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颖
(天津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天津 300000)
“声乐网络艺术”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传播为途径,传统声乐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其艺术表现形式得到不断的更新迭代,在艺术内容创作上更加自由,在声音要求上也更加多元化,根据人群生长环境的不同,接触的音乐文化背景不同,在艺术表现上得到不断创新的方式。同时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生活,那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与学生的能力差异变得尤其重要,完全没有标准、抛弃传承、脱离环境、一味地追求个性化的我行我素是不可取的;坚守老掉牙的传统不放,没有创新、不敢尝试、止步不前则是一种倒退。所以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素养,扩展自身的认知范围、丰富自身的知识架构决定了今后对事物看法的高度。
不适应时代的知识注定会被淘汰,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不叫创新,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是创新的前提。那么一个人的隐性知识存有量决定现有认知水平的高低,犹如一位医生在诊治病人的时候如果只会“头疼治头,脚疼治脚。”无疑他一定不会是一位好医生。所以在从事声乐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也是一样,首先要对声乐有一个宏观的认知基础,因为这门学科学习的特殊性,可能并不像做一道数学题那样能清晰的判断对或错,它需要建立一个高度复杂的思维模式,整个过程看不见摸不着,它是一种意识形态建立的过程,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与错,是一种体验式的评价成长过程,需要优秀的导师来引导学习,同时检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学习过程中要不停地给予及时的反馈并矫正对错,帮助学生建立广阔的声乐知识架构,以便他们能监测和纠正自己的表现。最终才可能成为一个有卓越表现的艺术家或者艺术工作者。
新的艺术表现力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刻意标新立异,现在的声乐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甚至邓丽君都以“虚拟偶像”及AR技术重新站在了江苏卫视的2022年春节晚会上。例如初音未来、洛天依、东方栀子等虚拟歌姬的艺术形象也深入人心。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多样性,使受众群体也更多样化,倒逼传统声乐表演必须有创新,否则就会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的一天。作为声乐教育工作者充满危机感并不是杞人忧天,如何在声乐教学中既要坚守声乐艺术的传承和高度,又要做到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适应不同的教育出路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立良好的声乐心理表征,学习更宽泛的艺术知识,建立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的能力。人的时间和能力是有限的,大多人不具备精通多个领域知识架构的能力。心理表征具有其行业和领域的特定性,变换领域则毫无用处,比如我们具备了声乐专业的心理表征可能对于医学专业就毫无用处。
例如当你准备演唱一首歌曲《回忆》时,一定会马上就着手开始听各种版本演唱,开始学旋律、背歌词、练习音准和节奏、处理声音音色、一遍一遍地练习,事实上只是如此的话还是很难演唱好这首作品,原因是每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长期的从事专业学习和积累,那你针对这首作品的理解一定是表象的,不可能深入的理解这部作品。这部作品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作曲的两幕音乐剧《猫》里的一首流行音乐歌曲,那么这部剧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你对它的原生语言和文化了解多少?这首歌所饰演的角色有什么特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是什么?为了渲染这种情绪你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演员本身是否有相关的生活阅历?问题总是一环套着一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立体,甚至作为演唱者的性格、气质类型、个体形象等等也会决定你是否能够驾驭这部作品,无论从技术的角度还是从艺术的角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技术是基础,艺术是高度,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只是花里胡哨的形式变化,或是华丽服装的变化是打动不了观众的。所以丰富的艺术学科体系的构建学习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代替不了的。同时作为欣赏艺术的客体不需要了解那么多,就像去欣赏一场画展一样,能感知到艺术的美就够了,但是作为艺术的创作主体,就必须知道怎么样的设计才能打动人,用什么手法和技术才能把艺术的美好传递出来并让观众接受。
