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莉,谭 苗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虚化动词,也称弱义动词(light verb)[1]P117或非词语化动词(delexical verb)[2],是指本身词义较弱或不明确,在不同语境中与不同词搭配表达不同意义的一组高频动词。这些动词本身的词义常被虚化,配合着搭配词传达目标意义,其中搭配词的含义是所要实现意义的更关键的信息[2]P17。公认的英语高频虚化动词主要有make,do,give,take,get和have等六个。随着对虚化动词研究的增多,一般认为虚化动词具有以下4个特点:(1)本身词义模糊;(2)搭配能力强,与不同词语搭配传达符合语境的不同意义;(3)在句子中承载人称和时态等语法功能;(4)使用频率高。虚化动词搭配灵活广泛且复杂,有不同的类联接,一般的虚化动词研究中都将其搭配默认为“虚化动词+名词”结构[3],胡开宝[4]也指出虚化动词用法中“最典型的构成形式为‘虚化动词+名词’”。因此,本文将虚化动词的用法界定为,在搭配中须与其后所跟的词汇表达的意义结合才能传达完整语义,在此完整语义的传达中,虚化动词仅发挥句法连接作用,或占有一半及以下的语义,如“make an adjustment”和“take a look”中的make和take。
目前,对英语虚化动词的研究主要从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方面开展,涉及语义虚化[5]、搭配[6-10]或应用特征[3-4]等。文本类型基本为非本族语者英语学习者语料或外语教学文本[3,11-12],也涉及到政治语料等[4]。而在研究范围上,现有的英语虚化动词研究大多只探寻某一个或某几个虚化动词的应用情况。胡开宝对记者招待会口译语料中虚化动词make应用的研究,是极少数从翻译角度进行的、涉及政治文本英译本中虚化动词应用的研究之一[4]。
另一方面,近年来对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研究也日渐增多。众多研究者探讨各种具体语言现象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13-15],或是考察《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的语言特征[16-20]。此外,还有学者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效果和接受进行探讨,如武光军和赵文婧[21]从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对《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进行了读者接受度调查,并对其英译提出了建议;胡开宝和田绪军则借助语料库手段[22],研究了英译的语言特征和文本效果,指出译本成功塑造了中国政府的积极形象。
总体而言,现有对《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研究中,对其虚化动词应用上呈现的特征及其与原创文本在虚化动词应用上的对比研究少有涉及,译本中选用虚化动词的内在原因更是未为人知。有鉴于此,本文基于2000—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本,结合同一时期的美国《国情咨文》语料库,对英译本中虚化动词的应用特征及其动因进行综合考察,具体回答三个问题:(1)《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虚化动词的应用呈现什么特征?(2)与原创语料美国《国情咨文》相比,《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的虚化动词应用有何异同?(3)影响英译本中虚化动词应用的动因是什么?
本研究采用的语料取自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团队开发的2000—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汉英平行语料库,并将同时段即2000—2019年美国《国情咨文》语料库作为参照库,库容情况如表1所示。两个语料库分属汉英平行语料和英语原创语料,汉英平行语料库中的英译文本语料与英语原创语料库的形符总数虽相差较大,但两者均属于政府纲领性文件,且语料时间跨度相同,具有较为理想的可比性。
表1 语料库构成
本研究借助AntConc 3.6.7和ParaConc软件检索虚化动词的应用情况,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分为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利用AntConc 3.6.7检索《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和美国《国情咨文》语料库中六个虚化动词及其变体出现的所有索引行,根据动词所在位置的上下文语境,分别筛选出英译本和原创文本中的“虚化动词+名词(短语)”搭配,计算虚化动词应用频率,分析英译文本和原创文本中虚化动词的应用差异。其次,对比《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与汉语源语文本,总结英译本中虚化动词的应用特征和规律。最后,从虚化动词自身特征、政治文献语体特征、《政府工作报告》主体和目的语读者接受度等四个方面,分析《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虚化动词应用的成因。
