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娟,陈卫省,马丽萍
[作者单位] 200433 上海,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中心(来娟、马丽萍),心血管内科(陈卫省)
为推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于2010 年举办了首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其宗旨在于通过技能竞赛,引领全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方向,促进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强化临床技能培养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推动实践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改革,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1]。海军军医大学为检验教学质量、提升临床教学水平举行了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就本次比赛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参加本次比赛的单位为8 家教学医院,参赛学生为八年制、五年制和留学生(六年制)。八年制共2 个队,分别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队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 队。五年制共8 个队,分别为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 队、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 队、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队、利群医院队、公利医院队、同仁医院队、第七人民医院队、南方医院队。留学生共1 个队,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的留学生队。11 支队均由各临床医学院推荐,4 人一队。
1.2 比赛方式 比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初赛由各参赛队经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选出参加复赛的队员。复赛分4 站,每站有2 项内容,共8 项技能操作项目。每支参赛队的4 名选手,每人均需完成2 项技能操作。竞赛内容包括内、外、妇、儿、急诊、物理诊断以及影像心电图等。每站2 项内容时间共16 min,每项内容100 分,影像心电图判读30 分。决赛由复赛总分前6 名的6 支参赛队参加,为2 站
赛道式,2 个赛道同时进行,总赛时共30 min,每项内容100 分,竞赛内容为脊柱损伤搬运和高级生命支持。以抽签方式决定参赛队出场顺序和赛道。决赛为地震救援现场,脊柱损伤伤员解救出来后如何快速转运,并转运到临时救护站后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
2.1 复赛成绩 复赛共11 支队伍参赛,成绩满分为730 分,所有参赛队伍平均得分547.52 分,参赛个人平均得分136.89 分。总成绩排名前3 的参赛队伍分别为公利医院队、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1 队以及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 队。11 支参赛队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复赛11 支参赛队得分情况(分,±s,每队n=4)
表1 复赛11 支参赛队得分情况(分,±s,每队n=4)
排名1 2 3 4 5 6 7 8 9总得分680.25 677.50各队员得分170.06±38.66 169.38±35.73参赛队公利医院队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队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 队同仁医院队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 队利群医院队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队第七人民医院队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 队南方医院队留学生队分值范围112.75~195.25 116.50~191.25 612.75 153.19±30.83 113.75~187.50 603.25 595.50 150.81±40.32 148.88±63.14 97.00~187.50 55.25~190.50 579.50 548.50 144.88±36.27 137.13±25.11 100.75~182.75 102.50~156.75 504.00 493.50 126.00±24.35 123.38±50.56 102.75~160.25 66.00~183.25 10 11合计368.25 359.75 547.52±108.35 92.19±33.69 89.94±28.71 136.89±42.72 65.75~137.00 68.50~130.25 55.25~195.25
2.2 8 项技能操作得分情况 8 项技能操作中,影像心电资料判读满分为30 分,11 支参赛队伍操作满分为330 分,其余7 项技能操作,每项操作满分为100 分,操作总共满分为1 100 分。8 项技能操作中,实际总得分超过满分80%的有产科四步触诊及小腿骨折固定术。实际总得分未达到项目分值60% 的有神经系统检查及影像心电资料判读。见表2。
表2 复赛8 项技能操作得分情况