抖音、视频号、B站等媒体的传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抖音的用户量甚至超过了近10亿的用户。无论是顶级的教育专家、歌唱家还是从未学过的业余爱好者都有机会成为音乐自媒体,信息的流通和分享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无论从哪个角度作为个体都很难评价出什么样的学生是更成功的。艺术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个人能力更有高低之分。业余学习声乐的人不一定就不专业,专业学习的人也可能很业余,所以我在这里的阐述主要是从概念性范畴来划分的专业水准。专业的声乐学习者和普通的唱歌爱好者是有实质性的区别的。业余爱好者只是报有轻松的,好玩的心态学习,觉得唱歌是需要天分和运气的一件事情。事实上专业学习者如果只是靠兴趣,靠天赋,是很难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专业更多靠的是正确的练习方法,有效的学习时间,在掌握技术技巧的过程中需要漫长的磨合。导师犹如一只拐杖,当离开拐杖自己可以奔跑才算步入了正确的轨道。另外作为专业声乐学习者要具有高度的专业精神,不受任何情况下的思想干扰,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规范,能具备完善的专业领域知识体系。
在网络传播中能辨别艺术水准的高低受一定专业知识储备的限制,真正的一位杰出的歌唱家,带来的视听享受如同一席豪华盛宴,那种炉火纯青、浑然天成表演,只有艺术家知道这背后的不易和艰辛。对于艺术家而言,为难的是不断地超越自己,颠覆曾经让自己一举成名的套路。例如对作品信息的了解在不断地更新升级,对声音的把握在不断地尝试变换,对情绪情感的处理更到位更浓厚更深刻更真实。对技术的挑战从未停歇,他们的表演是发展的不是固化的,是变幻无穷的,表现力是多层的,理解的越多表现的境界越深刻,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千锤百炼,这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实写照。同是一首作品,业余歌唱者和艺术家是俨然不同的,因为歌声背后的心理模式完全不一样,业余歌手的演唱是模糊的,感性的,苍白的,没有思想,只有比葫芦画瓢简单的模仿,表现能力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更不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创新。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群体。但是高雅艺术固然高雅,曲高和寡并不见的适用于每一个受众群体。高雅艺术的表现能更加有温度、接地气儿,能在新媒体的帮助下走进千家万户,实在是一种幸事。
学习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变的空前的重要,虽然它不属于声乐艺术学习范畴,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具备新媒体的使用能力,不能对受众群体有清晰的分析,不能对自己的艺术造诣有清晰的定位,那么即使再好的艺术形态,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传播和展示,如果没有良好的互动群体作为支撑,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很难在激烈的艺术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在培养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否则艺术也将失去它真正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明确学习方向,构建学习架构,让新的声乐教学手段更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是今后声乐发展的必然趋势。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曾在他的著作里提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在于教导每一个人怎样去过“完美”的生活。把人的活动种类和对应教育内容分成了五类,其中之一是满足兴趣爱好和感情的需要的休闲活动。在我国早在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中就提出了人要具备“六艺”的基本才能。声乐作为一个艺术学科分支直到今天有悠久的历史,发展成完善的声乐学科体系,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在学习中不能形而上学失去了学习的本质和最终目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出成果就要不断地学习并敢于创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价值取向也是因人而异。究竟如何才能变得更加优秀,格拉德威尔在他的著作《异类》中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地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这个一万小时理论影响了很多人,而真相是成功和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我们身边不乏一些看似努力其实没有成就的人,所以最重要的是取决于练习方法,如同出自《庄子》里的“庖丁解牛”告诉我们,实践、技术、方法都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掌握声乐这一项技能,坚持不懈的一遍一遍地练习,花费足够多的时间只是一方面,掌握声乐学习方法才能真正走进这门学科。