借助AntConc 3.6.7和ParaConc软件,分别统计《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和美国《国情咨文》中虚化动词使用频数及频率,并进行了卡方检验,具体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和美国《国情咨文》中的虚化动词在总体应用频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值为0.000(+),表明英译本中虚化动词总体应用频数显著高于《国情咨文》,但不同虚化动词的表现差异较大。英译本中虚化动词make,give和take的应用频数高于原创文本,do,get和have的应用频次则低于原创文本。从差异的显著性来说,英译本中的make和give应用频次显著高于原创文本,get和have应用频次显著低于原创文本,而do和take的应用频次在两个文本中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 虚化动词使用频数及频率
因此,虽然英译本与原创文本中不同虚化动词使用频率各有高低,但总体而言,《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的虚化动词应用频次显著高于原创文本,表明对虚化动词的依赖性更大。
为进一步分析《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虚化动词的使用特点,对比英译本与原创文本中虚化动词的应用差异,本研究统计了各虚化动词虚化用法中的“动词+名词”搭配结构的搭配词,对两个语料库中的虚化动词搭配多样性进行比较。数据加工时,将译本和原创两个语料库各虚化动词的应用频数作为分母,各虚化动词“动词+名词”搭配中搭配词的种类数作为分子,计算其比率,运用公式“搭配词种类/虚化动词频数”得出虚化动词各自的“搭配词丰富率”。“搭配词丰富率”以搭配词的种类为比的前项,能较大程度地体现各虚化动词搭配的多样性。
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六个虚化动词的搭配词丰富率都明显低于原创语料,虚化动词总体搭配词丰富率也大幅度低于原创文本。
图1 虚化动词搭配词丰富率对比
此外,本研究还对全部虚化动词的搭配词进行了梳理,将同样的搭配词整合,得出译本和原创文本中虚化动词的搭配词数量分别为174和195频次,分别排除了21个和27个重复项,译本中的虚化动词的搭配词数量更少,加之译本中虚化动词应用总频数大幅度高于原创文本这一数据事实(表2),可明确得知,译本中虚化动词的名词搭配比起原创文本中的名词搭配更稳定,多样性较弱。
卫乃兴指出[23],“偶然搭配词对真正意义上的词语搭配研究没有太大意义,应当排除”,且“只出现一次的搭配序列可能是语言使用中的偶然行为,而与节点词共现两次的词项也都是偶然搭配词”。为更真实地体现两个语料库中虚化动词搭配情况的差异,本研究排除只出现一次的偶然搭配词,计算出现两次及以上频次的高频搭配词的出现总频次,并与虚化动词应用总频次作比,考察虚化动词的搭配集中情况,用虚化动词搭配词集中率来表示。这一比率排除了一定程度的偶然性,将出现概率高的一方数据作为分子,同样体现词汇搭配多样性,与词汇搭配多样性呈逆相关:比率越高,名词搭配多样性越低;比率越低,名词搭配的多样性则越高。相关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虚化动词搭配词集中率对比
由表3可以看出,各虚化动词“动词+名词”搭配结构的高频词搭配比率整体上呈现译本高于原创文本的情况,译本中词汇搭配比起原创文本更为集中。对比各动词的高频词搭配比率,可见译本中虚化动词make,give,have和take的高频词搭配比率与原创文本相差较大,虚化动词的名词搭配多样性显著低于原创文本;虚化动词do在译本中的高频词搭配比率与原创文本相差较小,搭配多样性也相差不大。
总体来说,由虚化动词的搭配词丰富率和搭配词集中率两个变量来看,《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的搭配词丰富度更低,集中度更高,都指向同一个趋势,即搭配多样性比原创文本要更低,由此可见,英译本对虚化动词的灵活应用和偶然性搭配的出现明显弱于原创文本。
虚化动词在应用文本中通常呈现弱义甚至只发挥句法结构作用的特征,但不同动词搭配的名词有所区别,即使搭配的名词相同,虚化动词互相之间也不能直接替换。如译本中“虚化动词+support”存在“give more support to”,“have full support in”以及“get the support”三种组合,三者搭配表达的意义均有差异:“give support”表示“provide support or help”,其主语为动作support即“支持”的动作发出者;“have support”和“get the support”两者的主语都是support动作的接收者,但have更强调静态,get偏动态,细微之处的差别引起了搭配结构传达的意义上的差别。
从搭配名词的类别来看,《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虚化动词主要搭配动作名词、动词的动名词形式及部分抽象名词及特定名词等。各搭配组合中,动作名词的出现频次最多,在这类搭配中的名词实为动词义,依靠虚化动词构成完整的谓语动词,此时虚化动词更大程度上是发挥句法功能。动作名词分为两种。一种动作名词有相应的动词形式,或有动词词根或逆构形成了对应动词,在此“虚化动词+名词”的搭配中,都传达名词相应的动词之义,如“make innovations” 和“give an assistance”分别表示“创新,革新”,“帮助,援助”,虚化动词make和give搭配的名词分别表达出动词innovate和assist的语义。另一种情况是动作名词为动名词词义同形词,如plan,play等词汇既可作动词也可用作名词,译本中“make a plan”对应源语中“做出统筹、规划或设计等”,“give a play”对应“发挥”之义。除此之外,《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虚化动词还与动词的动名词形式搭配,如“do more landscaping”,“give a hearing”等;以及与部分抽象名词及特定名词等搭配,传达特定动作意义及语境动作义,有如“take a chance”表示“利用机会”,“do one’s best”表示“尽最大努力”及“take one’s word”意为“相信某人说的话”这些例子中,虚化动词本身的意义被虚化,随后续名词本义或上下文语境产生特定意义。
