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辉,杨再琼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黔东南州 556000)
黔东南地区山地丘陵居多,沟壑纵横,交通不发达,乡村产业经济建设落后。但其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多散落在乡村里间,保留着淳朴的民俗文化,且黔东南乡村是红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的地方。从黔东南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各要点契合程度来看,旅游业对乡村振兴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应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进。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宝贝”对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起到积极作用,加上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是人才振兴,旅游职业教育应该顺势而为,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旅游复合型人才培养也是关键环节。
国家旅游局、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快发展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旅发〔2015〕241号),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为旅游职教发展指明了方向。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的《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年)》提出了聚焦教育质量、坚持特色发展、提升服务能力等基本原则。贵州“十四五”规划提出围绕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主抓“旅游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等,发展旅游可带动乡村振兴,旅游教育可对乡村振兴发挥作用。
按照州委州政府“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20个产业园区、20个城市综合体、20个示范小城镇、20个旅游景区建设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需要,对接工业、农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所需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积极引导、鼓励、支持职业院校毕业生就近就地就业或创业,服务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家乡就是好地方、就业不用去远方”的目标。
旅游发展概况与趋势:从《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1》十年旅游统计数据来看(如图1所示),2011—2019年,中国旅游业规模呈阶梯式增长态势,而2020年以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具备参考价值。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具体体现为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充满活力、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旅游人才队伍[1],现代旅游职业教育起到关键作用。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2]。推动种养加结合和产业链再造,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
图1 2011—2020年旅游发展规模
行业发展动态: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定制旅游、旅游+、文旅融合、大数据、旅游高科技、健康旅游、旅游法制化。
地方旅游业定位:《黔东南旅游业发展规划(2016—2025)》提出,黔东南旅游“两步走”,通过国际化发展、全要素运作、全领域推进、全政策支持、全区域合作等一系列战略,近期(2016—2020年)以创建苗侗风情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远期(2021—2025年)在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基础上,全力打造苗侗国际旅游特区。在“两步走”的同时,黔东南将同步实现国家民族文化旅游创新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国家山地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州。
为有效掌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相关产业企业人力资源需要,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相关休闲产业、现代农业等旅游相关联的企业共30家;调研注重兼顾地域发达与欠发达、规模大中小、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等多方面因素,调研对象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及培训部门负责人、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及企业领导等。
1.3.1 对人才层次的需求
调研显示,乡村振兴背景下中、高职(大专)毕业生是旅游相关企业的主要需求对象。其中,需求高中(或中职)学历的占比29.4%,需求大专(高职)学历的占比41.2%,需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17.7%(如图2所示)。
图2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学历需求情况统计
1.3.2 对人才能力的需求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相关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要求中,以“休闲类型”统计为例,认为应掌握服务礼仪知识的占100%,认为应掌握旅游住宿服务、旅游餐饮服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知识的占比85%以上;另外应掌握的知识体系中选择占比超30%的还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政策法规、旅游设施管理、旅游行程服务等(如图3所示)。
图3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需求情况统计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相关企业对人才素质能力需求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敬业精神、团队协作意识、服从意识、执行力和抗压能力(如图4所示)。
图4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需求情况统计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相关企业对人才所需业务能力中,以“休闲类型”统计为例,休闲旅游接待咨询解答能力、行程服务能力、设施维护与管理能力、户外应用能力、住宿服务能力、餐饮服务能力、娱乐项目服务能力的重要程度调研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业务能力需求情况统计
1.3.3 对人才相应技能证书要求
