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原
疫情之下,体育成为遭受打击的重灾区。东京奥运延期,全球赛事停摆,球员俱乐部惶然无计。虽然各大洲各家赛事都有复赛重启的念头,但在疫情的不确定性面前,都难给出一个确定性的答案,CBA联赛也是其中一员。
中国篮协主席、CBA联盟董事长姚明曾表示,CBA官方对联赛复赛准备了三套方案:一是赛程不变的方案;二是削减的方案;三是立刻进入季后赛的方案。“在停赛之前联赛已经打了30轮,停赛前后的成绩如何累计保持公平。还有,有些外援回国了,有些外援留在国内,这些问题都需要协调好。总体而言,CBA复赛要满足两个条件,符合防疫大环境,保持竞赛公平性。”
这两个条件,一为外因,一为内因,正是CBA复赛的难点和重点。防疫大环境不由CBA做主,要看社会各行业复工复产的范围和力度,要由专业部门给出专业意见;竞赛公平性则需要内部协商,拿出一个各家俱乐部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其实并不容易。
三四月间,CBA已有复赛动议。但那时疫情防控仍处在关键时刻,尽管空场、赛会制、隔离14天等举措必不可少,复赛仍欠火候。在这样的等待期中,俱乐部开支压力日渐沉重,CBA联盟提出了降薪倡议,高管团队带头降薪,这也是共度难关的必要之举、务实之举。
CBA停摆期间,俱乐部有成本压力,还面临着复赛不确定性带来的心理上的彷徨。有些外援从国外赶回,但复赛时间未定,球队的训练也有些疲沓;有些球队索性先给球员放假,观察一下局势发展再做决定;也有俱乐部和外援协商先行归国,毕竟,这是降低成本的直接方案。
虽然面临同样的压力,但各队的具体情况還是有所不同。正因为如此,复赛的话题也难免各方关注。复赛的防疫安全保证、复赛的外援使用方案、复赛的具体赛制等,都经历了数番讨论。各种讨论之中,为什么还是要尽最大可能去争取复赛,取消赛季是否在选项之中?
复赛有各方面的需求。联赛自身的完整性以及与此相关的商业权益需要尽量保证;球员没有比赛打等于失业,复赛是“上岗再就业”;各行业复工复产的大背景下,CBA联赛复赛有一定标志意义,意味着生活逐渐回归正常轨道;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未来走势仍有不确定性,空场比赛是否会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常态,这样看,复赛也具有一定的“演练”性质。凡此种种,CBA复赛承担了多重意义,更不可轻言取消。
那么,复赛到底何时开打,具体赛制如何,以及下赛季的安排如何。这些问题,有预案,未定论,仍需要根据疫情防控的大局再行定夺。
可以确定的是,一旦复赛方案得到批准,留给各队的准备期是21天。空场赛会制已基本敲定,至于外援的使用政策,还需要各家俱乐部取得共识。当下,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重大战略成果,CBA复赛的前景渐趋乐观。
上赛季,CBA推出“2.0”版发展规划,正打算摩拳擦掌升级亮相,疫情打击突如其来。不过,疫情期间,CBA的商业开发仍有收获,可见各方对联赛的未来信心不减。另一方面,疫情暴发虽是外部事件,但CBA在防范这样的重大风险面前,底线意识必不可少。防患于未然,应当列入未来发展的“安全框架”之中。比如,引入更完善的保险机制,用制度建设为不确定的风险兜底,才能为CBA的未来注入更多确定眭因素。
疫情突如其来,对俱乐部和联赛的冲击也不只是体现在财务压力方面。CBA发展二十多年,从懵懵懂懂涉水职业化,到改革不断深入,关键在于如何推动俱乐部的良性成长。俱乐部始终是联赛发展的基石,当下,共渡难关需要各家俱乐部齐心协力,长远看,为俱乐部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发展环境,是CBA升级换代的最重要动力。这方面的共识也是确保CBA行稳致远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