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我有一位学生水平处于中上水平天赋并没有那么理想,但是他总能把台词记得更牢,动作做得更娴熟,钢琴练习的时间更多,掌握的歌曲风格更多样,脑子里积累的歌曲超过一万多首,当他上台的时候总是得心应手,大容量的学习记忆模块根据需要总能被调动出来,每次在关键时刻发挥的都很稳定并很出彩。据他说他会经常在脑子里过电影一样想象舞台的样子,什么样的灯光,多大的舞台,表情是什么样子甚至眨了几次眼睛,唱到高潮的时候观众是什么样的表现等等,都会在心里模拟无数遍。过后还会通过录音录像进行观摩研究得失成败,及时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和判断。这样每次演出都会做到胸有成竹避免了盲目自信。同一位老师面对不同的个体,同样的教法、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内容,一个学期下来出现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学习能力本身也是一种能力,优秀的学生大都有很好的预见性,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很有规划。“有些事是已知的已知——有的事情我们知道自己知道;有些事情是已知的未知,意思是我们知道有的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但是还有未知的未知——那些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凡是优秀的学生都有一个特点,他总是会给自己不停地找事做,不停地给自己出难题,不停地逼着自己成长,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最害怕的是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一直处于迷茫模糊不确定之中。
把声乐当成娱乐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唱得好不是靠天赋,正确的方法能对声乐学习做到知识链接、刻意练习、有效检索、及时复盘、反复巩固、精确细化、知识迁移,这样做才有成果。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拉动他们的学习内驱力。明白在通往艺术巅峰的过程中不可能具备一直持续高涨的学习激情,作为杰出的歌唱家和歌手也一样。在我多年教学经验中发现,优秀的学生做什么都有标准,比如他唱歌唱得好,他做其他的事情也做得好,运动习惯也好,甚至打游戏也打得好,事事有标准、事事有检验、事事有结果、事事有评价,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会产生“飞轮效应”。
目前很多高校的音乐学科设置几十年不变,有些也是换汤不换药。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如何更新课程设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课程陈旧与市场脱节学生走向社会还要二次加工重新学习。权衡学科之间的平衡关系,开设新的课程设置需要不断地调研、分析、尝试。声乐学习中缺少不了表演,唱跳型歌手离不开舞蹈,创作型歌手要会写作编曲,学习编曲要会使用设备编程等等。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创新过程中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进行调研,更不是一两个人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所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是长期实践验证的结果,开设的课程不仅要多样实用,学习体系要健全、学科搭配要合理,尽量减少学科中的试错机会,浪费不必要的精力,要能贴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学生在选课的同时,要在不断学习碰撞中逐渐发现自己的长处,避免在很长的时间内做不适合自己的专业。避免学习抓不住主次,专业是音乐结果自己想当演员、专业是戏剧结果相当舞蹈家。很多学生在多元化发展中专业跑偏,或者内心不接受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多元并不是要样样通样样不精,如果根本还没有明白一门学科是怎么回事,怎么可能会触类旁通呢?最终什么都是蜻蜓点水,什么也没学成。
学习渠道及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无论是学习输入的过程还是学习输出的过程都有各种渠道,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共享学习资源和信息。在我们享受这种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信息选择的困难,鱼龙混杂的信息就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各种声乐学习方法应有尽有、眼花缭乱!结果导致很多学习者越学越糊涂,学习起来像是盲人摸象,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给学习进度反而带来很大的障碍。任何事物都要两面看,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要承担风险,真正的艺术魅力被市场资本打乱,如何利用好平台,处理好各种信息的能力也是一门学问,学习就是一个大水池,水池越大越能容纳更多的信息,灵感的产生来自积累,见得多、看得远才能推陈出新,但是水池太杂太乱没有条理不会辨析就会变成一锅粥。
声乐艺术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和舞台上。2018年网络艺术价值46.4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全球网络艺术市场价值将达到93.2亿美元。如何让声乐艺术在适应网络艺术市场的同时还能真正保留艺术的价值和纯真,这是需要每一位从事艺术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发展声乐艺术需要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打破传统传播途径的单一性,通过各种形式以更直观的方式和形象传播出去,真正地实现艺术与听众的互动,才能满足公众对艺术的真正需求。艺术的发展需要用自身的艺术价值和专业实践来感染人,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个艺术认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