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

2022-09-02 13:24:16王建秀
成才之路 2022年14期
关键词:智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

王建秀

摘要:幼儿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是特殊的幼儿群体,教师要加强对该群体的关注、关心,强化自身认识,全面探索高质量开展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和方法,总结留守儿童教育规律,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目的性、长期性、互动性的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原则,在智育方面、安全教育方面、心理教育方面、德育方面加强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策略;智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德育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4-0099-04

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吸引部分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参与城市的建设、发展,留守儿童也因此出现。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远离家长,得不到家长的及时关心、呵护,在教育和成长中出现很多问题,如性格孤僻、不合群、叛逆心理强,等等。这些问题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关心,全面探索高质量开展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和方法,总结留守儿童教育规律,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增长。

一、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

开展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策略探索的最终和最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让每一名幼儿都获得更好的发展,实现最大程度的能力提升。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的探索和研究过程中要遵循服务幼儿和留守儿童成长的思想和理念,将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作为探索和研究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点,积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成为留守儿童成长路上的温暖守护者。

2.长期性

开展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的探索和研究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在长期的探索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同时积极开展自我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规律,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互动性

开展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的探索和研究,幼儿园教师不能单打独斗,要积极与幼师同行交流互动,学习其他教师的有益经验,在互动交流、学习中补足自身的各项短板,不断拓展自身的视野和思维,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助力。

二、新形势下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1.智育方面

(1)智育方面遇到的问题。第一,部分留守儿童缺乏言传身教。留守儿童大多与祖辈生活在一起,而农村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无法对幼儿进行幼儿园教学内容的辅导,导致幼儿知识回生现象频繁发生。而知识遗忘快,将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第二,部分留守儿童缺乏相应能力。与留守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会给予其过度的关爱,以弥补其父母缺失的关怀。祖辈的出发点是好的,却常常因为没有把握好度而将关爱变成溺爱。身处溺爱中的留守儿童存在明显的能力缺失情况,如过度依赖祖辈、叛逆心理较强等,这是需要幼儿教师关注的智育问题,幼儿园教师要予以重视,并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

(2)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第一,增加与留守儿童的互动。“学而时习之”,当留守儿童结束了一天的幼儿园学习之后,幼儿教師可鼓励他们将所学的内容讲给监护人听,旨在让监护人帮助他们进行复习巩固。但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存在有心无力的情况,如当留守儿童将幼儿园学到的关于各种水果的英文单词讲给爷爷奶奶听时,很有可能出现发音不规范或错误的情况,而有的爷爷奶奶没学过英语,无法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自然不能起到帮助幼儿巩固、提高的作用。基于此,幼儿教师要增加与留守儿童的互动交流,积极借助网络交流工具与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联系,如在固定时间上网连线,引导留守儿童当面讲述在幼儿园收获的知识,及时指出幼儿存在的知识错误,进一步夯实留守儿童的知识基础。

第二,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能力缺失问题,幼儿教师可为他们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留守儿童的能力缺失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锻炼的机会。如在穿衣方面,留守儿童的祖辈经常代劳,而不是让其尝试自己穿。在组织实践活动时,幼儿教师可在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如穿衣服大赛、吃饭大赛、系鞋带大赛等。每次比赛前,幼儿教师要引导留守儿童学习相关技能。当留守儿童在比赛中持有积极的态度时,不管他们的表现怎样,幼儿教师都应予以表扬。另外,幼儿教师还要将留守儿童参与的比赛告知其监护人,促使其在家中随时督促幼儿进行技能训练。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能力缺失的问题。

第三,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看,部分留守儿童并没有养成复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他们在与幼儿教师互动时经常走神,浪费了纠错的好机会。另外,部分留守儿童在幼儿园积极参与技能训练,在家中却时常偷懒。对此,幼儿教师要采取相应策略,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幼儿园,教师可专门留出固定时间培养幼儿的习惯,让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成为留守儿童的一种本能。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之后慢慢减少交流时间。当某一天幼儿教师取消交流活动之后,留守儿童会感觉不习惯,进而在家中积极与教师进行线上互动。教师还可以每天拿出半小时的时间鼓励留守儿童将所学的技能展示一遍。长期坚持之后,留守儿童如果哪一天在幼儿园没有进行技能展示,回到家也会进行技能展示,由此形成良好的习惯。

2.安全教育方面

幼儿时期的留守儿童如同没有盛开的花儿,一旦遇到风吹雨打就有可能凋零。基于此,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非常有必要。

(1)安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第一,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意识。幼儿时期的留守儿童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他们在付诸探索行动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祖辈监护人由于年龄原因,精力并不充沛,很可能无法发现其中的安全隐患,再加上幼儿缺乏安全意识,进而导致部分幼儿遭受无法弥补的伤害。基于此,幼儿教师要采取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意识的问题。