《政府工作报告》的源语文本中主要谈及两个话题,即对过去工作的回顾和对将来工作的部署。无论是总结过去还是计划将来,报告中都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而在相应的英译本中,虚化动词的搭配结构主要传达四种语义:一是对过去取得的成绩和将来要达到的目标进行动作化表达;二是对过去实施的举措和未来要践行的指示进行概括性陈述;三是对过去国家发展重点进行讲述和对将来重点发展方向给出指示;四是对国家的全方位发展给出具体举措。《政府工作报告》源语文本中衡量成果和目标、举措实施、方向指示及具体举措的动词使用虽然类别多样,但重复性也相当强。
检索《政府工作报告》源语文本中高频词及其频率(如图2、图3),结果显示,描述成绩和目标的“发展”、“推进”、“提高”、“完善”等词汇,概括措施的表达如“实施”、“措施”和“采取”等,指示方向和重点的“重点”、“突出”、“优先”及“主动”等词汇,以及具体举措包括如“增加投资”、“减少税收或收费”等表达都高频率地出现。它们在源语中或为名词或为动词,译为英文时相应地或搭配虚化动词或配合适当的动作性名词,构成了大量“虚化动词+名词”的搭配结构。
图2 高频词检索
图3 “提高”检索
由虚化动词名词搭配的类别和传达的语义分析可知,《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虚化动词搭配的名词主要为动作名词,此外还存在与动词的动名词形式及其他特定的抽象名词等的组合,这些搭配结构传达的语义内容则主要是围绕报告本身回顾过去又展望未来的性质和报告目的展开,而同时,英译本中虚化动词的大幅应用亦可从源语中的高频词排布中窥见。
由上文数据分析显示,《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虚化动词的应用频率较《国情咨文》原创文本中更高,其“虚化动词+名词”搭配却比原创文本中的多样性程度更低,在搭配结构和搭配语义上也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征。这主要与以下四个方面因素存在密切关系:(1)虚化动词自身特征;(2)政治文献语体特征;(3)《政府工作报告》主体:(4)目的语读者接受度。
虚化动词由于本身词义淡化,需与其他表示事件的词语搭配使用以完整传达语义,因此它们搭配能力强,使用频率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利用虚化动词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文本语言表达能力。
无论是要对过去某时段工作进行回顾,还是对未来工作进行部署,《政府工作报告》在陈述工作动态、所得成效、未来安排和目标等时都需要利用动作表达。原文中动词虽多样,却多有重复使用情况(参考图2、图3);除却单个动词外还有形成了多样的动作表达组合,其中动名搭配结构是常用结构。为准确表达原文动作意义,避免错误传达原文理念和思维逻辑,减少错误用词对国家形象和利益的破坏,翻译时便较多地依赖于虚化动词,构成“虚化动词+名词”结构以传达多种多样的动作意义。
利用虚化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可以替代动词表达,如用“make full preparations”替代动词词组“fully prepare”,“give a strong emphasis”替代动词词组“strongly emphasize”等。同时,可以看出,虚化动词搭配多样名词的同时,语言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表达需求对名词进行相应的修饰,就如前文各例中名词前的修饰词full,strong等。基于此,《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虚化动词+名词”结构运用很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虚化动词+名词”结构本身所具有的高可塑性和强搭配性。
《政府工作报告》是表达中国话语的官方性文件,是典型的政治文献。话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官方话语的使用不仅仅是话语技巧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交流信息、传达思想的问题,而且是对话语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把握的问题[24]P32-35。政治文献要传达中国声音,用语必须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在文本性质上,《政府工作报告》既要总结过去,又要展望未来,是中国面向世界传达中国发展理念,让世界听到中国观点的权威渠道。2000—2019年是我国大发展时期,报告中“发展”、“经济”、“建设”、“改革”、“坚持”、“完善”、“调整”等时代关键词和高频词反复出现。政治语言“是政治活动的参与者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采用的具有一定体裁形式的语言”[25]。《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发展”、“改革”、“调整”、“努力”等词语的重复高频使用能够使政治观念和国家观念在人民心中回响,达到深入人心的宣传效果,而对这类词的翻译常常构成“动词+名词”类联接,其动词多使用虚化动词,在译本中形成如make adjustments (in),make achievements (in),ha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等高频词组。
其次,文本内容上,《政府工作报告》原创文本频繁使用“进行”、“做”、“作”、“加以”和“搞”等汉语虚化动词(如表4),这些词汇同样需要结合其他搭配词来传达语义;汉语原文中对虚化动词的较多使用在英译本中得以反映。如“作决策”、“搞绿化”便被分别译为“making decisions”和“do landscaping”,汉语虚化动词与英语虚化动词形成了对应转化。
