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2022-09-06 13:33卢晓燕霍庆福
大众文艺 2022年15期
关键词:思政颜色传统

卢晓燕 霍庆福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浙江衢州 324000)

一、构成基础课程概述

构成基础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动态构成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和设计创造能力。通过对点线面基本元素的认识和理解,对不同的抽象元素结合形式美法则、色彩构成规律、体积空间形式进行组合创造,动态元素进行动图视频开发,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和创新创造力,使其在从事专业设计之前学会运用视觉基础语言,增强艺术美意识,养成发现美、鉴赏美、设计美的能力。课程整体设计思路是从基本造型规律和视觉认知规律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视觉语言和艺术造型的共性的形式美法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独特而丰富的构想,以及美的深刻感悟,为专业的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使其在从事设计之前学会运用视觉语言。

构成基础教学团队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真研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集思广益,曾多次集体备课,修改课程设计方案。目前课程教学设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以真实项目的具体任务导入,创设教学情境,运用信息化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为艺术设计领域培养具备文化创新意识、沟通协作和数字文化产业实践应用的发展型人才。

二、构成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依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情分析拟定构成基础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后具备构成基本理论知识、造型设计创作能力和文化创新意识。

(一)思政目标

课程以实际项目为课程训练任务,课程项目中融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创新精神,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历史意义,培养现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心、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做一个“坚定信念、品德高尚、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大学生。

(二)知识目标

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和方法、形式美法则;掌握色彩的属性、色彩混合模式、设计色彩配色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立体空间造型范围内的构成规律与法则;掌握动态造型概念及动态视觉效果的途径。

(三)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形式美法则及造型方法进行基本形的设计;能够根据色彩构成原理完成设计作品的合理配色;能够根据立体空间造型范围内的构成要素完成立体形态的设定;能够根据动态造型概念设计呈现动态视觉效果。

(四)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锐力,提高配色能力及美感素养;培养学生艺术美的意识,¬提高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培育职业认同感,提升职业素养,树立职业自信心。

三、构成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课程项目选取时依托美育文化及乡村文化为载体,在项目化的教学过程中多处融入价值观引领、传统文化、美育文化等课程思政元素,让思政教育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项目设计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根据设计目的完成产品造型、外观、场景设计和合理的配色实践,并根据项目特点给予空间形态和动态效果补充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美感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树立职业自信心。

(二)课程思政元素实施路径

构成基础课程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作为基础知识点,主要解决二维或者三维平面内的构成设计法则、构成形式、色彩搭配原理、空间造型规律及动态造型概念等知识的应用。课程的知识点比较分散且内容较多,教学团队成员对课程重点知识内容进行课程项目设计及知识点分解,最终确定可融入的思政元素实施的详细内容如表1.

表1 构成基础课程知识点可融入的思政元素

(三)课程思政元素实施案例

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课程开设的时间节点、教学实际项目任务,选取适当的思政元素进行实践。在实际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项目的任务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课程思政元素实施。在学院自主项目“创意文化节”文创产品创作项目环节中,融入颜色的情感表达这一章节内容,在这一模块内容中以中国红的色彩情感表达作为课程思政元素;在团队教师的横向课题“乡村IP形象设计与应用”项目中,也可融入色彩的情感特征这一知识点,以中国优秀的传统颜色库里唯美优雅的传统颜色作为课程思政元素,体验这些颜色的视觉表现特征及历史文化意义,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在整个过程中鉴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最终以在项目中的实践应用效果验证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课程改革的成效。

1.教学内容:色彩的情感特征。

2.思政元素设计:色彩的情感特征模块理论知识比较多,常见的颜色其情感表达受使用环境的影响。本模块思政元素为“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下的文化自信。本节内容主要结合中国传统颜色与现代设计作品配色表现让学切实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及理想信念,培养学生劳动教育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心系家国的爱国情怀,做一个具有拼搏创新、勇攀高峰、积极进取等高尚品德的大学生。

3.教学实施过程

(1)“创意文化节”文创产品创作项目

色彩的心理情感这一模块,理论知识部分是每种颜色的心理属性,属于比较枯燥并且没有记忆价值的理论知识,将知识点融合在项目中,实际教学以情景体验式教学方法吸引同学们的主意。关注班级里三位穿相同色系的同学和老师,以绿色系为例,选定三个不同明度和饱和度的绿色系衣服作为讨论对象。

