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 王姿颐
近日,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杂志联合发布《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其中,“汉中仙毫”在126个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排第22位,品牌价值达38.71亿元。
作为诞生于2007年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汉中仙毫”品牌价值从最初的6.17亿元增长到如今的38.71亿元,荣获“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发展力品牌”。
如今,汉中已成为陕西产茶第一大市。截至去年底,汉中茶园总面积和茶叶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44.4%和52.2%。2021年,汉中市茶叶一产产值超过90亿元。基地建设、龙头带动、品牌整合,汉中积极推动茶叶全产业链发展,让“汉中仙毫”品牌价值水涨船高,也让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汉中地处北纬33度,属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汉中茶区属古老的巴蜀茶区北缘,也是贡茶和名优茶的知名产地。茶园多处于竹木繁茂、雨量丰沛的大巴山北麓海拔800米至1600米的缓坡地上。纬度高、海拔高、云雾概率高、富含锌硒、远离污染……大自然赋予汉中得天独厚的茶产业发展条件。
目前,汉中茶产业覆盖西乡县、南郑区、勉县、宁强县、城固县、镇巴县、略阳县、洋县8个县区的91个镇746个村,参与茶产业生产、经营、服务人员超过100万人。
从2011年开始,刘玉娥成立陕西汉唐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勉县阜川镇小河庙村流转了土地,开始发展茶产业。刘玉娥的茶园从最初的几百亩发展到如今的3000余亩,面积逐渐扩大,茶树品种、茶园建设标准不断优化。
“茶园所处的位置松林竹林茂密,满足了打造林茶共生高山生态茶园的条件。目前,茶园分为海拔1500米至1200米、1200米至900米、900米至670米3个区域,出产的茶叶各有特点。其中1500米至1200米茶园所种植茶树品种为龙井长叶,品质最好,另外两个区域分别按有机茶园和旅游观光茶园的标准来打造,也都有各自的定位和市场。”刘玉娥说。
据汉中市茶业发展中心主任鲁玉俊介绍,汉中市无性系茶园已达46.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8%。多个县、镇荣获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一村一品茶业示范镇称号。目前,汉中茶产业拥有30万亩以上的基地县1个、20万亩左右的基地县3个、10万亩以上的基地县2个、万亩以上的基地镇32个。
“以绿色循环推进高质量发展,这是汉中特色产业和企业发挥独特优势、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为国说。张为国在汉中从事茶产业已有多年,他对汉中的自然生态禀赋、产业发展路径有深刻感悟。
这些年,为保证绿色有机生产模式,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设备改造、技术升级方面投入近400万元。随着无性系有机绿茶栽培技术、有机茶园管理技术、清洁化连续生产技术、微波二次杀青技术、茶叶提取废渣还田技术、废液处理灌溉茶田技术等的推广应用,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茶产业步入呵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去年12月,我们联合市财政局召集相关金融机构、茶叶企业代表召开全市茶产业贷款贴息银企座谈会,随后安排市茶业发展中心到各县区进行政策宣传解读。今年3月,市财政局先行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支持茶叶企业在扩能改造、精深加工、流动资金等方面的贷款贴息补助。”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维君介绍。
截至目前,汉中已有6个县区28家企业申报茶叶贴息贷款补助,企业总贷款金额9362万元,申请贴息补助583.57万元。截至4月底,汉中今年茶叶产量达到3.06万吨,实现产值62亿元。
宁强的“宁强雀舌”、镇巴的“秦巴雾毫”、南郑的“汉水银梭”、勉县的“定军茗眉”、西乡的“午子仙毫”……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中先后研制开发出茶叶品牌20多个,为全市茶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茶叶品牌过多过杂、茶叶企业小而散、企业各自为战、市场整体竞争能力弱等问题也影响着汉中茶产业进一步发展。
为此,汉中从2005年启动茶叶品牌整合工程,将原有的20多个茶叶品牌初步整合成“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三大品牌,并分县划片使用。2007年,汉中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了“汉中仙毫”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全市茶叶统一命名为“汉中仙毫”,并作为全市茶叶的公用品牌。自此,“汉中仙毫”开始崭露头角,先后荣获第31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绿茶类金奖、陕西省著名商标、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等奖项。2021年,汉中仙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
今年春茶生产开始以后,针对疫情影响,汉中在稳定传统市场和老客户的同时,鼓励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茶”等新型销售模式,积极开拓外地和线上市场。汉中通过政企联动,利用京东、淘宝、抖音等平台,开展网上茶博会、茶叶节、开园节、手工制茶大赛等,宣传“汉中仙毫”品牌,共同拓展销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