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乐,马锁生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 甘肃 兰州 730070)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对产能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都有强烈的促进作用[1]。甘肃省由于地处内陆腹地,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在倒数位置上徘徊。因此,对于身处全国经济格局边缘的甘肃省来说,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化对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甘肃省采取积极措施落实创新创业政策,多种措施并举,持续激活创新创业活力,创新创业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科技水平跃升,诸多具有特色的基础研究领域跨入全国乃至世界前沿,特色优势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虽然甘肃省整体创新创业环境持续趋好,但与沿海发达城市差距仍然较大,绝大多数创新发展指标在全国31个城市中排名靠后(表1)。根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9)》显示,甘肃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50.72%,在连续三年跃升并保持至全国18位之后,2017年再次下滑,排名全国第23位、西部第5位。这主要是由于创新人力投入与创新财力投入的下降所导致。在本就有限的人力资源和研发支出下降后,甘肃省的综合科技创新指数大幅下滑,由此可见,甘肃省在加强人力资源保证和财政投入以持续改善创新创业环境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稳定性。
通过对目前区域创新创业环境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创新创业环境会受到基础设施条件、金融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从基础设施、技术创新环境、财政支持以及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以《甘肃发展年鉴》(2015—2020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等相关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甘肃省创新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表1 “十三五”时期甘肃省创新发展主要指标及在全国31个城市中的排名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科技创新活动实施的基本硬件保证,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是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也能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该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2]。本文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以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个代表性的科技基础设施指标在2015—2020年的增长变化情况,分析甘肃省基础设施的总体建设趋势。
甘肃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除2016年有较快增长外,此后大幅下滑,2018年达到投资最低位,由2015年的8626.60亿元下降至5474.19亿元,降低了37%,直至2020年也未恢复到2015年的投资水平。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也处于缓慢增长的态势,呈现出“升—降—升”的特点。这反映出自2015年以来,甘肃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总体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建设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固定资产投资不能保持持续增长,还欠稳定。
1.专利申请授权情况
技术市场承载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市场导向作用[3]。专利数量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发明专利数量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指标。2015—2020年,甘肃省科技专利申请受理量和专利申请授权量都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专利申请受理量与专利申请授权量增幅分别达到121%和203%,体现了甘肃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在快速提高,创新资源的潜力和原始性创新的能力较强。
2.技术市场成交额
技术市场的发展和技术成果交易的繁荣,可促进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也是科技活动产出的重要指标。2015—2020年,甘肃省技术市场成交量、技术市场成交额和万人技术成果成交额都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技术市场成交量、技术市场成交额、万人技术成果成交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4%、12.3%和10.3%。
3.科研人力资源投入
科技人力资源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甘肃省科研人员数量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员数量也保持稳定增长,由2015年的11606人增加至2020年的18149人,增长了56%,同时其在科技人员中的占比增长也较快,增加了近14个百分点,客观反映出近年来甘肃省独立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的科研素质不断提升。
但与此同时,近3年甘肃省的科技人力资源投入指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万人R&D人员数量与企业R&D研究人员占比皆逐年下降,反映出甘肃省科技人力资源的供给不足。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十三五”时期甘肃省科技人力资源指标分析
从近几年甘肃省技术创新总体环境来看,甘肃省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虽然总量上逐年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处于落后位置,市场增长稍显缓慢。根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9》数据显示,甘肃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靠后,在全国排名第25位;技术市场输出技术成交额增速只有8.12%,低于全国平均增速9.54个百分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主要获奖项比上年减少3项,使得甘肃省该奖系数位次在全国排名中下降4位,降幅全国倒数第3名。
财政科技资金是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十四五”时期,甘肃省是否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政府财政支持尤为关键。
1.财政科技投入连续下降
“十三五”以来,甘肃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不断减少,由2015年的29.85亿元降至2018年的25.74亿元,2019年略有回升;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在持续下降,从2015年的1.01%降至2019年的0.74%,低于2.76%的全国水平和1.23%的西部水平,与“十三五”末达到1.5%的目标相差甚远。
2.甘肃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失衡
近5年间,甘肃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中,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占全省财政科技拨款的比重持续增长。财政R&D支出可以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三个项目的支出反映[4]。2018年财政科技支出中,技术研究与开发及应用研究两项支出占到近50%,占比分别达到30.94%及17.83%。但用于基础研究的财政资金仅占财政科技总支出的1.48%,投入强度偏低,且年均增速为负。这两项支出的投入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甘肃省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及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因此可见,甘肃省财政 R&D支出不足,尤其是对整个科技创新起基础支撑作用的基础研究投入不足,这种轻基础、重产业的支出结构将不利于科技创新的持续均衡发展。
