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师负责制的创新创业实验班模式及实践探索
——以湘潭大学为例

2022-09-03 01:42魏晓林罗丁山
科技风 2022年24期
关键词:实验班双创导师

魏晓林 罗丁山

湘潭大学 湖南湘潭 411105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也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加快高校变革发展的现实选择。对地方综合性大学而言,由于具有地方性、资源总量相对有限及资源多样化等特征,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其他高校呈现出不同的构建路径。因此,如何立足地方高校的办学实际,探索实践契合综合性大学特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命题。创新创业实验班是近年来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成果,同时也是我国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可望成为高端“双创”型人才培养提质的新引擎。

1 高校创新创业实验班构建的意义

将导师负责制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建立更加成熟的创新创业实验班,是深化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是发挥综合性大学办学优势的重要体现,对高校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1 有利于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层次体系

实验班的建设作为创新创业基础教育和创业实践的重要中间层级,是完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师资建设、项目培育、精英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是构建完善全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金字塔结构的重要环节。通过双创实验班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思路、新途径,以“点”带“面”,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升双创型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经验。

1.2 有利于进一步形成育人合力

打破专业年级组建双创实验班,可进一步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通过学科融合,拓展基础学科研究和应用学科研究,扎实推进理论创新;整合校企、校地资源,以行业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深化应用创新;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政府等深度合作、协同联动发展,可为创业提供有转化价值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支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导师—学生”创新联合体,由双创导师团队带领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开展科研和创新训练,有利于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推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深入开展,可更好地发挥师生共创的育人合力。

1.3 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双创活力

通过理论实践高度融合的双创实验班构建,改变以往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模式,强调“理论—实践”互动式学习,可更好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厚植创新创业文化沃土,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使学生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内化为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实现创新的自由自觉,改善创新创业教育中针对性不强、帮扶不到位的问题,培养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全面、双创能力突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在将来不断创新和引领行业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精英与创造型人才,由此勃发创业动能。

2 基于导师负责制的创新创业实验班模式的探索

湘潭大学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更加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写入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将“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战略任务,通过构建导师负责制的创新创业实验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汇聚整合多方资源,推动实践体系的构建和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打造成应用型高端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引擎。

2.1 优化培养体系

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创业实验班通过完善组织管理、组建师资队伍、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完善创新创业工作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孵化一批又一批创新创业项目,提升创新创业实验班影响力。在组织管理方面,创新创业学院联合教务处、工训中心等部门成立湘潭大学“创新创业实验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新创业实验班”的总体规划和宏观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创新创业实验班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实验班的申报、评审、运行、验收、总结与成果汇编等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实验班实施的基层单位是实验班所在学院,学院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的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申报筛选、导师配备、学生选拔、业务指导等工作,确保实验班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强化师资队伍。不断增强导师队伍的多元性,按照“校内+校外+校友”的构架,打造了一支理念先进、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创新创业实验班实行首席导师负责制,由主办学院遴选责任心强、指导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老师担任双创实验班首席导师,首席导师原则上由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熟悉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一部分实践经历丰富的学者、行业专家、资深企业家、投资人、社会知名人士以及杰出校友担任。通过定期组织创业导师交流会、优秀创业导师案例分享会等活动来不断提升导师队伍的专业性。

优化评价保障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在于创新创业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实验班采取以能力评价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导师团队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的学业评价。实验班学生享有更多参与开展拓展课、社会考察、会议培训、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机会,设置了4~6学分的创新创业训练学分,并制定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实施细则,并将“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认定为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直接选拔条件之一。同时,每年“创新创业实验班工作管理办公室”对实验班导师团队工作开展情况及创新创业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团队、教学效果与学生发展、创新成果与创业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并按评价等级计算特殊教学任务津贴,对于表现优秀的实验班导师,在教学改革项目、教学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通过完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2.2 创新培养模式

强化专业互通和理论实践相结合。为了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实验班教学效率,学校通过改变以往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模式,强调“理论—实践”互动式学习,构建“导师—学生”创新联合体,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创的育人合力。

首先,规范建班流程。实验班以学科为依托,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总体目标,采取自愿申报方式组建。学院教师按初步组建的导师队伍,以项目形式申报,获批后单独编班。项目主持人即为实验班首席导师,项目内容包括实验班名称、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预期成效等,学校对目标明确、创新性强、可实施性高、预期效果明显的班级进行重点资助,实验班学生采用动态淘汰制,鼓励学生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团申请加入实验班,并可以跨院系、跨专业选课学习。

其次,优化完善课程体系。建立了“公共必修课+文化素质课+MOOC”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并建立了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和学分认定制度,重点支持创新创业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式,学校鼓励实验班导师更多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以讨论会、案例模拟、实践实训的方式,进行小班化、团队制、场景式教学,将课程的“工具性、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四大功能融为一体,并通过“校内授课+校外培训+校内外实践”有机结合的课堂模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实验班的学生在一个培养周期内需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类赛事至少一项,在竞赛中了解相关资讯,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业热情。

2.3 整合多方资源

强化实践平台共建共享。实践锻炼平台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指标,也只有在实践锻炼中才能真正审视与发现问题。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共建共享了一批专业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了“创新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立体式实践平台,现有校级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和项目孵化实训专用场地9000余平方米,每个实验班具有独立的研讨教室和项目孵化空间。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总经费持续稳步增长,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扶持资金用于支持我校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及平台建设。

深化行业企业合作。以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深化行业产业的应用创新,与“产业创新研究院”“院士创新产业园”“大学科技园”等紧密合作,建立多个实践基地。实验班强调必须有企业参与,企业带问题、带导师参与实验班人才培养;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课题供给,鼓励学生进入企业的各种岗位深度体验,构建“专业+创业”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毕业后的创新创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方便企业充分利用校内的人才资源,做好企业人才的前端培养和储备工作,实现校内校外共赢。

3 基于导师负责制的创新创业实验班的特色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湘潭大学将导师负责制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以首席导师为第一责任人,强化校内外多元化导师队伍的建设,强调多学科融合和企业参与,聚焦建立运行机制更加成熟的创新创业实验班,是深化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教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

3.1 坚持使命引领,增强“双创”驱动力

一是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引领作用,围绕红色文化、乡村振兴、非遗开发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二是发挥时代需求引导作用,依托学科特色和地域优势,实验班的方向定位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特别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三是深化课程思政,发挥湘大精神的激励作用,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精神内化为每个湘大创业者的人格品质。

3.2 坚持多方协同,提升“双创”整合度

一是在育人理念方面,从“读专业”到“读大学”,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二是在校内协同方面,从“相隔离”到“一盘棋”,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各部门和学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在校内外协同方面,从“一公里”到“零距离”,搭建“校地、校企、校友”全方位、立体式合作机制,推动创新创业与社会、行业、企业对接发展,融为一体,实现多方共赢。

3.3 坚持深度融合,打造“双创”生态链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为实验班量身定做优惠政策,有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落地落实。二是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紧密融合,从课程体系、教学改革、考核评价等维度,全面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加强了校内导师与校外企业的互动,强化了校外导师的实际指导。三是将创新创业与实践育人紧密融合,全面推进实践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猜你喜欢
实验班双创导师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乐山市五通桥区“双创”五通桥在行动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