表4 原创文本中汉语虚化动词的使用频率
除以上两个方面之外,汉语原文中还存在很多对发展举措进行回顾或对未来提出指示的短语,诸如“付出努力”、“给以优先权”和“取得成就”此类,翻译时也应用了虚化动词,构成“make efforts”、“give priority”和“make achievements”等高频搭配。综上,《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典型的政治文献,自身报告文体的用语特点是导致英译本中虚化动词的虚化用法频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童孝华将翻译的主体分为两方[26],一为作者,二为译者。而对于《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译事,童孝华虽明确了有作为国家总理的作者和“主要由包括国务院领导、外文局、外交部专家等组成的翻译集体”这两者的共同作用[26]P92,但他还将报告翻译主体具体化为“作者、作者所代表的政府、党、国家和人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的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翻译中“时刻注重体现主体的地位和角度,维护主体的形象和利益,遵循主体的思维和逻辑”。《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本中精神传达的效果,有赖于作者和译者双方主体意识的发挥。
《政府工作报告》是由国家总理所作的、代表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汇报,无论是原文还是译文,传达的都是主体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军事等各角度对国家过去发展的汇报和未来工作的部署,遵循的是总理、国家和政府人民的思维和逻辑,维护的是国家和人民整体性的利益。而作报告时报告者要与听众或读者进行实质的互动,表达需要具有亲民性,行文要具有交流性,因此《政府工作报告》原文中使用了大量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动作表达,频繁使用了人民大众耳熟能详的动词,这一点由源语文本中的高频动词检索结果便可证明。为达到源语文本的报告效果及信息和思维传达的目标,英译本中也必须较多地使用既通俗易懂又能言达其义的动作表达。因此,结合虚化动词本身弱义化且搭配灵活的特征,英译本中较多地借用虚化动词灵活多样的搭配结构来对标原文多样且重复的动作表达。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面向国际群体,“是世界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窗口”[21]。读者接受度是翻译时的必要考量因素,以此准确传达中国声音,促进报告与英语读者进行有效沟通,正方向加强中国官方话语效能。
张爱朴表示[27]P28,功能词加上一个由动词变来的名词形成的结构,如have/take a look这类结构大约在1800年前后获得了充分的发展。Jespersen指出这类“功能动词+名词”的出现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27]P28。“虚化动词+名词”即为其中的一种,使用这种结构来展现源语文本中的动作,可以体现政治文献严肃性和严谨性的特点,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更能让人接受和理解,阅读起来带有很强的话语力量感,令人信服。
此外,报告原文中对过去情况的汇报和对此后的规划与展望都避不开动词使用,原文中丰富多样的动词有时不能直接翻译,否则会造成语义误解,此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名词,与语义模糊的虚化动词的结合能更灵活准确地传达短语语义。因此,这种结构能灵活搭配并准确传达语义,且为社会所接受是其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被广泛使用的外部动因。
本研究以2000—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汉英平行语料库为基础,参考美国《国情咨文》语料库,研究了六个英语高频虚化动词在英语译文语料和原创语料中应用的差异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虚化动词的虚化用法频率较《国情咨文》原创文本中更高,虚化动词的名词搭配比原创文本中的名词搭配更不具多样性;译本比起原创文本,对虚化动词的依赖性更大,更多地需要虚化动词来传达意义。分析现象根源,笔者认为与虚化动词自身特征、政治文献语体特征、《政府工作报告》主体和目的语读者接受度等四个方面有关。但由于篇幅和条件所限,本文只对《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虚化动词的“动词+名词”这一搭配结构进行了探索,英语虚化动词其它的搭配方式在译本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加,《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是助力中国表达政府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在内的中国政治文献在英译过程中,如何能够既真实准确地传达中国声音,又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让中国的观点和理念得到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学界一直在思考和追求的目标。只有凸显核心主体,表明中国的立场和态度,才能真正传递中国声音,展现真正的中国面貌,塑造真正的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