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红亮 何文渊
暮春三月,阳光明媚。襄城县老周庄居民区的小桐树林繁花满树,散发出阵阵清香,成群的蜜蜂在一簇一簇的桐花间上下左右飞动,嗡嗡嗡地忙碌着酿造甜蜜的生活。
居民区的一个小院里,一株杏树枝繁叶盛,正在为将来培育甘甜的果实。
室内,已经87岁高龄的院主人朱春和精神矍铄,与一众人等谈兴正浓。原来,从几年前开始,原襄城县王洛高中的部分师生在县史志办的领导下,组织了以老校长朱春和为首的编纂委员会,经过数年的辛勤工作,终将校志编成并通过出版社的审阅。现在《王洛高中志》出版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各位编委聚在一起商讨下一步如何发放校志的同时,纷纷赞扬老校长在这项工作中起的中坚作用。朱春和在强调“众手成志,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的时候,面对眼前凝聚着师生汗水的校志,也是不胜感慨。
是呀,一个耄耋之年的老校长为了将当年王洛高中师生形成的包括艰苦创业、励志上进、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等在内的精神财富传承下来,几年来不顾年迈之躯辛勤工作,为搜集查证有关资料四处走动,劳思费神组织师生进行交流座谈,现在面对辛勤劳动的成果,如何不思绪万千?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老校长之所以得到各方的敬重,是因为他把美好年华和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的教育事业,为一方水土育得桃李芬芳。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老共产党员、老校长朱春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勤奋敬业的人生经历吧!
1935年冬季,朱春和出生在襄城县王洛镇朱庄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新中国成立前,他自小和家人乡邻一起饱受兵荒马乱之苦。在旧社会的农村,有太多的家庭遭受了没文化、不识字的苦楚。因此,在他到了入学年龄的时候,尽管家里生活艰辛,父母亲还是想办法将子女中年龄最小的他送到村上的私塾去读书。年幼的他在家人的期望中抓住难得的学习机会,在私塾先生的严厉督导下,一边努力读书一边认真练字(毛笔),开始接受启蒙教育。私塾先生博古通今的学识、流畅自然的书法对他影响很大,奠定了他终生从事教育和勤练书法的基础。
就这样,朱春和在战乱的年代断断续续读了几年私塾和民国新式小学,直到1948年襄城县解放。
新中国成立,广大农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好转,朱春和能够继续小学和初中的学习,1953年春季初中毕业后考取了襄城师范学校。经过两年多的寒窗苦读,他于1955年夏季顺利通过了毕业考试。
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全国人民都以极大的热情建设新中国,在这个大背景的影响下,他毅然决然放弃了到高一级院校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接受国家的分配来到了王洛区(后来的王洛公社和乡,现在的镇)郭店小学任教,实现了刚入私塾时“当一名有威望的先生”的愿望。
老校长朱春和(前排中)参加王洛高中师生座谈会留影 ▲
1955年秋天,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朱春和满怀信心走上三尺讲台,开始了教书育人的工作。不久,就体会到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需要艰辛和耐心来支撑。时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校舍简陋是普遍现象,一位教师在不同的级段担任多个学科超负荷工作也是常态;还有非常实际的问题是收入微薄,一日三餐还得自己动手去做。对于初处世事的年轻教师来说,在繁忙的备课、教课、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之余还要刷锅燎灶,这不能不说是严峻的考验。现实生活还有让人面临抉择困难的事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建设高潮中,各行各业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就有待遇较好、工作不像教学这么繁琐的“好”单位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想想有的同学在这样的单位里干得风生水起,而自己却在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家有三斗粮,不做小孩王”的教师职位上起早贪黑地熬眼,现实的反差造成心理的失衡在所难免。
转眼间三秋大忙已过,天气开始转凉,可凉爽的秋风拂不去心头的郁闷。何去何从?夜间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他多少次辗转反侧地思索这个问题。
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同志了解到他的郁闷与彷徨,便坦诚地谈了自己的看法:国家要实现工业化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有志的青年应该扎根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那个时代青年人思想的主旋律是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增砖添瓦。
老同志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朱春和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对教育工作的态度。是呀,搞教育固然清贫,却是涉及百年树人的大事,只要安下心来努力工作,在这平凡的岗位上照样可以干出成绩,“安贫乐道”地专心教学定会换来桃李的芬芳。
从此,他坚定了从事教育的决心。
一个人一旦明确了人生追求的目标就会努力为之奋斗,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往往充满乐观地予以克服,至于生活中的那些曲折和烦恼,最终会化为人生长河中的小小涟漪。朱春和重新热情地投入了教学工作。不过,已经不是初参加工作时的单纯的激情。备课、上课、改作业、课下辅导这些平常而繁琐的教学活动,他能够耐下心来态度端正地做好;无论是对待工作或是和师生相处,往往平和热情而不失成熟稳重。
