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 唐智菊 曾静 赵天霞(通信作者)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四川德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主要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1]。临床表现主要为肺功能进行性下降、骨骼肌功能异常及精神抑郁等,其中运动耐量受限对COPD 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最为严重[2]。肺康复是指予以患者运动训练指导、健康宣教及纠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等,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及纠正不良行为习惯为目的,需长期坚持促进健康行为及良好生活方式养成的干预措施。但是大多数COPD 患者对肺康复锻炼不重视,肺康复锻炼知识缺乏,锻炼依从性较低,锻炼效果不佳。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是一种新的护理理念,通过家庭和专业人员的合作,在护理时重视家庭的和谐与健康,促进家庭成员对患者健康的共同维护[3]。为提高COPD 患者肺康复锻炼行为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分析以COPD 患者家庭为中心的肺康复锻炼干预对其肺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取德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76 例病情处于稳定期的COPD患者,依据随机排列法分为两组,各38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6 例;已婚35 例,未婚3 例;长期吸烟者20 例,厨师8 例,化学工人10 例;年龄46~71岁,平均(57.45±4.43)岁;病程2~9年,平均(4.32±0.56)年。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已婚33例,未婚5 例;长期吸烟者22 例,厨师5 例,化学工人11 例;年龄45~70 岁,平均(56.34±4.32)岁;病程2~8年,平均(4.28±0.61)年。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COPD 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③患者参加本次研究前1个月未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及呼吸急促等症状,治疗方案未改变;④患者能够在无吸氧的情况下独立完成6 min 行走试验;⑤患者精神状态良好,认知功能正常;⑥患者具备良好的依从性,出院后能接受随访。
排除标准:①认知低下者;②伴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③参加研究前1个月有急性发作史者;④患有精神疾病者;⑤凝血功能异常者;⑥患者有严重的慢性疾病病史(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者;⑦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病变者;⑧肝肾功能不全者;⑨参加本研究前接受过其他肺康复治疗者;⑩脑血管疾病造成肢体功能障碍者。
方法: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肺康复训练。①成立家庭干预小组:由1 名康复治疗师,1 名营养师,1 名心理医生,3 名获得慢病管理资质的护师负责患者的治疗、护理,并参与康复训练等全过程,由康复科专科医生对COPD 康复要点和照护知识进行团队培训,主要包括康复评估、现场沟通、心理干预、康复护理技能以及实施流程等。②住院阶段的服务内容:a.入院第1 天建立信息档案,主要包括患者姓名、年龄、婚姻状态、文化程度、职业、联系方式等,并向患者及照顾者发放研究团队的服务信息卡,包括成员姓名及联系方式,方便患者及照顾者有问题时可及时联系研究人员。b.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进行健康讲座,2次/周,促使患者及照顾者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c.发放健康教育资料:主要包括COPD 知识宣传手册以及肺康复指导手册,手册内容包括COPD 常规的健康教育、家庭氧疗指导、有效的咳嗽排痰技巧、稳定期的疾病管理以及日常生活指导等。d.COPD 的呼吸功能锻炼:护士一对一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讲解以及示范,包括缩唇呼吸以及腹式呼吸,直至患者及照顾者完全掌握呼吸训练的方法。e.由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措施,根据患者爱好、意愿以及肺功能情况,并征求照护者的意见,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出院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表,告知照顾者督促患者及时完成计划表内容,并且要求照护者参与到患者肺康复训练中。f.营养治疗师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在训练期间患者的营养充足。由心理治疗师对患者及照顾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及时进行疏导,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③家庭随访服务内容:患者出院后第2 周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电话随访,10~20 min/次,出院后第8 周、第12 周进行家庭访问,由2 名护士一起至患者家中进行访视,每次随访提前1~2 d 电话通知患者和照顾者,并确定访视时间。
对照组干预方法: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相同,出院后由护士在第4 周进行电话随访1 次,5~10 min/次,了解患者近1 个月的康复训练情况,目前主要问题及解决情况、有无新的需求,给予支持、鼓励;在出院后第12周进行家庭随访。
观察指标:①肺功能指标:采用相同型号的肺功能监测仪测定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第1 秒用力肺活量(FEV1)、第1 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及呼气流量流速(PEF)。②采用生活质量测评量表(CAT)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活力及总体健康,每个问题0~5分,总分0~40 分,分值越高说明COPD 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越严重[4]。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干预后,观察组FEV1、FEV1/FVC、MMEF、PEF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n FEV1(L) FEV1/FVC(%) MMEF(L/s) PEF(L/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8 1.97±0.98 2.52±1.00 43.56±9.78 68.54±12.30 1.14±0.38 2.00±0.50 2.43±1.44 5.64±3.24对照组 38 2.11±1.01 1.96±0.83 44.32±10.13 61.64±11.30 1.34±0.54 1.64±0.41 2.51±1.78 4.15±3.21 t 0.613 2.656 0.332 2.546 1.867 3.432 0.215 2.01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活力、躯体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社会功能 生理功能 活力 躯体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8 35.05±3.45 42.12±4.78 33.11±3.08 39.78±4.15 32.11±3.08 38.78±3.98 28.16±2.15 56.89±3.78对照组 38 35.68±3.48 57.65±5.08 33.15±3.11 56.45±4.56 32.15±3.11 54.45±4.35 28.21±2.18 74.18±5.18 t 0.793 13.745 0.056 16.666 0.056 16.383 0.100 16.621 P 0.431 0.001 0.955 0.001 0.955 0.001 0.920 0.001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COPD患者明显增多,该疾病的特征为气流受限,且具有不完全可逆性,造成患者肺功能持续减退,给其正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严重困扰,进而使其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由于患者换气功能持续下降,肢体活动受限,运动量减少,会进一步导致通气量减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干预措施,将引发营养不良及呼吸肌功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肺功能检查在临床肺部相关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可通过诊断结果判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其中FEV1/FVC、FEV1、MMEF及PEF均是肺功能检查的相关指标。
以家庭为中心的肺康复训练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普遍上升,人们对疾病的治疗目标不仅限于延长生存时间,对改善生活质量也格外关注。因此将生活质量作为评价人们生活水平及健康状况的指标,在临床疾病的治疗及康复中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5]。多项研究报道,家庭康复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以家庭为中心的肺康复实施场所为家庭,降低了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在研究中,为患者制定的康复计划包括改变患者的认知、行为,并结合运动训练,要求家属参与到患者的肺康复锻炼中,大大提高了患者完成康复训练的可行性,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稳定期COPD 患者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训练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从而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