调研显示,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相关企业对人才持有相关技能证书具有相关要求,包括计算机、普通话、英语的等级证书(如图6~8所示)。另外,企业还提出了对民宿管家、旅游策划师、景点讲解员、茶艺证、导游证、餐饮技能证等其他行业资格证书的需求。
图6 对普通话等级需求情况统计
图7 对计算机等级需求情况统计
图8 对英语等级需求情况统计
1.3.4 对人才培养的建议
建议学校专业与市场接轨,以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能力相匹配。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应急能力、公关能力、实训实操技能、专业知识和本土元素、创新意识,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如图9所示)。
图9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相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议统计
1.3.5 对人才职业生涯的建议
对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还需要提升的能力进行了统计,89.4%的毕业生认为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最佳途径是课堂学习,78.0%的毕业生认为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最佳途径是跟岗实习(如图10所示)。毕业生提出的建议主要有:校企合作中学校应多关注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学习情况、生活及心理状况,校企合作的时间以半年为宜等。
图10 毕业生认为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最佳途径统计
目前,全州乡村振兴涉及各行各业,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旅游振兴等,都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
一是输出总量有待增加。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类专业2018级4668名毕业生在黔东南州内就业2580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55.27%;在省内其他地区就业1503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32.20%;省外就业585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12.53%。同时,在黔东南州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中实际有一半以上是在县级以上企业、事业单位就业,真正在乡村就业的学生比例不足50%。
二是输出结构有待优化。职业教育在乡村建设人才供给结构上不对称。以2020届毕业生为例,酒店管理专业就业率在全省排前十名,而在州职院就业率排名却是倒数第三;就业岗位中从事专业对口岗位的毕业生占30%。截至目前,2021届酒店管理专业初次就业对口的仅有8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三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输出量有待提高。202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省赛获奖4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赛获奖3项,国家级行业赛获奖2项,共计不到50名学生获得表彰,国家高级别竞赛获奖率不高,获奖人数仅占全年级人数的5%。
乡村振兴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围绕地方产业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不仅是职业教育职能所在,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职业教育办学实力和成效。从全州职业院校的科研和服务水平来讲,对乡村建设的助推和支撑作用还不明显。
一是科研转化不多。从全州来看,在高职领域,科研转化能力较强的主要是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拥有较多硕士、博士、教授等专家型人才,该校在科研课题、横向技术研发、新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荣获上级各层次项目立项几十项,但从该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来看,与乡村产业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真正的产学研合作攻关、合作研发等力度不够,州内其他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的总体科研能力则更弱。
二是技术服务面不广。虽然国家大力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促进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但由于各职业院校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在技术服务上还较为单一。各院校按照州委州政府统一安排和部署,虽高度重视,但从开展技术服务的情况来看,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派出工作组、工作队深入贫困村开展党建扶贫帮困工作,从资金和项目争取等方面着力,而为乡村产业发展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相对较少,职业教育服务全州的影响力不大。
三是技术培训深度不够。作为地方职业院校,开展三农实用技术培训与职业教育功能不对称。在培训类别、培训规模、培训内容上,都未达到要求。
首先,在培训进行前,相关单位应该对培训的主题、对象、时间、效果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训效果,应该先开展针对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倘若未对培训需求进行调研,培训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到最后可能没有效果,只是简单的形式化培训。通过实地调研得出,政府相关部门很少针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活动前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工作,以至于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不够明确。大多数培训活动的方案由政府组织机构单独确定,内容和形式不够新颖,无法在广大农村群众中引起良好反响。在一些村,参与培训活动的人屈指可数,未能达到培训的目的。
其次,在开展培训活动之前未摸清培训对象相关的基本信息,一些人纯粹是被迫前往参加培训,而培训活动时间如果和其他安排有冲突,就会出现让其他人代替去参加培训活动的情况。同时,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不符合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以至于培训对象从中学到的有用的东西很少。广泛的调研结果表明,多达95%的培训对象表示培训的时间常常和农忙时间重合,培训活动占用了本就不充裕的农作时间,所以很多培训对象对这种培训活动颇有怨言,指出这种培训活动很多时候意义不大,占用了工作和娱乐时间。调查显示,有89%的受访者表示培训活动毫无用处。
再次,培训结束后未能进行有效的培训考核,有少部分的培训的评估也只是走形式,学员演示—下,培训结束后,学员对于应学技能的操作是否规范也不清楚。而培训组织单位也不了解培训是否达到了培训目的,对于今后的培训改进也很迷茫。
