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付有祥
新版《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已以2022年第2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于2022年7月27日发布。这版新版《规定》是在2007年由时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制定的《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基础上修定而成,将于2022年9月1日起施行。
《规定》发布同日,交通运输部法制司就此在交通运输部官网上作了题为《〈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解读》的解读。
时下的载人自由气球适航是从热气球发轫起步。记者从查阅资料中注意到,中国第一次出现气球,是在清光绪十三年即1887年,时天津武备学堂讲师华蘅芳同孙筱槎等人放飞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热气球。1910年2月,中国人第一次尝试了乘坐自由气球飞行。新时期中国热气球由于1982年的一次中外企业合作交流活动上放飞的一颗热气球激发了更多不少热气球爱好者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期待。1983年,中国航协派人到美国学习热气球驾驶技术。1985年10月,中国开始自行设计生产热气球并通过部级鉴定。1987年9月时国家体委批准湖北襄樊举办了中国第一次热气球邀请赛。翻年的10月7日,中国航协气球委员会成立。1990年10月,民航部门正式颁发热气球飞行执照,次年的年8月,中国热气球代表队赴加拿大参加第十届热气球世界锦标赛。1992年9月,首届北京国际热气球邀请赛举行。1999年1月,中国运动员首次成功飞越黄海。1995年中国组队参加美国密执安州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热气球锦标赛。1999年第一届全国热气球锦标赛在秦皇岛举行。2002年7月,西宁市政府、青海省体育局、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在青海省西宁共同主办举办热气球体育文化节,同年8月中国派队参加法国热气球世界锦标赛。2002年10月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航空运动协会、青岛市政府共同主办国际热气球节。
就是如此,新时期热气球以其较为强烈的吸引力进入公众视野,并使不少的旅游景点由是开始开发这个颇受年轻人青睐红甚至是网红打卡的项目。而且,这一时期载人自由气球适航领域,除热气球,还出现了轻气球等气球品类,产业随之渐现光大之势。
然而,如此的业态景象中,问题也相伴而生。这项虽然看上去非常地眩目的活动,却因着天气的难以预测,又是一个新兴行业,业界培训意识还不够强等因素,在发展的进程中暗藏了不少的风险,活动中也确实发生了一些人员伤亡事故。
由是,那版由时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制定的2007年版《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应时而生。按照交通运输部法制司《〈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解读》的解读,2007年版《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在自那以来的十五年时间里,对规范我国载人自由气球适航审定工作、保障航空安全和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到了十五年之后的今天,这一产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在随着热气球、轻气球气球之外混合气球的出现,其业态在“内质”上发生了重要变化的同时,现代人求新、求变、求刺激的摩登时尚又使之成为了继攀岩、蹦极、滑翔之后的又一休闲娱乐的热点,在其体育运动性质之上兼有了娱乐、探险、旅游、广告发布等多重功能,热度随之攀升。修订形成一部新的《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成为必然。
记者注意到,此次出台的新版《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与2007年的时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版保持了相同的体例,但在内容上有了不少变化。《规定》共A、B、C、D、E、F、G等7章91条加附录A持续适航文件4条共10章95条,从A章总则的适用范围、定义到B章飞行的符合性验证、重量限制,C章结构的载荷、载荷系数、约束索带,D章设计构造的制造方法、紧固件、吊架,到E章设备的功能与安装,再到G章附则的施行,附录A持续适航文件的一般规定、适航限制章节等,对载人自由气球适航的方方面面都作出了科学的规定。
此次修订,首先是将混合气球纳入适用范围。随着载人自由气球运动的发展和气球设计技术的进步,除传统的热气球、轻气球外,由加热空气和比空气轻的不可燃气体组合提供升力的混合气球正在投入应用,为了适应对其进行适航审定的需要,《规定》将混合气球纳入适用范围,并规定了相应的适航审定要求。其次是完善了技术性要求。在梳理和评估国内外载人自由气球相关适航要求的基础上,一是增加了着陆载荷系数、约束索带强度、球囊材料阻燃性、球囊防撕裂保护、加热器点火火种可靠性和重新点燃等适航要求;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载人自由气球燃料罐、增压燃料系统和操纵拉索等方面的要求,调整了操纵力等要求;三是增加了备用点火源要求和操纵拉索不得过长的要求,并调整了对自锁螺母的使用限制,提升整体安全水平。再次是完善了飞行手册要求。为规范飞行手册编写和审定工作,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指导,在《规定》中进一步明确了对飞行手册内容的要求,包括使用说明、使用限制、正常程序、应急程序等,同时细化了手册格式、应当进行审定的内容等要求。
《〈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解读》这样介绍。
公众有理由相信,以此为始,中国的载人自由气球,会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