1955年秋至1959年,在郭店小学,他作为教学的骨干力量,其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得到师生认可,逐步走上了学校的领导岗位,先后担任该校的教导主任和校长。其间,于1958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更坚定了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终身奋斗的决心。
1959年秋季,朱春和被上级领导任命为襄城县第七中学(校址在襄城县王洛镇)任副校长主抓教学工作。此时正处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他协助领导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勤工俭学,以在校园内种植粮食蔬菜和课余挖野菜等方式,来弥补粮食的不足,使该校正常教学秩序得以进行。师生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的事迹,得到相关领导和周边群众的赞扬。
1962年,朱春和调任王洛完全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带头人,他带领师生脚踏实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使该校连年荣获公社模范教学单位。“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他顶住压力和冲击,使师生“紧跟形势”从事各项政治运动和社会活动的同时,依然抓紧文化课的学习,其做法得到师生和周边群众的信任和肯定。
1969年3月,根据上级的安排,朱春和到刚刚创建的襄城县王洛高中担任校长,与教导主任冯文兵老师共同主持该校的工作。从此,直到1995年春季该高中结束工作并入襄城县城关高中(今襄城县实验高中),整整26年的时间,他为普通乡村高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尽心尽力,把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给主管部门、历届师生和周边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主要工作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为重不计得失。朱春和在1969年3月王洛高中创建伊始担任主持工作的校长兼学校党小组组长;1972年2月在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中调整为副校长;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981年8月任王洛高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3年秋季,王洛高中改办为王洛完全中学,他任校长和党支部书记,主持学校工作直到1994年7月。1994年8月,换届选举之时,年已59岁的他主动退出领导岗位;1995年3月,王洛完全中学改办为初中后,他协助相关领导安排善后事宜直到1995年12月退休。在26年多的时间里,朱春和在王洛高中无论职位和工作怎样调整,作为校长则根据上级的指示落实做好学校各项工作;作为副校长则甘做绿叶,协助校长抓好全局工作;作为教导主任或是退出领导岗位的一般教师,则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曾有过埋怨情绪和懈怠态度。
艰苦创业身体力行。学校创建之初正处在“文化大革命”中,无论是师资力量、校舍建筑或是教学设备都相对匮乏,各类非文化教学活动频繁。在困难的条件下,他带领全校师生一面抓教学,一面按上级要求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还亲自组织学生进行勤工俭学。建校内肥皂厂,在校内开辟试验田种植蔬菜和粮食,带领学生在农村住队支援农业生产劳动,从烟站往许昌卷烟厂送烟包,他都组织并参加这些活动,尽心尽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作为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他协助历任校长进行校园建设改善师生教学和住宿条件的同时,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恢复高考之后,他协助当时主持工作的韩国旺校长,创造了乡村高中连续数年高考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使该校在周边地区名噪一时。面对现实调整思路。1981年8月,朱春和就任王洛高中校长,当时全县实行高中定点布局,颍桥高中和汾陈高中合并到王洛高中,为了解决教室和宿舍因师生骤然增加而显得不足的问题,他不辞艰辛一次又一次和有关人员协商扩展校园的问题、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动员师生协助建造新校舍和改造旧房屋。1983年8月,朱春和就任改制后的王洛完中校长的时候,教学资源和优秀生源已开始向县城集中。在这种情况下,他根据实际,稳住高中的常规教学活动,提高初中的教学质量为本校高中和襄城高中培养优秀生源。
敢于创新铸造辉煌。朱春和自1981年担任王洛高中校长开始,高中城镇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他审时度势,重视竞技体育活动的开展,使王洛高中运动队连年在县、市、省甚至国家级运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孩子们成才另辟蹊径;自1982年起,该校每年都有运动员被本省和外省的体育院校所录取,培养出国家级运动健将多人,省市级优秀运动员举不胜举,其优秀运动员左晓会更是在1988年荣获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女子3000米竞走冠军。在搞好竞技体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该校于1986年和1990年先后两次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铸造了乡村高中体育工作的辉煌。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朱春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非常注意“身教重于言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他和睦相邻、孝顺老人的事迹被村民作为教育孩子的榜样,他作风朴实、勤劳肯干,常在节假日里从事农业劳动,以田间劳作作为锻炼身体的方法在乡里传为美谈。
作者(右)和王洛高中培养的1988年世界中学生女子3000米竞走冠军左晓会(中)夫妇在母校原址留影 ▲