第二,留守儿童饮食不科学。对于饮食问题,祖辈监护人认为只要吃饱了就好,至于是否有营养并不重要。当留守儿童挑食的时候,其监护人也不在意,不停地给他们提供喜欢吃的食物。很显然,此时留守儿童的饮食并不科学,并存在安全隐患。幼儿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时,要注重饮食不科学的问题。

(2)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第一,播放趣味视频。针对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意识和饮食不科学的问题,幼儿教师可以结合留守儿童的喜好进行教学设计。例如,留守儿童喜欢看动画片,并特别喜欢动画片中的某一角色,幼儿教师可以让这一角色成为视频的主人公,利用视频向留守儿童展示该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该角色有很多安全方面的隐患,如在家中点火、吃路上遇到的陌生阿姨给的糖果、将掉到地上的食物捡起来吃、拒绝吃某些不喜欢的蔬菜等。这些场景都是留守儿童经历过的,因此很容易产生共鸣。接下来,教师可引导留守儿童分析该动画角色的做法,即借助趣味性视频,促使留守儿童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所感悟,由此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树立科学的饮食观。

第二,组织体能训练。当留守儿童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之后,幼儿教师对其进行的安全教育还远远没有结束,还要对留守儿童进行体能训练。原因很简单,如果留守儿童的体能跟不上,那么他们即使具有安全意识,也没有能力用实际行动保护自己。幼儿教师可让体能训练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在留守儿童面前,促使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另外,考虑到留守儿童的体能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游戏。例如,教师在锻炼留守儿童的跑步能力时,可以为他们设计“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对于体力较差的留守儿童,将他们排到最外边,这样他们容易被抓住,也因此减少了跑步的体力消耗,对于体力较好的留守儿童,将其排到最里边,这样他们不容易被抓住,由此延长他们的锻炼时间。经过长期的体能训练,体力较差的留守儿童会增强体力,幼儿教师可依此机动调整其锻炼强度。

第三,引入奖励机制。不管是观看趣味视频还是参与体能训练,都需要留守儿童的长期坚持。在此过程中,部分留守儿童会产生放弃的心理,导致幼儿教师的安全教育进度受阻。基于此,幼儿教师可引入奖励机制,用留守儿童喜欢的方式激励他们坚持下去。另外,幼儿教师还可以与留守儿童的祖辈进行沟通,让他们在家中也引入奖励机制。那么,什么是留守儿童喜欢的奖励方式呢?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平时观察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所思所想。

3.心理教育方面

作为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心理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对此,幼儿教师要重视,并将重视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1)心理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内心自卑、敏感是留守儿童的典型心理问题,幼儿教师要通过相应的心理教育加以解决。第一,部分留守儿童内心自卑。留守儿童的父母想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生活环境,这无可厚非。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们的关爱是孩子的祖辈无法替代的。当缺失了父母的关爱之后,部分留守儿童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例如,当留守儿童在幼儿园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时,其他幼儿炫耀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会由此产生自卑心理。

第二,部分留守儿童内心敏感。自尊心强是留守儿童明显的心理特征,这会导致其出现内心敏感的心理问题。幼儿教师与其他幼儿某些很小的举动,很有可能被留守儿童曲解。而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不知道如何发泄,进而将曲解一直压抑在心中。久而久之,有的留守儿童就会失去纯真可爱的笑容。对此,幼儿教师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内心敏感这一心理问题。

(2)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第一,挖掘留守儿童的闪光点。幼儿教师要想让留守儿童摆脱自卑阴影的笼罩,首先要做的是挖掘留守儿童的闪光点。例如,有的留守儿童歌声特别美妙,有的留守儿童计算能力比较强,有的留守儿童身体特别灵活。在挖掘出这些闪光点之后,幼儿教师要经常表扬留守儿童,或者用表情,或者用语言,或者用物质。另外,幼儿教师还要为留守儿童搭建展示闪光点的舞台,让留守儿童上台表演。当留守儿童完成表演之后,幼儿教师和其他幼儿一起鼓掌。生活在表扬和掌声里的留守儿童会变得自信起来,进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二,组织多彩的互动小游戏。对于自卑、敏感的留守儿童,幼儿教师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还要寻求其他幼儿的帮助,可以经常组织一些互动小游戏,让留守儿童与其他幼儿建立融洽的关系。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全体幼儿玩两人三足、拔河等需要合作完成的游戏。在合作的过程中,留守儿童能收获友谊,当留守儿童在幼儿园被浓浓的友情所包围时会暂时忘掉缺乏父母关爱的情况,进而快乐地学习、玩耍,渐渐走出自卑、敏感的心理阴影。

第三,时常联系留守儿童父母。留守儿童出现自卑、敏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和父母的沟通,幼儿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时可以充当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例如,幼儿教师可为留守儿童讲一些童话故事,其中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父母没有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借助童话主人公的口吻告诉留守儿童,父母对他们的爱很多,为了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才外出的,在外出的时候也很想念他们,由此在留守儿童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在此基础上,幼儿教师要时常联系留守儿童的父母,让他们录制一些对孩子说的话,然后寻找合适的时机将录音播放给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此时,父母就能用实际行动催发留守儿童心中的那粒种子,使其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当留守儿童的内心被爱所包围时,他们的不良心理状态会得到极大改善。