3.甘肃省财政科技支出地区分布不均衡
由于甘肃地形狭长,区域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区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导致全省14个市州财政科技支出规模差距较大。除了兰州一枝独秀外,甘肃绝大多数的市州财政科技投入薄弱。2018年,14个市州财政科技总支出共计15.26亿元,其中兰州6.1亿元,占市州财政科技投入的半壁江山。与2017年相比,2018年全省14个市州中,有7个市州财政科技支出下降,其中平凉市降幅最高,达29.3%,白银市和庆阳市降幅超过15%。就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看,仅兰州市占比高于1%,除酒泉市为0.72%外,其余12个市州均在0.5%以下。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可为初创企业提供物理空间、资金以及多种创新创业服务,是扶持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
甘肃省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甘肃省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于1991年。经过30年探索发展,甘肃省孵化器已经成为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汇集、融合的重要载体,孵化器发展模式日益丰富[5]。截至2020年,甘肃省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78个;拥有省级众创空间共14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达到2516个;众创空间当年服务的创业团队及初创企业数量为9647个。
甘肃省孵化器在快速发展、助推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的同时,也面临多重困难和问题。第一,同质化严重,盈利模式单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甘肃省众创空间、孵化器发展规模迅速壮大,但盈利模式单一、同质化竞争明显的问题也愈发突出。由于众创空间大多以民营企业为主,本身规模偏小,加之运营模式不够丰富多样,且主要收入仍然是靠提供物业服务和办公服务获得,这种经营模式极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孵化器难以获得成长发展。部分孵化型众创空间因投资失败而处于亏损状态,缺乏行之有效的运营组织模式来摆脱困境。第二,行业资源对接不足。甘肃省孵化器发展“模式化”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大多数盲目复制他人的模式,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大企业、高校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不足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无法帮助创业团队取得关键性的发展,因此对创业者来说吸引力不高,能够入驻的创业团队也必然越来越少。
甘肃省财政科技投入资金少,特别是地方财政偏少,影响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充分发挥财政基石的引导作用,加大省、市、县各级财政科技投入预算,保证财政科技支出的稳定增长。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对市场技术资本的引导作用,加快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兰白科技创新驱动基金子基金的设立和运作,积极鼓励政府性投资基金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入股投资,逐步减少对竞争性领域项目的直接投入,逐步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融合发展。同时加强科技资金监管,搭建资金管理平台,对现有科技资金加强动态跟踪监督,准确及时了解资金使用动态,提高甘肃省科技资金利用率。
进一步加大甘肃省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扶持力度,提升甘肃省创业孵化平台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从而带动甘肃省产业聚集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构建创新创业新生态。第一,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如何实现盈利是各企业孵化器面临的首要难题。可逐步探索股权收益、政府补贴、投资收益等盈利模式,增强孵化器自身造血功能,实现盈利模式的多元化。第二,创新孵化器运营机制。逐步完善以高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为主导的多元化主导发展模式,加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孵化链条建设,对处于种子期、孵化期、成长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全链条、一体化、专业化的孵化服务,提升孵化项目的效率。
人力资源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资源,具有自主性和流动性。高水平科技人才是实现高质量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一是加大引进、培养、聚集“高精尖缺”人才力度。对在甘肃省的高层次国家级人才给予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充分体现知识价值分配导向。除薪酬激励外,还可以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4],或采用技术转让、利润分红等方式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二是完善科技投入、科研管理、科技评价奖励等机制,扩大科研人员的自主权,更为柔性地用好人才。三是落实好《“陇原人才服务卡”制度实施办法》,以“人性化服务”留住人才。四是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鼓励高校、职业院校、社会教育机构、企业等共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引领和带动各类创新人才的发展[6]。
企业至今尚未成为甘肃省核心创新主体,和全国相比,这是甘肃省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最大短板。在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机遇下,打造企业核心创新主体地位,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培育壮大规模以上企业。通过企业“扩规计划”的实施,培育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企业集群效力,提高企业R&D经费投入比例和产出效力。二是拓展企业市场规模。培育生产“专精特优”产品的中小微企业,通过高品质和专业化服务,拓展全球市场。三是重视高新技术集群发展,提高高新技术集群企业创新能力,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企业、产业的联动发展。
加大力度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改造,补足基础设施短板,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加强和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及研究实验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网络科技环境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好地为城市科技创新提供研究平台或载体。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相对东南沿海地区,甘肃省人居环境和社会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对于高端知识人才、外资等优质创新要素,甘肃城市环境并没有更强的吸引力。因此,甘肃省需要积极落实好《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围绕“减污、降碳、强生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甘肃,为区域科技创新保障优质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