情景体验,引导学生讨论、思辨:三个不同绿色的情感体现是否和三个人的年龄、性格相匹配,大学生形象该如何体现,如何做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情景体验方式得出绿色的心理属性,并结合绿色的使用场景和不同年龄选择不同绿色的习惯,得出年龄、社会环境等赋予绿色的情感特征,加强学生们的印象。

除了绿色这个颜色之外,同学们生活中还喜欢哪些颜色。此处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绿色作为大自然的颜色,是同学们视觉焦点的颜色,也是比较普通的颜色,由此引导学生讨论、思辨:由绿色引出大众颜色黄色、蓝色、红色,由庄严肃穆的红旗展示出鲜艳的红色,思考红色的历史意义。

红色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红色是贯穿我们整个华夏历史的颜色,已经深深融入华夏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最经典的中国传统颜色。结合国旗的历史意义及红色在我们中国人心中的分量,再结合其他颜色情特征及色彩的心理感知应用,讨论用三种颜色表达“我爱中国”,你会选择哪种颜色?

这一设计环节引导学生讨论、思辨:中国革命史上的色彩印记、中国革命一步步成功的道路是什么颜色的?现阶段祖国的强大给我们生活的色彩是什么样的?最后由同学们选定三种颜色表达我爱中国这种感情,再用三种颜色设计合适的图形,用图形的造型与颜色相结合表达“我爱中国”的情感。

在同学们的实践操作中鼓励同学们把表达情感的颜色用自己的画笔绘制出来,切实感受祖国成长强大过程中的自豪感。

在后期项目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把这些图形应用在文创产品中,制作爱国系列的相关文创产品,作为学院“创意文化节”上的展出产品,可以把爱国情怀传递给每一位参观者,培养现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乡村IP形象设计与应用项目

此项目的设计主体是IP形象,所以课程以2022年冬奥会的吉祥物介绍视频作为课程导入,视频中简要介绍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的造型特点及颜色应用。

冰墩墩和雪容融是今年的网红吉祥物,引导学生讨论、思辨:像冬奥会这种大型的体育活动在我们国家举办的意义?冬奥会期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都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以此作为课程导入点,为了分析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的颜色用色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思辨:红色对中国人民的意义?引出“中国红”,为什么称为“中国红”?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由红色这种传统颜色引出中国传统颜色资源库,博大精深的传统颜色文化凝聚着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结晶,反映着古代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激情。引导学生讨论、思辨:优秀的传统颜色文化是如何被传承下来的?这些诗意风雅的传统颜色与现代设计是如何碰撞的?你们如何看待中国风设计风格?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同学们已经有了相应的设计作品,以小组的形式分析前期同学们的作品,在选色用色上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作品的造型进行传统颜色的配色尝试。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感受优秀的传统颜色文化对自己设计的视觉表达效果,从实际效果中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感知文化自信的力量。

四、教学效果分析

(一)思政教育模式营造了有效课堂

构成基础课程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比较多,多处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传统颜色文化、节气文化、京剧文化、剪纸文化等,课程项目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课程教学环节采取了多元的文化互动形式,让学生切身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劳动教育精神,时刻保持一颗爱国情怀的心,全方位完成思政教育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丰富的思政元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保证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课程设计项目依托美育文化、乡村文化为载体,在项目中融入多处价值观引领、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让学生切实感受优秀文化的精髓,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感受祖国的强大,厚植爱国情怀。

在实际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及汇报等多元的教学形式,让教师精心设计的思政元素巧妙的融入课堂每个环节中,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知识目标的同时达到了思政育人目标。

(三)项目化教学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及社会服务能力

教学项目都有相应的委托方,项目作品需要反复的修改与完善,这对学生持续创新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也培养了学生耐心追求完美的品质。通过对项目作品的造型及配色的多次修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艺术素养。课程以实际项目为课程训练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设计工作任务,提升了职业素养,树立了学生的职业自信心。

构成基础作为美术类基础课程,争取把课堂开展在田间地头。教学项目中选择了两个乡村振兴项目、美丽农村建设项目,在开展教学的同时完成项目的创作,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服务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项目创作过程中把乡村文化振兴融入学生的脑海中,引导学生关注乡村文化,培养学生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意识,坚定大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振兴乡村的理想与信念。

结语

构成基础课程的特点让我们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有意识的引入多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思政元素点,前期我们已经把京剧脸谱、传统剪纸、蜡染图案、传统颜色文化等项目案例列入课程教学资源库,后续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的课程思政内容,继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政元素内容融入课程知识点教学中,全力把构成基础课程打造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猜你喜欢
思政颜色传统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少年力斗传统
特殊颜色的水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