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原始的民族文化、政府的政策支持、迅速增长的旅游市场以及交通区位的优势都为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目前,黔东南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3处(侗族大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53项72个保护点;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2项242个保护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29项416个保护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8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9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94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1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5处。因此,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文明同样是职业教育使命所在,但从目前来看,职业院校在乡村文化传承、引领乡风文明方面的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研究和挖掘乡村文化的能力不强,教育和传承乡村文化的力度不大。在乡村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上,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开展了民族地方文化的部分研究工作,将侗族牛腿琴、苗族飞歌、芦笙舞等文化融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系统教育和传承,虽零散开展了一些活动,但缺乏系统性、专业化的教学。仅仅局限部分从事文化研究的专业教师零散地开展教学,作为学校层面组织的系统化挖掘和研究创新的力度还比较欠缺,研究成果也不多,基本没有出版具有文化性特色的教材。
3.1.1 乡村振兴旅游复合型人才精准输送的摇篮
在当前贵州围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新局、主抓“旅游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等重大的机遇期,地方民族院校应充分利用学历办学优势,主动融入本土旅游人才供给主战场,瞄准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成果、民俗旅游的需求,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旅游技能培训等形式,将自身打造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旅游复合型人才精准输送的摇篮。
一是人才数量满足发展需求。根据政策指导,不断健全“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多元一体集团化办学机制[4],深化“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工学结合、师傅带徒”人才培养机制。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要,细分市场,继续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培养能满足导游领域、旅行社领域、景区管理领域、研学旅行领域、乡村旅游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旅游专业从业人员。
二是人才质量要符合市场要求,优化提升、突出内涵。根据岗位所需的人文素养和技术技能等职业能力要求,精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训项目开设、素质拓展、课程思政、“1+X”证书对接、学分银行等)、进度计划、实施保障、毕业要求等方面严格控制培养质量标准,确保人才培养高质量输出。
3.1.2 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意的高地
对于本地职业院校而言,推动民族文化繁荣、文化振兴同样是民族职业院校应尽的神圣职责,须主动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品挖掘、传承、创新和促进繁荣,充分发挥学校师资队伍与基础设施的优势,探索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师生创业、产品创新、产业孵化,把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意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融入服务旅游,把职业院校打造成为真正助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意的高地。
一是素质方面要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苗侗民族文化素养、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具备专业认同感、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等。
二是创新创业的要求。掌握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了解国家创业政策、行业环境、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具备基本的创新创业素质。
3.2.1 精准制定旅游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广大乡村不但是职业院校人才服务和就业的摇篮,也是各地方职业院校的主要生源地,本地学生土生土长、进入角色快、有乡土情怀、成本低、容易留住。地方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对本地乡村振兴的服务支撑作用,因地制宜,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素养、团队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系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进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客户需求分析与引导、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旅游产品生产与品牌建设、旅游产品文化提升与创意、旅游产品销售与品质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人才。
3.2.2 建设融入民族文化特色的教材资源
通过开发并公开出版《黔东南文化旅游概论》《黔东南导游词》等特色文化教材,编写《侗家民族歌曲》《苗族飞歌》《民族舞蹈》等特色文化讲义,将苗侗民间艺术(牛腿琴等)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组建苗族芦笙艺术团、侗族大歌合唱团等,将合唱编排到歌颂祖国中,学生人人都会唱,毕业后可以在企业中推广,让学生在感受苗侗族文化魅力和价值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传承乡土文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3.2.3 打造双师素质与双线运动师资团队
培养苗侗民族文化素养的旅游复合型人才,建立高文化素养和高旅游专业素养的双师队伍是关键。结合“双融入”(教师融入行业与技师融入教育、生产融入教学与教学融入生产)的思路,根据“既是教师又是文化传承人”的要求:一是在内部加强教师个人自身修养,提升旅游专业教师苗侗文化素养,提升民族文化教师旅游专业素养,培养双师素养教师;二是加大校内外、专业领域内外不同类型教师的协调配合[5],充分发挥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优势,使教学团队呈现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构合理的格局;在专业领域中充分发挥文化艺术教师与专业教师配合衔接,相互补充,有效施教,即双线运动。建立一支地区影响力较大的“教师+大师+行业专家”的苗侗素养旅游技能型复合团队。
