目的。有研究表明,DES对降低ACS患者血管再狭窄发生率的效果显著。DCB则是通过在普通扩张球囊上涂抗血管内膜增生药物,药物球囊在进入动脉狭窄处后进行扩张,释放抗增生药物,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该疗法无支架等异物残留,具有高便携度、高成功率的特点。基于此,本研究比较DES与DCB治疗ACS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ES组和DCB组,各35例。DES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5~78岁,平均(60.74±8.97)岁;发病时间9~12 h,平均(10.74±0.75)h。DCB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44~78岁,平均(63.43±8.24)岁;发病时间9.5~12 h,平均(10.46±0.84)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年龄≥18岁;符合ACS诊断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病变血管直径≥2.25 mm,血管狭窄率>70%;既往未进行ACS治疗。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肾功能不全;患有恶性肿瘤;存在心力衰竭;无法耐受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两组均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即协助患者取平卧位,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多体位投照,确定病变部位的狭窄血管后均先使用普通球囊对血管进行充分预扩张,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夹层。
DES组采用DES进行介入治疗:对病变部位进行充分预扩张后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软件结果判定病变部位的血管大小并选取适当尺寸的第二代DES(乐普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Xience Xepdiation系列),将DES送达病变部位后根据支架贴壁情况选择适当的压力使其扩张,释放依维莫司药物;再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支架膨胀情况良好后,手术结束。
DCB组采用DCB进行介入治疗:使用普通球囊进行充分预扩张后,若冠状动脉病变狭窄血管TIMI血流为3级,残余狭窄<30%,则适宜进行DCB介入治疗;治疗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软件结果确定血管大小并选取适当尺寸的DCB(德国B.Braun Melsungen,SeQuent TM Please),确保DCB覆盖病变部位,并超出2 mm范围,在1~2 min内完成紫杉醇药物释放;再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未出现冠状动脉夹层分型中C型及以上夹层,同时TIMI血流显示3级,手术结束。
术后,两组均接受不少于12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1)血管情况:术前及术后即刻,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软件测量两组病变处最小管腔直径(minimal lumen diameter,MLD),计算管腔狭窄率,其中,管腔狭窄率=(冠状动脉病变处血管参考直径-冠状动脉病变处MLD)/冠状动脉病变处血管参考直径×100%。(2)复查情况: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病变处MLD及晚期管腔丢失(late lumen loss,LLL),其中,病变处LLL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软件测量,LLL=术后即刻病变处MLD-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病变处MLD。
术前,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处MLD、管腔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处MLD均大于术前,管腔狭窄率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处ML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管腔狭窄率高于DE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及术后即刻冠状动脉病变处MLD及管腔狭窄率比较
术后6个月,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处ML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LLL,但DCB组小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病变处MLD及LLL比较
AC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严重心血管疾病,一旦患病,可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是导致ACS发病的最主要原因,极少数患者是由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导致,如外伤、先天异常及滥用可卡因等。此外,ACS还具有以下发病特征:(1)患病人群较为特殊,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女性中的发病率明显增高;(2)血脂异常、高血压与ACS发病均有密切联系,血脂代谢异常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ACS最常见的病因,且有研究指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超过60%的患者患有高血压;(3)ACS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骨处发作性闷痛等,严重时可有面容苍白、颈静脉怒张症状出现,且其具有患者合并疾病多、对治疗方案依从性差等特点,导致病情反复、预后差、病死率高,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
DES是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方法,以将药物支架保留在血管内的形式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和血运再次重建发生率,已被证实在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效果显著。DCB是一种无植入、无金属残留的治疗手段,与DES相比,DCB进入患者血管后,药物会释放无聚合物基质,可抑制冠状动脉血管内膜的炎症水平,进而改善动脉病变程度,恢复血管正常运输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即刻,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处MLD均大于术前,管腔狭窄率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处ML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管腔狭窄率高于DE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DES和DCB介入治疗ACS患者均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病变处管腔直径,两者术后即刻疗效相当。经分析,DCB组管腔狭窄率略高于DES组的原因在于,DCB球囊携带的药物释放时间较短,且有弹性缩小的可能,导致术后即刻管腔狭窄所占面积较大;而第二代DES因在金属支架设计、聚合物涂层方面均加以改良,支架设计更薄、生物相容性更佳,可促进病变组织血管进一步内皮化,加快血管修复进程,因此术后即刻管腔狭窄率略低于DCB。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6个月,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处ML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LLL,但DCB组小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相较于DES,采用DCB治疗ACS患者在降低术后LLL方面的效果更优。经分析,其原因在于,术后患者血管壁的顺应性会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且冠状动脉内的金属支架可能会对血管组织产生刺激,导致管腔不可避免地出现丢失;而DCB表面的紫杉醇可被血管组织迅速吸收,及时阻断内膜细胞增殖,遏制血管组织发生早期增生的可能,进而预防血管再狭窄的发生。
综上所述,采用DES和DCB介入治疗ACS患者在改善冠状动脉病变处血管管腔直径方面的效果相当;但与DES治疗相比,采用DCB在降低患者术后LLL方面的效果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