1995年12月,到了退休年龄的朱春和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工作生活了40余年的校园。他在退休之后经过短暂的心理调整,开始继续为百年树人发挥余热,最突出的就是寓教(育)于书(法)和主持编写校志。
寓教(育)于书(法)颇具传奇色彩。
乍一离开熟悉的校园生活和朝气蓬勃的学生,他心里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休闲的方式度日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能做一些具体的有意义的事情才叫充实。最终,他在一家社会公益机构相关负责人邀请下去做些事情。在那里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待来访并介绍相关事宜,闲暇就练习自己一直喜爱的书法。因工作轻松,报酬只是象征性的,他对此并不在意。
几年之后,该公益机构由于管理问题而终止了工作。市场经济出现泥沙俱下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朱春和坦然接受“失业”的现实,干脆回到家里专心致志地练习书法。深厚的书法功力使他顺利成为河南省书法协会会员,其“雍容大度,端方庄严”的颜体字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于是,就有人来请“老校长”写楹联条幅等。以此为契机,他往往写一些励志上进、勤俭持家、诚信待人等方面的内容,以特殊方式来继续着教育工作。
主持编写校志则历时较长又充满艰辛。
原王洛高中的朱春和校长主持编写的《王洛高中志》 ▲
朱春和退休之后,与原王洛高中的诸多师生保持联系。师生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在王洛高中的经历是他们常常谈论的话题,忆及学校初建时期艰苦创业的豪情、恢复高考之后努力工作的热情、学校运动队奋力拼搏勇夺金牌的辉煌等不同阶段的工作往往激动不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师生聚会交谈次数的增多,大家越来越强烈地希望把当年在王洛高中工作和学习时形成的精神财富作为文化亮点传承下去。2013年,年近八旬的朱春和开始就编写王洛高中校志的可行性和大家进行探讨,并最终落实到行动上。
为了组织合适的编纂团队,朱春和一次又一次拿起电话联络分布在四面八方的师生,不顾年老体迈骑上老年车多方走访——无论天气的好坏,无论家人的劝说。几年来,他记不清打了多少电话与人交谈,寻访多少位故人进行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诚心与汗水终于得到了回报。2016年春,襄城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工作的专业人士得到朱春和校长汇报后,对这项工作表示肯定并率先发动人员挖掘材料,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待到时机成熟时启动编写工程;2017年夏,县史志办主任宋惊涛将编写《王洛高中志》的计划向上级汇报,得到了主管领导的肯定和支持;2017年10月,县史志办和朱校长沟通,告知史志办准备启动编写《王洛高中志》这项工程;2018年10月中旬,成立了由朱春和与襄城县史志办主任宋惊涛组织领导、由原王洛高中师生为主的编纂小组,并邀请编写志书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编纂志书的团队建起来了,具体工作却漫长而艰辛。
当时,王洛高中创建已经50年了,结束工作也近25年了,第一次系统整理学校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乃至各项工作经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由于当年学校原址的建筑早因更新换代而荡然无存,档案资料几乎全部遗失,参与创建学校和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关人员早已退休或逝去,曾经教学的老师和就读的学生分布在四面八方,可以想见,查找档案、寻访知情者获取史料和认定过往事实的难度之大。年事已高的朱春和与编辑人员一起搜集资料,其繁琐而艰辛可想而知。不清楚的事情往往要经多方求证,组织多人多次到县档案局查找王洛高中相关档案,冒着严寒酷暑走村访户寻找相关人员,不辞辛苦多次往返奔波在郑州、许昌、平顶山、漯河、襄城县以及王洛各村的路途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座谈交流和资料汇总;动员经济条件好的师生帮助解决编纂资金不足的问题;安排人员具体负责对王洛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师生个人简介、老照片等资料的搜集工作……事无巨细,都要细心考虑并付诸实施。
2020年6月,校志的草稿出来之后,朱校长带领部分编撰人员到郑州等地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并筹措资金。就这样,草稿、初稿、二稿、三稿,每一稿的完成、修改与编辑都饱含着老人家的心血与汗水。几经寒暑,2022年2月上旬,全体参编人员汇总各方面的意见,经过专业人士的审阅和指导,《王洛高中志》最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审阅通过,终于付梓。
《王洛高中志》出版之后,大家的祝贺使朱春和再次体会到了品尝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然而,他并没有完全陶醉在其中。在统筹安排校志发放工作的同时,他把以往布置下去的、筹备《王洛高中师生回忆录》的征稿编辑工作又具体落实起来。原来,还在校志初稿完成的时候他就意识到,限于体例和篇幅,校志只能记载王洛高中自创建到发展的主体脉络,如果动员师生把当年在校园亲历的事情记录下来汇集成册作为对志书的补充,那么,校志对学校全局工作严肃简约的记载和回忆录对日常校园生活生动活泼的叙述定能相得益彰,更好地发挥校志的作用。
截至笔者发稿时,朱春和已安排人员完成了《王洛高中师生回忆录》第一部近30万字审理编辑,正在积极筹备第二部的征稿工作。当笔者称赞他为了教书育人不辞辛劳时,老人家非常豁达地引用“老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作答,并解释道:“我年岁已高,能干点儿事就干点儿。有事情做心里踏实。”
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呀!这正是“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在这里我们衷心祝愿老校长朱春和健康长寿、继续为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