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需求融入交通地理课程思政教学的建设思路

2022-09-06 07:00高毅华邱孟龙陈慧灵
科教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交通基础设施

李 涛,高毅华,邱孟龙,陈慧灵

(1.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19;2.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发展,对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指出高校教育教学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自2016年起,课程思政的内涵逐步明晰,虽然存在“适用于所有课程”和“适用于思政课以外的其他课程”两种观点,但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要求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与核心价值培养,即:知识导向必须要有核心价值做支撑,高校教师要挖掘课程的价值要素,使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有正确的价值引领方向,从而传递给青年新时代的社会责任意识。2019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等内容,为课程思政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不同专业的教师近年来都在积极探索将思政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理论和实践,例如张勇等以“环境问题观察”课程为例,总结了把该课程建设成为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经验,突出了生态环境类课程的生态特色。总的来看,课程思政在各学科中取得了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地理科学中也同样如此,地理学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是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理想环境。目前已有学者探索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等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交通运输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交通网、客货流和理论交通地理,是解决经济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视角之一。在服务国家发展需求的背景下,交通运输地理学课程需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积极探索与思政融合的案例研究,使学生能够将知识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了解知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1 交通地理课程内容

交通地理学是研究货物、人和信息的空间移动行为的科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交通地理学通过将运输对象的起点、终点、距离以及移动目的等特性与运输的空间限制联系起来,研究运输的空间组织行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交通运输系统结构、类型、地域组织和演变规律;研究不同尺度区际(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联系和人口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客货流地理;研究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效应。交通运输地理学具体课程内容安排如表1 所示。

表1 交通运输地理学课程内容

2 国家发展需求、课程思政与交通地理课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陆续确立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粵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这些区域发展战略同乡村振兴战略一起,是我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实现更加平衡和充分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

上述重大国家区域战略的推进与实施中,交通基础设施均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从全球来看,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城市与区域的形成和演化密不可分,重大跨境和境外基础设施和运输组织正不断重塑城市形态和重构区域空间,设施互联互通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着重研究的理论;从国内来看,城乡交通一体化与融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区域大通道建设、交通运输组织优化等是近年来关注交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需求的主题。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和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交通运输地理课程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更迎来了课程思政改革的挑战。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以服务国家需求为目标导向,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融入思政教学案例设计

3.1 思政元素设计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指导相关规划、政策和工程项目的方案制订和建设过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是对黄河流域进行综合改造和实现全面发展的规划,促进沿黄各省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省区经济联系和鼓励新兴产业集聚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为此,纲要指出要提升区域内和区域间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区域内新型基础设施、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和跨区域大通道建设,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便捷流动。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为案例探讨其融入交通地理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如图1 所示,案例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挖掘出交通地理课堂教学涉及的4 项专业知识点,分别体现了从地理学角度认识国家发展需求提出背景、供给视角下的区域交通地理分析、需求视角下的客货流运输地理分析、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图1 案例分析涉及的交通地理课程专业知识点

3.2 国家发展需求的地理学综合思维

地理学综合思维是交通地理专业教学的基础,是提升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思维基础。案例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关背景以及黄河流域区域地理特征等知识的归纳与梳理,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课堂讲解,目的是提升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地理学综合思维,使学生能从多地理尺度、层面理解国家发展需求提出的时代背景与科学基础,提升学科应用能力。

3.3 研究型案例设计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措施的指引,结合实际需求与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设置了供需视角下黄河流域交通发展综合分析,即①黄河流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分析;②基于多源大数据的黄河流域客货运输地理分析。其中,黄河流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分析主要基于交通地理核心概念交通优势度展开分析,从区域可达性、交通设施影响度、路网密度以及交通枢纽辐射水平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使学生掌握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评估方法,并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基于多源大数据的黄河流域客货运输地理分析主要从需求视角出发,借助百度迁徙、阿里巴巴物理等大数据平台提供的实时动态客货流动数据,用网络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客货流动时空格局展开分析,深入认识黄河流域客货流动时空格局、网络结构及其与前述供给角度下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耦合协调水平,使得学生掌握分析技能的同时,深入理解黄河流域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优化既有交通网络线路和节点的服务功能、新建其他必要、重要的交通网络设施,构建以“一字型”“几字型”和“十字型”为主骨架的黄河流域现代化交通网络等相关的政策措施。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交通基础设施
1961—2019年黄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黄河流域需要更多“冬枣式”农业——关于大荔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