2.3 8 项技能操作不同人员类别得分情况 8 项技能操作中,五年制平均得分前2 名的是小腿骨折固定术以及产科四步触诊,得分后2 名的是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心电资料判读,其中影像心电资料判读未达到满分的60%。八年制平均得分前2 名的是婴儿体格生长指标测量以及产科四步触诊,得分后2 名的是神经系统检查和导尿术。留学生平均得分前2 名的是产科四步触诊以及小腿骨折固定术;得分后2 名的是婴儿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和神经系统检查。留学生除产科四步触诊得分较高外,其余7 站平均成绩均低于五年制与八年制参赛人员。见表3。
表3 复赛8 项技能操作不同人员类别得分情况(分,±s)
表3 复赛8 项技能操作不同人员类别得分情况(分,±s)
注:11 支队中每支参赛队共4 名选手,每人均需完成2 项技能操作
技能操作名称产科四步触诊胸膜腔穿刺术小腿骨折固定术导尿术切开缝合术婴儿体格生长指标测量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心电资料判读五年制(n=8)85.81±17.31 73.47±15.65 86.09±5.02 77.06±11.25 78.19±21.00 82.00±33.68 62.06±17.99 16.88±12.52八年制(n=2)95.75±3.89 64.63±22.10 81.88±14.67 68.75±25.10 89.75±3.18 97.50±2.48 64.75±48.08 22.50±10.61留学生(n=1)94.75 35.50 75.75 53.50 70.25 0 15.00 15.00所有人员(n=11)88.43±15.21 68.41±18.76 84.39±7.09 73.41±14.36 79.57±18.46 77.36±38.62 58.27±25.79 17.73±11.26
2.4 决赛成绩 6 支队伍参与决赛,决赛满分200 分,实际平均分为128.46 分。总分低于120 分的参赛队伍有3 支,高于120 分的有3 支。见表4。
表4 6 支决赛队伍得分情况(分,每队n=4)
竞赛的结果虽然不能全面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复赛的项目多是临床常见操作,考的是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复赛成绩学生掌握比较好的项目有产科四步触诊、小腿骨折固定、切开缝合术、婴儿体格生长指标测量等项目,掌握较弱的是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心电资料判读。因此在临床教学中应进一步强化诊断学的教学中,需特别关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即三基训练。另外复赛成绩留学生队排名在最后,低于总均分,可能与留学生队学生语言沟通不流利有关,需加强留学生临床教学中的三基训练。分析复赛得分,部分参赛队员在切开缝合术的进针、出针等具体缝合操作项以及小腿骨折固定的绷带固定技术中100%失分,这也提示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员应该特别注重技术细节的传授。决赛项目设置的是地震脊柱损伤伤员的现场救治、转运及转运到临时救护站的高级生命支持,体现了医学生临床思维、团队协作、沟通等综合救治能力。决赛成绩总体不高,扣分点较多,提示医学生临床综合救治技能相对薄弱,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能力较差,甚至有基本概念错误和基本技能训练漏洞,缺少系统培训。决赛中八年制学生成绩优于五年制学生,提示八年制学生相较于五年制学生的理论更扎实,综合救治能力更强。
本次大赛利用教学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体现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能快速完成成绩分析总结、考场布置,同时为临床教学提供客观依据和评估手段。通过本次技能大赛发现临床教学的问题需从多方面进行改进。
3.1 完善临床技能课程体系 大赛的目的是加强对医学生临床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技能大赛考题趋向新颖化、多样化、综合化,故以理论知识为线索和切入点的技能综合考核已成导向。通过竞赛反思教学模式,应当完善临床技能课程体系,用临床模拟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学科划分的界限,让各学科知识有效整合,提升综合临床技能。同时还能有效地培养学习者的人际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建设包括技能教材、课程、考核范围和评价标准的完整临床技能课程体系。
3.2 充分使用好临床模拟教学平台 现在各大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中心都配备了模拟设备,甚至有的配备了高端模拟人。笔者所在医院的临床教学中心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都相对完善,临床教学中心主要的使用群体是规培人员和继续教育人员,医院的医学生在赛前会有集中练习,但是不参加技能比赛的医学生,除了毕业技能考试外,基本没有到临床教学中心来进行技能学习。在针对临床医学生建立完整的临床技能课程体系以后,要充分地利用好临床教学中心这个临床模拟教学的平台,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可以反复操作、允许犯错、允许纠正错误、学习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仿真临床环境,帮助学习者熟悉操作流程,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帮助学习者构建完整临床知识体系,促进了学习者整体临床能力的提高[3]。
3.3 组成专门的临床技能教师团队 目前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临床医生普遍承担临床、教学、科研的三重任务,相比于课堂理论教学,技能教学更容易出现临床教学时间减少等问题。应组成专门的临床技能教师团队,团队应涵盖管理部门及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诊医学、护理学等学科,挑选具备教学奉献精神、教学能力及技能优异者。团队构成应以年轻主治医师为核心,配以助教实现“手把手带教”,老教授担任督导。同时每年吸纳优秀年轻教师,在规模、结构、层次上满足教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