4.德育方面

“有才无德是危险品。”为避免留守儿童成长为社会的危险品,幼儿教师要抓住最佳教育时机,让留守儿童沐浴在德育的阳光下,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德育方面遇到的问题。部分留守儿童自私和娇气的特征明显,其成为幼儿教师德育渗透路上的绊脚石。第一,部分留守兒童自私。祖辈的溺爱带来的不仅是能力的缺失,还有道德方面的缺失。留守儿童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祖辈围着他们转,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即使有的要求明显不合理。久而久之,部分留守儿童就变得自私。而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幼儿教师要通过相应德育加以解决。

第二,部分留守儿童娇气。在家中,有的留守儿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因此变得娇气,缺失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等优秀品质。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德育渗透时,幼儿教师要重视留守儿童娇气产生的品质缺失问题。有了优秀品质的支持,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之路才会走得顺利。

(2)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第一,组织亲子活动。针对部分留守儿童自私的不良品质,幼儿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可组织相应的亲子活动,播放祖辈与孙辈相处的动画,进而引导留守儿童回忆祖辈为他们做的事情。还可以组织情景剧表演活动,让留守儿童分别饰演爷爷、外公或奶奶、外婆,重复长辈为他们做的事情,进而感受到祖辈的辛苦,激发留守儿童对长辈的情感。

第二,发挥榜样力量。当留守儿童产生孝敬长辈的情感之后,幼儿教师可引导留守儿童学习孝敬长辈的做法,帮助留守儿童改掉自私的不良习惯。另外,针对留守儿童因娇气而缺乏吃苦耐劳、坚毅等优秀品质的情况,幼儿教师也可通过德育渗透来解决,如组织“为榜样打卡”活动。当留守儿童表现出某些好的行为时,如为爷爷端水、为奶奶洗脚、遇到问题不放弃等,他们可以为自己积累相对应的分数。反之,当留守儿童表现不佳时,他们的分数会相应减少。幼儿教师可每天进行分数统计,分数越高,留守儿童获得的奖励越多,以此培养留守儿童的优秀品质。

第三,布置实践作业。在幼儿园,部分留守儿童会有意识地隐藏某些不良习惯,而一旦回到家中,就会将其暴露无遗。如果幼儿教师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那么德育渗透将变得无效,任性和娇气等不良品质会一直伴随留守儿童的成长。基于此,幼儿教师可为留守儿童布置实践作业,如帮助祖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吃饭时遇到美味的食物让祖辈先吃、为祖辈过生日等。教师可将实践作业告知留守儿童的祖辈,让其督促留守儿童完成。当实践任务完成之后,幼儿教师、祖辈可对其进行奖励。这样,留守儿童能获得成就感和喜悦感,也因此喜欢实践作业,并积极完成,从而形成优秀品质。

三、结语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所有的幼儿都是纯真无瑕的,如同一张白纸,一旦在上面留下了一道道黑色的划痕,那么他们的未来很有可能受到影响。属于留守儿童的那张白纸上已经出现一个小小的黑点,幼儿教师要重视并付诸实际行动,不要让黑点继续扩大,要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光辉而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敖春美.精准扶贫视域下宁夏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与解决策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09).

[2]刘红.农村幼儿园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摭谈[J].学生之友, 2011(12).

[3]舒燕芳.幼儿园留守儿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J].甘肃教育,2020(05).

[4]李秀萍,劳鲜艳,吴小菊,邓定玲,麦意宁.3—6岁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及幼儿园应对措施———以崇左市天等县仕民幼儿园为例[J].广西教育,2019(37).

[5]蔡莹莉.帮助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阳光起来的教育对策[J].家长, 2019(28).

[6]秦晗.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7]李俊丽.农村园应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J].山西教育,2015(05).

[8]姚師洵.乡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

[9]陈晓霞.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留守儿童的教育[J].吉林教育,2016(02).

[10]吴昊东.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教育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07).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Strategy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ang Jianxiu

(Former Kindergarten Center of Qingyang County, Gansu Province, Qingyang 744519, China)

Abstract: Children are the hope of the family and the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Left-behind children are a special group of young children.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is group, strengthen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comprehensively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s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s, summarize the laws of education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ime, so that every left behind child can realize the growth and improvement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In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purposeful, long-term and interactive education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s, strengthen education in intellectual education, safety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healthy grow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Key words: left-behind children;strategy;intellectualeducation;safetyeducation;psychologicaleducation; moraleducation

猜你喜欢
智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
科技创新 智育未来
非遗剪纸绘梦想,厚德启智育新人
武术,是一生的修行
金秋(2021年18期)2021-02-14 08:25:16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科教导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6:57:58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构想
幼儿家庭安全教育问题漫谈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及教育途径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