3.3.1 基于市场需要设置课程体系
“课”在教学改革中是核心,要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推动“产教融合”,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专业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按照大学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部分课程是固定必须开设的,要将“民族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则需将课程结构调整为“四模块”: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学徒岗位能力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苗侗文化特色课程(例如开设:苗侗民族歌曲、苗侗民族舞蹈、民族旅游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训练、乡村红色资源专题等)。专业课程内容分“三阶段”推进:即学校课程+校企课程+企业课程;专业教学采用“两方式”运行:关联课程项目化教学+个性内容主题式教学,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和学时,开发专业课程系列苗侗民族文化主题设计教学方案及教学资源,通过“旺作(实践)淡学(教学)”,突破旅游淡旺季瓶颈,实现工学交替。最终形成“四模块、三阶段、两方式”的课程体系[6]。
3.3.2 基于典型工作岗位任务培养能力
“岗”是课程学习的目标,通过调研,明确乡村振兴环境中旅游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如表1所示),以典型工作岗位来分解工作技能和能力,对接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以掌握典型岗位的基本职业技能作为问题导向,在课程学习中根据工作任务过程的完成,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锻炼完成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同时健全定岗实训管理制度,在定岗实践中,多关注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学习情况生活及心理状况,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表1 乡村相关旅游企业职业岗位设置与主要工作任务
3.3.3 借鉴比赛提升育人水平
“赛”能够最直接地展示课程教学水平,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试金石”,要着力赛课融通,引领教学改革。
一是参加竞赛促进改革,教师参赛或指导学生参赛都能激励师生熟悉当前市场对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新要求,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创新竞赛教材和课件[7],促进相关专业建设、促进教学、促进教师自我提升。在旅游大类技能大赛中,如世界、国家、省级等行政部门主办以及行业企业学会(协会)等主办的中英文导游服务、中西餐宴会主题设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黔菜制作、文旅创意宣传能手等大赛项目,都能很好地的融入民族文化元素,体现特色和优势,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赛后将技能竞赛结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将比赛规程、经验心得、竞赛知识、竞赛技能、微课视频、学生的训练成果等竞赛材料,分享为专业群公众教学资源。
二是承办大赛积累资源,目前承办了市、州级的导游服务技能大赛,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贵银技艺”赛项。竞赛设备可以转化为教学设备,竞赛任务可以转化为教学项目,竞赛标准可以转化为教学标准,竞赛评估可以转化为教学评估。
3.3.4 加强证课融通,对接行业标准
“证”是课程内容的标准,对接行业企业相关职业、执业、技能等级证书,完善教学的标准体系。根据专业对接的职业岗位需求,将与专业相关的教育部“1+X”证书获取融入专业教学。以旅游大类为例,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通常有:导游资格证、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酒店管理师、客房服务师、餐厅服务师、景区管理师职业资格证、国家培训师资格证、职业经理资格证等。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标[8],将课堂教学和职业培训、理论学习和实训实践、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对接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同时获得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合,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要。
3.3.5 “课岗赛证”融通民族文化特色
为培养满足乡村振兴需要的旅游复合型人才,将苗侗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具体课程体系、岗位任务、技能大赛、技能考证、校园活动、德育教育,侧重使学生具备民族文化素养、红军奋斗精神、科学发展视野。因此,要研究传承苗侗族文化,特别是乡村红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黔东南乡村民族文化融入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探索民族文化融入民族地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提升内涵建设,显示学校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为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需要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9],并促进苗侗民族文化传承和旅游产业化共同发展,最终促进乡村振兴。
民俗文化对黔东南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何培养旅游复合型人才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是关键。首先,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人才的需求,在政策导向、市场趋势、行业发展等方面对乡村振兴旅游复合型人才需求量、质量等方面做了充分调查。其次,梳理旅游职教人才供给衔接的问题,即在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能力、人才精准输送水平、技术服务支撑能力、乡村旅游培训能力、文化传承引领能力等方面的困难。最后,针对衔接乡村振兴对旅游复合型人才精准输出,讨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几个方面,包括有效定位旅游职教、助力乡村振兴,加强职教软件基础、突出文化融入,深化“课岗赛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培育优质人才等,涉及旅游职教定位、重置人才培养方案等顶层设计,融入民族文化的“岗课赛证”教学内涵建设等诸多方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层面深化改革,进行“岗课赛证”的一体化设计,针对人才需求、人才输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